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憎恨的成本,并不劃算
- 勵志必讀書:不被情緒所左右
- 李問渠
- 1599字
- 2022-03-28 11:21:12
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不是噬人的動物,因為當動物想要襲擊人時,人還可以憑借自身的智慧躲避。
那么,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呢?是人。當別人想要吞噬你的時候,你無法躲避他的悄無聲息、毫不留情。
可以說,吞噬的根源在于憎恨。心中有了憎恨,做起事來自然就會缺乏理智、愛憐和同情。
憎恨是一把匕首,隨時會插入你的心臟;憎恨是一根導火線,隨時會為你引來一場戰爭。
憎恨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如果我們聽之任之,由得它撒野瘋狂,那么結果肯定會讓自己遍體鱗傷。
憎恨有成本。恨一個人的時候,你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想已經過去的事情,繼而引起自己的憤怒、痛苦,觸痛原本已經結痂的傷口。讓自己的心里充滿對過去的憤懣,對這個人的憎惡。
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會有許多的理由讓你產生足夠的“憎恨”。但是,憎恨的情緒是否在一點點吞噬你的善良?還是隨時間的流逝,這些曾經的憎恨會淡了許多?
憎恨某個人,就像是手里握著一把雙刃劍,想要把它刺向對方,但同時必須以傷害自己為代價。
我們看過、聽過那么多的關于仇恨的故事,有幾個關于復仇的故事會有圓滿的結局呢?對待憎恨,我們如果能計算一筆收益成本賬的話,面對付出的巨大成本,耗費的空前憤怒,最后還要傷害自己,要付出這么巨大的代價,你還要去憎恨嗎,為什么不能放棄呢?
在生活中,如果用成本去衡量一下憎恨,也許你就不會再去憎恨那么多人了,也許你就會學著去寬恕別人,減少自己的怨恨。
憎恨,使人在痛苦的深淵里反復數落對方的不是,也不斷地懊悔自己當初所做的種種不理智的行為。如果憎恨的情緒越來越強烈,最后會一發不可收拾,實在是得不償失。
畢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能夠做到人人都不計較,學會寬恕,那么,生活就會過得更美好。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做到寬恕別人對人們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寬恕之所以很困難,是因為人們常常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犯下的錯誤付出代價,這樣才符合公平的原則,否則就是便宜了犯錯的一方。
事實上,不寬恕會產生諸如痛苦、埋怨、憎恨等消極情緒,這些情緒值不值得去承受?
有人傷害了你,而你卻忘不了那件不愉快的往事,很長時間都痛苦不堪,那就表示你還要繼續接受那個傷害。其實你是無辜的,所以你需要忘掉這不愉快的記憶,因為,只有寬恕才能使自己輕松。
要懂得,寬恕是一種停止讓傷害繼續擴大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往往需要承擔因為報復而產生的風險,并且這種風險往往難以預料。因此,避免痛苦的最好辦法,就是寬恕曾傷害過自己的人。
寬恕不只是慈悲,也是修養,寬恕別人,同時也寬恕了自己。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女企業家,發現身邊的一位助手貪污了兩萬元公款。但她并沒有指責這位助手,而是溫和地詢問:“最近家里經濟情況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她不僅親切地關心這位助手,還拿出自己的幾千元錢,讓助手寄回老家去或留著備用。那位助手感動得熱淚盈眶,主動交出了那筆公款,并解釋了原因。后來他一直對上司忠心不二,作出了很多貢獻。
當一個人不慎犯有過失或錯誤,并且造成不良的后果時,他自己也一定會有所認識。此時此刻,他最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如果他人給予其理解和信任,不但不會使他放任自己,反而會激勵他痛改前非,將功補過。這便是理解和信任的力量。
有句古話說得好,有容乃大。恰如大海,正因為它極謙遜地接納了所有的江河,才有了天下最壯觀的遼闊與豪邁。像海一樣寬容,那不是無奈,而是力量。寬容大度有一種感化作用,它能以情動情,用理解和信任喚起人的良知,使人自覺地修正錯誤。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這是何等的氣度與胸懷。
寬恕的成本很低,收益卻很高。憎恨的成本我們都沒有計算過,憎恨帶給我們的是傷害,也讓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而寬恕則避免了因爭執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煩,也給社會帶來了和平、安寧。因此,當我們心里產生憎恨時,不妨去計算一下憎恨的成本和收益,那么,我們就會多一份平靜,多一份愛心,去寬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