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急救:日常心理問題應對策略
- 歐平富
- 1870字
- 2019-09-16 10:26:26
學會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在漫漫人生中,你勢必會遇到一些讓你不快的事,它們要么是以這樣的形態,要么是以那樣的形態出現。我們也可以有所選擇,比如把其當成一種無法避免的事實,并且努力適應它,當然,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你也可以讓憂慮來主宰你的生活,然后為此付出代價,比如睡眠問題等,當然,最后你的生活只會被憂慮毀了,連你自己也可能精神崩潰。
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為我們提出忠告:“勇于接受那些必然發生的情況,接受發生的所有事實,這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有一座宏偉的大教堂,它建于15世紀。教堂內有一句很醒目的題詞:“事已至此,別無選擇。”這句話在告誡世人,當厄運或不公正的待遇降臨到人們頭上時,如果無法改變它,就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
命運是個讓人琢磨不定的怪物,它的性格喜怒無常。它會出人意料地給人帶來驚喜,同樣也會毫無來由地給人帶來可怕的災難。面對驚喜,每個人當然樂意笑納,但面對災難或不公平的待遇時,如果人們無法承受,它就會占據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失去歡樂,永遠生活在它的陰影里。
曾經有一對孿生兄弟,哥哥叫伊恩,弟弟叫杰森,兄弟二人帥氣十足,但命運是不公的,他們遭遇了一場火災事故,所幸消防員從廢墟里扒出了他們兄弟倆,他們是那場火災中僅存下來的兩個人。
兄弟倆被送往當地的一家醫院,雖然兩人死里逃生,但大火已把他倆燒得面目全非。“多么帥的小伙子。”認識他們的人為兄弟倆惋惜。杰森整天對著醫生唉聲嘆氣,覺得自己成了這個樣子,以后如何見人,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杰森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無法活下去的念頭從他的思想走進了他的潛意識,他總是自暴自棄地重復著一句話:“與其這樣還不如死了算了。”伊恩努力地勸說杰森:“這次大火只有我們得救了,這說明我們的生命尤為珍貴,我們的生活最有意義。”
兄弟倆出院后,杰森還是無法面對現實,他開始吃不下睡不著,然后他偷偷服了50片安眠藥,離開了人世。伊恩卻艱難地生存了下來,無論遇到多大的冷嘲熱諷,他都咬緊牙關挺了過來,他一次次地暗示自己:“我生命的價值比誰都高貴。”后來,他當了一名貨車司機。
一天,伊恩仍像往常一樣送一車棉絮去加利福尼亞州。天空下著雨,路很滑,他把車開得很慢。此時,他發現不遠處的一座橋上站著一個人。伊恩緊急剎車,汽車滑進了路邊的一條小水溝里。他還沒有靠近那個年輕人的時候,年輕人已經跳進了河里。年輕人被他救起后還連續跳了三次,最后一次他自己差點被大水吞沒。
后來伊恩才知道,他救的是位億萬富翁。億萬富翁感激他給了他第二次生命,并和伊恩一起干起了事業。伊恩從一個積蓄不足10萬元的司機,憑著自己的誠信經營,發展成了一個擁有3.2億元資產的運輸公司的董事長。幾年后醫術發達了,伊恩用掙來的錢整好了自己的面容。
一對孿生兄弟,為什么命運如此不同?因為他們的心態不同,面對毀容,弟弟杰森無法接受,選擇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伊恩卻始終告誡自己,自己的生命價值比誰都高貴,他努力活了下來,后來,他用同樣的信念救了另外一個輕生的名人,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很多時候,其實我們都忽略了自身承受災難和悲劇的能力,也許你認為自己做不到,但實際上,在你的內心,你的力量堅強得驚人,只要我們挖掘出來,我們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假如我們遇到一些不可改變的事實就后退、退縮、沉浸其中,或者是加以反抗,那么我們也無法改變事實,但是你可能沒有想到的一點是,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改變自己。
的確,塵世之間,變數太多。事情一旦發生,就絕非一個人的心境所能改變。傷神無濟于事,郁悶無濟于事,一門心思朝著目標走,才是最好的選擇。相反,如果跌倒了就不敢爬起來,就不敢繼續向前走,或者就決定放棄,那么你將永遠止步不前。
詩人惠特曼說:“面對黑暗、風暴、饑餓、意外的挫折,我們應該像樹木一樣順其自然。”接受現實,是我們走向樂觀的第一步。在諸事不順的環境中,發現現實存在的合理性、點滴變通的可能性,才能堅定信念,迎接成功的到來。
放下悲傷,接受現實,才能重新起航。朋友,別以為勝利的光芒離你很遙遠,當你揭開悲傷的黑幕,你會發現一輪火紅的太陽正沖著你微笑。請用一秒鐘忘記煩惱,用一分鐘想想陽光,用一小時大聲歌唱,然后,用微笑去譜寫人生最美的樂章。
無論是誰,他們的精力都是一定的,他不可能既反抗那些已經無法抗拒的事實,又能利用這些情感和精力去創造更好的生活,你能做的只是選擇其一,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你可以彎下自己的腰,選擇順從,保護自己,你也可以繼續頑強地反抗它,不過你會被摧折。如果你為此憂慮,你首先要做到:學會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