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深入解密移動支付
2014年,我國步入4G時代,移動互聯網迅猛增長,移動支付在互聯網金融、移動電商、移動社交等熱點領域的創新應用,呈井噴態勢。借助智能終端全面普及,移動支付業務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展開。
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手機購物、在線交易對于消費者而言,已經從一個新鮮未知的事物變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對于這樣一個你可能每天要用到的事物,了解其基本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1.2.1 移動支付的8個優勢
移動支付業務作為一種安全、快捷的新興支付方式,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移動支付結合了智能手機和電子支付技術,提供時尚、安全、隨時隨地的支付服務,與其他電子支付手段相比,具有很多優點,如表1-1所示。
表1-1 移動支付的優點

1.2.2 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
手機支付是金融服務和電信服務的結合體,移動支付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一環,已經成為網絡購物、小額支付等的主要選擇。隨著統一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技術安全方面的進步,一個龐大的產業空間將會形成。
1.第三方電子支付不斷發展
目前,支付行業在以下兩個方向的格局已經逐步顯現,如圖1-23所示。

圖1-23 第三方電子支付行業的發展趨勢
(1)面向企業和面向用戶服務的兩個方向交相滲透。以支付寶和財付通為代表的支付企業,擁有大規模的注冊用戶資源,在未來的戰略發展上,將由以往更多地依托于自身資源實現對用戶進行服務的發展策略,逐步向服務企業進行傾斜;而以快錢和匯付天下為代表的支付企業,確立了其為企業量身打造支付服務的發展策略,同時也將在針對個人用戶的服務方面進行拓展。
(2)支付企業開始拓展多行業的應用服務。隨著央行支付服務牌照的發放,各家支付企業均將發展的著眼點放在傳統的網絡購物、航空客票之外的應用服務領域。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第三方支付企業在保險、基金、教育等領域的發展將更加深入。
在這兩個方向的發展作用下,第三方電子支付企業將實現在各個行業的用戶和企業中的縱深化發展,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專家提醒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屬于第三方的服務型中介機構,它主要是為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提供電子商務基礎支撐與應用支撐的服務,不直接從事具體的電子商務活動。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獨立于銀行、網站以及商家,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對交易雙方的信用提供擔保,從而化解網上交易風險的不確定性,增加網上成交的可能性,并為后續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相應的服務。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以其良好的兼容性、信用中介、安全、方便、快捷等特點進入電子商務的支付領域,并迅速占據了網上支付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2.移動支付成為第三方電子支付的趨勢
在我國,移動電話正從少數人的奢侈品轉變為人手一部的極為普通的通信工具,因而運營商、廠商和銀行都在努力開發移動支付服務。從產品的豐富程度和融合程度來看,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還在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大多數服務仍停留在簡單的用戶和小型商戶的遠程交易范圍內,如表1-2所示。
表1-2 中國的電子支付模式

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3729.8億元,同比增長46.8%,整體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在整體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如圖1-24所示。

圖1-24 2010—2017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
2013年移動支付市場成為互聯網巨頭布局重點。百度、新浪紛紛推出移動支付業務,移動支付也迎來爆發式增長,特別是在2013年年底,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競爭激烈,分別與航空公司、視頻網站、線下零售商、打車軟件等建立合作關系,豐富支付場景。
移動支付由于其個性化的特點,具備交易追溯到具體交易人的特點,非常適合交易。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移動支付是第三方電子支付的一大趨勢。
專家提醒
據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中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類支付業務的總體交易規模達到17.9萬億,同比增長43.2%。其中線下POS收單和互聯網收單分別占59.8%和33.5%。移動支付增長明顯,線上線下進一步融合。
1.2.3 移動支付發展的3個關鍵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第三方支付的全面發展,移動支付產業呈現出了勃勃生機,成為被各方看好的朝陽產業。雖然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以及美好的愿景,但是,對于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關鍵在哪里、要想更好地發展應該注意什么等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筆者認為,移動支付發展的3個關鍵點分別是創新移動服務、更好的便捷性與安全性、有效的商業模式。
1.創新移動服務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穿、用、住、行、游、玩”有了全新的需求。手機通信具有不可替代的方便性,使其成了電子支付服務創新最重要的產品之一。移動支付隨時、隨地、隨心、隨身的特性,潛移默化間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在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關注“能為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是關鍵環節之一。可以說,移動服務是移動支付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目前來看,國內移動支付服務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這其中不僅是面對商家的支付服務,同時還需要增強用戶一體化體驗,可為用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商務生活服務,開拓更多的信息類服務,比如消費信息服務、積分服務、消費導航等。另外,移動支付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例如銀行卡、密鑰認證、消費查詢、報失、鎖定、賬單傳遞、第三方會員儲蓄等。
筆者認為,一個成功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必須與移動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哪個方案結合得好、考慮得服務周到,哪個方案就能獲得成功。可見,要做大做好移動支付必須做好服務。只有內容多了、服務好了,移動支付才能真正被消費者所青睞。
2.更好的便捷性與安全性
伴隨3G時代的到來,移動支付業務得到提速并帶動了整個電子支付市場的發展。有人預計,移動支付的最大突破將會在今后的兩三年中發生。因此,我國發展移動支付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發展環境尤為重要,這其中包括技術手段、支付安全、產品創新、服務創新,而且還涉及市場準入等監管層面的環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法規,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支付業務許可證即第三方支付牌照,如圖1-25所示。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牽動了通信業、金融業和互聯網業三方博弈。

