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亂世求學(4)

  • 金庸傳
  • 傅國涌
  • 4291字
  • 2015-04-16 15:22:38

5月24日,日軍攻陷金華、蘭溪等地,衢州危在旦夕,學校決定停課疏散,畢業(yè)班提前草草畢業(yè),學校給學生發(fā)了流亡學生證明,一張小獎狀大小的紙,上面印著證明文字,蓋上衢州中學的公章。查良鏞的高中生涯就此結束。他的畢業(yè)成績平均82.9分,在全班名列前茅,同學中70多分的居多,也有一些60多分,王浩然69.5分。查良鏞的英文、國文、歷史、地理成績都很突出,算學、物理、化學、生物也好,只有圖畫、音樂弱一點。①

①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76頁。

不久,衢州淪陷。8月,衢中搬到遂安縣夏洲村,一個偏僻的深山里。

十、《“千人中之一人”》

告別石梁不久,查良鏞與《東南日報》副刊編輯陳向平再次相遇。《東南日報》在1937年11月19日杭州淪陷前西遷金華,1942年5月20日金華告急,《東南日報》分兩路分別向江山、麗水撤離。陳向平隨報社先往江山撤離,他們的重逢就在這時。

烽火連天,一個少年,一個中年,忘年之交,促膝長談,查良鏞大談自己的友誼觀,陳向平建議他把這些見解寫下來。

陳向平帶著裝了“筆壘”來稿、來信的包袱,一路顛沛流離,抵達福建南平。8月21日恢復出版《東南日報》南平版。從9月3日開始,署名“查理”的長文《“千人中之一人”》分五天在副刊“筆壘”連載,共六千多字——

……“千人中之一人”的友誼真是人類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你假如能得到,你真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一個人!因為在你想起他的時候,不感到痛苦,如果有難受的重壓,也不畏懼,如果有恐怖的威脅,你可以忘記一切,但永遠不會忘記他,永遠不愿舍棄他,因為九百九十九人是世界的,但“千人中之一人”卻是你的。你們互相愛,大家不愛自己,由一種精神一種意志牽制著你們兩顆心。你能恬然地享受幸福,安然地忍受不幸,因為一切都要過去的,只有你和他的感情長存,在永恒前你難得顧慮到暫時。當你想到無論何時總有一個人在全心地贊同你,支持你,你真是有福了。

① 浙江省衢州中學民國檔案,衢州市檔案館藏。

在他面前你覺得更迫近永恒,你意識到了人的存在與世界的美好。在他面前你的生活會幾乎是純潔得近乎圣的,一種神明的精神充沛了你的思想。在他面前你因感謝他、贊美他而卑視最偉大的王國。為了尊敬他——相互的尊敬是完美的友誼底必要條件——所以即使在最親密的戲謔中也保留著一些宗教性的嚴肅,一些希臘風的寧靜。為了一種能與他相配的意念使你苛于責備自己的缺點,而無時不在想改善自己。在他面前你會發(fā)揮出自己所有的能力,沒有一點才能在他面前會不被解放的,所以即使在日常的交際中,你也會驚異自己的靈智突然發(fā)展,各種動作中這樣地流露著天才的痕跡。對“千人中之一人”的愛無異是一種信心的表現(xiàn)。有些事情,你與成功之間的鴻溝幾乎是不能超越的,但藉了這種信心,你是超越了。

人生中假使沒有友誼,我真不知道生活將變成如何地丑惡的一個東西。你想哪,一個沒有花兒的春天,一朵沒有色香的花兒。生活中失去了主要的精神享受,我們靠著什么的支撐來面對這苦難的人生呢?西塞羅以為這簡直是如從宇宙中摘去了太陽。

……友誼中只有喜樂而沒有如戀愛中所感受到的痛苦;友誼不至如戀愛那樣在感情中完全拋棄靈智的調和;友誼不像戀愛那樣達到了最高峰之后就要改變其素質。友人中間在思想上,生活方式上是一個絕對的和諧,而兩性間在這方面是天然沖突的。最主要的,友誼的產生是完全由于純潔的自然流露,其中沒有一點利益的希冀;而戀愛的發(fā)生卻是由于為滿足人性的要求。友誼是心理上的,而戀愛是生理上的。友誼的價值在情感的本身,而戀愛中若不存在“占有對方”的心理,則戀愛也不成其為戀愛了。巴爾扎克以為聯(lián)合健康、聰明、類似的家世、趣味、環(huán)境、年青,愛情自然會誕生的,但友誼卻需要更嚴格的條件:因為愛情是人類的選擇,友誼是自然的選擇。

人是不會懂得幸福的,如果沒有與一個對你心中不存絲毫利害觀念,卻永遠準備為你盡力的人在一起度過一段時候。因為你不會懂得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可以構成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保衛(wèi)了這種精神狀態(tài)的人,即使是最平凡的事,也會變成神奇,在最不幸的環(huán)境中,也會感到快樂,這就是所謂“秋天里的春天”!

