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超越計劃的渴望(2)
- 可不可以不加班
- (英)阿諾德·貝內特
- 5077字
- 2016-12-13 11:37:28
做一個有實現力的職員,高效工作,同時達到有效目標,避開信息和交流超載,注重結果。
有時,效率就等于有效性
奇怪的是,有時,做到有效所需要的就是效率。許多年前,我就聽說過凱瑪拉凱瑪拉塔斯馬拉(出于保護私人財產的目的,此處用的假名)的事跡,據說她是房地產界的明星。有一次,我在報紙上讀到她獲獎的消息,原因是她售出、租出的房產總值達到了1800萬美元,我計算了下,也就是說她每年能賺40萬美元。
后來,我打算把辦公室搬到別的地方,于是我給凱瑪拉打了電話。她知道幾處地方,恰好符合我的要求。我很期待她領我去看房子,一方面想知道她給我找了什么好地點;另一方面是想親眼目睹這位傳奇女強人的風采。
凱瑪拉漂亮、得體,既不過分惹眼也不寒酸。她身上散發著成功人士的氣息:擁有名車、沒有華而不實的首飾,不受時尚的牽絆。我心里想著,她一定非常善于和別人溝通,懂得互動。也許她有高超的說服人的技巧,再加上直接的眼神交流,任何人都會相信她為你找的地點絕對能讓你稱心如意。
然而,讓我驚訝的是,她絲毫沒有給我留下擁有高超的溝通或銷售技巧之類的印象。她的方式很簡單:打開門,帶我到處看看,然后說:“這是前臺,這是洗手間,這是廚房。您覺得怎么樣?”
我一直納悶兒,“不對,她肯定沒在我面前顯露出來。”敏銳的洞察力、機智的妙語、互動的接觸呢?所有這些都沒有,她沒有任何技巧,整個過程中,她甚至沒叫過我的名字。我覺得自己在和一個初出茅廬、毫無準備的房地產代理打交道。她似乎沒花心思。
但很快,我意識到她已經掌握了她這個行業的關鍵—找到很多潛在客戶,給他們看很多房子。她玩的是數字游戲,而且很在行。我又想起了所有的代理人,不僅僅是房地產代理,還有許多其他行業的代理,他們的生存之道就是開發客戶、賣出產品,然后賺取傭金。
我也想起了那些所謂的教你“如何才能在事業上成功”的書和文章。現在,短短幾分鐘時間里,凱瑪拉給我的啟示使這類書變得完全沒有價值了。
傳統經驗并不是取得成功的必需條件,這個最優秀的房地產代理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我開始了解,大部分人都誤解了在許多行業取得成功的關鍵,而那些五花八門的指導書里給出的建議很少有用。
光有效率不夠
專注于重要方面是凱瑪拉成功的關鍵。光有效率,在很多情況下無法實現有效性。
在一家制造業企業里,產品部經理關注的是運送一大批貨物出去(效率),而市場部經理則關心顧客會怎樣評價他們的產品(有效性)。
一位人力資源部經理關注員工完成本職工作的情況(有效性),而帶班主管則更關心不要因為人力而超出季度預算(效率)。
快速地完成一件接一件的任務,你可能是個中高手。當你更注重有效性以后,你就會針對所有要做的事,制訂有效的計劃,而不僅僅是埋頭苦干。有些任務可以交給別人去做,有些可以推遲,有些可以合并等。
如果你從事的是銷售職業,每天要給潛在的客戶打電話,效率就意味著你盡可能多地打電話。而有效性則意味著你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更有希望成為客戶的人身上,探尋他們潛在的需要。
有些職員認為,只要他們集中精力,就能處理好任何事情。就像一名銷售經理,既想把他部門的季度銷售額提高12%,又想每天激勵下屬,還要在大學的夜間培訓班充電,抽出更多時間陪老婆孩子,升到更高的位置,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等。
他們有這樣一種想法,即只要他們找到了高效工作的方法,他們就可以無所不能,取得成功。于是,他們比賽似地趕完一件又一件工作,很少停下來思考,幾小時、幾天、幾個星期,都一直是這種狀態。
如果這還不夠,他們會每天加班。當然,有時加班是必要的。當工作時間開始侵占私人時間時,壓力、焦慮和精疲力竭成為不可避免的后果。漸漸地,希望越來越少,危險越來越大。
因此你必須記住:過分苛求效率,總是貪圖一次處理完所有的事情會導致心力交瘁。
變得更有效
效率是很好的,尤其是處理日常工作的時候。當與有效性結合起來,效率會更好。有些人錯誤地把多任務操作等同于有效性,事實上,多任務操作是追求效率,有時代價很大。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有條理地工作和有效管理你的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你自己都缺乏條理,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又如何管理其他人?
