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下去的理由
- (英)馬特·海格
- 762字
- 2019-01-03 14:54:22
生活
吞下第一片安定之前七個月,我來到倫敦市中心的一家職業中介機構。
“你想做什么工作?”中介代理問我。她的臉長而嚴肅,像復活節島上的石像。
“我不知道。”
“你認為你適合做銷售人員嗎?”
“或許吧。”我撒謊。我有點宿醉未醒。(我們的住處挨著一個酒吧,三品脫淡啤酒和一兩杯黑俄是我每晚的慣例)我壓根不知道我想做什么工作,但我相當確定其中沒有銷售人員。
“講實話,你的簡歷有點混亂。不過現在是四月,不是畢業季。我們應該能給你找到一份工作。”
她是對的。在一系列災難性的面試之后,我在克羅伊登市的《媒體報》找到一份賣廣告版面的工作。我的主管伊恩是個澳大利亞人,他向我解釋銷售的基本原理。
“你聽說過‘愛達’嗎?”他問我。
“是那個歌劇嗎?”
“什么?不是,是愛達模式,AIDA, A是注意力,I是興趣,D是欲望,A是行動。電話銷售的四部曲。你先抓住他們的注意力,然后激起他們的興趣、欲望,最后他們就想付諸行動了。”
“好的。”
他突然對我說:“我的陰莖特別大。”
“什么?”
“看見了嗎?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哦,那我應該談論我的陰莖嗎?”
“不是,這只是個例子。”
“明白了。”我呆滯地望著窗外克羅伊登的灰白天空。
其實我和伊恩相處得不算好。沒錯,他邀我加入“男孩們的午餐”,喝杯啤酒,打打臺球。但其間他們一直說下流笑話,聊足球,辱罵各自的女友,我對這些深惡痛絕。13歲以來,我是第一次感覺自己這樣格格不入。我和安德莉亞的計劃是,把生計安排妥當,這樣夏天我們就不需要再去伊比薩了。但某天午休時間,我感覺全身漫過一陣強烈的陰郁,好像烏云浮在我的靈魂上空。我再也無法忍受給不想聽我電話的人打電話了。所以我離職了,就那么走出來了。我是個失敗者,半途而廢的人。我一事無成,未來毫無希望。我正滑下深淵,即將不幸變為抑郁癥的獵物。但我并未意識到這一點,或者我并不在意。我只想著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