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思痛錄

1984年10月12日,老師授讀時感慨地說:“七八十年的痛苦想留為教訓,寫些‘思痛錄’。”

老師在1947年至臺灣,離開摯愛和故土,困居海島一隅,天天讀書及教誨弟子。

老師見時局不靖,世風日薄,諸生未能立大,痛心之余,出口發聾啟聵,像說“世人最缺的是什么?——缺德”,“什么叫‘丑(醜)’?日落酉時的鬼。現在人如鬼,丑不堪言”,“臺灣不只藏龍臥虎,還有地痞流氓”,等等。弟子聞之,如醍醐灌頂,如一棒擊蒙,感愧之余,心痛莫名。

《思痛錄》集老師一四七則成時傷懷警語。

我今年七十一歲(1976年),我的腿老了,頭腦卻像小孩一樣靈活。老,我得個中三昧:老了腰痛,就躺躺,不痛就挺起來干活。想到孔子那股勁——對學生“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顏淵語),還約學生以禮;“退而省其私”,自己親自觀察學生,第二手資料還不要,精神就來了。我常說,臺灣這三十年是我最苦的三十年,也是我最幸福的三十年。臺灣的安定,如果同學確實好好下功夫,這真是讀書養智的地方。

沒有比這個時代不讀書的。自己不看,就說不用看了,沒有用了。這個不讀,那個也不讀,不變成了書本的光棍?其實,讀古書并不難,有時,就是有的地方亂一點,到底經過幾千年了,用心細讀,知道亂在哪里,也就不難了。

時過境遷,再回頭,百年身。千辛萬苦擠進大學,到了大學不讀書,一轉眼,再想讀,就沒了。跌倒,人家扶你,你自己要有站起來的力量,還得在乎自己自立。

一分精神一分事業。越能收斂精神,越不想昏睡,沒有精神才昏昏沉沉的。“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莊子·大宗師》),天機深,必得嗜欲淺。看一個人有沒有智慧,就看他的私生活。早上八點上課,七點半媽媽叫了,“還早,四十五分還來得及”;媽媽又叫了,“第一節即不點名”。看看,這一代如果都這樣,要救國?只是妄想。想負重任,嚴格訓練自己啊!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我承認你們的智慧,我也承認你們的懶。你們一天到晚也真忙,就是沒忙出個名堂——要會組織自己啊!

說你們沒智慧不可能,就是不能節制自己。

你們天天跟幼稚病的人在一起。讀書人跟不是讀書人的話,他天天回去看電視、罵太大,你跟他做什么?

享受,教育太享受就沒了。有人喝德國水(啤酒),喝吧,有一天喝點別的水,就完蛋。喝的、吃的、用的、玩的,不厭其精,玩物喪志,沒有比現在更糟蹋自己的。一個人要訓練自己,不是把自己放進暖瓶里。照顧自己,那是訓練自己健康,不是糟蹋自己。為什么生日就只會開舞會,為什么校慶就只會賣吃的、玩的?為什么不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你們必要脫俗,脫去前人窠臼。自己要養成一點氣勢,不要一天到晚糊里糊涂的,也不要茍安。“天塌大家死,過河有矬(音cu5,身短)子”,這不是年輕人的精神。

有的便宜可以撿[同學不撿],有的便宜上了門,還推出去。《孟子·離婁篇》第一章是怎么講的:“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往上堆高一定要借著突起的丘陵,往下掘深,一定要憑借低陷的川澤)你們為什么不借圣賢的智慧來為高、為下呢?做學問,就要跑接力,他一定要自己跑。終日所思,不如須臾所學。學問是做人治世的經驗,是活的,不比考古訓詁等知識,那不必拜師,可以自己來。孔子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中庸》),這就是“不以規矩,不能咸方圓”啊!(“[]”為編者依文意增補,下同。)

讀書必得會用。讀幾本古書,出幾本書,那容易;書能用,就不那么簡單了,所以要讀特別有價值能用的書,像制酒的曲,不在乎多,真有一點就夠了。你看出一本古書有用,那下邊的疑惑都迎刃而解。讀多干什么?學麒麟不走生草,做圣人啊,那成了“人獸”(麒麟為“仁獸”,此取諧音)。偶俗好名,最是害人虛度光陰。

