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1 職位體系設計的方法

職位體系設計是將職位進行分層、分類的過程,目的是將組織中的職位和任職者予以分類,并針對不同類別的特點和需求,適用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典型的職位體系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橫向是將職位按照工作性質進行的劃分,一般稱為職類、職群、職位序列等;縱向針對崗位的等級劃分,是層級價值的體現,一般稱為職等、職級。典型的職位體系如表3-1所示。

表3-1 職位體系示意圖

職位體系設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內容:

1.劃分職位序列

職位序列是具有相似工作性質和任職要求的一類崗位的通稱,其劃分要依據公司戰略,同時也要結合組織規模因素。

不同組織根據業務特點以及管理需要,職位序列有不同的劃分,通常情況下,各企業都有管理序列、技術序列、職能管理序列以及操作序列等各序列。

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還可以進一步劃分子序列,如將技術序列劃分為設計研發序列、生產技術序列、工程管理序列以及工程技術序列等;將職能管理崗位進一步劃分為行政管理序列、財務審計序列以及人力資源序列等。

2.劃分職位層級

一個組織有多少層級,意味著有多少層匯報關系,這直接影響著組織的效率。組織層級一般根據企業組織規模以及管理者管理幅度而定。組織規模越大,組織層級會越多;管理者管理幅度越大,組織層級就可以減少。劃分職位層級要考慮現有人員狀況,同時預留未來發展空間。企業的職位層級少則4—5級,多則達十幾甚至二十幾級。

在確定職位層級數量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層級間的職位待遇、薪資差異等。比較簡單的確定層級數量的方法是:先確定最高層級和最低層級之間的比例關系,如總經理和普通員工之間的薪資差異為10倍;再確定相鄰層級之間的比例關系,如第N+1級是第N級的1.5倍,即為等比序列。由此可以粗略計算出所需的職位層級大概為7級。需要說明的是,相鄰層級之間的比例關系不必相等,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具體情況設定。另外,不同的職位序列層級可能不同,某些職位序列層級可能少些,而某些職位序列層級會多些。

3.確定職位體系的管理

職位體系形成后,不只是一個靜態的職位框架,更是一個動態的人員發展通道。職位體系的管理設計主要解決職位的升降和轉換問題。

員工的職位等級應能上能下,保證公平競爭。職位體系的每一個序列都對應一種職業發展路徑,各種路徑有各自的晉升空間,并且在責任、報酬、影響力方面都具有可比性。各類員工按照考核結果和實際工作需要進行崗位的晉升或降低,晉升條件可參考表3-2。

表3-2 職位晉升條件示例

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和員工個人發展需求,不同序列體系內的員工在滿足目標任職資格后,可以進行跨序列的職位轉換。職位轉換應該設定明確的條件和程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苏州市| 鹤山市| 土默特右旗| 石门县| 日喀则市| 紫阳县| 临猗县| 盘锦市| 铅山县| 丰顺县| 额敏县| 凉城县| 灯塔市| 察哈| 永昌县| 高安市| 嘉荫县| 三河市| 陕西省| 平顶山市| 霍邱县| 平陆县| 红原县| 泸州市| 长乐市| 抚宁县| 南溪县| 定南县| 章丘市| 射洪县| 扶风县| 荔浦县| 苏尼特左旗| 维西| 永州市| 鄂尔多斯市| 都兰县| 宿迁市| 华坪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