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逐鹿中原(1945—1949)(5)

150公里長的黃河上,波濤洶涌,大浪滔滔,滾滾濁流載著大小船只在夜幕中向對岸駛去。由于這次強渡黃河的行動是在極其隱蔽的狀態下進行的,而敵人又自恃黃河水流湍急、河床寬闊等自然條件麻痹大意,所以對黃河北岸多日來我軍準備強渡的行動毫無察覺。直到渡河部隊到達南岸,沖向河岸工事時,敵人才倉促開槍射擊。這時,渡河部隊在北岸猛烈的炮火掩護下,沖進敵人的防御工事,迅速占領了黃河南岸灘頭陣地,迫使敵人向南潰逃。當夜,劉鄧大軍一舉突破了國民黨軍的黃河防線,打開了蔣介石中原防御體系的大缺口。

第二天,主力部隊全部渡過黃河,開始向各自預定的目標前進。

7月4日,鄧小平和劉伯承率領野戰軍指揮部來到臺前縣孫口渡口,準備從這里渡過黃河。仲夏之夜,黃河岸邊是那樣靜謐,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奔騰不息的河水在悄悄地向東流去。偶爾,從河面上刮來一陣涼風,把黃河灣處那片蘆葦吹得窸窣作響。鄧小平站在黃河岸邊,掀開衣襟,任夏風吹著。

一只渡船從岸邊的蘆葦中撐了出來,劃到鄧小平的面前。

“該上船了?!眲⒉性卩囆∑缴磉呡p聲提醒道。

“是啊,該上船了?!笨粗l人員扶劉伯承上了船頭,坐穩了,鄧小平才敏捷地一跳,坐在劉伯承的身邊。

河面上靜悄悄的,河水輕輕地拍打著船舷,發出有節奏的、悅耳的聲響。一陣“嗡嗡”的聲音由遠而近,敵人的兩架飛機投下幾顆照明彈,把蒙蒙的黃河景色照得通亮。離岸邊越來越近了,這時,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激烈的槍聲和炮聲,渡過黃河的部隊正在向盤踞在鄆城、菏澤、曹縣一帶的敵人發動進攻,魯西南戰役已經打響了。

魯西南一帶是劉鄧大軍向南作戰略進攻的必經之地。它處在國民黨陜北、山東兩個重要戰場的中間,敵人守備力量薄弱。中央軍委指示劉鄧大軍突破黃河防線后,首先發起魯西南戰役,有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其一,當時,蔣介石正在集中主要兵力進攻山東,如果劉鄧大軍渡河后向魯西南地區守敵發動攻勢,必然調動進攻山東的敵人來援,這就可以支援華東野戰軍作戰,打破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進攻。其二,開辟魯西南戰場,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配合華東野戰軍的內線作戰,有利于華東野戰軍主力早日出魯西南挺進中原。其三,魯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將是追擊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主要部隊。如能在魯西南大量殲滅敵人,可以減輕對劉鄧軍尾追的壓力,同時還可造成敵人的錯覺,摸不清劉鄧軍的戰略意圖。而劉鄧軍則可利用這一有利時機,乘勝向南前進,經豫皖蘇向大別山躍進。

這時,蔣介石看到劉鄧大軍突破了黃河防線,華東野戰軍主力又在津浦線發起強大的攻勢,山東戰場的左翼和后方受到嚴重威脅,便急忙調兵遣將,開赴魯西南,以堵住這個剛被沖開的缺口,確保徐州、鄭州這兩個戰略要地的安全。蔣介石命令劉汝明集團的整編第五十五師第一八一旅和整編第六十八師守菏澤,整編第五十五師主力守鄆城,從碭山調來第一五三旅扼守定陶,以地方團隊守營縣等城,牽制劉鄧野戰軍。另外,從豫皖蘇區抽調整編第五十八師,從豫北抽調整編第三十二、第六十六師,在隴海線黃口至碭山段北上至金鄉以北地區,和嘉祥地區的整編第七十師結成重點,增援魯西南,并把在山東泗水的第二兵團司令王敬久調來統一指揮,逼迫劉鄧軍背水作戰。企圖把劉鄧軍殲滅在黃河、運河三角地帶,或者重新逼回黃河以北。