這種東西就是與你“千人中之一人”之間的友誼。

……永遠絕對信任他,即使他對你已犯了一萬次過失,在第一萬零一次上仍舊不要有半點懷疑的心,因為“千人中之一人”是不會犧牲他朋友的。并且在真正的友誼中,不適用一般道德尺度的衡量;世人誠實,否則別人就要不信任他。但是你信任朋友難道也要以他對你誠實為先決條件嗎?至于你,當對他永不失信,因為你的目的是處處地方使他喜樂。信的意義有二,信任朋友(不懷疑他的品德與見解,不懷疑他對你的感情)與信守自己對他的約言(人們借口種種困難而不守約言,其實是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的,假如你存著信約高于一切的心)……

一個能有“千人中之一人”愛他的人真是值得最高的艷羨!你無論走到哪里,他的友誼永遠不離開你。你成功了,他會比你自己更快樂。你失敗了,他會比你自己更難過。“所以你永遠是不會失敗的!”他始終了解你,信任你,鼓勵你,扶助你,為你做他所不愿為自己做的事情(如傷害了自尊心而為你去請求別人之類)。你不會再畏懼命運的憤怒,物質的凌虐,人類的惡意。在他面前你會覺得這正是你所祈求著的永遠不變的狀態(tài)。你求得了生命與生命律令之間的和諧,得到了真、善、美至高理想的實現(xiàn)。這樣的友誼中包含了人所企求的一切——光榮、愛和精神上的快樂。你窮,其實是富的;你弱,其實是強的:因為“千人中之一人”的友誼是一宗最大的財富,最大的權力。

“這樣的人,我們去尋訪罷,即是二十年也算不得苦!”因為《馬太福音》中寫著:“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①

查良鏞心目中的友誼何等神圣。一個高中剛畢業(yè)的少年,在戰(zhàn)火紛飛、前途茫茫的時刻,一氣呵成,寫下他對友誼的認識,寫下對人類最純潔友誼的向往與追求。他在高中時通讀過《圣經(jīng)》,此文以引用所羅門的話開始,以《馬太福音》結束,中間還引用了《箴言》《撒母耳記》等,可以看出他對《圣經(jīng)》的熟悉。《東南日報》當年不因人取文,一個少年學子的習作才得以幸存下來。

① 《東南日報》1942年9月3日、4日、6日,7日、8日,浙江省檔案館藏縮微膠卷。

十一、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

查良鏞與江文煥、王浩然、黃文俊、吳汝榕,還有三個女生程正迦、程正返、朱卿云結伴踏上西去求學之路,繼續(xù)亂世中的求學夢。從浙江到重慶,數(shù)千里的漫漫長途,一路顛簸跋涉,形同流浪。他們一行八人先在衢州航埠鄉(xiāng)王浩然家里集中,帶著隨身衣物和路上吃的炒米,擠上去江西的火車,憑著流亡學生證明可以免票。車上擠滿了逃難的男女老少。

火車開出浙江,天就下雨了,越下越大,暴雨引起山洪,沖塌了前面好幾段鐵路路基,車到江西貴溪,浙贛鐵路中斷,火車停開。查良鏞年紀最小,話很少,一路都聽江文煥拿主意。程正迦印象中查良鏞的個子沒有她戀人江文煥高,是個忠厚老實的小弟弟。

八個人在貴溪站臺上商量,決定還是繼續(xù)去大后方,火車不開,靠兩條腿走。為避免遭遇日軍,他們選擇走山路。他們背著行李,男生背重的,女生背輕的,靠著隨身帶的指北針把握方向往西走。山路曲曲彎彎,好幾次他們順著一條小路走到頭,下面是懸崖峭壁,只好回頭重新找路。有時鉆過盤根錯節(jié)的雜樹林、毛竹灌木叢,不小心踩到蛇、爬蟲,嚇出一身冷汗,路卻找到了。山上渺無人煙,渴了,喝山泉水;餓了,吃炒米。炒米吃完了,幸虧還帶了生米,怎么吃呢?他們隨身帶著課本、鉛筆盒,把米放在鐵皮鉛筆盒里,添點水,撿干樹枝點火做飯吃。既怕撞到日軍又怕碰到野獸,他們如驚弓之鳥,聽到一點可疑的聲音就鉆進樹叢草叢躲起來。走到南豐,才知日軍剛剛占了南城縣。他們與日軍幾乎同時走在兩條平行線上,日軍行進的大路與他們相距不過十公里!

