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鬼谷子的反應絕學
- 精進+悟道:向鬼谷子、王陽明學習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套裝共2冊)
- 欒麗音 趙曉軍
- 11158字
- 2018-11-23 15:01:11
本章重點向人們闡述了反應之道,而且一再重申個人的言辭在博弈之中的重要地位。鬼谷子指出,不管是辯論還是游說,都要遵循“重之、襲之、反之、復之”,這樣才能在博弈中抓住對方的弱點,從而占領博弈的制高點。而這其中,關鍵在于了解并把握好“反”的訣竅。在這個基礎上,再使用“釣言之道”,明白對方的真正意圖,從而讓自己取得最終的成功。
反復而得,圣人之意
【鬼谷子語錄】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語錄精解】
古代具有深遠教化的圣人,是與無形的自然之道(自然規(guī)律)共生的。回首以觀察既往的歷史,然后再據(jù)以向前去驗證未來;回首以了解歷史,然后再據(jù)以了解當今;回首以認識他人,然后再據(jù)以認識自己。動靜、虛實的道理,若與現(xiàn)實不符,就追溯到歷史中去考察前人的經(jīng)驗。有些事情往往需要反復探索才能把握,這是圣人的見解,不可不認真地加以考察。
人生充滿了磨礪,更充滿機遇。磨礪往往更像是儲備,為的是抓住機遇,抑或是創(chuàng)造機遇。而在這之前,反復的嘗試總是必不可少,我們總得率先了解自己更擅長在哪類工作中出彩,才能有的放矢。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嘗試都未必意味著成功,可在這個關鍵的節(jié)點,我們到底是就此放棄,還是繼續(xù)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倘若我們有幸了解“反復而得,圣人之意”的道理,起碼知道真正的“反復”到底是什么,結局或許就大不一樣了。
汽車之家的創(chuàng)始人李想,成名已久,他的經(jīng)歷始終圍繞著“汽車”兩個字。1999年,做起IT資訊網(wǎng)站;2005年,資訊網(wǎng)站開始鎖定在汽車方面;2012年,汽車之家的收入超10億元,正在積極準備上市。
觸控科技創(chuàng)始人陳昊芝,是與李想相識十幾年的老朋友,同樣堅持創(chuàng)業(yè),近兩年來因為《捕魚達人》才被大眾所熟知。1999年起,他不斷參與、創(chuàng)辦或投資公司,如卓越網(wǎng),一家電商網(wǎng),聯(lián)眾,游戲點卡銷售公司,愛卡汽車網(wǎng),一家SNS社區(qū)網(wǎng)站,譯言,盛世收藏網(wǎng)等等,有的是以失敗告終,有的是中途放棄,直到2011年,《捕魚達人》上線,讓他嘗到了成功的滋味,據(jù)保守估計,他2013年收入在10億元左右。
陳昊芝說:“我跟李想十幾年前就認識,做個人網(wǎng)站而言,他是我小弟。他是把一件事干了十幾年,我是十幾年干了很多事。”
有些人常會問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陳昊芝此前沒在其他領域折騰那么久,而是直接投身移動游戲創(chuàng)業(yè),如今是不是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對于這個問題,陳昊芝認為,沒有之前的折騰和失敗,也許也就沒有如今的成功。事實上,有了之前的不斷嘗試,才有了最后的質(zhì)變。
李想與陳昊芝有相同,也有不同。李想是一直扎根在產(chǎn)品資訊領域,而陳昊芝是不斷在不同領域?qū)で笃鯔C,相同之處在于,二者都是在不斷嘗試,不斷積累。
周鴻祎同李想、陳昊芝一樣,都經(jīng)歷過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的過程。周鴻祎創(chuàng)建的“360”突破一百億美金市值,成為僅次于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家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勢力。
