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非子故事(中華經(jīng)典故事)
- 賀鵬舉 鄭傳敏 劉朔岑
- 2628字
- 2019-01-03 14:17:58
子罕護寶
“你真舍得送人?”夜幕里窗欞下,老伴悄悄地在他耳邊低語。
“嗯,這樣才安全。”
“不至于吧?”
“你不懂,玉師說這是千古奇玉,無價之寶。”
“那你一個鄉(xiāng)野郎中是怎么弄到的?”老伴撇了撇嘴。
“也真巧,我早上去采藥,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個隱秘的山洞,我很好奇,就多看了幾眼,誰知,一會兒從里面鉆出了一只攔腰粗的大蟒——”
“啊——這么大?”
“幸好我當時嚇暈了,沒弄出動靜。醒來時,發(fā)現(xiàn)它在不遠處,一會兒又爬遠了,我估計是去尋食去了。”
“嚇死我了。”老伴的聲音顫抖得不成調(diào)了。
“我就想,巨蟒所在,必有寶物,它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便壯著膽子進洞去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這塊寶玉。”他激動得聲音都有點顫抖了。
“那不如賣了它,買個門面開個大藥店,不比你這樣天天出診強嗎?”
“你不知道,現(xiàn)在這么亂,要是讓盜寇知道,恐怕連小命也保不住了,”老人說著,長嘆了一口氣,“我這也是不得已……”
“那你準備送給誰呢?”老伴想想也是,她知道,去年鄰居就因為挖了個元寶,當晚就被人殺了……
“子罕,剛到任的商丘司城(古代官職名)子罕,聽說他清正廉潔,很受百姓愛戴。要真是這樣,也算替老百姓感恩了……不如趁天剛黑,現(xiàn)在就去獻給他吧?免得夜長夢多……”說著,他便起身掂上藥箱走了出來……
薄薄的夜幕下,一位老郎中在古城中匆匆地行走著……
司城衙內(nèi),外出回來的子罕來不及洗去一身風(fēng)塵,便匆匆進了后堂。那里躺著他唯一的、已經(jīng)病得不成樣子的兒子。八歲的孩子已經(jīng)好幾天滴水末進了,請了無數(shù)的郎中也沒鬧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子罕的俸祿卻已經(jīng)要花光了。如今,望著可憐的孩子,他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只有默默地垂淚。
做官,不能只管自己的家庭。他知道,他不是一個好父親。
他長嘆了一口氣。自己在外地做官多年,都是全心為民,可謂上憂朝廷,下憂黎民,可為什么上天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老爺,外面有客求見。”下人的稟告霎時驚醒了失神的子罕。
“嗯?這么晚了,誰呀——? ”他心里嘀咕著。
“請來人稍等,我這就過去。”
說著,他來到了正堂。
來人正是那郎中。他一見子罕,連忙叩首,接著便小心翼翼地取出寶玉:“大人,小民早聞您清正愛民,小的無以為報,今天采藥時僥幸獲得一塊珍玉,特意來獻給您,以感謝您對百姓的厚愛。”
子罕定睛一看,只見那玉石盡管背著燭光,卻依然不失晶瑩,華光內(nèi)潤,紋理細密,握在手中許久也不見熱,不由得贊道:“好玉。”說著,又遞還給了他。
郎中一看,忙說:“大人,您既然識得此物為稀世珍寶,就請留下吧,也算小民對大人盡一份心意。”
子罕一聽,正色道:“你的心意我領(lǐng)了。至于這寶玉,我萬萬不能收。”
“大人,不瞞您說,我上午讓全城最著名的玉師看過,確實是稀世珍寶。所以,萬望您留下。”
“不行。你把玉石當做寶貝,可是你知道我的寶貝嗎?”
郎中一聽愣了,心里直犯嘀咕:難道大人還有比這更珍貴的寶貝?可是,他還不死心,“大人,您的寶貝?”
“哈哈哈,我的寶貝是清廉。想想看,你要是把你的寶貝給我,這樣豈不是我倆都丟了寶貝嗎?如果我不接受你的寶貝,這樣我們不就都守住了自己的寶貝嗎?”
