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的問題類型
寧靜的工作日下午,位于洛杉磯某地的一座豪華別墅突發火災且火勢兇猛,女主人不幸喪生其中。一系列嚴密的調查之后,盡管當地警方排除了他人故意縱火的可能,但遲遲無法確定別墅著火的真正原因,只好將案件移交給FBI進行調查。
FBI探員接手案件后,并沒有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進行調查取證,而是在聽完當地警方關于別墅主人詳細信息的敘述并翻看完對其的詢問筆錄后,提出了再次對別墅男主人吉姆進行詢問的要求。當FBI探員對吉姆的詢問結束后,馬上斷定別墅起火的原因是女主人出軌被發現后羞憤點火自殺,吉姆則在被出軌的憤怒下故意“見死不救”。
聽到這一結果,最初詢問吉姆的當地警員困惑地問道:“同樣是詢問當事人,為什么你們可以從中找到線索和答案呢?”FBI探員反問道:“你回想一下,自己都對吉姆提出了哪些問題?”警員沉默片刻后回答道:“一些很常規的問題。”FBI探員說:“如果只是一些很常規的問題也沒錯,重點在于詢問的過程中,你還提出了一些非常糟糕的問題。正是這些糟糕的問題擋住了你發現事實真相的道路。”
警員疑惑道:“很糟糕的問題?”FBI探員說:“比如,你詢問吉姆‘發生火災時,你和妻子在家嗎?’這樣的問題只會得到吉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沒有辦法借機引導對方提供更多的信息。當我詢問他‘妻子在火災中喪生,你是否感到難過?’時,他冷漠地告訴我‘她罪有應得,我高興還來不及’。借助于這個回答,我可以從中提取出‘罪有應得’‘何罪之有’‘為什么感到高興’等諸多信息,最終層層深入,查明事實真相。”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詢問是詢問者和被詢問者雙方之間的一種心理較量和問答技巧的角逐。不同的問題會折射出不同的提問角度和側面,也就會產生不同的詢問效果。要想借助詢問獲得更多的信息,詢問者向被詢問者提出的問題就成了重中之重。
那么,詢問者提出的問題具體分為哪些類型?分別有哪些訊問技巧呢?FBI審訊專家將詢問的問題主要分為“好問題”和“壞問題”。“好問題區別于壞問題的優勢是:使你的問題更犀利、更簡單、更直接!”
其中,好問題包括以下六個類型:直接型問題、控制型問題、重復型問題、持久穩固型問題、總結型問題和非穩定型問題。
第一,直接型問題。有經驗的FBI探員認為,直接型問題是指針對當下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事物提出的符合正常邏輯的簡單問題。
尼克·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高空走鋼絲表演藝術家,2013年他橫渡科羅拉多附近的一座大峽谷,并將于距離地面大約457米的高空完成長度約為400米的行走。這個驚險刺激的場景通過電視直播的方式被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看到,并產生了諸如“他走在上面不害怕嗎?他為什么穿牛仔褲而不是其他褲子?他有考慮過妻子和孩子的感受嗎?”等一連串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針對眼前的事實提出的直接問題。
第二,控制型問題。有經驗的FBI探員又將控制型問題看作一種“試探性”和“故意性”問題。顧名思義,當詢問者提出這類問題時,也就意味著他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提問的目的是對被詢問者進行確認、試探等。比如,甲:“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愛上了他。”乙:“你真的不確定嗎?”
第三,重復型問題。有時候,為了對被詢問者答案的真實度和可靠性作出進一步判斷,經驗豐富的FBI探員就會針對同一信息使用重復型問題,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進行提問。比如,懷疑妻子出軌的丈夫詢問道:“昨天下午你在家嗎?”妻子:“在。”丈夫繼續問道:“3點到4點時你在做什么?”妻子:“熨衣服和拖地。”丈夫:“4點到5點呢?”
第四,持久穩固型問題。這種問題類型同上述重復型問題較為相似,都是使用不同的提問方式和角度來獲得更加確定和完整的答案。不同之處在于,持久穩固型問題較之重復型問題的提出,可能更復雜、深入和多變。
林虎下定決心要辭職旅行。得知這一消息后,林虎的姐姐林玲詢問道:“你為什么要辭職?你想好辭職后要去哪里旅行嗎?做好具體的旅行計劃了嗎?辭職后沒有收入來源,你用什么來支撐自己的旅行?旅行回來后你有詳細的工作規劃嗎?”
第五,總結型問題。訓練有素的FBI探員通常會將總結型問題放在詢問過程的后半段或結束時。總結型問題是指“詢問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同時包含了一些總結性信息,旨在通過總結,重新‘審視’這個問題,以獲得對方更明確的回答”。
但需要注意的是,總結性信息并非對被詢問者原有答案總結后得出的判斷性信息,而是對原有答案進行歸納整理后所提取出的重要信息。
第六,非穩定型問題。在詢問過程中,為了緩解被詢問者的緊張和抗拒情緒,或者想要驗證被詢問者的答案是否真實可靠時,有經驗的FBI探員就會提出一些非穩定型問題,以達到自身的目的。比如,面試官看到面試者有些緊張時,會拋下正在進行的專業問答,向其提問道:“你的業余興趣愛好都有哪些?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家鄉嗎?”
相對于好問題,壞問題則分為引導型問題、消極型問題、模糊型問題和混合型問題四種類型。值得一提的是,問題的好壞之分只是相對而言,并無絕對的界限。如若用錯了情境和對象,好問題也有可能會變為壞問題,壞問題也會對詢問的進行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第一,引導型問題。FBI審訊專家之所以將引導型問題看作壞問題,主要是因為詢問是一個平等交流的過程,是詢問者了解被詢問者的過程。如果詢問者在詢問過程中使用引導型問題,也就無法獲得更加真實、客觀的信息。
引導型問題,是指答案已經包含在詢問者所提出的問題之中,或者說詢問者所提出的問題有意引導被詢問者如何去思考,最終將其“引入一個特定的答案”。比如,一對情侶吵架時,女孩子哭著說:“你早就想和我分手,對不對?”
第二,消極型問題。FBI審訊專家將詢問者加入一些消極性詞匯的問題稱為消極型問題。消極型問題的提出,可能會使被詢問者明顯感到詢問者對所提問題的不確定性,進而隱瞞真實信息或者狡猾應答。
但美國軍方頂級情報專家吉米·派歐在《超級詢問術》一書中又寫道:“在三種例外的情況下,消極型問題是可以被使用的,并且是相對‘恰當的’:表達你的好奇和懷疑時;在引起‘驚嘆’的環境下;當你希望聽者同意你的觀點時。”
第三,模糊型問題。除了故意而為的模糊型提問之外,當詢問者提問的范圍過于廣泛或者信息過于模糊不清時,被詢問者會感到迷茫、不解,不知自己應當從何答起。詢問者想要從答案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有經驗的FBI探員會盡量避免向被詢問者提出一些重點不明確、不夠清晰明了的模糊型問題。
第四,混合型問題。區別于缺乏重點的模糊型問題,混合型問題則是由于詢問者在“同一時間提出了若干個問題”,最終導致被詢問者無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