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中國航空先驅馮如

在萊特兄弟的帶動下,世界各地涌現出一大批航空時代的弄潮者。在這些弄潮者中也有中國人,一位與萊特兄弟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利堅的大地上,完全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制造和駕駛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他就是我國的航空先驅——馮如。

馮如1883年生于廣東思平的一家農戶,自小聰明好學,十幾歲時隨一位表親到美國舊金山謀生。10年工夫,他有了較好的機械學和電學基礎,并掌握了不少機械制造技術。正當馮如潛心研究和制造機械的同時,傳來了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我國旅順口、大連和中東鐵路的消息。馮如為祖國的不幸感到痛心,他發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報效祖國。起初,他想制造一艘軍艦獻給祖國,以加強中國的海防力量。當時,由于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在國際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各國紛紛研制飛機、飛艇、航空武器作為當時國防的先進裝備。馮如想,制造一艘軍艦,要耗費數百萬美元的金錢,不如造數百架飛機,價廉省工,用處更大。

研制飛機,首先遇到的困難是缺乏資金。馮如變賣了自己所有的金銀玉器,仍不能解決問題。于是,他在當地華人華僑中募集資金,成立中國人的第一家飛機制造公司。當時萊特兄弟的飛機剛剛試飛沒有多久,為了保持壟斷地位,他們把所有資料全部封鎖起來。馮如他們只能靠自己掌握的空氣動力學的知識,白手起家繪制設計圖紙。為了了解當時各國研制飛機的情況以吸取別人的長處,馮如把自己生活上節省下來的錢全部購買了報紙和雜志,他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鉆研,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上的難關。經過半年的努力,第一架飛機終于制造出來了。看著自己研制的飛機,馮如興奮得流下了眼淚。

1908年4月,馮如在奧克蘭市的麥園進行試飛。他的朋友們為了安全起見,勸他換一個人試飛,馮如婉言謝絕了他們的好意。隨著轟鳴的馬達聲,飛機離開了地面。當升至數丈高的時候,一個傾斜,飛機突然墜落在地上。圍觀的群眾呼喚著馮如的名字,向飛機跑去,而馮如卻若無其事地從殘損的機翼下鉆了出來。馮如一行人回到了公司,誰知此時他們的廠房已被一場大火化為灰燼,他們幾個月來辛辛苦苦繪制的圖紙資料被大火燒得干干凈凈。

馮如歷盡千辛萬苦又一次募集到一點資金,重新購置了工具器材,在奧克蘭的麥園支起了帳篷,矢志不渝地研制起來。他和同伴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將它們匯集成冊。經過周密的計算,重新設計繪制零件制作圖,精心生產出機翼、方向舵、螺旋槳、內燃機等部件,經過組裝,一架全新的飛機誕生了!1908年9月21日,馮如在哥林達市再次駕機試飛。飛機在他的操控下,騰空而起,飛行了2600多英尺(1英尺約為0.3米)之后緩緩降落在草坪上。“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圍觀的朋友們歡呼起來,他們擁向飛機,把馮如高高舉起。經測定,馮如的飛機首飛距離達2640英尺,比萊特兄弟的飛機首飛紀錄還要遠1788英尺。

1910年,馮如在美國又設計和制造了一種性能更好的飛機。這年10月,舊金山舉辦國際飛行比賽,馮如駕駛著他新設計的飛機參賽,以700多英尺的飛行高度和65英里(1英里約為1.6公里)的時速打破了一年前在法國舉辦的第一屆國際飛行比賽的世界紀錄,榮獲優等獎,再一次使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了西方。此時馮如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飛機設計師、制造工程師和飛行家。

馮如的名聲越來越大,不惜重金聘用馮如的外國公司越來越多。為了爭奪制空權,歐美各國都在積極發展航空事業,他們拼命地網羅航空方面的專業人才。馮如一心想的是發展中國的航空事業,想的是為中國多制造一些飛機,所以他斷然回絕了各國的聘請,尋找機會為祖國服務。當時的清政府也在著手籌建空軍,他們托人到美國找到馮如,希望他回國做事。馮如喜出望外,當即表示同意。1911年2月,馮如和他的助手攜帶著他們自制的兩架飛機以及制造飛機的機器,踏上了歸國的航程。