絕對要腳踏實地,雖然成功慢,但真有益。巧取豪奪,我看得太多了,沒有一個不失敗的。正做,雖然慢,必成功,所以說:“人要成功,必得有分寸。”

科學的環境,我們差一段;人學的環境,中國還是最高的,“斯文固未喪矣”(《論語子罕篇》子畏于匡,曰:“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到日本、韓國去學漢學,說中國漢學沒落,真是子孫不肖——即便是術,也不可能不慎到這種地步。搖筆圖私之際,想想是否對得起祖宗承先啟后之功。有為、無為,就是一個私與公,“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大學》)

我在“滿洲國”時代不做漢奸,老蔣時代不當走狗,到現在,人還不糊涂!(老師在課堂中常提示這句話,說的雖是自己的立身之道,實是訓勉弟子貞固之道。)

《易經·乾卦》:“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文言傳》)我這幾十年來就守這一爻。

我教給你們并非“大家”(大學者、大師),老百姓能接受才是大家。一個地方能發揚平民精神,即興;榮譽集于幾個人身上,則敗。百姓日久見真章。

大家真好好努力,還能保存一點中國文化,你們要是不行,中國又得等五十年,多一百年。中國不能失敗,再失敗,誰都不叫你起來了。我死不死不管啊,二十年之后,必要有人能接著講書。我也不怕死,就是為子孫憂。(王鎮華記載此文于1977年到1979年間,老師焦慮時局,繼往圣絕學之情,常溢于言表。)

人生最重要的,要為子孫負點責任,否則豬狗都不如;儒家真精神,不在留戀,在乎承啟(承先啟后),接著往下干。

精神叫人俘虜了,那是中國最悲慘的;你們能有幾人擺脫洋八股的?為什么不寫自己的?

人事困難不是說躲就躲得過去的,得有面對現實的勇氣;事有必至,丑媳婦難免見公婆。

中國東西得好好整理了,但得發大心愿,碰兩下(不下真功夫)不行的。今后,摧毀中國文化的,就是碰兩下、摻和西方東西的人。

古人經驗那么少,立說那么多,今天經驗那么多,卻沒一點道道立出來了——頭腦太平板了,都是單行道。如果思想上、文化上出幾個人,那就不同了。我說這么多,就是要同學自己會用頭腦,少中求多,務求能用,[不要我一說]多就塞住了。

書是死的,能用才活,同學光讀書,能做事的沒有一個。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大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我教這,是活學,真了悟明天就能用。

中國的東西是術。要活用,得有豐富的知識,高深的學問,否則,術如何用出去?

我們不必歌功頌德,今天就怕亂鑿,這條船鑿一個洞就壞了,我就怕船漏水。

我們就是相信真理,相信真理才有希望。年輕人!中國人得講真理,不認識真理,如何領導別人?還搞橫的關系、縱的關系,把持做什么?人還有死呢!稍微明白一點道理,必按真理做事。

古人不必我們當保鏢,但你離開他,就不能吹牛——他啊,面對真理而已。

世人最缺的是什么?缺德。

民國[學術]不能言衰,只是大師不能成終;心有余,智不足,沒有摸著東西,只照葫蘆畫瓢。自己不努力,找不到自己的東西,當然就跟著別人的叫。

民國[學術]不是沒落,而是新的一套沒被接受。洋觀念與我們老百姓的脈絡接不上,任何事得有個脈絡。我們沒找到真正的穴道,找到的話一針見效,它那個藥方是觸類旁通的。

為主者,要為老百姓立新命,這用外國道道或小康世的改良不行,得要用大同世了(大同世,因其國以容天下),要把營養放到大米飯中,不能放到面包中,我們的老百姓才接受。

臺灣不只藏龍臥虎,還有地痞流氓。

臺灣之亂,亂于富;窮易治,富不易治。

莫太重一時之勢,氣盛不能長久,都是過眼云煙,只能像“齊人驕其妻妾”。

人不如意,喝水都塞牙;走狗運,狗洞都拽出來做大官。

我們不做玩物,不受人擺弄。國家是我們的,我們為責任而活。受人擺弄,擺弄你的人以為你糊涂,不覺得你乖。

你們必須要鍛煉自己,必得要成材,為這塊土地謀幸福。

什么叫“丑(醜)”?日落酉時(十二時之一,十七時至十九時為酉時)的鬼。現在人如鬼,丑不堪言。(現在的中國文化,為酉時后的黑暗期,所以人如鬼。)

今臺灣名人,幾人有人的分量?

