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黃芪)
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
——李時珍

【別名】黃芪、百本、綿黃芪、王孫、戴糝、戴椹、芰草。
【主要產地】甘肅、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等地。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無毒。歸肺、脾經。
【藥用來源】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臘莢黃芪的干燥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克;或入丸、散、膏。

選購指南
身干,條粗長,不易折斷,外皮發白,內心發黃,切片或斷面無黑心和空心,有豆腥氣,味道微甜。
實用藥方

養生藥膳
黃耆烏雞湯
材料:烏雞1只,黃耆25克,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烏雞剁塊,放入沸水中汆燙至出血沫,撈出,沖洗干凈。將烏雞塊和黃耆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6碗水,用大火煮開,然后轉小火續燉25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食用方法:以喝湯為主,也可食肉。
功效:此湯具有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造血的功能。
哪些患者不宜使用黃芪?
陽盛陰虛、食積腹脹、肝氣不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