周鴻祎早先做“3721”,隨后賣給雅虎,而這次出手被他稱為是“百億美金的教訓”。一氣之下,周鴻祎離開雅虎,開始做VC(風險投資)。起初,360側重于搜索、社區(qū)等,然而無一幸免。周鴻祎真的失敗了嗎?并沒有,他正在挫折中為360積攢實力。
2010年,“3Q大戰(zhàn)”,360叫板騰訊,展現(xiàn)了360的實力。與李想、陳昊芝和周鴻祎一樣的,還有雷軍。
雷軍是勵志的典型,當了20年老板,卻始終處在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搞得整個人甚是疲憊。40歲時,“洗心革面”再出發(fā),重新創(chuàng)業(yè),打造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嶄新模式。他花了三年半的時間,讓小米科技達到百億美元市值,一躍成為行業(yè)內(nèi)的佼佼者。雷軍可謂是大器晚成,他資格老,人聰明且勤奮,卻用了二十多年時間打醬油,許多人為他感到可惜,殊不知,正是由于那二十多年的積淀,他的“嘗試”才出了大成果,才有了全新的雷軍和小米。
顯而易見,這些成功者都無一例外地選擇反復性嘗試,最終才收獲了另一種人生果實。人生需要不斷地嘗試,在這個持續(xù)不間斷的過程中,能始終堅持不放棄者,或者不安于現(xiàn)狀,積極進取者,都將在反復中得到精神層面的慰藉和物質(zhì)上的回饋。
楊揚前后共參加三屆冬季奧運會,斬獲兩金兩銀一銅五枚獎牌,是中國冬奧歷史上的首位冠軍得主,一舉打破了中國冬奧史上金牌“零”的紀錄。她的運動生涯達二十余年,期間,獲得世界冠軍59個,成為中國至2008年為止獲得世界冠軍次數(shù)最多的運動員。
經(jīng)過二十余年的南征北戰(zhàn),楊揚終是到了退役的時候。退役后,她在2010年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也是第十位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中國人。
實際上,運動員退役后,要面臨轉(zhuǎn)型問題,要告別熟悉的賽場,走上新的職場。對于這個問題,楊揚表示:“成功不能單看成績,還要看狀態(tài)。我也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比較彷徨,失去了方向,我的經(jīng)驗是不斷嘗試。我當時有3點要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要有社會責任感。”
為了能夠通過不斷嘗試找到新的定位,楊揚去清華大學補充知識的營養(yǎng),以便為自己更好的轉(zhuǎn)型做鋪墊。隨后,楊揚開始經(jīng)營自己的飛揚冰上運動中心,立志于在冰場的商業(yè)化運行上開拓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她說:“對于我來說,滑冰是我的專業(yè),我當時有一個愿望,希望有一個自己的滑冰學校,希望自己的特長能得到延續(xù)。23年的運動生涯,我知道體育給我?guī)砹耸裁础I(yè)也好,理想也好,我會努力去推動這件事情。”
楊揚的人生重點除了放在飛揚冰上運動中心之外,也同樣心系中國申辦冬季奧運會的進程,她說“希望有朝一日在國家申辦冬奧會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了更好適應自己的新角色,楊揚不斷開拓自己的眼界,多積累,多嘗試。
楊揚說:“我很幸運,當了委員正趕上新任主席的競選。我剛開始不知道如何應付這些拉票,我向老委員討教,學會了發(fā)問:你用什么來說服我,我也學會了如何去爭取我們自己的權益。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譬如以后我們要申辦冬奧會,如果我有幸參與,我就知道怎么做、怎么去拉票,可能效果更好。”
不斷嘗試,不斷探索,尋求生命中未曾有過的光彩,這種奮斗之美彌足珍貴。我們因何反復,至此也有了更明確的答案:為的是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飽足。