大苦痛,大磨難,益能顯出珠圓玉潤。

人之患莫大于不知恥,衰莫大于心死。(王船山云:“哀莫大于浮淺。”)

逢大事,先睡一覺再說;遇小事,立刻處理。

做壞事,還得說人話;越說人話,越壞啊!

一個人不能靠祖宗吃飯,談背景丟臉。

我天天講人話,竟教出一批渾蛋來!孔子是樂死的,我是氣死的!

書是死的,能用才活,[同學能]做出來的沒有一個。

我教了幾十年兵書都是白搭了,產、官、學沒有一個成材。(老師所教弟子,成材不少,但老師希望弟子更好。)

社會上最怕中年人偽君子,老年人鄉愿。

有些人年輕革命,年老守舊,[因為不認識時代],沒有時代思想,不能日日新。

有些政治人物自己三代不讀書,不能叫人家第四代不讀書。(指百年亂離,迄老師講學時,已四代人不能好好念書。)

最怕不懂什么叫“壞”,今天某些人一句話,將人家犧牲掉了。(《史記·太史公自序》言《春秋》“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然今日之局,是非不明,年輕人誤信政治人物宣傳,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治國之道千百年大計,時代在變,沒有今天,說什么往后五千年。

成功不必在我,莫以為全民皆鼠,自己是貓。

死前立遺囑,不如活著天天行仁,天天囑。

一時代丑陋,就因領導人丑陋,所謂將軍即土匪,黃埔一期訓練一個月畢業,黃埔二期訓練二個月畢業。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者,還妄想做天下領袖。(此指與民爭利,非指楊朱之學。)

人要成為天下之牧者,還是要做牧豬奴之子?

今天許多老人騙盡年輕人,以老牌子耍青年人——真是老而不死之謂賊。

許多事看其應用。人必活活潑潑能做,書呆子啥都不做,讀完書不能用事如廢物。

清朝開國不懂看風水做皇帝,后來懂了,國倒亡了。

人沾大煙癮,只想那口煙,其他都不想,連出門都不愿。禮王府不抽鴉片,不娶妾。人想做壞事都有道理。

人若無正知定見,一到用事時,短處就出來了。

要懂得如何維生,再從吾所好。舊時讀書人,常吃不飽,還高談闊論,自己都不能維生,還高談什么大道理呢?

無財不養道。今做學問,必有副業,才能不賣學問吃飯,但不能職業化。

辦事到絕境,想回頭都回不過來。

淺見之人,何能識遠。

修己如修樹,不論年齡,修必使力,痛苦才能進德,小毛病不去,就是大毛病。有人席不暇暖,有人壓塌床。

大門至二門之間為庭,“八佾舞于庭”(《論語·八佾篇》)。世家都有大庭子,才叫家庭。世家子必有大家庭的風范。

每一人做一件對得起祖宗之事,即足矣。

百姓非不守禮,實未真明白,像祭祀,以水供神,水叫玄酒,今人真用酒。

有一種人啥都不干,自以為無為。不但不打水,去打水連水瓶都丟了。

人常受困于欲,如好煙,無煙即困。整天念茲在茲,自己不能征服自己。和尚亦有困,有和尚困于爭廟產,有和尚困于吃不到好豆腐。

有些人年輕時活潑,老成僵尸。

守住變易之道來等待天命(“居易以俟命”),以變應變,守變以俟變,現在人無能知變守變,只能說以不變應萬變的空話。

你想過河,我還想過海呢!