聞聽此言,老郎中不由得暗暗點頭稱贊:大人果然名不虛傳,這實在是子民之福。于是,他又把內(nèi)心的苦衷訴說給了子罕:怕懷寶受害,又不敢賣,只好出此下策。
子罕明白了老郎中的心意,慚愧地說道:“這是我們官員的失職,讓百姓有寶難守,實在是大罪過。不過你放心,給我一段時日,我一定也會像在其他地方一樣,讓商丘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老郎中一聽大喜,說:“大人,果真如此,小民也愿意出一份力,這寶貝您就想法賣掉吧,換來的錢發(fā)給那些衣食無著的人家好了,也比我拿著不起作用強。大人,一定懇請您滿足小人這個心愿……”
一見他這樣誠懇,子罕便答應(yīng)說:“我只能為你保護一段時日,等到時候治安好了,我再還你。”他真為有這樣的子民高興。
郎中走出屋門,忽然聞到一股濃濃的草藥味,出于職業(yè)習(xí)慣,他不禁問道:“莫非大人家有誰……”
“唉——”子罕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是小兒患了難治之癥……現(xiàn)在弄得連大夫也請不起了,我真對不起他死去的母親……”
“大人,小人略懂醫(yī)術(shù),能否——”他真的想能為這樣的好官出一份力。
“那太好了,太好了……”說著,便把郎中又請了回來。
把過脈之后,又對著燭光望了望,郎中說:“這實際上是一種少見的胃病,只要有合適的藥引子很快就能治好。”
“那太好了,先生——”子罕一聽,一把抓住老郎中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用百年蟒蛇褪去的皮做引子,我今天正好在發(fā)現(xiàn)玉石的洞里順手撿拾到一條,大人盡管放心。”說著,他從藥箱里取出一些草藥,煎熬完給孩子喂下。
真神奇,這一副藥下去,孩子竟然好了……
子罕高興得非要留他過夜不可,還要和他暢談以了解當?shù)孛袂椤?/p>
這可把郎中高興壞了,他心說:我又得了一寶——好官,真是商丘人的大幸……
不久,商丘在子罕的治理下,呈現(xiàn)出一片太平繁盛的景象……這時候,他想起來那塊寶玉,覺得安全了,便找人送還了老郎中。老郎中接到寶玉之際,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想不到大人竟然這么守信。于是,為了感恩,他便把這事情到處傳揚,不久,子罕的名聲便傳遍了中原大地。周邊的國家聽聞宋國有這樣的好官,都覺得宋國一定會強大起來,不僅不敢再來侵犯,還都爭相與之交好,就這樣,宋國很快就強大起來了。

宋國故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舊商丘縣城南。因在古睢水北岸,故稱睢陽城。周武王滅殷商后封殷紂王庶兄微子啟于宋,建此宋都城。
在子罕的教化下,宋國的人們都明白了這么一個道理:人,應(yīng)該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東西。
子罕辭玉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獻之子罕①,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寶也,宜為君子器,不宜為細人用②。”子罕曰:“爾以玉為寶,我以不受子玉為寶。”
【注釋】
① 鄙人:指居住在郊野的人。子罕:春秋時宋國的賢臣。
② 細人:地位低下的人。
【博聞館】
玉石的種類
玉有軟玉、硬玉之分。軟玉是中國傳統(tǒng)的玉料,玉的名稱就來自軟玉,以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chǎn)的最佳,人們常把軟玉稱為“和田玉”。軟玉的硬度一般為5.6-6.5度(玻璃硬度為7),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狀,按顏色分為以下幾類:白玉、黃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硬玉是指產(chǎn)于緬甸的翡翠。無論是軟玉、硬玉,它們的質(zhì)地都非常堅硬,顏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譽。玉石價值本已不菲,如果再經(jīng)過巧匠的加工雕琢,就變成了價值連城的寶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了綿延不息的玉文化。
廣義上的玉還包括彩石,即所謂的假玉,有漢白玉、京白玉等。此外,還包括鉆石、瑪瑙、水晶、琥珀、綠松石、珊瑚、珍珠等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