圖1-25 第三方支付牌照
智能手機具有的便捷性特點,使用戶會將更多的個人信息存放在手機中,可一旦被入侵和控制,會給用戶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進而衍生出欺詐、敲詐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多項調查結果顯示,用戶對手機支付最大的擔心就是信息泄密。因此,如何解決手機支付的安全環節,是今后在發展過程中的重點技術之一。
根據國外的發展經驗,移動支付產業鏈的成熟和完善,需要從金融機構到運營商,從卡商、POS設備廠商再到芯片設計商的深入而廣泛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加便利、安全的移動支付服務。具備安全、可靠的技術解決能力,是這場游戲的競爭者勝出的首要條件。
3.有效的商業模式
如今,商業模式已經成為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的一個名詞。幾乎每一個人都確信,有了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
移動支付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商業模式尚未成熟,電信運營企業和金融企業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開展深層次的商業合作,共同探討建立互利雙贏的合作模式。
目前,全球的移動支付主要存在多種商業模式:以銀行為主導的模式、運營商獨立運營模式、運營商與銀行合作的模式以及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主導模式下,移動支付平臺的運營由獨立于銀行和移動運營商的第三方經濟實體承擔,具有獨立的經營權,起到信息中心的集聚作用。
第三方支付企業作為聯接用戶、銀行及應用服務提供商的橋梁和紐帶,并負責用戶銀行賬戶與服務提供商銀行賬戶之間的資金劃撥和結算,其所構筑的移動支付平臺將金融機構、移動運營商、用戶、商戶等產業鏈各環節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打通,實現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跨行支付交易,將“多對多”的支付關系變為“多對一”的支付關系,從而大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和資金周轉效率。
目前,國內移動支付服務的主要商業模式如圖1-26所示。

圖1-26 移動支付服務的商業模式
總之,移動支付服務市場的主要角色是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和他們的終端用戶。在市場上承擔這些角色的包括:消費者、商家、金融機構和電信運營商、手機供應商、軟件開發商、網絡技術和其他技術提供商等。
目前,移動支付大規模的采納和使用前景不明,移動支付服務的商業價值和移動支付服務市場中各角色的作用目前還是個未知數。因此,如何確定移動支付產業鏈中參與者的價值,構建有效的商業模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專家提醒
隨著移動支付系統的逐漸完善,更多的用戶和商戶被新的支付方式所吸引,移動支付市場也隨之成長。對于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來說,他們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是否能在特殊垂直市場段實現應用的進步。
1.2.4 移動支付的4個基本要素
電子銀行、手機錢包已經讓移動支付悄悄走入我們的生活。在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輕松的同時,移動支付也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潛在市場,成為業界的焦點。
其實,移動支付的本質是支付服務提供商通過合適的支付渠道,為買家購買服務或商品而將資金從買家的賬戶劃撥到賣家賬戶。移動支付和電子支付同樣主要包括了四個要素:買家和賣家的資金賬戶、資金安全、支付接入渠道和支付應用。
1.支付賬戶
要想使用手機支付功能,我們需要先開設支付賬戶。電子支付本質上就是資金在不同賬戶間的轉移,資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是電子支付業務最關鍵的問題,因此支付賬戶是開展支付業務的核心。一般常用的支付賬戶類型如表1-3所示。
表1-3 常用的支付賬戶類型

