- 心理急救:日常心理問題應對策略
- 歐平富
- 2443字
- 2019-09-16 10:26:26
你知道如何將憂慮減半嗎
在談這一話題之前,假如你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你也許會有這樣的反應:“真是太荒謬了,我在這一行已經做了幾十年了,如果非說有誰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的話,那除了我還有誰。現在居然有人對我說他能減輕我生意上的百分之五十的煩惱,簡直太可笑了!”
的確,對于生意人來說,可能他的憂慮來自于如何獲取利潤、與人交涉。在做生意這一點上,他最有發言權。然而,任何人的憂慮,能解除的只有其自身。
我們都知道,不會抗拒憂慮的人心理會出現一些問題,為此,我們不妨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學習一下別人是怎么做的。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位生意人,他不僅成功地做到了消除百分之五十的疑慮,還節約了從前用來開會的時間和解決了其他生意上的問題。他就是西蒙出版社的一位高層主管——利昂·席孟金,他現在是設在紐約州紐約市洛克菲勒中心的袖珍圖書公司的董事長。下面是他自己的論述:
15年來,我每天都在重復著讓我感到痛苦的生活:每天,我都要把一半的時間花在開會和討論問題上,要討論我們是否該這樣做或者那樣做,還是什么都不管。一到開會時間,我們就會變得分外緊張,我們坐在椅子上坐立不安,在辦公室里踱來踱去,我們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停地繞著整個會議室繞圈子。一到晚上,我感覺整個人都快累得虛脫了。
我原本以為,我的下半輩子就只能這樣過下去了。而且我已經這樣生活了15年,并不認為我能找出更好的辦法。假如有人對我說,你能減去那些花在會議上時間的四分之三,同樣,我們四分之三的憂慮也能解決掉,那么,我肯定認為他是一個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人,簡直是毫無頭腦的過度樂觀主義者。然而,我真的做到了,我也逐漸根據我擬出的計劃開始努力。現在,我使用這一辦法已經七年時間了,無論是從我的工作、我的健康以及我的快樂,都讓我收獲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你是否認為我在變魔術呢?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如果你能掌握這件事是怎樣做的,一切就簡單多了。
下面就是我在這件事上所有的秘訣:
第一,我馬上停止了15年以來我們開會時的程序。從前,每次一開會,我那些同事就會把問題的細節報告一遍,然后丟給我一個問題:“我們該怎么辦?”
第二,我在開會時候訂下了一個規矩——任何人都必須遵守的規矩。任何一個把問題拿來問我的人,同時還要交上來一份書面報告,并在報告中列舉四個問題,然后還要附上答案。
問題一: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之前,這種會議會耗費我們一兩個小時,但是即便會議結束,我們依然不知道我們面臨的問題究竟是什么。
問題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我回想過去會議上的事,十分驚奇地發現,以前我在這種所謂的以解決問題為宗旨的會議上浪費了太久的時間,卻沒夠清楚構成問題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問題三:這一問題還能找到什么解決方法?
在以前我們開的會議中,通常是面對問題,一個人提出一種解決方法,另外一個人會與之辯論,然后對于無法認同的部分,兩人會起爭執,甚至發火,到最后,他們就會岔開話題,甚至與原本要商討的問題完全沾不上邊。而在會議結束后,我們的問題還是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
問題四:你建議用哪一種方法?
從前與我一起開會的人,會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為某種情況憂心,不停地兜圈子,他們從沒有想過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法,然后寫下來,并標明這是他的意見。
現在,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手底下那些員工們很少拿著問題來找我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發現,只要認真寫下上面的四個問題,我們就會努力尋找所有的事實,并將所有的問題認真考慮,當他們做完這些工作以后,就會發現,原先困擾他們的問題的答案就自己跳出來了。而針對有些必須要跟我商量的問題,所耗費的時間也只不過是從前的三分之一。因為討論的過程完全秩序化了,最后得出的結論也十分明智。
現在,袖珍圖書公司的辦公室里,大家都和我一樣,再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擔心和討論什么問題,而是更注重解決問題。
使用類似方法的,還有美國最了不起的保險業的巨子弗蘭克·貝特吉爾,現在的他不僅減輕了生意上的憂慮,而且收入倍增。下面是他自述的故事:
在很多年前,當我剛開始進入保險行業的時候,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熱情。不過后面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開始頹喪,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我開始看不起自己的工作,那段時間,我甚至都想到了辭職。可是在某一天的早上,那天是周六,我靜靜地坐下來思考自己的問題:
(1)我首先問自己:我遇到的問題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我拜訪過那么多的客戶,可是我的業績并不夠好。表面上看,我似乎跟那些潛在的顧客談的很好,但是一到要成交的時候,情況就發生變化了。那位顧客就這樣敷衍我:“啊,我還是再想想吧,貝特吉爾先生,你有時間再過來吧。”我天真地還去找這位顧客,浪費了不少時間,可是并沒有成交,這讓我更頹廢了。
(2)我問自己:有沒有什么可能的解決辦法?
要知道問題的答案,我需要先了解以前的銷售情況記錄。然后,我拿出了過去12個月的記錄表,仔細看著上面的數字。
結果,我發現了驚人的一點:在我所賣的保險里,大概有百分之七十是第一次與客戶約見時就成交的;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三,是在第二次見面時成交的;剩下的百分之七,是在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更久才成交的。發現這一點,讓我覺得十分難過,因為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原來在我所有工作的時間內,有一大半的事件都浪費在了只給我帶來百分之七收益的業務上。
(3)那么,答案是什么呢?
答案十分明朗了,我馬上將那些需要我進行第二次訪問的業務停止了,把時間空余出來尋找新的潛在客戶。結果實在太驚人了:在很短的時間內,我把平均每次賺2.8美元的業績提高到4.27美元。
弗蘭克·貝特吉爾是美國最著名的人壽保險推銷員,他現在每年的保險推銷業績都達100萬美元。也許你從沒有想到過他曾經幾乎因為憂慮而放棄自己的事業。但最后他卻因為懂得分析問題而逐漸步入成功。
生活中的人們,如果你為手頭忙碌的工作而憂慮的話,那么,你可以尋找能將憂慮和憂慮問題減半的方法,讓我們來重復一下這幾個問題:
(1)問題是什么?
(2)問題的成因是什么?
(3)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哪些?
(4)你更建議用哪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