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 921字
- 2019-11-18 14:31:23
二、發展目標和主要指標
(一)發展目標
到2020年,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高。中國夢的引領凝聚作用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化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文學藝術繁榮發展,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不斷涌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基本形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完善,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對外文化交流體系逐步建立,中華文化影響力持續擴大。國家文化安全得到有效維護。區域文化發展格局更加優化,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二)主要指標
——“十三五”期間,重點推出50部左右體現時代文化成就、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舞臺藝術優秀作品。實現名家傳戲1000人次,扶持100部舞臺藝術劇本創作。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項目達到4000項。
——到“十三五”期末,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和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設施建設基本達標,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社區)都建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貧困地區縣縣有流動文化車。
——到“十三五”期末,全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含分館)藏量達到1冊,全國公共圖書館年流通人次達到8億,文化館(站)年服務人次達到8億,博物館年服務人次達到8億。
——到“十三五”期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保護范圍、有保護標志、有記錄檔案、有保管機構的“四有”工作完成率達到100%,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合格率達到100%。
——到“十三五”期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開展研修研習培訓達到10萬人次。
——“十三五”期間,以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為目標,支持實施一批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培育一批集聚功能和輻射作用明顯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打造3至5個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重點文化產業展會。
——到“十三五”期末,基于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的文化市場信用信息數據庫涵蓋全國90%以上的文化市場經營主體,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在全國區縣級文化行政部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應用率達到95%以上。
——到“十三五”期末,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總數達到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