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投資原則篇
- (美)杰里米·米勒
- 611字
- 2019-01-24 09:57:18
導言
無論我管理著100萬美元,還是1 000萬美元,這都沒有關系,我都會滿倉投資。在20世紀50年代時,我曾經實現過最高收益率,完勝道瓊斯指數。你們確實該看看那些數字。但是話說回來,我當時的投資微不足道。沒有太多錢確實有相當大的好處。我覺得我一年應該能在你們投入的100萬美元上為你們賺到50%。不對,是我知道我能。我可以保證這一點。
——沃倫·巴菲特,《商業周刊》,1999年
1956年,巴菲特在紐約市為他的導師,也是價值投資的奠基人——本杰明·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決定退休的時候,打算把他管理的格雷厄姆–紐曼合伙公司中的一部分贈予他這位最棒的學生,但是當時25歲的巴菲特選擇了返回家鄉。沒過多久,應四位家庭成員和三位朋友的請求,巴菲特建立了一個新的投資合伙公司——巴菲特聯合有限公司。但是,在同意接受他們的支票前,巴菲特要求與他們在奧馬哈俱樂部共進晚餐,大家費用平攤。
那天晚上,巴菲特給每個人發了幾頁法律文書,其中包含正式的合伙協議,同時他還告訴大家不要太擔心這些文件的內容,他向大家保證不會出現意外。這次把大家召集起來是為了討論一件在他看來更重要的事:投資基本原則。他已經把這份文件上的一系列原則用復寫紙復寫了好幾遍,并仔細檢查了每一個要點。巴菲特堅持擁有完全的自主權。他不打算討論合伙公司究竟要做什么,基本沒有告訴大家他實際持有股份的任何細節。他告訴大家:“這些基本原則就是我們的投資哲學,如果大家一致同意,我們就一起走;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