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情緒=生活
2008年8月19日,我的心臟突然停止了跳動。剛在臺上做完商業演說,我就昏迷過去,心跳全無。雖然我對那天的記憶已模糊不清,但是被送進急診室時,濃稠芳香的香薰油緩緩地滴到黑暗的木樓梯上的那個場景,仍然縈繞在我的腦海里。我恍然大悟,這是身體最后一次對我的棒喝。醫生對我心臟驟停也給不出醫學解釋。
幾年來一系列的身體警告,最終以心臟驟停達到高潮。這些警告就像是情緒的海嘯向我迎面撲來,考驗著我內心里自己到底是誰的想法:我一手建立的公司正面臨倒閉,我的一個家人蒙冤被投進了圣昆廷州立監獄,我痛苦地結束了一段愛情長跑,我的5位朋友和同事也相繼自殺。
我知道,我并不是唯一經歷過這些悲劇與挫折的人。許多人都曾失控,或者陷入情緒的困惑。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像水晶般透明,我們知道自己的感覺以及如何回應。其他的時候,我們卻需要指引。我的心臟驟停,不僅是一個醫療急救,也是一次情緒急救。我感覺當自己在水中掙扎,拼命想呼吸空氣時,我的情緒就像敵人一樣,而不是我的直覺盟友。
我一直盡量戴著一副體面的“游戲面具”,因為我們這些首席執行官都想在旁人面前裝出一副強大穩重的樣子,而且有許多人依靠著我們。畢竟,我公司的法文名字就叫作“幸福生活酒店集團”,所以陰沉并不符合我們的形象。我于1987年創立了這家公司,把它經營成加州最大的精品酒店集團,擁有3000多名員工,并且嫻熟地在公司里開創了健康的“心理衛生”課程。我也寫過一本名為《巔峰:馬斯洛賦予偉大公司的魔力》的書,闡述如何把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動機理論運用到工作中。
在那個十年中第一次經濟衰退的艱難日子里,這個結合了心理學和商業經營的方式,使幸福生活酒店集團能夠逆勢發展,擴張了近3倍。而我也因此在全世界巡回演講,宣講怎樣實現自我價值——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潛力。
當第二輪經濟衰退在2008年席卷而來時,我卻退縮回家——一個一度是我充滿美好回憶的避難所,如今卻充盈著丑陋思想的地方。我摘下游戲面具,完全陷入了滋長消極情緒的黑屋中。我察覺到內心的變化,卻一點兒也理不清那是什么,更別說從中找到什么答案了。我感覺一股心理濃霧令我陷入癱瘓。
正當我等待一些啟示時,我的一個好朋友——奇普·漢金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奇普”朋友,也是我十多年的保險經紀人——我十分佩服他的天性,有時也會去模仿他。我們不僅同名,也都是在公開場合顯得外向,卻也有內向和憂郁一面的人。我們都經營過酒吧,也都長期戒過酒。我們還都是精神生活追求者,喜歡舉辦瘋狂的派對。我們一直在計劃著有一天能舉辦一個“奇普”晚會,邀請全世界叫奇普的人,一起分享奇普世界的故事。
我卻出現在奇普的追思會上,聆聽一個接一個人講述奇普的故事。那夢幻情景真令人恍惚。事實上,一直到那一刻,我腦袋里偶爾還會出現自己因出車禍或者患癌癥戲劇性死亡的情景,來幫助我逃離生命里情緒面臨的困境。很明顯,我需要在心理和生活中按下復位鍵,做出一些基本的改變。漸漸地,因為痛失好友產生的恐懼與絕望賦予了我全新的認知,我可以在這個地球上重新活一次,也對我還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會而萌生了感激之情。
在那些日子里,因為我又有4位朋友選擇了死亡,我對絕望與自殺的性質有了更多的認識。在美國,每年都有近100萬人嘗試自殺,而其中5%確實“成功”了。男性自殺者的人數是女性的4倍,在經濟危機時期,自殺者主要是中年人士(我那5位朋友都是40多歲)。