稱職的經理既關心他的員工一天如何工作,也關心他們如何利用自己的想法、聰明才智、精力和熱情。這樣的經理會為了取得理想的結果而努力,并懂得這條路有始有終、有高有低,充滿曲折。
下面是一些提高有效性的建議:
堅持目標
著眼大局
將顧客的需求與產品和服務掛鉤
從顧客那里獲得反饋
中途作調整
盡量減少錯誤率
為結果而努力
建立固定的一批顧客
樹立口碑
協調好目標與當務之急的關系
實現組織目標
忠于使命
立志主導市場
稱職的經理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不管是老板、職業顧問、導師、同事還是下屬。他們知道沒有任何人能獨占所有的好點子。他們樂于案例研究,學習其他人怎么做,什么方法可行,什么方法不可行。他們相信這樣的說法“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他們善于自我反省、修改計劃、隨機應變。
稱職的經理會花時間重新評估他完成的任務,并把它看做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必需環節,而不是浪費時間。稱職的經理能為自己和他們的團隊做許多重大的事。稱職的領導能為社會作出偉大貢獻。稱職的員工能在工作中作出創舉。
3. 管理精力,贏得時間
從你如何管理自己和自己的精力,就可以看出你利用時間的充分程度。你的精力越充沛,說明你的效率越高。不幸的是,周圍的許多信息誘導我們過度耗費了自己的精力。比如睡眠不足,吃了不該吃的食物,喝了不該喝的飲料,或躺了太久。下面我們就這四個方面來看看,怎樣做才能既保持旺盛的精力,又實現自己的工作目標。
睡眠的力量
睡覺前,在電視機前坐上一個或半個鐘頭,是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辛苦工作了一整天,回家后又有一大堆家務,是該坐在電視機前好好放松一下了。但你知道嗎,有研究表明,在入睡前看電視,不僅不能讓人放松,反而會讓人更興奮而難以入眠。
電視發明以前,人們通常會在夜晚閱讀一段時間再入睡。而現在,許多人看完電視后,翻幾頁書,然后睡覺。不管你躺下去有多累,你的腦子里還是電視節目,你根本控制不了。
準備入睡
由西特制造公司贊助的一項調查顯示,成年人在睡覺前實際上會做許多事情。按照比例排列如下:
看電視 75%
關好門窗 59%
閱讀 53%
上鬧鐘 50%
祈禱或沉思 43%
跟孩子說晚安 33%
吃零食 32%
聽廣播 26%
健身 20%
上網 19%
睡前喝一杯 13%
注意:這些百分比加起來超過了一百,因為許多人在退休前,有其中的兩個或多個習慣。
上述習慣中的大多數都對睡眠無益。睡覺前關好門窗、確保安全是個好習慣,類似的還有上鬧鐘、祈禱、跟孩子說晚安。
聽廣播和上網似乎對入睡沒有害處,但這也取決于你收聽的節目和瀏覽的網站。當然,有些人有自己固定收聽的節目和喜愛的網站。
從頭看到尾,你會發現成年人在睡前的這些習慣中有一半通常不利于充足、平靜的睡眠。世界著名健康雜志《預防》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40%的美國成年人“每天都會遭受壓力的折磨,睡眠時間不超過6小時”。
在《時代》雜志的一篇題為《昏昏欲睡的美國人》的專題文章里,斯坦福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主任認為“大部分美國人都已經不知道完全清醒是什么滋味了”。國家睡眠基金會的調查也顯示幾乎68%的成年人缺少睡眠,58%的人至少每周會受到一次失眠的困擾。這些人不只是簡單的無精打采,而是處于一種完全近乎于“昏迷”的狀態中。這是一種文化困境,但你不應該成為犧牲品。
你也許已經發現,經常睡眠不足已經使你的身體和大腦無法在工作中達到最佳狀態。晚上的活動與你第二天的工作狀態密切相關。
大部分專家認為,一個星期偶爾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不會造成長期問題。第二天你可能會覺得很糟糕,但那天晚上早點上床睡覺,或者白天打個盹兒,很快就可以恢復。晚上8:30或9:00,如果你還毫無睡意,強迫自己上床休息吧,你的身體會感激你。
如果你一個星期缺少了10個小時或以上的睡眠,那么就在你的工作能力進一步減退之前改善這種情況吧。否則,花上一個多月恢復,值得嗎?
