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795字
- 2019-11-27 11:31:31
祛火消瘀飲(李征方)
【藥物組成】鉤藤18g,天麻11g,澤瀉14g,黃柏14g,石決明18g,菊花16g,白芍18g。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
【功效主治】本方適用于肝陽上亢證,其癥見心煩,易怒,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少津,眩暈,耳鳴,視物昏花,脈弦細或細數。
【加減應用】以陰虛癥狀為主者加養陰藥玄參、枸杞、白芷,以陽亢癥狀為主者加石類鎮肝藥(珍珠母、磁石、龍骨、牡蠣、石決明、骨碎補、朱砂)。
【病例詳解】王某,女,65歲?;颊咂綍r就有頭暈目眩,頭痛激烈時眼前發黑,頭重腳輕,走路不穩。2001年9月7日病情加重,前來就診。癥見:頭暈目眩,頭痛,口苦口干,煩躁易怒,失眠遺忘,兩腿酸困,頭重腳輕,走路不穩,舌紅、苔黃少津,脈弦細數。查:血壓180/100mmHg,左心室擴大,肺(-),眼底可見異常,尿(-)。診斷:眩暈(陰虛陽亢型)。治宜:滋陰潛陽,清熱瀉火,平肝熄風。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16g,鉤藤16g,玄參16g,牛膝18g,地龍11g,石決明18g,菊花16g,丹皮14g,生地26g,白芍16g,黃柏14g,炒棗仁18g,生甘草14g。9月17日二診:服上方10劑,頭暈目眩減輕,睡眠好轉,時有頭痛,余癥同前。上方加琥珀4g(沖服),丹參16g,繼服10劑。10月1日三診:服上方15劑,頭暈目眩消失,兩腿已覺有勁,睡眠轉好,測血壓140/89mmHg,臨床基本痊愈,囑其繼服丹參片、六味地黃丸1個月以鞏固療效。
【專家按語】老年高血壓病屬我國中醫“頭痛”、“頭暈”、“肝風”的范疇。其原因多為情志失調,飲食偏嗜,久病體虛,勞欲過度導致肝、脾、腎功能失調,風陽、痰火上擾清空或陰精氣血不足,腦失所養造成。其本質為本虛標實。若在肝其本多為血虛,標多為肝火、肝風;若在脾其本多為氣(或陽)虛,標多為痰濕;若在腎其本多為陰虛,標多為陽亢。陰虛陽亢型高血壓,舒張壓常在105mmHg以上,檢查多見左心室擴大,腎臟輕度病變。另見,眼底小動脈硬化等器質性病變。
【藥方引自】李征.老年高血壓病的治療體會.陜西中醫藥,2004,34(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