跟鬼谷子學絕學:對于前人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我們需要利用。用這些經(jīng)驗來很好地提高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在羨慕別人成功,惋惜別人失敗的同時,也應該從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中得到一些東西,為我們?nèi)蘸笏谩2⑶曳磸蛨猿肿约旱哪繕耍掷m(xù)不斷地努力。
欲揚先抑,欲取先予
【鬼谷子語錄】
古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遠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語錄精解】
古代善于反過來聽取人言的人,可以通過變幻莫測的手段而獲得實情。對手的變化是得當?shù)模蚨莆諏κ值那闆r就能周密詳細。不詳細調(diào)查了解,得到的情況就不明確,得到的情況不明確,奠定的基礎就不穩(wěn)固。對方講話的形貌與比較的事例變化了,一定要有相反的言論。讓對方先說,靜聽對方言論,想要對方發(fā)言自己要保持緘默,欲使對方張開自己反而收斂,欲達到升高就要先下降,欲獲取反而先給予。
每一位干大事的人,都懂得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更懂得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李嘉誠作為一位杰出的領導者,更是把它當作重中之重來處理。
他身體力行,做到事事以考慮別人為先,千金面前不忘義,從而建立了良好的人緣,同時自己也因此受益匪淺。李嘉誠在董事袍金上的做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李嘉誠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長和董事,董事局為他開支優(yōu)厚的董事袍金。但他把所有的袍金歸入長實公司賬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而且他為和黃公差考察、待客應酬都是自掏腰包,不在和黃財務上報賬。
這5000港元,還不及公司一名清潔工在80年代初的年薪。以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長實系這樣盈利狀況甚佳的大公司主席袍金,一個公司就該有數(shù)百萬港元。進入90年代,便遞增到1000萬港元上下。
李嘉誠20多年維持不變,只拿5000港元。按現(xiàn)在的水平,李嘉誠萬分之一都沒拿到。
李嘉誠每年放棄數(shù)千萬袍金,獲得了公司眾股東的一致好感。愛屋及烏,大家自然也信任長實系股票。甚至李嘉誠購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資者莫不步其后塵,紛紛購入。
李嘉誠是大股東和大戶,得大利的當然是李嘉誠。有公眾股東幫襯,長實系股票被抬高,長實系市值大增。李嘉誠欲辦大事,很容易得到股東大會的通過。對李嘉誠這樣的超級富豪來說,袍金算不得大數(shù),大數(shù)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價值。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誠所持長實、生啤、新王股份,所得年息共計有12.4億港元——尚未計他的非經(jīng)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年息。
有人說,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李嘉誠一類的商界翹楚,才具備經(jīng)商的智慧。舍利取義,舍小取大,李嘉誠又是其中最最聰明的人。
此外,李嘉誠將長實旗下部分公司私有化的一些做法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見利不忘義的品格。
李嘉誠之所以將部分公司實行私有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李嘉誠所控的長實系集團夠龐大了,僅就長實、和黃、港燈三家巨型公司的規(guī)模而言,已足以獲取浩大的集資計劃。因此,將部分公司私有化,并不影響長實日后的集資擴張。