2.支付應用
以前移動終端主要的功能設計都是集中在通話方面,即如何保證正常的通話和正常的信息傳遞是其首要職責。后來,很多企業對移動終端的本身進行了深度開發,挖掘移動終端本身的潛力,例如內置音樂播放器和視頻播放器、配置攝像頭,搭載基本的系統管理能力。
直到iPhone的出現,才為市場定義了一種新的移動終端的智能發展模式,于是Android等系統也隨之跟進。因此,移動支付正在逐步成為應用企業、用戶一起關注的發展方向。移動支付除了是既有電子支付的延伸,還會產生出更多的支付方式,這些支付方式有效地利用了終端的特點,例如利用終端配置的攝像頭進行信用卡的信息識別,從而進行支付;再如利用終端耳機插口進行的信用卡刷卡業務等。
但是,支付以及移動支付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必須和其他應用進行結合,提供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有效配合,才能夠最終完成用戶的所需。服務于特定的支付應用以獲取收益,是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目標,移動支付業務提供的資金轉移一定是為某項商業活動服務的。移動支付服務必須建立支付業務管理平臺,實現與商戶(賣家)系統的交互,協助商戶完成交易,并提供對賬、結算等服務。
根據支付應用的不同,移動支付服務提供的形式和模式都不盡相同。按應用類型分,移動支付業務的分類如表1-4所示。
表1-4 移動支付業務的分類

3.支付渠道
隨著我國銀行卡產業的快速發展,銀行卡的應用領域和支付渠道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已經從傳統的POS支付方式,逐步擴展和延伸到包括手機、互聯網、固定電話、金融標準IC卡等在內的多種創新支付方式。一個范圍更廣、領域更多、渠道更豐富的銀行卡受理環境正在逐步形成。其中,手機支付服務是中國銀聯、各商業銀行與移動運營商聯合為持卡人提供的,通過手機對銀行卡賬戶進行操作以完成支付交易的一種新型服務。
支付渠道是指發送和接收支付指令的場所和方式,是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基礎。通常情況下,支付渠道的類型如表1-5所示。
表1-5 支付渠道的類型

固話、網絡、移動終端已成為電子支付渠道的承載,銀行、網站、運營商正在成為企業搭建電子支付渠道的合作伙伴。尋找到合適業務開展電子支付業務的企業,如何將自己的業務真正推到客戶面前,是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還是選擇綁定銀行卡,亦是運營商?這已成為企業邁向電子支付時的一大困惑。
4.支付安全
據調查顯示,在用戶不使用網銀的原因中,61%的用戶擔心交易的安全性,其中42.7%的用戶擔心泄露個人信息。安全性已成束縛電子支付市場發展的原因之一。
在整個移動支付的過程中涉及的支付參與者包括:消費用戶、商戶用戶、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銀行。消費用戶和商戶用戶是系統的服務對象,移動運營商提供網絡支持,銀行方提供銀行相關服務,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提供支付平臺服務,通過各方的結合以實現業務。
移動支付需要考慮的安全問題如表1-6所示。
表1-6 移動支付需要考慮的安全問題

支付手段的電子化和移動化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而移動支付系統的安全性問題又是移動電子商務安全的核心問題。據悉,有近七成的手機支付用戶最關注的就是安全性問題,如圖1-27所示。