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激發我去探尋一條能理解自己情緒的健康之路。
探尋情緒的密鑰
我強迫自己重新閱讀多年前看過的一本書,是心理學家維克托·弗蘭克爾劃時代的回憶錄——《追尋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博士的書對我來說可謂一種精神慰藉。我想既然他能夠忍受納粹集中營的折磨,那么我也能解決生活中的挑戰。雖然我強烈地意識到公司需要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來應對難題,但是我更關注改變自己的人生。如果我能夠成功做到,公司也許也會有一個很大的轉折。
我把《追尋生命的意義》里的故事講給我的朋友和同事聽,但是他們大多并不理解我為什么對這本書如此癡迷。盡管他們無動于衷,但是我仍繼續閱讀弗蘭克爾的書,并且開始摘取書中的精華,把它演變成一個簡單的方程:
絕望=苦難-意義
換句話說,絕望就是當承受苦難變得毫無意義時的結果。在一個人的低谷時期(對弗蘭克爾來說,即他被投入集中營時),苦難實際上是一個常量,所以為了降低絕望感,最好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尋求更多的意義上。
這個小小的精神準則成了我的燈塔。從早到晚,特別是當我備受考驗時,我會默背這個方程,提醒自己不要太關注苦難,而要把注意力放在我能學到些什么上。因為全世界的服務業在這次經濟衰退期間都遭受了重大的打擊,幸福生活酒店集團的經營團隊正活在“安靜的絕望”中——但在有些情況下,并不能算很安靜。有一次,在為公司的高層經理主持一系列領導力培訓時,我了解到了他們的痛苦。我決定談談自己的脆弱與焦慮,并把自創的“人生意義”方程介紹給了他們。這些經理真的付諸行動了——他們開始向下面的員工發送短信和上網發微博。當我回過神來時,他們已經邀請我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為題開課。直到今天,我仍然在教幸福生活酒店集團的所有員工,怎樣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來開發自己的洞察力和遠見,獲得幸福與成功。以下是幾個最受歡迎的方程:

雖然如今大多數人既沒有被關在集中營里,也不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愁苦,但是許多人都成了自己思想的囚犯。所以在本書里,我想問你“你是被什么囚禁著”,同時為你提供一些能打開這扇牢門的鑰匙。弗蘭克爾的“意義”方程給了我一些自由感,讓我從自己習慣和恐懼的思維方式中解脫出來??謶质且环N約束,它讓你在面對一些事情時無能為力,又在人群中孤立。然而“恐懼”的古義是“船費”,旅客得付一定的船費,才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也許在這個不好渡過的經濟海洋里,“恐懼”這個船費會帶領我們踏入生活的另一片天地。
正如溫斯頓·丘吉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忠告:“如果你必須經過地獄,那就勇往直前吧!”如今亦是如此,我們都要明白,可以將那些黑暗的日子視作尋找力量的新途徑——那些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力量。毫無疑問,現今你面對一些需要你必須更加成熟應對的局面,這些挑戰需要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正如詩人紀伯倫所說:“你的痛苦是去打碎禁錮你思想的外殼。”在度過自己的艱難時期時,我在運用“意義”方程的工作中不斷引發的疑問便是:生活中有哪些突破點能讓我和身邊的人發展出一些新東西?