有些寺廟,“老和尚吃飽,小和尚吃草”(俗諺),世間亦復如此。

有些人口耳之學,卻搞得驚天動地。

不是哀莫大于心死,而是哀莫大于無恥。

臭皮囊,就是父母的骨血。父母不在,兒子才稱“上壽”,父母活著只能說“祝壽”,不能叫“上壽”;有人在父母高壽時,說是給父母“上壽”。

生來最好的本錢,就是性;得天之性,天天存養,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道義從性中而出。現在人把天性敗光,只見奴性子。

今日社會不見教化,只見神化和丑化。

欲壑難填,當皇后尚思成佛。(慈禧太后有扮觀音菩薩的照片和畫像。)

有時想不到的人才是救命恩人,所以待人越寬厚越好。

混吃,就是等死。

面對事實,不躲,就是人生真理。自己主宰都沒了,還東忙西趕,中流砥柱就是這!絕不能因人而喜怒。人站天地,就是這一剎那,不能因自己把天地弄亂!

要做中流砥柱就不要怕痛,外來的痛苦,正是造就自己的時候;也不能不滿現狀,如不滿現狀,何能做中流砥柱?

別人有好事一定給小舅子,所以人家給高帽子,不可亂接受,其中必有原因。

千萬不要做不速之客,要察言觀色,做事要有警覺心。

罵人“沒有家教”,一罵兩代;罵人“祖上無德”,從老罵到小。

事事不用頭腦,能成事嗎?要懂怎么用頭腦。你們只有想法,沒有做法。有想法,沒做法,只是妄想。

[今天人]天資不高,又不懂用功的方法。你們要好好下功夫,不要讀書時不讀書,等到將來再想讀書,可以嗎?你們連入門都還沒,更別說成學。

你可以足不出戶,但得智透寰宇,思想家和考據家差多遠。

何以為英雄,他放縱你;你英雄?他不放縱你,你就狗熊。(真英雄不如此。)

我們要造就思想家,不要淪為讀書匠。

必得重視社會的角落(實際狀況),看缺少什么?缺什么,你給補充,才是人。不然,你是連豬不如的消費品。

要用那些不得志的人,若重用他們,都沒老官僚之氣;費了十幾年的功夫,造就了這些人,都冷凍著。

你們以為一宣傳,走關系,就成了?被你拍馬的人都不成,你能成嗎?為什么不腳踏實地去做?做不好頂多不做,至少對人沒壞處。

看看歷代能手,逆天行事,留下多少罵名。你行為不公平,后人永遠不原諒你。今天私心太盛,還美其名曰“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就可以沒人性了嗎?

什么叫“不助人為惡”?比如聽演講,演講者說的不是人話,都不能鼓掌。

“教宗”還坐防彈車,多諷刺!

人生最難的,就是先得像一個人。

不見棺材不流淚還是好的,見棺材就流淚,那還有一口氣;等進了棺材才流淚,那就來不及了。

什么叫“亂來”?“家自為俗”叫亂來,自己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以前為什么不亂?因為以禮行事。

臺灣弄到今天,最大的失敗,就是教育失敗,大家都只會想到我,不知有別人。

看人家比你好,心里有沒有不舒服?有,就下賤,永遠交不到比你好的朋友,所以中國人罵“小氣鬼”。

人不能隨風跑,沒有超人智慧的人,就是隨風、隨俗。隨著《四書》跑的人,就是“蛀書”,那是普通人,成不了大事。一個人在復雜的環境中醞釀自如,絕對要有超人的智慧,才能改變一個時代,創造一個時代。

常人與世俗爭,大人與歷史爭。

現代人何以不愛國?就因為沒有真的文化。

“蝸牛角上校雌雄,石火光中爭長短”(俗諺),今之人物大抵如此。

民主政治是洪流,清朝亡國不能怪誰。

民國以來盡毀中國文化,祭孔還是從韓國學回來的,朝鮮禮只是郡王之禮。

千萬不可“逞”英雄氣,一般人最大失敗即英雄氣。

數字只能參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中國內亂,外國以數字盤算中國能抵抗多久,結果中國人超乎他們意料。

某人批評我講信仰,非講學術。人不能以所學為信仰,則無力量,今天人軟弱,就因為沒有信仰。

同學做事,不見形而求影。想做大事,應有入手處,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不重視第一步專想將來,此即不見形而求影。