圖1-27 國內用戶不使用移動支付業務的主要原因
在手機的安全性方面,由于手機中存在著使用者的諸多私密信息,一旦丟失,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隱私保護將無法得到保證。而且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與之相關的諸如木馬病毒、資金被盜等相關安全性事件也屢屢發生,對手機支付的推廣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從技術角度上看,需要將無線通信的安全與其他安全機制相結合,才能滿足移動電子商務安全的需要。筆者認為,保障資金安全是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首要前提。用戶可知的常用安全手段有:支付密碼、數字證書、終端認證(如USB-KEY、實體卡、手機終端)等。
專家提醒
在手機支付環節,手機病毒在后臺通過監控鍵盤或者連接網上數據遠程控制等手段的運行,將手機用戶的支付密碼直接傳送給病毒作者,成為他們獲取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加上很多手機銀行用戶使用比較簡單的數字排列方式作為登錄密碼,這一習慣已成為許多用戶在使用手機支付問題上的安全隱患。
1.2.5 移動支付的系統架構
移動支付業務跨越傳統電信、金融、商戶等多個行業領域,涉及龐大的產業鏈也帶來移動支付系統的復雜化。一個完整的移動支付系統由多個功能模塊組成,簡單來說可分為4大部分:支付業務處理系統、應用管理系統、商戶終端、用戶終端。典型的移動支付系統構架如圖1-28所示。

圖1-28 典型的移動支付系統構架
專家提醒
移動支付體系中的典型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 賬戶管理:通過以數據庫系統為開發環境的管理信息系統,來管理入賬和出賬兩項核心內容。
② 錢包功能:在手機錢包服務系統中設有電子貨幣和電子錢包的功能管理模塊,稱為手機錢包管理器,通過它可以改變保密口令或保密方式,以及查看交易清單和數據。
③ 接入功能:客戶端、短信、WAP、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即互動式語音應答)、UTK菜單等接入功能是面向用戶的移動支付交互界面,主要體現在交互性、安全性、用戶界面等方面的差別。
④ 空中下載:即OTA(Over-the-Air Technology)技術,它是一種通過移動通信(GSM或CDMA)的空中接口對SIM卡數據及應用進行遠程管理的技術。
⑤ 定位功能:可以解決用戶尋找商家位置的問題,特別是應用到移動電子商務中,快速定位支持近場移動支付的商戶。
1.2.6 移動支付的業務模式
目前,我國的移動通信已經初步形成了由移動運營商、金融機構、第三方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或移動支付平臺運營商)、設備終端提供商、最終用戶等組成的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如圖1-29所示。

圖1-29 移動支付的業務模式
其中,金融機構和移動運營商在移動支付業務模式中具有較高的談判能力。因此,可以按照這兩者在產業鏈中的參與程度,劃分移動支付的商業模式。
(1)金融機構管理著廣大用戶的資金賬戶,擁有完善的支付體系,在支付領域具有天然的用戶信任。
(2)移動運營商擁有完備的網絡設施和先進的IT系統,通過定制終端,運營商可以將各種先進的移動應用提供給用戶,使用戶獲得良好的移動化生活體驗。因此,運營商在這方面具有較好的用戶資源和營銷渠道。
筆者認為,要形成良性循環的移動支付產業鏈,需要這些參與者的共同努力。未來,在移動支付市場上,隨著標準之爭達成一致,以及移動電商帶動的遠程支付發展,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將會加速。易觀智庫預計,2015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7123億元,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13.9萬億元,互聯網支付注冊賬戶規模達到13.78億。
移動支付除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之外,其龐大的潛在市場規模也吸引了包括金融機構和運營商以外的大量參與者。而從上游的芯片制造,到中游的支付平臺設計、安全服務,再到下游的專用讀卡器如POS機制造商,都有望在即將到來的移動支付浪潮中分到一塊蛋糕。
專家提醒
第三方支付企業一般是從互聯網電子商務做起,在電子商務領域占領了主導優勢,并聚集了大量商家和用戶,形成使用習慣。同時,它的營運機制靈活,支撐系統功能完備。例如,支付寶、財付通就是由獨立的平臺運營商運營的電子支付平臺。通過這些支付平臺,用戶可以輕松實現跨銀行的移動支付服務。
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1)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化加速,推動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
(2)新興細分應用市場不斷拓展和深化,保險、基金、高校、跨境支付等新興市場不斷被開拓。
(3)移動支付標準之爭從市場層面達成一致,銀行金融機構紛紛加入移動支付市場,都將對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4)支付牌照發放以后,第三方支付行業出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各家支付企業紛紛開始多業務布局,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銀行卡收單等眾多業務紛紛開始發展,并相互補充。
同時,我們也看到,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移動支付也存在一些困難,比如對于現場支付缺乏技術基礎,也缺乏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