根據這一敵情,劉鄧決定采取“攻敵一點(攻鄆城),吸敵來援,打其一邊(定陶、曹縣),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乘敵援軍主力尚未到達之際,首先攻殲鄆城、定陶、曹縣之敵,而后集中兵力,于運動中殲滅來援的王敬久集團主力。具體部署是:第一縱隊4個旅攻殲鄆城之敵,第六縱隊和第二縱隊各一個旅攻殲定陶之敵,第二縱隊主力圍攻曹縣之敵,第三縱隊主力進至定陶東南之冉固集、汶上集地區待機,冀魯豫軍區獨立第一、第二旅進至鄆城、巨野之間地區待機。

鄆城是蔣介石在魯西南的一個軍事重鎮,防守該城的是國民黨軍曹福林的整編第五十五師,約1萬余人。7月3日到6日,楊勇、蘇振華率領第一縱隊肅清鄆城外圍之敵,7日夜晚發起總攻。8日拂曉,全殲守敵,鄆城解放。

在第一縱隊圍攻鄆城的同時,陳再道、王維綱率領第二縱隊直逼曹縣。曹縣守敵均是地方團隊,聞劉鄧大軍臨近曹縣,連夜棄城逃跑。7月6日,曹縣解放。

7月7日,第六縱隊和第二縱隊的第五旅,肅清了定陶外圍之敵,10日傍晚向定陶守敵發起總攻。敵人憑借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王近山、杜義德率領第六縱隊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奮勇沖破城門,占領了定陶縣城。

這時,王敬久率領援軍已分別到達六營集、獨山集、羊山集、謝家集和金鄉地區。

7月10日,劉鄧接到中央軍委的電報:“如能殲滅(第)七十師,并爭取在路北多殲滅幾部敵人,然后休息若干天,整頓隊勢,舉行隴海路作戰實屬有利。我軍愈多在內線殲敵,則出到外線愈易發展?!编囆∑胶蛣⒉蟹治隽藬城?,認為王敬久集團剛進入魯西南地區,正在行進中,且兵力分散,如能分割包圍起來,然后集中兵力,必能各個殲滅。故決定圍殲兵力較弱的六營集守敵第七十師,而后再消滅獨山集和羊山集的敵人。

7月13日拂曉,各縱隊按部署迅速到達指定位置,分別完成了對六營集、謝家集、羊山集的包圍。14日,第一、第六縱隊向六營集守敵發起猛攻,殲滅敵整編第三十二師、整編第七十師一個旅。接著,向羊山集守敵發動攻勢。

羊山位于金鄉西北、萬福河北岸,全長僅2.5公里,形狀很像一只羊。緊靠山腳下,有一個鎮,居住有七八百戶人家,這就是羊山集。這時,國民黨軍整編第六十六師已趕到這里,并修筑了堅固的工事。劉鄧野戰軍主力包圍了羊山集后,蔣介石命令王敬久親率整編第五十八師和第六十六師的第一九九旅由金鄉北援羊山集。7月22日,第三縱隊第九旅和冀魯豫軍區獨立旅向渡過萬福河的國民黨軍第一九九旅發動進攻,全殲該敵。27日夜,對被包圍的羊山集守敵發起總攻,激戰至28日晚,全殲守敵整編第六十六師。

盛夏的魯西南,大雨滂沱,戰壕里的水足有齊腰深,仗打得很苦。經過28天日夜激戰,共殲滅敵人9個半旅,約5.6萬人,取得了魯西南戰役的勝利。這一仗,粉碎了敵人的黃河戰略,迫使敵人從山東、陜北等地調動7個整編師共17個旅向魯西南增援,打亂了國民黨軍的戰略部署,有力地支援了陜北、山東解放區軍民粉碎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

