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出來的培訓學
- 田力
- 1337字
- 2019-09-16 14:45:44
序三 教育培訓領域的辛勤耕耘者
要說起來,我和田力所學專業都屬于能源領域,我是水利系水工專業,田力是工物系核反應堆專業。我們同一年級、同住13號樓。對田力的了解始于1985年畢業前夕。當時田力考上清華研究生的同時又接到了青海省省長歡迎支邊的回信,作出了放棄研究生入學機會去支邊的決定。田力此舉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居然引發了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創新改革。很快學校出臺政策,鼓勵考上研究生的同學選擇先到邊疆基層工作2~5年之后再回校繼續深造。我班的王輝同學也激情澎湃,報名去了青海龍羊峽水電站工地。為此,本來我很向往的每班一個名額的“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被授予了王輝同學。后來,偶爾從同住“虎穴”的田力的同班同學史宗愷那里知道一些田力的情況。一會兒核研院讀研,一會兒又去了能源部中國核工業經濟研究所,一會兒又去了IBM公司。我們這一代人正好經歷了中國的改革巨變年代,我也是校園內外變化著、奮斗著,一會兒去外地掛職鍛煉,一會兒又為了母校情結回來。回想起來,真是一個“折騰”。
和田力的深度接觸是在我擔任了清華科技園管委會主任、啟迪控股黨委書記,尤其是兼任了啟迪教育集團董事長之后,經常被邀請去參加田力他們承辦的三峽總公司、葛洲壩集團、中能建、中電國際新能源等培訓班的開班典禮或結業典禮。這些本來是我十分熟悉的專業領域和客戶群體,致辭中我也會時不時地炫耀一下自己的專業背景、對客戶企業的了解和內部熟悉的同學校友。但靜下心來聽學員的發言、客戶方領導的講話,感覺得出來,田力他們舉辦的培訓班的效果很好,學員們都是發自內心地感知、感悟、感動和感激。這也使得我對培訓工作刮目相看。2013年年初啟迪控股工作會議上田力倡議舉辦啟迪青年后備干部培訓班,解決新啟迪的凝聚、溝通和融合問題。不僅啟迪控股王濟武總裁高度認同,我也是大力支持,這才有了后來的啟迪商學院第一期、第二期。
讀了田力主編的《干出來的培訓學》文集,有三點感悟:第一個方面,田力是這個隊伍所從事事業的思想者、引領者,也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腳踏實地的耕耘者,十年如一日走過來,真是不容易;第二個方面,田力“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厚德這個平臺上團結了一批有理想、有激情、有水平、志同道合的專家學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第三個方面,我深刻地感悟到,我們這些理工科畢業生走上企業管理崗位、領導崗位之后,不論理工科學習多么優秀,的確需要通過學習和實踐研究管理,通過企業內訓打造干部隊伍和員工隊伍。田力在文中提到的統一管理語境很重要、流程管理很重要,變革管理也很重要。當年在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擔任總裁期間,自己搞信息化,也幫助客戶建設企業級信息化系統。有些項目搞不好、用不好,現在回想起來,就是上述這些方面沒有整明白。如果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培訓相結合,尤其是與田力他們開發的戰略之旅、流程管理、變革管理、標準化管理、精益化管理等課程學習相結合,將大大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功率和回報率。
明年就是我們這一屆畢業三十周年紀念,謹借此文祝愿田力、祝愿厚德、祝愿啟迪以及所有的清華“零”友,立足各自崗位,厚德載物、自強不息、追求卓越、不斷超越,為祖國多做貢獻。
李志強
清華大學教授
清華科技園管委會主任
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啟迪教育集團董事長
201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