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藍多遠的天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他提了三個問題給我們,他說我們仰頭看天,看到天上那個晴天,一點云都沒有,青青的,那個叫蒼蒼的顏色,我們認為那個是藍天。他說,我問你,天真的是藍色嗎?你爬到天上看過嗎?他說那個藍色的叫做天嗎?那么今天夜里這個黑色的不叫做天嗎?也是天呀!明天早晨太陽出來,天上看到白白的那個白光,也是天呀!你看莊子多么科學,多么邏輯!
他提出第一個問題問我們,你認為青蒼這個天,就是天的正色嗎?“邪”字就是感嘆式的問號。換句話說,天究竟是什么顏色,你沒有辦法斷定它!因為天在變化,因為它是空的,沒有一個固定的顏色。所以讀《莊子》的時候要注意他提的問題,問題后面還有很多問題。
第二個問題:“其遠而無所至極邪?”你認為這個宇宙是無限大嗎?遠到沒有辦法再遠嗎?對這個問題,他沒有給答案。所以后世人講,中國禪宗完全受了《莊子》的影響,禪宗的教育法,永遠不給你答案,要你自己來作答。他說:你認為宇宙是遠到沒有底嗎?你如果說是,他說那么我們站在這里,也算是一個宇宙的起點了,我還摸得著呢!宇宙就在這里,你怎么還說它是沒有底的呢?這是邏輯問題了。所以,白馬就非馬,白馬非白,那就辯不完了。
第三個問題:“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他說,當他在高空里頭,看我們在下面,就像上方世界看我們下方世界,你說也像是從下往上看一樣嗎?這是問題了。現在很多人坐過飛機,飛上了幾千公尺的高空時,看下面,看臺灣,這個海島的畫面,好像小孩子的作業圖一樣,蠻好玩的。看到這些高樓建筑,像洋火盒一樣大,絕不是我們站在地面上所看的這個高樓。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了。他這兩個問題沒有批駁任何人,可是,已經把我們的境界都推翻了,否定了。你不要認為你的知識夠了,你的觀念可能是錯誤的,不一定對也不一定不對。你認為這個魚沒有變成大鵬鳥嗎?有的。你認為這個宇宙是這樣嗎?不是這樣的。但是,他不那么講,那么講就不是莊子了,他只提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一研究,你把自己全部觀念都會推翻了。所以,人不能固執成見,以為自己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