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膳食寶典:大眾寶典系列科普叢書
- 涂漢軍 羅杰
- 1024字
- 2019-11-27 11:41:37
序
相對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中國人是最講究和擅長飲食的,并在這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大多數中國人忽然發現自己的飲食并不科學,很多人甚至覺得自己不會吃了。這是為什么呢?
2005年7月25日,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膳食與營養狀況變遷》系列報告,發現現代生活使膳食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從調查結果顯示,谷類攝入量尤其是糧食的攝入量明顯下降,蔬菜水果類攝入大大減少,而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比重上都顯著增加。由于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心腦血管和腫瘤等疾病的發生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因此,提出有必要通過“革命”來改變膳食模式轉型后的錯誤認識和習慣,從而減少慢性病的發生。于是一場關于“膳食革命”的討論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各種關于膳食和營養的書籍也陸續問世,各有說法。
2009年一位自稱為“中國養生食療專家”的張悟本寫了一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他在書中宣稱無論是治療近視、高血壓,還是癌癥……,藥方中不可缺少的是白蘿卜、綠豆和長茄子。還聲稱多次用它們治好了肺癌、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肺炎等數十種常見疑難病癥。在一些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他的“綠豆治百病大法”,就像神話一樣四處傳播。今天人們已經知道了,那只是一個笑話。然而,真正的解法在哪里,許多人仍然不得要領。
2007年中國營養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專門制訂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國人的膳食建議:食物要多樣;饑飽要適度;油脂要適量;粗細要搭配;食鹽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飲酒要節制;三餐要合理。該指南作為一個框架和綱要性的文件,對于引導人們正確合理地膳食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不過,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情況下的膳食指導,仍然需要更加詳細的說明和指導。
為了使普通群眾能及時得到準確、全面、科學的健康膳食知識,我們組織部分臨床和營養專家編寫了這本《大眾膳食寶典》,旨在從醫學科普的角度,由淺到深、由一般到特殊地向人們介紹有關營養知識、營養與疾病,以及如何通過膳食預防疾病,針對不同的疾病如何膳食調理,母親和嬰兒如何合理營養等信息,從而指導居民合理膳食、保持健康。
本書在編寫中力求通俗易懂、言簡意賅、貼近生活,成為指導人們合理膳食的參考書。在編寫過程中,編委成員查閱了大量文獻,進行了多次討論,對結構和內容進行了多次修訂,終于匯集成冊。由于多數編寫者均為臨床一線專家,工作非常繁忙,加之我們的水平有限,錯誤與遺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指正,以便我們再版時修正。
涂漢軍 羅杰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