第二,私有化以后的公司,將重新變?yōu)椴皇芄姽蓶|和證監(jiān)會制約監(jiān)督的公司,因而有利于保守商業(yè)秘密,也不必再像公眾公司那樣向公眾公布財務經(jīng)營狀況。
要實行私有化,時機選擇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騎牛上市,借熊退市是大股東選擇的最佳時機。道理誰都懂,但真正掌握好時機,并非那么簡單,而要顯出大度來,減少小股東的怨恨,則更不容易。李嘉誠實行私有化時,卻兼顧了這兩點,再一次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
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簽訂后,香港投資氣候轉(zhuǎn)晴,股市開始上揚。1985年10月,李嘉誠宣布將國際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出價1.1港元,較市價高出一成,亦較該公司上市時的發(fā)售價高出0.1港元。
對于這種價格,小股東自然是大喜過望,紛紛接受收購。李嘉誠這次提出私有化,正在牛市之時,付出了較高的收購代價。如果是趕在兩年前或等到兩年后的熊市之時,再進行私有化,就能夠?qū)崿F(xiàn)低價收購。
對此,有人認為一貫善于把握時機的李嘉誠看走了眼,沒有抓住實行私有化的最有利時機。
其實,以李嘉誠多年的商業(yè)經(jīng)驗、運籌帷幄的商業(yè)技巧和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完全可以在股市低潮這種有利的條件下,用超低的價格收歸到自己的手中。但他并沒有這樣做,他充分考慮到了小股東們的不易。他們資金小,賺得的利潤也少,這一次競爭也許一下子就把他們置于死地了。他說,我不是沒想過借熊退市,但趁淡市以太低的價錢收購對小股東來說不公平。所以,李嘉誠實行了他們較為滿意的收購價格。李嘉誠的這種千金面前不見利忘義的品格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古人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李嘉誠這種成全他人利益的方法,無疑是得到了人心,所造成的良好影響雖然看不見,但處處都可能對他產(chǎn)生良好的作用。許多人自作聰明,將損人利己當成本事,殊不知,懂得照顧別人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智慧。
人活在世上不能光顧一己之利。僅把目光停留在個人利益上,而舍不得為別人付出半分半厘的人,最終只能賺得一時小利,而失去長遠之大利。如果我們在決定做一件事情之前能想想別人的利益和感受,那么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道路會因此而越變越寬闊。
跟鬼谷子學絕學:有一個成語說得好:“欲擒故縱”。想要從別人那里得到利益,必須先給別人一些利益,所謂“合作雙贏”,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做什么事情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模仿類比,得其情詐
【鬼谷子語錄】
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zhèn)危悾闷淝樵p也。
【語錄精解】
想要開啟情懷,可以通過以模仿和類比來套引對方,再以此考察對方言辭情況,與對方心理契合發(fā)生呼應,就能得到真實情況。可以從這條線索開始,也可以從那條線索開始,可以從談論事奉君主的事開始,也可以從談論統(tǒng)治國家的事開始。這是為了辨別其中的真實與虛假,考察其中相同與相異之處,弄清是實情還是虛假。
對自己身上所不具備的東西感興趣,這是人的本性。因此,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一點。
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我們更多時候是去面對別人與眾不同的特點,有時甚至是缺點,所以,找到別人和自己的契合點非常重要。