數學與人生之間的平行線
在本書中,大多數的情緒方程,我們只采用基本的數學公式——加、減、乘、除——來表達,還要介紹如何運用它們。然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事實上微積分才是眾所周知的變化數學。在發明微積分后,艾薩克·牛頓也發展出針對運動定律的數學表達方式:力=質量×重力(更準確一點說,重力是加速度的一種形式)。
重力是一種萬有引力,控制著整個物理世界。但是你可能沒有想過,重力除了把我們限制在地球上之外,又是怎樣影響著人類環境的。重力塑造了我們的體形;等我們上了年紀,通常會變矮,更加接近地面。重力也能塑造我們的情緒。比如,情緒包袱就是重力的一種形式。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斷地累積更多的情緒包袱,人也被壓得透不過氣來。我們越是與情緒的重力對抗,前進所需要的動力就會越多。與重力對抗的動力還會產生許多摩擦力。
另一方面,生活在一個無摩擦力的世界就像一個槳手在水面滑行一樣——專業人士稱之為“搖擺”,亞伯拉罕·馬斯洛把它叫作“自我實現”,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稱之為心流。這是抗拒重力的一種方式。
在我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我并沒有感到處于心流狀態。在某種情況下,我似乎可以感覺一股神秘的自然能量——就像重力一樣——正密謀對我唱反調。那時候一個朋友告訴我:“你心中的數學亂成一團了?!边@正是當你發現自己無法與世界同步時所感受到的——被套牢、沉重、充滿摩擦、混沌一片。
混沌狀態是一種數學理論,也描述了我們遭遇困難時的感受。作為一個在生命中一直像跳探戈似的平衡左右腦的人,我已經知道如何運用對情緒方程的領悟,為我帶來對生活與工作的洞察力,教我提煉出人生中一些基本的真理?!扒榫w方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而可視的詞語,可使我們更好地駕馭這個不安定的年代。
我十幾歲時老是分不清代數中的常量與變量,似乎總是算不對。而現在,許多人也感覺老是在生活中找不到正確答案,就以祈禱、唱頌和宣言來作為一種成人版的代數。靜思祈禱(“上帝,請賜我寧靜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賜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并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就是定義我們生活中常量與變量的一種安寧方程。
當我萎靡不振時,“意義”方程賦予了我知識與信仰。它告訴我,如果我能更關注那些不相干的痛苦事件所帶來的意義,而不是痛苦本身,我的人生中可能就會少一點痛苦。在我最痛苦的那幾周里,我感覺情緒方程就像我用來拆除情緒炸彈的指導手冊。我需要的不是一個數學天才才能運用“意義”方程算出情緒的真理,而只是把它作為我日常的點撥和我從深井中爬出來的地圖。盡管我對代數過敏,但是我清除內心混沌的方法已經使自己成了一個情緒數學家。
當然,世上并不存在能解決人生中各種謎團的完美公式或電子表格。但這個世界和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而這正是本書要討論的:你的各種情緒之間的關系,它們能如何讓你更加了解自己、人生的目標,以及你與他人的關系。
逆境創造偉大
思維和財富,這是大多數人需要些幫助才能厘清的一個主要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暗兔浴边@個詞,我們既可以用以形容經濟衰退,也可以用以形容人內心嚴重混亂的狀態,這并不是一個巧合。經濟衰退讓你的錢包縮水,也削弱了你的意志。人生十大壓力事件中有五件與你是否有工作,以及你的工作品質是否良好有關。你的工作不僅僅影響著你的自尊,它還安排了你一天的行程,聯結了你與他人,同時也能賦予你一種使命感。
自“大蕭條”以來,我們還沒見過像現在這樣的工作與精神出人意料的緊密聯系。我們更熟悉像一場冬天的短暫風暴般的衰退,我們具備的解決能力只夠應對這場不會持續太久的風暴。但是如果我們在這一經濟馬桶上蹲的時間比歷史上任何一次衰退還長可怎么辦?我們怎樣才能找到一些內在資源去應付那些壞消息呢?