挺進大別山

當魯西南戰役尚未結束時,1947年7月23日,中央指示:對羊山集、濟寧兩點之敵判斷確有迅速攻殲把握,則攻殲之。否則,立即集中全軍休整10天左右。除掃清過路小敵及民團外,不打隴海,不打新黃河以東,亦不打平漢路,下決心不要后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占領以大別山為中心的數十縣,肅清民團,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吸引敵人向我進攻打運動戰。毛澤東還指示,進軍大別山不能像北伐時期那樣逐城逐地推進,而必須采取躍進的進攻樣式。

劉鄧遵照中央指示,準備全軍休整半個月,然后依托豫皖蘇,保持后方接濟,爭取大量殲敵。兩個月后看情況,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發展,或直出大別山。

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回憶說,原來我們過隴海路后,準備休息一個禮拜。休息一個禮拜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恢復體力。捉到那么多俘虜、繳獲那么多裝備,整理了以后再走,走還是要走的。另一個是看情況,有機會的話依托根據地再打一仗。毛主席以個人名義給鄧政委發了一個秘密電報,說陜北的情況非常緊張,意思是希望我們進大別山,在中途再也不能猶豫了,要趕緊走。

這是毛澤東7月29日的電報:“現陜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面告陳賡),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的有效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陜北打開局面,致陜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后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困難亦將增加。”

劉鄧接到這封萬分火急的絕密電報后,十分焦急,他們當即致電中央軍委:直趨大別山,先與陳謝集團成犄角之勢,準備無后方作戰。

40多年后,鄧小平回憶說:“當時,我們二話沒說,立即復電,半個月后行動,躍進到敵人后方去,直出大別山。實際上不到10天,就開始行動?!?

7月30日,中央軍委指示:如你們決心直出大別山,決心不要后方,要開一次團長以上干部會,除告以各種有利條件外,并設想各種困難條件,建立遠征意志。最好每連能發一份鄂豫皖三省地圖,使一切干部明白地理環境。確定征糧征稅辦法,方能解決大軍給養,等等。同時,亦應使陳謝建立此種信心。

8月1日,劉鄧召集縱隊主要首長開會。劉伯承傳達了軍委7月23日的電報后說:“我和小平同志一致認為,我軍躍進大別山,是黨中央、中央軍委賦予我們的戰略任務,是我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彪S后,又做了具體的行動部署。鄧小平接著談到了毛澤東對這一戰略舉措估計的三種前途:一是付了代價站不住腳,轉回來;二是付了代價站不穩腳,在周圍打游擊;三是付了代價站穩了腳。鄧小平要求大家從最困難方面著想,堅決勇敢地戰勝一切困難,爭取最好的前途。會后,各縱隊首長立即趕回部隊召集會議,傳達劉鄧首長指示,準備在8月間大舉進擊。

軍情緊急,水情更為嚴重。由于連日暴雨,黃河水位猛漲。尤其是蔣介石企圖炸開黃河大堤,阻止人民解放軍的進攻。劉伯承說他“憂心如焚”,鄧小平也感到這一時刻是他一生中最為緊張的時候,“聽到黃河的水要來,我自己都聽得到自己的心臟在怦怦地跳”。

原國民黨國防部作戰廳廳長、起義將領郭汝瑰回憶說,當時國民黨方面正判斷劉鄧大軍的戰略意圖下一步會怎樣,攻不攻徐州,退不退回去,到底怎么辦呢?大家都認為他們要退回黃河北岸居多,也有人認為會在魯西南、黃泛區之間推磨打圈,誰也沒有判斷他們要進軍大別山。劉伯承、鄧小平他們進軍大別山,那是縱井救人,跳到枯井里去救人,自己就是很危險的事情,所以那劉鄧是最危險的了。