和諧的關系是懂得彼此的差異性并力求互補的結果。對自己身上所不具備的東西感興趣,這是人的本性。一起玩得特好的朋友,也常常是彼此互補的人。
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黃侃留學日本時,結識了劉師培,兩人相與籌謀革命,相互學習,交往日深,成為知己。
辛亥革命后,袁世凱想恢復帝制,便四處拉攏社會名流,他找到黃侃,并贈大洋3000元和一枚一等金質(zhì)嘉禾勛章,想讓黃侃為他寫《勸進書》。黃侃拿了袁世凱的賞錢,卻并不做事,整天四處游玩,并將那枚勛章掛在一只黑貓的脖子上。而劉師培經(jīng)不住富貴利祿的引誘,先變節(jié)為密探,后來成了“籌安會”六君子之一。
劉師培有一次勸黃侃支持帝制,黃侃聲色俱厲地說:“如此等事,請先生一身任之。”然后拂袖而去,在座的其他人也跟著黃侃一哄而散,弄得劉師培狼狽不堪。
1917年,黃侃與劉師培再次在北京相遇。此時的劉師培因參加“籌安會”,正處于窮困潦倒之際。黃侃便到蔡元培那里,推薦劉師培在北京大學授課,解決了劉的生計問題。
兩年以后,重病在身的劉師培,因怕自己平生所學失傳而焦心。黃侃安慰道:“君今能在北大授課,就別再為無人接續(xù)而發(fā)愁了。”劉凄然說:“那些人都沒有能力擔當此任!”黃侃禁不住問:“那誰能擔當呢?”劉師培說:“唯君足以擔當此任!”黃侃正色道:“如果真是那樣,劉先生不棄,侃愿執(zhí)經(jīng)受業(yè)。”
第二天,黃侃叫妹夫預訂上好酒席一桌,將僅年長兩歲的劉師培請至上席,叩頭行拜師大禮,從此對劉師培改稱老師。黃侃還對妹夫說:“《三禮》為劉氏家學,今劉肺病將死,不這樣做就不能繼承絕學。”
數(shù)月后,36歲的劉師培終因肺病不治而早逝。黃侃以弟子之名親撰《先師劉君小祥會奠文》以示哀悼。小學是經(jīng)學的工具,而經(jīng)學又是小學的材料。作為小學大家的黃侃如此重視經(jīng)學,令人贊嘆不已。他拜朋友為師,也成為士林佳話。
黃侃就是能夠找到和朋友的契合點的人。在劉師培成為“籌安會”六君子之后,仍然和他來往,并在最后,為不使劉的絕學失傳,毅然改朋稱師。雖然在政治上,兩人觀點鮮明,截然不同,但正是兩人對國學的熱愛才使他們一直都保持著很好的關系。所以,在我們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要只看到別人與自己的分歧,應該多看到朋友的優(yōu)點,找到彼此都能相互接受的地方,相互學習,來擴大自己的“面積”或者“容量”。這是一個相互磨合互補的過程。
哈維·麥凱,如今擁有價值數(shù)百萬美元的麥凱信封公司。他大學剛畢業(yè)的時候,十分迷戀高爾夫球,想成為一名職業(yè)高爾夫球手,但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父親為了讓他徹底放棄高爾夫球,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經(jīng)常安排兒子和一些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企業(yè)家們接觸。父親很清楚兒子是個英雄崇拜者,這些“英雄”們一定會對他產(chǎn)生影響。
有一次,哈維·麥凱剛剛邁進漢姆·弗利的辦公室,這位職業(yè)政客就從椅子里跳起來,熱情地說:“哈維,親愛的,一位很好的高爾夫球手,真羨慕你。我多想也能有你這種天分。”說著他把哈維拉到了窗前,指著白宮的方向繼續(xù)說:“艾森豪威爾就是一個出色的高爾夫球手,說不定現(xiàn)在這位總統(tǒng)正在他辦公室的地毯上練習高爾夫呢。努力吧,哈維,你也會成為一個總統(tǒng)的。”
哈維清楚地知道,這位政客把他當作了工作的對象——一位即將成為選民的青年。只幾分鐘時間,這位老練的政客就征服了他的對手,使哈維成了他的朋友、競選支持者和資助者。對方找到了他需要的一面,而哈維也得到了他的一面:他決心要學漢姆·弗利的精神,照著他的長處去做事,果然長進很大,走向了成功。
所以,與人相處都可以找到讓自己學習的一面,也就是說能結合到你看好的那一面。要盡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和你相處的人們,這樣你才能找到你和他們的契合點。找到以后,就盡量在這個契合點上多做接觸,對于有分歧的地方,盡量避開,這樣你的朋友就會一個一個地多起來,你在人群中也會逐漸變得受歡迎。