因為連續(xù)趕路,日曬雨淋,吃不好睡不好,除了查良鏞,另外七個人都病倒了。他們住進一戶人家,房東老大娘收留了他們,讓男生睡堂前,女生睡里面房間。八個人商議接下來怎么走,查良鏞說要去湖南找老同學,王浩然、朱卿云提出去投靠親戚。他們一行分開了。①

① 程正迦《程正迦回憶錄》自印本,5—9頁。

他們大約在贛州分手。蔣經(jīng)國時任贛南行署專員,查良鏞讀中學時就對蔣經(jīng)國的“蔣青天”大名聽之已久,經(jīng)贛州時,他還到專員公署去看了一看,并不覺得有什么特異之處,唯一印象深刻的,是贛南人的發(fā)音,讀專員公署四字時,聽起來就是“轉運公司”。很多年后,他還記起此事。①

1942年冬天,查良鏞輾轉到達湘西。偏僻的湘西,戰(zhàn)時成了進入四川的重要通道,西南公路由此通過,貫穿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的交通。

這時,查良鏞帶的盤纏已用得所剩無幾,有一個同學家在這里,可以暫時借住。離考期尚遠,他決定在同學哥哥開辦的私人農場一邊干活,一邊復習功課。美麗、貧困而神秘的湘西成為他臨時的棲息地。直到1943年初夏,聯(lián)考的考期將臨,他才負笈前往重慶。

處于長江與嘉陵江匯合處的重慶,“是一個風云際會之點,是一個具有夸張的地理意義的臨時宿營地,像慕尼黑和凡爾賽一樣。重慶是一個成千上萬人分享過的插曲……”②

1943年,查良鏞也匯入了這支“插曲”之中。王浩然、江文煥也先后到了重慶,三人都考取了西南聯(lián)大外文系,這是查良鏞的第一志愿。這所由北大、清華和南開組成的戰(zhàn)時臨時大學,成為千萬學子向往的神圣學府。他雖然有幸被錄取了,卻因為沒有錢,西南聯(lián)大遠在昆明,路途遙遠,最后放棄了。他同時考取中央大學、四川大學的外文系,也覺得經(jīng)濟上負擔不起,他和王浩然選擇了不收費的中央政治學校,江文煥獨自到西南聯(lián)大入學,還替他倆辦理了保留一年學籍的手續(xù)。③

查良鏞在中央政治學校讀的是外交系,他自稱從小愛看外國名著,對英文很有興趣。他想做外交官,主要是想周游世界。那時許多中國人都很想到外面去看看,而做普通工作很少有機會出國,外交人員卻不同,即使普通職員也有機會出國。雖然這所學校的外交系很難考,他卻偏喜歡向困難挑戰(zhàn),所幸中英文都考得不錯,考上了。那時,很多有出國夢的學子都有相似的想法,與他同齡的紹興中學學生陳橋驛看到大學招生簡章,對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最有興趣,后來輾轉到江西投考,就是沖著這個系去的。①

① 《明報》1972年6月9日社評。

② [美]白修德、[美]賈安娜《中國的驚雷》,端納譯,新華出版社1988年版,1頁。

③ 王浩然《難忘金庸在衢州中學的日子》,《衢州日報》2004年11月2日。

查良鏞自嘲在中央政治學校讀書的唯一好處就是方便,免受家庭的約束。學校是國民黨訓練干部的地方,衣食住行樣樣供應,以至于他跟家庭幾乎斷絕聯(lián)系了。當然,他完全依靠公費生活,手頭還是拮據(jù)的,他常常想去成都玩玩,也因沒有旅費而始終沒有去成。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通海县| 安顺市| 建德市| 沁阳市| 北票市| 襄垣县| 敦化市| 双辽市| 凌源市| 宜兰县| 荔波县| 大冶市| 余姚市| 乾安县| 岐山县| 平南县| 华安县| 时尚| 额敏县| 台江县| 丘北县| 乐昌市| 肇州县| 平江县| 滕州市| 城市| 商河县| 香格里拉县| 武宣县| 涿鹿县| 菏泽市| 银川市| 临朐县| 盐津县| 蓬溪县| 开江县| 长沙县| 怀集县| 铜梁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