8月6日,劉伯承、鄧小平等召集司令部有關處、科干部開會,研究下一步部隊的行動問題。大家熱烈發言,設想了幾個方案,討論各個方案的利弊條件。會開了一個上午,沒有結果,下午接著開。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周密思考,劉伯承終于作出了決斷,他宣布:大軍南進,必須立即行動;要當機立斷,抓緊時間,行動越早越快,就越好,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接著,他又進一步闡明下定這個決心的理由,對部隊的行動做了具體部署。最后強調說:我們在進軍途中,要堅定、沉著、勇敢、果斷,披荊斬棘,奪路前進,一把鋼刀直插大別山。

劉伯承講完后,鄧小平站起來說,劉司令員的意見和部署非常正確,我完全同意。我們下決心不要后方,直搗蔣介石的心臟——大別山,逼近長江,威脅武漢三鎮和蔣介石的老巢——南京,把戰線從黃河邊向南推進到長江邊。古人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我軍的戰略行動,必將迫使蔣介石調兵回援。這樣,我們就能配合全國各個戰場的兄弟部隊,徹底粉碎蔣介石的“重點進攻”,徹底扭轉全國戰局,加速蔣家王朝的滅亡。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戰略任務,鄧小平又強調了三點:

第一,一切工作要服從戰略進攻任務的要求,要教育各級干部和廣大戰士,這是一個極其光榮的、艱巨的任務,是我軍戰斗史上的創舉,要準備為實現這一偉大戰略決策作出貢獻,付出代價。要不怕疲勞,不怕困難,不怕犧牲,連續作戰。第二,在我進軍途中,敵人必然前堵后追,東西截擊,我軍在淮河以北主要是消滅敵人的地方武裝,要力避與敵主力糾纏和作戰,千方百計直奔大別山腹地,走到大別山就是勝利。第三,要教育部隊,進入新區作戰,一定要嚴格地遵守黨的政策,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這時,軍委連續來電,雖然指明南進需付出較大傷亡、減員之代價,而無論起到何種作用均需準備付出,但如能取得變化全局之作用,則付出此種代價更加值得。同時,出于關懷,又令劉鄧部在現地休整補充10天,后又告訴至少7天不動。劉鄧反復研究軍委來電,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戰略意圖,特別是根據當前敵情、水情,決定提前出動之決心不變,因地制宜,機斷行事,按既定部署揮師南征。對此,中央連電答復:“劉鄧決心完全正確”“劉鄧部署很好”“一切決策臨機處理,不要請示。我們盡可能幫助你們”。

8月7日,劉鄧大軍兵分三路,以排山倒海之勢,突破了敵人未及形成的包圍圈,義無反顧地向大別山挺進。

劉鄧行動10余天后,蔣介石仍未發現我軍的戰略意圖,反而認為我軍是既不能北渡,又不敢作戰,只好向南“逃竄”。直到我軍突破沙河后,蔣介石才如夢初醒。此時,有計劃、有組織地大規模攔截封鎖已為時太晚,只好倉促布防。美軍顧問組對蔣介石的錯誤判斷也深感失望。

8月23日,劉鄧大軍到達汝河時,前面敵人的火力阻擊很猛,后面的追兵只有30里。劉伯承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殺開一路?!编囆∑奖硎?,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和犧牲,堅決過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八宿县| 前郭尔| 霸州市| 博湖县| 绩溪县| 彰武县| 同江市| 崇州市| 鄂尔多斯市| 乐清市| 兴和县| 洪雅县| 遂昌县| 临邑县| 仁布县| 卢湾区| 类乌齐县| 元阳县| 天祝| 延寿县| 墨竹工卡县| 襄樊市| 怀来县| 威宁| 凤山县| 德钦县| 沂南县| 汉寿县| 额尔古纳市| 祁东县| 壤塘县| 淅川县| 尼勒克县| 黎川县| 桃江县| 鸡西市| 达日县| 井研县| 奉新县| 静乐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