令人鼓舞的是,有些偉大的美國文學作品,比如《憤怒的葡萄》和《人鼠之間》就創作于“大蕭條”時期。就在同一時期,拿破侖·希爾寫出了暢銷書《思考致富》(1937年),鼓勵讀者們用積極的心態和思維的力量來改變命運。神學家萊因霍爾德·尼布爾開創了靜思祈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美國勞軍聯合組織(USO)采用,之后又被匿名戒酒協會以及許多其他運用該協會所創的名為“改變行為的十二個步驟”的課程的組織相繼采用。如此看來,似乎外面的世界變得越混亂,我們就越需要創造內心的邏輯。
為什么不幸能使一些人痛苦,卻能激發另一些人變得足智多謀?什么樣的應對技巧是你在逆境時能獲得,在寧靜時卻無法發展出來的?有沒有方法讓你鍛煉自己的意志,從而不再浪費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在那些無用且無益的情緒與焦慮上呢?
這些是我非常個人的問題,部分是因為如此,我創造了第一個關于意義的情緒方程,后來為我的同事創造了更多的方程,現今又為你和其他人寫作本書。在研究這些方程的過程中,我主動接觸了一些心理學家和數學家,他們一般很熱情(甚至授予我一個心理學榮譽博士學位)。有位知名學者告訴我,早在我用法語的“幸福”為公司命名時,我明顯已經對情緒有了強烈的興趣。讓我放心的是,心理學界已經在用方程來表達幸福、積極性,甚至穩定婚姻的可能性。
在下面幾個章節里,我要說的故事會建立在支撐情緒方程的數學和科學上,為你們提供一些糾正自己情緒的捷徑,不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都能找到更清晰的視角和更多的控制力。思考情緒方程的一個方式是把它看作成人版的手指畫。如果你混合兩種原色,比如紅色和藍色,你就能得到紫色這種中間色。事實上,心理學家相信我們融合如原色般的情緒后,就能產生如間色般甚至有著微妙區別的第三層情緒。一個情緒方程就好像一張閃卡,可以放在面前去提醒自己情緒是彼此相關的,你也可以培養出自己完美的情緒配比。
本書的某些部分可能對你比他人更有意義,書中的某一章節可能與你現今的生活更相關。本書有點兒像一部情緒的百科全書,你不必按順序一章一章讀下去。實際上,我建議你一次只讀一章,并思考一陣,讓它滲透到你的潛意識里。你也可以每周選擇專注于一個方程,然后將“詳細解析方程”這一節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本書的最后一章提供了一個很實用的框架,用以解析你自己的情緒,并且創造對你個人有意義的情緒方程。我邀請你加入情緒方程解密網站上的社區,這個成長中的社區情緒交流順暢,人們會在上面分享對他們有益的情緒方程,網址是www.emotionalequations.com。
你情緒的看護人
我們都渴望一個充滿活力的心臟和頭腦,我們對情緒的狀態難道就沒有同樣的渴望嗎?我不是一個治療師,但是我仍然能夠在情緒方面指導你。在最艱難的時期,這些情緒方程支撐著我的領導技巧和我們公司的業績。事實上,市場調查公司在2010年授予了公司“全美最佳客服”的美譽,在高檔酒店中擊敗了萬豪、希爾頓、凱悅、威斯汀、金普頓和半島酒店。我相信最好的首席執行官都是真正的“情緒領袖”,因為偉大的公司都有偉大的文化,而一種偉大文化的核心就是健康的情緒。你可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領導,但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在領導著自己,可能還有其他人。
相比我剛從商學院畢業時,這是一種迥然不同的態度。那時我相信為了要成為一名成功的首席執行官,我需要變身為“超人”。但是在擔任首席執行官將近24年之后,我了解到人生中最好的領導不是什么超人,而是那些超級人性化的人。
所以只需把我看成是你情緒的看護人,或者是你的“街頭心理治療師”。雖然我用與“收縮”一詞同字根的“心理治療師”來描述一個情緒顧問,但我相信人生并不意味著收縮,而是一種延伸。我希望本書能延伸并帶領你和身邊的人去創造一種更好的生活。使用情緒方程后,你會發現情緒不再消耗你的經歷,而是代表你最好的一面。
這就是我,一個超級人性化的人寫下的指南,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