跟鬼谷子學絕學:在我們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我們應當借鑒前人的方法和理念,在不違反規(guī)則的前提下,確定自己做事的方法和原則。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將自己身上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
雖非其事,見微知類
【鬼谷子語錄】
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復,觀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nèi)、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語錄精解】
行動舉止、言語多寡,都與此相關,喜怒情緒都可以從這里看到先兆,都是于情理之中的。反反復復,觀察對方情之所托,都是用這種方法。首先要使自己平靜下來,以便聽取對方的言辭,進而考察言辭中的事理,探討事物的興衰,辨別事物的真?zhèn)萎愅<词箤Ψ剿劜皇俏覀兗庇谙胍玫降男畔ⅲ瑢儆诒容^次要的信息,但是我們可以根據(jù)其中細微的征兆,發(fā)現(xiàn)某些事物變化的跡象,進而推斷出重要的信息。就像刺探敵情而深居敵境一般,要首先估計敵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敵人的意圖,像合乎符驗一樣不失基準,像蛇撲向目標一般準確,像后羿張弓射箭一樣百發(fā)百中。
唐代武則天時,湖州別駕蘇無名以善于偵破疑難案件而聞名朝野。一次,他到神都洛陽,恰巧碰到武則天的愛女太平公主的一批寶物被盜,武則天詔令其破案。
原來武則天賞賜給太平公主各種珍貴寶器共兩盒,價值黃金千兩。太平公主收到母親這批賜物,帶回家中密藏了起來。但是,一年之后寶物不翼而飛。這是圣上御賜的寶物,太平公主不敢隱瞞,立即告訴了武則天。
武則天知道后,認為有損她的臉面,惱羞成怒,立即召來洛州長史,詔令他兩日內(nèi)破案,如限期之內(nèi)不能緝盜歸案,則以瀆職、欺君問罪。
洛州長史恐懼萬分,急忙召來州屬兩縣主持治安緝盜的官員,向他們投下制簽,下令兩日之內(nèi)破案,否則處以死罪。兩縣的緝盜官員們無力破獲這樣的大案,只是依照長史的做法,召來一班吏卒,嚴令他們在一日之內(nèi)破案,否則也是處以死罪。一件疑難大案的偵破任務,便如此一層一層地推了下來。
無法再往下推的吏卒們手中拿著上司的死命令,一時慌了手腳,只得來到大街上碰運氣。恰好,他們碰上了蘇無名,于是便一擁而上將這樁“御案”告訴了他。蘇無名聽完后,吩咐他們?nèi)绱巳绱耍阃麄円粔K來到衙門。一進衙門,這班吏卒向著主管緝盜的官員高呼:“捉住盜賊了!”他們的話音還未落地,蘇無名已應聲進了廳堂。緝盜官一問,眼前來的乃是湖州別駕蘇無名,使轉(zhuǎn)身怒斥吏卒們:“膽大妄為之徒,怎能如此侮辱別駕大人!”
蘇無名一見緝盜官訓斥下屬,便朗聲大笑道:“不要怪罪他們。他們請我來此為的是偵破公主寶物被盜的御批大案!”緝盜官一聽蘇無名是為破案而來,驚喜萬分,便急忙向蘇無名請教破案的妙策。蘇無名不動聲色,只是說:“你我立即去見洛州府長史。見了長史,你只需告訴他,御案由我湖州別駕蘇無名來主持偵破即可。”緝盜官依了蘇無名的主意,帶他前往洛州府。
緝盜官和蘇無名二人來到洛州府。長史一聽破案有了指望,立即行禮迎接蘇無名,感激涕零地拉著蘇無名的手說道:“今日得遇明公,是蒼天有眼,賜我一條生路啊!”說完,洛州府長史屏退左右,向蘇無名征詢破案的妙策。蘇無名依然是不急不忙地說:“請府君帶我求見圣上。在圣上諭旨之下,我蘇無名自有話說!”洛州府長史急于破案交差,立即上疏朝廷薦舉蘇無名破案。
蘇無名心中已有了破案之策,故而他見了緝盜官,又要見長史,見了長史又要進見圣上,這一系列的舉措都是有目的的。
武則天看過洛州府長史的上疏后,決定立即召見湖州別駕蘇無名。
在洛陽的宮殿上,蘇無名見到了武則天。武則天劈頭一句便問:“你果真能為朕捉到盜寶的賊人嗎?”蘇無名答道:“臣能破案!如果圣上委臣破案,請依臣三事:一、在時間上不能限制;二、請圣上慈悲為懷,寬諒兩縣的官員;三、請圣上將兩縣的吏卒交臣差使。如依得臣下所請三事,臣下將在兩個月內(nèi),擒獲此案盜賊,交付陛下。”
