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巧言真能救國

是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次,楚王發兵攻打吳國,他們剛一出兵,吳王就聽說了,忙派沮衛、蹶融假裝去慰勞他們,實際上是去偵查虛實。楚國的將軍自然也明白他們的目的,于是便厲聲喝道:“把他們綁起來殺了,用鮮血祭鼓!”

他倆卻毫無懼色。

距離斬首時間尚早,有位楚國將軍故意用頗帶諷刺的口吻說:“你們來的時候,占卜兇吉了嗎?”

“當然占卜了。”他們不以為然地回答。

“占卜的結果是福還是禍呢?”

“當然不是禍!”他們回答得很干脆。

“那你倆就要去見閻王了,看來你們沒有算準呀!”

“這你就大錯特錯了,”說著,沮衛得意地昂起頭,“我們大王派我們來,就是要看看你們的將軍會不會發怒,要是發怒了,哈哈哈……”

“那又能怎么樣?”

“你們要是發怒了,必然會殺了我們,說明真要準備打仗。既然我們回不去了,吳國就一定會倍加防范,堅固壁壘,準備好滾木礌石,與你們決一死戰;這樣,你們滅吳的目的就達不到了,這不是吳國之福嗎?”蹶融機智地接過了話茬,“要是你們并非真想入侵的話,我們就不必準備了。”

用于占卜的甲骨

商代人迷信,凡事必問鬼神。后來也用蓍(shī)草進行占卜,古人認為“龜長筮短”,即大事用龜甲,小事用蓍草(用蓍草占卜稱作筮shì)。《左傳》中又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即國家的大事在于祭祀與戰爭。因此,在打仗之前,一般都會進行相應的占卜和祭祀活動。故事中吳國的占卜和楚國的祭鼓正是如此。

這位將軍一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是呀,”沮衛隨聲附和,“殺了兩個臣子而保全了一個國家,不是福難道還是禍不成?再說了,國家的占卜,并不是預測我們臣子的吉兇,而是為了國家。我們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卻能知道國家的命運。”

他們倆慷慨激昂,那副大義凜然的眼神簡直讓人不敢直視。

“斬了我們也無所謂,反正吳國像我們這樣為國視死如歸的人比比皆是。至于祭鼓嘛,說實話,沒有意義。”蹶融接過話茬,一陣大笑,“想想看,如果死人沒有知覺的話,那么用我們的血來祭鼓有什么用呢?要是有知覺,那么,在作戰的時候,我們絕不讓涂了我們血的戰鼓發出聲響!”他說得斬釘截鐵。

一看這陣勢,自始至終都關注著他們倆的楚國大將軍覺得再進兵肯定不會出奇制勝,這樣一想,索性就放了他倆撤兵了。

看,就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倆人不僅保全了性命,而且不動一刀一槍就退了敵軍,真是幾句話頂得上千萬雄兵。

【博聞館】

弦高犒師

魯僖(xī)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國發兵襲擊鄭國,經過滑國時,正好被鄭國商人弦高發現,他就和同行的蹇(jiǎn)他(人名)商量說:“秦國的軍隊行軍千里,又幾次經過各諸侯國的土地,看他們的勢頭一定是要襲擊鄭國。大凡偷襲別國的,都認為別人沒有防備,如果讓他們看出我們知道了他們的真情,他們一定不敢前進了。咱們不妨給他們這個暗示——咱們國家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情況。”蹇他一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于是,他倆就商量一番,決定假托鄭王的命令,前來迎接秦國大軍,并獻上了十二頭肥牛,外加四張熟牛皮。

秦國的三個將領見此情景,就商量說:“大凡襲擊別人的,都認為別人不知道情況,看來是鄭國已經知道了,防備一定很堅固,咱們再進兵恐怕也難以取勝了。”于是調轉軍隊返回秦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盐亭县| 从化市| 海南省| 南丰县| 吉林省| 慈溪市| 滨海县| 宜兴市| 江山市| 商都县| 若羌县| 西华县| 临武县| 桃园市| 琼结县| 洮南市| 定日县| 卫辉市| 陕西省| 平阳县| 涡阳县| 福建省| 庆云县| 白朗县| 陆良县| 晋宁县| 玉门市| 宿松县| 彭山县| 河东区| 遵义县| 辉县市| 沭阳县| 十堰市| 怀集县| 潼南县| 平舆县| 金阳县| 陕西省|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