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馮如一行人順利抵達香港,清政府派了軍艦專程迎接,將飛機和機器安置在廣州郊外,馮如原準備在廣州郊外為國民演示飛機駕駛,但因革命黨人發動的黃花崗起義爆發,此計劃未能實現。隨著革命高潮的即將來臨,清政府對馮如越來越不放心,他們不僅取消了飛行表演的計劃,而且還派人監視馮如的行動。反動政府的昏庸和腐敗,使馮如非常失望。正當馮如陷于極度苦悶之中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了。馮如毅然參加了革命軍,投入到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的革命洪流中。革命軍委任馮如為陸軍飛機長,授權馮如準備組建飛行偵察隊,配合北伐軍對清軍進行空襲。后來由于南北統一,飛行偵察隊未能組建起來。孫中山先生就任南京政府臨時大總統以后,非常重視發展中國的航空事業。他積極籌建南京機場,并在1912年2月舉行了中國第一次航空飛行演習。在這次演習中,馮如等人駕駛的飛機由于中途發生了故障,飛行數丈后即降落,飛機也有所損壞。盡管這次演習未獲得成功,但是它的政治作用達到了,各報相繼報道了這一消息,并在全國引起了積極的反響,因為這畢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土上使用自己的飛機進行的飛行演習。

1912年8月5日,經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批準,馮如在廣州郊區進行了第二次飛行表演。那一天,廣州城外的天氣格外晴朗,機場的周圍坐滿了前來觀看表演的群眾,他們都在急切地盼望著那一時刻的到來。中午11點左右,馮如健步出現在觀眾面前。他頭戴飛行帽,身穿飛行衣,顯得格外精神。在一片歡呼聲中,他簡單地介紹了飛機的性能,然后登上了飛機,為觀眾做飛行表演。伴隨著馬達的轟鳴聲,飛機升上了高空。馮如駕駛著自己制造的飛機在藍天上悠悠飛翔。飛機像一只矯健的銀燕,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看臺上歡聲雷動,鼓樂齊鳴,共同為祖國航空事業的偉大壯舉而歡呼。飛機的空中技巧表演結束后,馮如準備著陸。突然,他看見遠遠的跑道上有兩個兒童在嬉鬧,不幸的事件即將發生。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馮如猛拉操縱桿,腳踩加速器,飛機像一只發瘋的雄鷹,猛然沖上天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避免了。但是,由于馮如用力過猛,飛機失去了平衡,在抖動中,部分零件損壞,飛機突然墜落在草地上。周圍的觀眾像潮水一般向著馮如涌來。當他們把馮如從飛機的殘骸中救出來的時候,馮如的頭部、胸部、腹部等都受了重傷。觀眾噙著淚水把馮如送到醫院,但經搶救無效,馮如長眠在了鮮花之中。那一年,馮如只有29歲。馮如犧牲后,被追授為陸軍少將,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稱他為“民國第一飛行家”。

馮如一生短暫,卻憑著自強不息、永不服輸的精神在中國航空史上創下“九個第一”。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艱苦奮斗,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就會成為一名像馮如一樣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為中華民族爭氣的棟梁之材。

知識鏈接

1912年11月16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褒揚馮如始創中國飛行的貢獻,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并撥款1000元撫恤其家屬。馮如后人及其飛機助手等遵照他的遺囑,將其遺體葬于黃花崗。墓上建一花崗石的方形碑塔,將馮如事跡及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褒揚、撫恤令鐫刻其上。2009年,中國航空百年暨空軍建軍60周年之際,中國空軍授予馮如“中國航空之父”的稱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通州市| 石景山区| 玉田县| 清镇市| 岫岩| 安阳市| 安陆市| 邵东县| 昌都县| 娄底市| 应城市| 菏泽市| 天峨县| 静海县| 广宁县| 于都县| 望谟县| 乡宁县| 金塔县| 永安市| 精河县| 嫩江县| 郧西县| 师宗县| 柳河县| 明水县| 长治市| 巩义市| 浦北县| 拜泉县| 涞水县| 思茅市| 济南市| 仪征市| 富顺县| 阳江市| 区。| 邵东县| 乌拉特中旗|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