武則天聽完之后,看了看蘇無名,便點頭應允了他的條件。誰知蘇無名奉旨接辦御案之后,沒有動靜,一晃就是一個多月的光景過去了。一年一度的寒食節(jié)來臨了。這天,蘇無名召集兩縣大小吏卒會于一堂,準備破案。他吩咐所有破案人員全部改裝為尋常百姓,分頭前往洛州的東、北二門附近巡游偵察。無論哪一組,凡是遇見胡人身穿孝服,出門往北邙山哭喪的隊伍,必須立即派員跟蹤盯上,不得打草驚蛇,只須派人回衙報告即可。
這邊蘇無名剛剛坐定,就見一個吏卒喜滋滋地趕了回來。他告訴蘇無名,已經(jīng)偵得一伙胡人,其情形正如蘇無名所說,此刻已在北邙山,請?zhí)K無名趕去定奪。蘇無名聽后,立即下令衙役備馬,與來人趕往北邙山墳場。到達之后,蘇無名詢問盯梢的吏卒:“胡人進了墳場之后表現(xiàn)如何?”吏卒回報說:“一切如別駕大人所料,這伙胡人身著孝服,來到一座新墳前奠祭,但他們的哭聲沒有哀慟之情,燒些紙錢之后,即環(huán)繞著新墳察看,看后似乎在相互對視而笑。”蘇無名聽到這里,大喜擊掌,說道:“竊賊已破!”立即下令拘捕那批致哀的胡人,同時打開新墳,揭棺驗看。吏卒奉命逮捕了胡人,但對開棺之令不免猶豫不前。蘇無名見狀,笑道:“諸位不必疑慮,開棺取贓,破案必在此舉!”于是,吏卒們動手掘墳開棺。隨著棺蓋緩緩開啟,棺內(nèi)盡是璀璨奪目的珠寶。檢點對勘之后,證實這些正是太平公主所失的寶物。
蘇無名一舉偵破太平公主的失竊大案,震動了洛陽。武則天下旨再次召見蘇無名,問他是如何斷出此案的。蘇無名應召進殿,對道:“臣下并沒有什么特殊的神謀妙計,來洛陽匯報工作的途中,曾在城郊邂逅了這批胡人。憑借臣下多年辦案的經(jīng)驗,當即斷定他們是竊賊,只是一時還不知他們下葬埋藏的地點,只得耐心等待。寒食節(jié)一到,依民俗,人們是要到墓地祭掃的。我料定這批借下葬之名而掩埋贓物的胡盜,必定會趁這機會出城取贓,然后相機席卷寶物逃走。因此臣下差遣兩縣吏卒便裝跟蹤,摸清他們埋下寶物的地點。據(jù)偵察的吏卒報告,他們奠祭時不見悲切之情,說明地下所葬不是死人;他們巡視新墳相視而笑,說明他們看到新墳未被人發(fā)覺,為寶物仍在墳中而高興。因此我決定開棺取證,果然無誤!”
蘇無名繼續(xù)說道:“假如此案依陛下兩天之限,強令府縣去偵破,結果必因風聲太緊,竊盜們狗急跳墻,輕則取寶逃亡,重則毀寶藏身。那么,在證毀賊逃的情況下,再去緝盜追寶,就勢必事倍功半了。所以陛下急破之策不宜行,急則無功。現(xiàn)在,官府不急于緝盜,欲擒故縱,盜賊認為事態(tài)平緩,就會暫時將棺中寶物放在那里。只要寶物依然還在洛陽近郊,我破案捕盜就輕如囊中取物!”
蘇無名的一番話,說明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必要時敢于放棄,然后善于收手。耐心等待,不急不躁,伺機而動才能穩(wěn)打穩(wěn)扎。人生路上,既要健步如飛,又需穩(wěn)妥前行。腳踏實地地堅持不懈,機會總會垂青于你。進退自如便是英雄。
跟鬼谷子學絕學:人生路上,我們不可能事無巨細,但我們要把重要的東西和事情了解清楚,分清主次,才能讓我們?yōu)榱四繕硕鴬^斗,才能讓我們的人生豐富多彩。
先要知己,才能知人
【鬼谷子語錄】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若舌之取燔骨。
【語錄精解】
所以要想掌握情況,要先從自己開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別人。只有了解了別人后,才能像相親相近的比目魚一樣沒有距離;透過對方的外形,就可以探知他的心靈世界,就像光和影子一樣相隨不可分離。如此觀察對方的言辭,就不會出現(xiàn)偏差,其容易程度有如磁石吸鋼針、舌頭舔燒骨一般了。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經(jīng)受一些挫折、一點打擊,就悲觀失望、垂頭喪氣、怨天尤人、驚慌失措。甚至因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在極度悲觀中絕望輕生,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不勝枚舉。讓我們看一看凡·高吧!