一個人將來怎樣,就看今天怎么樣。

一個人有幾分用處,即對之說幾分話,何必把夢話[理想]告人,徒令人輕視而已。

有些人以為做事盡力即忠,事實上助人為惡之人也不一定馬虎。秦檜還有三個好朋友,所以忠還要辨別黑白。辨別黑白不易。

人失敗常生不如死,一生一事無成,即亡身。

不管今天怎樣,不要在意今天一時亂象,今天看看即過去;今之亂,古已有之,慢慢必歸于正,明乎此不必擔心。

民初邪說橫行,爾今安在哉,胡適先生對此時代,究竟留下什么?古來多此類人,只能成為時代點綴品。

今天社會武人傷武人、文人搞文人,既“自主”又“自由”。

亡國滋味慘絕人寰。一時代剛亡國者,后人都受盡欺凌,非外人所能了悟。(老師身歷離亂之痛,曾言“此中苦痛,非常人所能”。)

所謂滅族:滅族之人、滅族之文化;所以存亡繼絕,王道之大者。

人得像人,否則撐開成八,知八尚知己丑,怕只怕忘八。

為五斗米折腰可,但不能出賣良知,做走狗,出賣別人。

沒膽量說真的,可以縮頭做龜,不可作蝎子(蝎,體末節有毒鉤,遇敵則向上彎曲,注射毒汁)。

真有抱負,先把自己造就像人的樣子。

人必得死,不要背著感情包袱;沒有千年政權,沒有人能挽狂瀾于既倒。

不能叫每人孝,要教不孝的人睡不著覺。

同學切不可年紀輕,就養成奴才性格。

你們都是大好人,不能了解現實的真面目,今言雖有矯枉過正之處,然其目的亦在讓同學們會用腦筋,怎能傻呆呆的沒用?今天青年就是把自己看得太沒有用了,其實天下事都可以去做,何必擔心畢業找不到初中教員當而憂愁呢?

同學只能請客當主人,不能自己行事當主人。

成功的人不外乎圣潔,也就是真與誠;人的成敗就看你做的事是不是人做的。

許多人參觀了藝術品展覽,還用手摸摸,因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連自己眼睛都不相信,這得笨到什么程度?

不要笑看人家一只眼單條腿,天下間有多少有眼看不清、思想單條腿的知識分子。

讀書多而不能自用,就被人雇用了;完全讓書役使,沒有自我的真,就是書呆子。

好利的人,天天只知道攢錢,想留給兒孫;兒孫錢太多只能亂花,最后完蛋了。中國有句話:“兒子強于父,留錢做什么?兒子不如父,留錢做什么?”

你們得改造自己,古怪脾氣得去,驕狂得去,好高騖遠得去,自視不凡得去,這些毛病不去,何能期許未來有成就?

不要心存嫉妒,至少也得修到“人家做得好,我們看看也高興”的境界。

什么叫學統?承學統必得變。現在學人自私,必要拉自己的派系,說我是程朱學派,我是陸王學派,這都是自己要造成學閥的勢力,古人不是這樣的。古人講的是人必有窮,有窮不怕,窮則變,變則通,這個窮、變、通是必然的,不是要我們固守著承學、承統啊!

有真知的人少,都是隨人說短長,人云亦云,臨景行事一窩蜂。人絕不能臨景行事。

話多說一句和少說一句的分量,你們知道嗎?多說一句和少說一句的差別,判斷完全錯誤。話多說一句或少說一句都是不誠。

人生就兩個字,“迷”和“順”之間。虛名啊,一下就過去了。(《易經·坤卦·彖傳》有“先迷失道,后順得常”之句。)

你們不識機,沒有撿便宜的智慧,撿到炸彈還以為是便宜。

老師撿個石頭能當鉆石用,你們能把鉆石當鉆石原價賣出已經很不錯了。

誠信有時候也得分別,助人為惡非誠信。人的毅力重要,自己要有自信干下去,成敗不論,只問耕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南市| 宾阳县| 平顶山市| 广汉市| 肥西县| 留坝县| 伽师县| 汪清县| 象山县| 宝丰县| 中江县| 新化县| 静宁县| 双江| 乌兰察布市| 广元市| 颍上县| 宁海县| 积石山| 边坝县| 琼结县| 庆元县| 津南区| 白水县| 宜城市| 厦门市| 五大连池市| 深泽县| 武威市| 金乡县| 密山市| 天全县| 丽江市| 苏尼特右旗| 塔城市| 获嘉县| 寻甸| 肥城市| 昌江| 辽阳市|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