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說卦傳》說乾 坤
- 乾坤:劉君祖講乾坤大智慧
- 劉君祖
- 1427字
- 2018-11-29 18:13:07
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于地也,為黑。
——《易經·說卦傳》
乾是“首”,首領、元首的首。如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以及《彖傳》最后的“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乾為首,一定是頭、領袖,即君王。可以想見,乾在《易經》中的重要位置。再看,坤為腹,就是肚子,肚子就能包容,像大肚彌勒佛、懷孕的媽媽。這是身體的象。
還有就是動物的象,這一點尤其重要。乾為馬,坤為牛。乾取象于馬,因為馬健行,如乾卦《大象傳》之“天行健”。坤為牛,牛走得就比較慢了,但忍辱負重、任勞任怨。以前行軍打仗,一定是馬拉著戰車在前面沖鋒陷陣,可是后勤補給就得用牛車,因為牛能載重,古代的輜重車就是牛車。所以古代行軍作戰一定是前鋒、后勤密切配合,這個仗才有勝算。前面是馬,后面是牛,正如男主外、女主內,乾主坤從,配合無間。等到講坤卦時,會發現坤卦從卦到爻沒有講到牛,但它仍然把牛那種負重行遠的能耐講出來了。像卦辭中的“利牝馬之貞”一語,乾卦既然是天馬、公馬,坤卦就是母馬,要合群,就得配合公馬,公馬跑到哪里,母馬就跑到哪里,乾主坤從。回到人間來,就是男人與女人配合無間的力量。
同樣,我們也會發現,在乾卦卦辭、爻辭里面并沒有講到馬,只講龍,如“潛龍”、“見龍”、“飛龍”、“亢龍”,甚至到最后來一個“群龍”。為什么不講馬呢?這就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和智慧了。據說以前馬只要健壯、高大,有八尺以上就叫作龍。像《西游記》里的白馬就叫龍馬,還有成語“龍馬精神”。但這些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因為馬是實際有這個生物,而龍或許是想象、創造出來的,與乾卦的特性很像。它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可能早在軒轅黃帝的時候。古代先民分為各個部落,每一個上古部族都有它的圖騰,一個精神的標志,但最后民族大融合,不同的民族要有一個新的旗幟、新的圖騰代表,“龍”應該就是如此創造出來的。從過去流傳的龍圖畫,還依稀可以找到蛇的身軀、馬的臉、還有鹿角、魚鱗等。這就是龍圖騰的創造,代表兼容并蓄,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不是把過去的東西消滅掉,而是融會到一個更大、更有能量的東西里面,能照顧每一個單一圖騰消滅的情緒,大家和平共處。新的圖騰兼取各家之長,創造一個水陸空三棲的不存在的動物,天上能飛,地上能爬,水中能游能潛。這就代表乾卦的創造能量,不管環境怎么變,都可以掌握主動,發揮創造力,入地登天,圓融無礙,這就是龍。事實上,實際的動物辦不到。真正有三棲功能的動物就是鴻雁,也就是風山漸卦的象。這一卦就取象于鴻雁,鴻雁有蹼能入水;有翅膀能飛,而且飛得還很有紀律,雁行團隊,美極了;在陸地上還能走。這是自然界中具體的三棲動物。乾卦積極主動的精神,創造了一個龍的圖騰出來,所以龍在中華民族的意象中就是一個正面的、光明的形象,如“望子成龍”等。
由此可見,乾之龍最具包容性、最具創造力,能使天下大同。我們不必把龍當成一個具體的生物看,也不認為以前曾經有龍,現在絕種了;“成象曰乾,效法曰坤”,我們還是把龍視為一個創造性的圖騰。不過,有些人對這個說法未必接受,曾有學者考證,龍在過去極可能存在過,只是極難養。對于這些看法,我們且抱著“見仁見智”的態度,姑妄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