文森特·凡·高是荷蘭凡·高家族的一分子,他的家族是幾乎壟斷了荷蘭美術市場的畫商,他的父親是一個受人敬重的牧師,而他最初的愿望就是能夠做一個很好的布道者,能夠為人們“傳播福音”。
他在叔叔的一個畫店里工作,這樣他可以掙錢養(yǎng)活自己,他甚至很可能成為他叔叔的繼承人來繼承一大筆財產(chǎn),而他卻選擇了離開。
1869年,凡·高跟隨歐洲一個有名的藝術品商人哥比爾開始經(jīng)商,那時的凡·高由于年齡小,脾氣暴躁,在推銷藝術品時,經(jīng)常和雇主爭吵,于是被哥比爾解雇了。
凡·高來到英國,在倫敦一家規(guī)模很小的寄宿學校教法文。由于他沒有及時收繳貧窮學生的學費,受到牧師的責罵,因而又離開了這所學校。
1881年,28歲的凡·高成了世界上最孤獨的一個人。也就是這時,他開始畫畫了,他畫了一張又一張比利時礦工的素描。他基本上不懂繪畫的技法,當然也沒有人來買他畫的畫。
1886年2月,凡·高前往巴黎與弟弟提奧同住。提奧在當時已是小有名氣的畫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畫家。在弟弟的介紹下,凡·高結識了高更、貝爾納、勞特累克、畢沙羅、修拉等畫家。這一時期的凡·高深受印象派繪畫的影響,畫面變得明亮清新,并運用了如點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時,他也開始了著名的自畫像的創(chuàng)作。
1888年初,35歲的凡·高厭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來到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勒尋找他向往的燦爛的陽光和無垠的農(nóng)田,他租下了“黃房子”,準備建立“畫家之家”。他的創(chuàng)作也進入了巔峰。《向日葵》《夜間咖啡座——室外》《夜間咖啡座——室內(nèi)》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但他依然只能靠弟弟提奧的資助生活。
在繪畫這一職業(yè)追求中,如果得不到別人的贊許和認同是很難支撐下去的,但是他得到更多的是打擊,在凡·高最艱苦的階段,他每個月的最后幾天都躺在床上,以此來化解饑餓的威脅,我們可以想象這種經(jīng)歷是多么讓人心酸。
當時,上流社會的紳士們需要的是一些精致的小肖像畫,或者是完美的風景畫。他們喜歡憂傷的油畫。
一次,一位上流社會的少婦看到凡·高的油畫,很輕蔑地說:“我很高興把這種東西稱作藝術。”面對莫名其妙的嘲諷,凡·高從沒有消沉,更沒有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37歲時,凡·高畫出了《圣萊米痛苦的瘋子》。
然而,凡·高的畫在當時卻無法得到上流社會和收藏家的青睞,他的畫作在那些人眼中就像廢紙一樣一文不值。一次一次的失敗和打擊,凡·高漸漸變得孤獨起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失敗者,他開始頹廢、失望甚至絕望了。他疲憊了、厭倦了,再也沒有勇氣面對生活給他的所有折磨和苦難,他決定離開這個嘲弄他的可悲的世界。于是,凡·高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打擊,使凡·高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他在失敗面前退縮了,以致沒有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凡·高自殺后,在他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封信,信中寫道:“說到我的事業(yè),我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潰。”
1914年,凡·高書信集出版,凡·高的一生漸漸被全世界的人所知。1934年,《渴望生活——凡·高傳》出版,凡·高的故事感動著全世界的人。今天,凡·高已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可惜他自己已經(jīng)無法得知了。
凡·高經(jīng)歷了那么多磨礪,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肉體和靈魂,為了它,他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然而他還是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存在價值,對自己缺乏信心,認為自己始終就是一個失敗者,經(jīng)歷了太久的打擊,無法繼續(xù)承受失敗的打擊,決然離去。如果他能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認識和判斷,能夠肯定自己的存在意義,再堅韌一些,那么他自己的世界就會更精彩,也會給整個世界帶來更多的驚喜。
跟鬼谷子學絕學:只要我們能夠真正認識自己,并且有改變自己的勇氣,就像一艘即將抵達彼岸的船舶,挫折是船舶的壓艙之物,在狂風暴雨中加大前進的馬力,厄運也會助成功一臂之力,那樣就會乘風破浪,最終成功地抵達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