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時間當作朋友(第3版)
- 李笑來
- 1494字
- 2019-01-03 15:36:02
再版前言
2009年6月《把時間當作朋友》正式出版發行。于我來說,這多少有點意外。最初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并沒有出版的計劃,只是基于分享的心態把這些文字發表在了我的網志上——當然,即便印刷成冊,本書的內容依舊全部在網上公開。
《把時間當作朋友》第1版第1次印刷只有8000冊,可這8000冊竟然在上架的第一周售罄。這令我再次意外。更意外的還在后面——在接下來的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里,這本書竟然重印12次!
這些文字最初是寫給我的學生的,2007年年初開始陸續地寫,大約用了3個月完成。到了年底的時候,因為網站數據庫損壞,只好重新寫過,文章系列的標題也從“管理我的時間”變成了“把時間當作朋友”。最初,我是想幫學生解決問題,到2009年6月本書正式出版之后才發現,這本書的主要讀者大多是職場新兵,很多在校學生對本書內容并無興趣。我只能猜測這是大多數在校學生經歷不足、吃虧不夠造成的——也許只有吃過大虧,才會有洗心革面的動力。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這本書是一本被動銷量巨大的書。出版之后,我接到很多讀者來信,他們說自己讀過這本書以后,又買了若干本送給同學、同事、朋友,甚至親戚。有的高中教師向學校申請訂購幾百本發給每一位學生,也有大學輔導員自費購買幾十本送給班上的每一個人;盛大網絡創新院的副院長郭忠祥先生干脆成批買來堆在辦公室門口,誰來都可以拿一本;2011年1月,華為賽門鐵克成都公司訂購了4000本,發給公司的每一個職員……
好評如潮,當然是我求之不得的結果,但這更是一種壓力。又因為這份高分出乎我的意料,它帶來的壓力就讓我多少有些不安。我會為此不時認真閱讀讀者的每一則留言——重點看批評。有些批評缺乏道理,可有些批評確實令我汗顏。例如,有讀者指出此書第1版的結構松散,并且善解人意地說:“網志文章集結成冊的結果如此,很容易理解……”
事實上,2009年年底,就是本書第1版正式出版半年之后,我就有改版的愿望,卻苦于事務繁雜、分身乏術,未能行動。2010年年初,修訂了一些文字,更新了幾個重要例子,增加了插圖,權算第2版。那之后,我陸陸續續又寫了很多文字,到2010年年底的時候,覺得無論多忙都必須重寫,就有了現在的第3版。
在新的一版里,主要做了兩點大的改動。
第一個改動是盡量剔除說教的腔調。雖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也一口氣從事教職10年之久,故而做到這點對我來說相當不易。但這是必需的,因為說教總是令人厭煩——無論它有沒有道理,無論對于說教者還是被說教者。
第二個改動更為重要。在大量刪減之前的內容后,又大量增補了關于學習、思考、溝通的內容,以充實“運用心智,獲得解放”的主旨。原本在網志上寫“想明白”和“我也有話要說”兩個系列的時候,我計劃著寫兩本獨立的書。但最終我還是決定將這兩個系列的精髓合并到《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新版之中,因為多出版一兩本書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把我認為應該傳遞出去的內容傳遞出去。
同時,我的另外一本書《人人都能用英語》也即將出版發行。《人人都能用英語》相當于《把時間當作朋友》的“特定領域實踐版”。如果說“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方法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那么在《人人都能用英語》中,“正確的事情”就是“習得”英語,“正確的方法”就是“用”。
經過一段掙扎,我終于在2011年2月2日晚(大年三十)完成了新版的組織與創作,之后又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潤色與完善,如今正式出版,算是了卻一個心愿。寫字的快樂并非來自表達,而來自這些文字所帶來的改變——無論是對讀者還是對自己,無論是對周遭還是對內心,都是如此。這本書里的每一個字,無論是刪掉的還是增加的,都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快樂。希望它們對您亦能產生真正的幫助,進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李笑來
2013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