不要與你的生物鐘作對
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功能都有它自己的運動規律。每一次心跳、呼吸、說話,甚至打嗝都有一定的節奏。如果經常睡眠不足,你就會打亂這種進化了幾百萬年的內部循環。
他還發現,身體的每一個機能每24小時就重置一次。你的身體遵守24小時為周期的生理節奏,這也是所有生命體一天活動的周期。長時間打斷這種循環將破壞你自己的生理機能。
一天之中,某些時間段對于睡眠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凌晨2~5點鐘,這時身體處于最放松的狀態,而早上9點鐘到中午之前,下午4點鐘到晚上8點鐘,則是身體最警覺的時候。
如果你某天睡眠不足,輕微的運動,比如伸展四肢或短時間的散步會是很好的選擇。這樣,你可以保持一兩個小時精力充沛。如果能小睡一會兒也是個很好的辦法。
小睡
打個盹能夠讓你在一天剩余的時間更清醒。有些人很習慣小睡一會兒,有些人則沒有這個習慣。下面是有關小睡你需要注意的一些事:
下午2~3點鐘是最適合小睡的一段時間,如果睡得過久,會影響你晚上的睡眠。
在床上或鋼絲床上小睡一會兒比在椅子上打盹的睡眠質量更高,效果更明顯。
雖然睡醒后會有點暈乎乎,但這種感覺會逐漸減輕。
時間較短的小睡通常比時間長的更有效果。短時間的休息能讓你精神煥發,而睡太久則會影響你晚上的睡眠。20分鐘以內的小睡通常能夠避免快速眼動睡眠(這種睡眠醒來后會長時間感到眩暈無力)。
保證小睡的時間。在打盹之前確定不會有電話、傳真或其他東西打擾你,必要時在門上貼上“請勿打擾”的紙條。
吃的重要性
吃得有營養并且合適對于提高你的工作能力十分有益。然而,對許多人來說,注意合理飲食已經是昨天的新聞了。自從雷克洛克1955年開了第一家“麥當勞”,“快餐文化”開始盛行。工作的壓力、快節奏的生活使快餐業興旺發達,盡管這些年,關于快餐的負面頭條層出不窮,大多數人依舊吃著沒有營養的食物,保持著不良的飲食習慣。
正確飲食,首先應該從早餐開始。有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實際上損失了一天能量的重要來源,因此他們比那些吃過早餐的人精神要差。不吃早餐的人,身體里的脂肪通常比其他物質含量高。因此,早上多花10分鐘,吃個營養的早餐,你的身體會感激你。除此之外,每天補充一點復合維他命,既能減少“昏昏欲睡”的感覺,又能保證你的身體獲得必需的養分。
最后,一日三餐,不能跳過任何一餐。如果一餐沒吃東西,饑餓感和低血糖會使你感到疲倦,同時也會讓你想要大吃一頓,結果你塞了一肚子沒有營養的垃圾食品,而不是量少而精的兩頓飯。除了感到沒精神、懶洋洋,長期下去,你的體重也會增加。
水是生命之源
身體里每一個化學反應都離不開水的參與。大腦本身75%的成分就是水。然而不幸的是我們在身體極度缺水的時候才會感到口渴,而體內水分即使只是缺少2%,也會明顯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如果缺少5%,這個人的心智活動會明顯受阻。因此,你身體里是否含有足夠的水分跟你的工作效率有著直接的關系。
每天8杯水是平均標準,但大部分人等到口渴才記得要喝水。你應該在口渴之前喝水,如果渴得過了頭,你的身體需要24個小時才能重新獲得它所需要的水分。
不管你手頭上有什么樣的工作,在旁邊擺一杯水,有空就喝幾口。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事實就是: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經常跑洗手間總比脫水病倒強。記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健身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電視、電腦和通信系統使我們的社會變成了一個“坐著不動”的社會,我們的健康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僅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工業國家就有相當一部分成年人肥胖或體重超常,缺乏體育鍛煉是主要禍因。鍛煉不僅能使我們精力充沛,還能使我們更健康、更自信。
你可以尖叫,你可以抱怨,但毫無疑問,你每天都需要一點鍛煉。走10000步(大概1小時)是一種理想的鍛煉方式。如果你連十幾分鐘的鍛煉都沒有,至少要做點別的。
如果你在高樓大廈工作,下樓的時候爬樓梯。如果只上一兩層樓,也爬樓梯。如果是兩層以上,坐電梯也沒關系。
每一天,你都可以找到增加鍛煉次數的機會。比如,把車停在你要去的商店的一兩條街以外,如果是個小停車場,把車停在最頂端,如果乘坐公交車或地鐵,在你的目的地之前的一兩個站下車,其余的路可以走著去。
不管你的工作安排得有多緊,別忘了留下休閑的時間。在這個人人都擰緊發條、奔波忙碌的社會,休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愛好和娛樂活動騰出一點時間對于我們保持生活中的平衡至關重要。它也能防止我們被工作弄得心力交瘁。幸運的是,這一生中可供選擇的消遣娛樂多到我們根本無法一一嘗試,玩得好不好就暫且不管了。
你選擇的休閑方式應該能夠讓你充滿活力、機警敏捷,最后在工作上表現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