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論語現場
  • 王大千
  • 918字
  • 2019-01-03 17:23:33

思幾次才行?

“三思而行”這個成語出自《論語·公冶長》篇,51原文是: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p>

 

季文子遇事思考多次才行動??鬃勇犝f這種情況以后,說:“思考兩次,就可以了?!?/p>

季文子遇事三思而行,這與他的性格有關系。季文子是一個鄉愿式的人物,非常世故,精于算計,所以每逢遇事,他都會思前想后,總是為自己精打細算。

錢穆先生說過,多思轉多私。一個人如果心思很重,思來想去,這就容易轉向,由思考的“思”轉向自私的“私”;一個人過多算計,過于趨福避害,就不能夠正確判斷或者果斷行事。因此,孔子說“再,斯可矣”。也就是說,遇事想得太多,人便會退縮不前;長此以往,人便會變得猥瑣,變得自私。

季文子(? —前568),即季孫行父;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執政;姬姓,季氏,謚“文”,史稱“季文子”。

“三思而后行”這句話,我們在生活中往往理解的是一個正面的意思:一個人總是能夠先思考再行動;經過反復地考慮,然后再去做。我們往往把它理解成與深思熟慮、鄭重其事的意思差不多。實際上,“三思而后行”有這樣一個語境,就是孔子對不同的弟子采取不同的教導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鬃诱f的話有不同的針對性:有的弟子性格急躁,常常莽撞行事,孔子就告誡他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要非常慎重;有的弟子做事磨磨嘰嘰,或者猶豫不決,或者優柔寡斷,這個時候考慮得多了,反而對一些事情的決斷、決策變得更加不利。這個時候孔子主張“再,斯可矣”,思考兩次,就可以了,就可以當機立斷,果斷行事了。

今天我們體會這句話的意思,相較這句話在《論語》中的語境,應該是有一些差別的,因為孔子講的是季文子。季文子這個人,他的性格特點是思慮心比較重,所以孔子說,“再,斯可矣”,想兩次就行了,還要想第三次嗎?想多了就會有很多不利的因素。這個成語也告訴我們行事時要什么時候思考,什么時候再思,什么時候三思。

這個成語用得比較多。它過去的語境和今天的引用會有一些差別。這種差別其實提示我們:在做一些決斷,在采取一些決策的時候,要見機而行,量力而行,三思而行,擇善而行。這段話揭示了“知”與“行”的一種關系,揭示了“思”與“行”的一種關聯,同時說明三思而行也是值得我們玩味的,或者是三思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佛教| 习水县| 黄冈市| 泰来县| 灯塔市| 海淀区| 天等县| 太和县| 溧水县| 江华| 浏阳市| 交城县| 南充市| 沭阳县| 澳门| 苍南县| 屏东县| 上栗县| 丽水市| 广水市| 卓尼县| 绍兴市| 龙泉市| 廉江市| 临潭县| 昌吉市| 肇州县| 建阳市| 祁阳县| 北辰区| 泰兴市| 茂名市| 宜春市| 临邑县| 万年县| 合水县| 安顺市| 亳州市| 集安市|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