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急性中耳炎的診斷

學齡兒童急性中耳炎的診斷,經過典型者,根據其主訴,病史和全身及局部表現,經細心檢查,早期診斷,并不困難。

根據起病突然,聽力減退,耳內悶塞感、鼓膜混濁、內陷、有滲出線發現,聽力檢查為傳導性聾,全身情況良好,血象無特殊改變等,為卡他性中耳炎典型表現。化膿性中耳炎;則高熱明顯,耳痛劇烈,聽力顯著減退,偏頭痛,并有嚴重的全身中毒反應,鼓膜可見充血、腫脹、膨出、穿孔、流膿等炎癥改變。耳鏡檢查發現外耳道深部后上壁下塌,松弛部紅腫、膨出、鼓環與外耳道皮膚界限消失等癥狀,能夠初步分別出上鼓室炎和中鼓室炎。

但是,學齡前兒童和不會說話的嬰幼兒,特別是早產兒的中耳炎,即使是典型表現,診斷也比較困難。在診斷中除注意采集有關病史外,并要善于觀察病兒的全身狀態和局部表現。

耳鏡檢查應注意如下幾點。

(1)應除外因病兒哭叫或機械刺激所致之鼓膜暫時性充血,要同時進行兩耳對比觀察,以資鑒別。

(2)注意光錐的改變。炎癥早期,光錐消失,鼓膜混濁。痊愈期,則首先見錘骨短突起,繼之出現光錐。

(3)疑診者應反復進行檢查,對比前后變化,做出總結,前后檢查相隔數小時,鼓膜變化仍然不退者,容易診斷。

檢查發現外耳道有膿時,應進一步確定膿液來源,量之多寡,性質如何,有無臭味,及有否鼓膜穿孔等等。

化膿性中耳炎除有波動性溢膿外,在清除膿液后可見鼓膜穿孔。外耳道癤破流膿,量少質稠,清除后緩慢增多,無波動現象,耳屏壓痛明顯,癤腫存在,不難識別;腮腺膿腫破入外耳道時,多在外耳道峽部前下壁有瘺孔,按壓腮腺時有膿自此涌出;外耳道皮炎或濕疹時,炎癥改變僅限于外耳道皮膚,鼓膜多無變化。

顯然,只根據上述全身癥狀(如高熱、中毒、胃腸道功能障礙等)和耳鏡檢查陽性發現以及耳周局部反應(淋巴結炎等),尚難做出確切診斷,往往不得不采取一些輔助診斷方法以求診斷正確。其中比較實用而簡單易行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兩耳局部癥狀比較法 小兒患側耳屏壓痛,耳周淋巴結腫大,顳靜脈曲張,耳后皮膚張力增大,溫度較高,觸痛明顯和皮毛豎起,結合不明原因發熱,外耳道和耳后輕壓痛哭和躲開動作表現,應疑及中耳炎。

2.鼓室穿刺術(經鼓膜) 晚近診斷嬰幼兒中耳炎提倡此法。穿刺時病兒平臥,較大的學齡兒童合作者,則可如成人取直坐位,患耳向術者,將頭位固定,鼓膜繼表面麻醉后,置入耳鏡在明視下用鼓膜穿刺針進行穿刺,如無鼓膜穿刺針也可用細腰椎穿刺針和22號或24號長針代替,但針尖斜面不能太大,針尖不能太銳,以免在穿刺時刺傷鼓岬黏膜,造成創面而引致粘連。穿刺陽性者,可同時向鼓室內注入高濃度抗生素和可的松類激素以及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溶液或“A聯液"。

3.鼓膜切開術 方法與前法略同,詳見手術篇,也常用來診斷嬰幼兒中耳炎。

4.鼓竇穿刺術 許多著者指出,很適用于早產兒中耳炎的診斷,因早產兒的解剖特點和在耳外操作技術比上述兩種手術簡單易行,故實用價值較大。穿刺點,按病兒大小適當的選在乳突部顳線下及耳道后壁后方0.5cm和耳后皺襞2~3mm并略高出外耳道水平處的兩點,應用普通注射器安上短粗針頭,最好應用特制的穿刺針,不用麻醉,以示指摸得鼓竇骨面后,小心迅速地進針,針頭斜入,向前上方,穿過軟組織進入骨腔,有落空感為據,最深不超過0.5~1cm。穿出膿液時亦應注入青霉素(2萬~5萬u,先行皮膚過敏試驗)或其他抗生素液1~2 ml,或注入蛋白酶類,膿液應做細菌培養和敏感試驗以及必要的細胞學檢查。抽凈膿液后,方注入藥液,以免影響療效。

以上穿刺診斷法,在嬰幼兒或早產兒,按其發病特點,常需兩耳同時進行。關于穿刺的適應證問題,雖有爭論,但是要靠完整病史,掌握病兒發病情況,并征得兒科醫師的協助來進行。如遇早產兒已觀察多日,除疑有中耳炎外,同時全身癥狀明顯,如煩躁不安、體重銳減、大便失常、血象改變等,并有其他疾病時(肺炎、消化不良、假性腦膜炎),則鼓竇穿刺術的意義更大,便于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在挽救早產兒的生命中,具有重要意義。

聽力檢查,視病兒對聲音的反應,可略知聽力損害的部分和程度;X線拍片或CTscan可幫助查明有無骨質破壞,但是鑒于年齡和發病的特點,此兩者對診斷嬰幼兒的中耳炎往往幫助是有限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樊市| 石林| 建瓯市| 徐汇区| 吴桥县| 平安县| 宜春市| 陇西县| 永和县| 哈密市| 当涂县| 拉萨市| 昌图县| 宁安市| 江孜县| 彭阳县| 宜黄县| 耒阳市| 察雅县| 湘潭县| 长葛市| 乌什县| 阿勒泰市| 长岛县| 蓬莱市| 莱州市| 靖安县| 东台市| 兰溪市| 柳河县| 安国市| 河北区| 台中县| 大港区| 蛟河市| 区。| 合作市| 长乐市| 桓台县| 改则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