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科學家們徹夜憂慮的問題
- (美)約翰·布羅克曼
- 769字
- 2019-01-15 10:40:50
38 反智主義與進步的終結
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
技術圖書出版商,奧萊利出版公司(O'Reilly Media)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
對許多技術精英,即便是那些認為“奇點”過分樂觀的人來說,永久進步與經濟增長的觀念也以某種原因被視為當然。我從曾經的古典學家轉變成技術專家,羅馬帝國的衰落始終讓我念念不忘,那么燦爛的文化煙消云散,直接導致西方世界近千年的停滯。我最害怕的是,我們將缺乏直面世界問題的勇氣和遠見,并由此倒退回迷信與愚昧。
公元375年前后,因在夢中被自己指控為是一個西塞羅信徒,而不是一個基督徒,圣哲羅姆(St.Jerome)決心放棄攻讀經典作家轉而致力于《圣經》和神學。公元415年前后,亞歷山大城的基督徒謀殺了哲學家兼數學家希帕蒂婭(Hypatia)。以上兩個例子至少部分地表明,黑暗時代不是外部世界強加的,文明的崩潰也不是因為野蠻人的入侵,而是一種選擇,一種從知識和發現到宗教原教旨主義的轉向。現在看美國宗教和政治中的保守勢力如何拒絕科學知識,并嘲笑他們的對手是“實境派”(reality based)。但是捫心自問:“如果某種意識形態最終統治了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那么對世界而言,其結果又會如何呢?”
歷史告訴我們,保守的、復古的運動常常在經濟壓力下興起。當世界面臨從氣候變化到“老齡化人口懸崖”等一系列問題時,廣泛地想象人類的未來圖景是明智的。是的,我們或許能找到技術解決方案,把我們推進到一個新的黃金時代——機器人、集體智慧和圍繞“創意階層”建立起來的經濟。不過,至少還有這樣的可能,即我們找到這些解決方案的速度不夠快,以致世界對科學與進步變得冷漠和失去信心,在經歷一段沉悶的衰退之后,進入一個新的黑暗時代。
文明的敗落似乎是宿命,我們還從未看到哪一個文明能夠幸免。不同的是在過去的歷史中,進步的火炬總是傳遞到世界的其他地區。但是,現在人類第一次擁有了單一的全球性文明。如果它敗落了,我們只能一起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