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遵循溝通的7個黃金法則才能把話說好

與人溝通時,情商低的人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還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情商高的人雖然用了最短時間,但是取得了高效溝通的效果,原因在于情商高的人知道遵守溝通中應遵循的黃金法則。本章詳細列舉并附以大量案例解讀溝通中應注意的幾個法則。運用好這7個溝通的黃金法則,你也可以成為高情商的溝通高手。

亞佛斯德定律:以對方的需求為切入點

和他人溝通時,假如你能夠找到他的心鎖,激發其急切的需求,并能引導這種需求,那么你就可以無往不勝。

亞佛斯德定律首先由德國人類學家W.S.亞佛斯德提出來。他認為,假如你可以激起他人急切的需求,并能引導這種需求,那么你就可以在溝通中無往不勝;相反,如果你無法激起他人急切的需求,無法引導這種需求,那么別人就不會與你進行有效溝通。

有這樣一則故事,恰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里,有一處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那里的人們關系融洽,過著幸福、富足、祥和的生活。

可是,戰爭爆發了,災難降臨到他們頭上。戰火無情地摧毀了他們的家園,他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許多人的房子都被炸成碎片,所以他們只得露宿街頭,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在刺骨的寒風中痛苦地忍受著。然而這些還算不得大災難,忍一忍也就過去了,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夜晚的降臨,對于他們來說,夜晚就是死神,山中的野獸很可能會在夜晚向他們發動襲擊。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富翁路過此地,看到村民們的悲慘處境后深為所動,于是決定幫一幫他們。

這位富翁走進人群,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我回去后一定給你們請來一位著名的舞蹈家,讓他表演給你們看,緩解你們的痛苦。”令他不解的是,沒有一個村民搭理他。富翁不解地問:“我對你們這么好,你們不感激我也就罷了,為什么連句話都不愿意跟我說?”

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一個孩子的聲音:“媽媽,我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么愚蠢。于是,富翁大聲對村民們說:“你們放心,我明天給你們帶食物來。”

令人意外的是,只有幾個孩子一陣歡呼,大人們依然板著冷冰冰的臉,什么話都不說,眼神絕望。

富翁很納悶,為什么這些人對食物也不感興趣。此時,一個村民走來,對他說:“先生,您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可是我們已經活不到明天了,您聽到山中的野獸正在吼叫嗎?今天晚上肯定有很多人被它們吃進肚子里。”

故事中的富翁不清楚村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原本以為為他們請來舞蹈家就能讓他們歡呼,看到饑腸轆轆的孩子后又覺得給他們帶來食物就能讓他們歡呼,卻不知道村民們最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讓他們避開野獸的容身之所。

溝通也是如此。與人溝通時,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方的需求。如果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安全和食物的需求是最強烈的,其次才是愛和尊重。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意識已經完全被饑餓占據,或者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而擔驚受怕,怎么會有心思去欣賞一段優美的舞蹈呢?

與人溝通,就要認真觀察、仔細傾聽,迅速獲悉對方最迫切的需求,然后以對方的需求組織溝通的言語,才能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有一位先生十分疼愛自己的兒子,兒子喜歡打棒球,想要一套棒球衣,他爽快地答應了。

父子二人興沖沖地來到商場,剛走進店里,熱情的營業員就笑臉相迎,問他們:“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們一定是想買一套棒球衣,對嗎?”

那位先生驚訝地問:“是呀,你怎么知道我們要買什么?我們還沒有張口呢!”

營業員笑著解釋說:“是這樣的,先生,您剛進來,我就發現您可愛的兒子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們體育專柜的棒球衣。”

那位先生看了看可愛的兒子,發現小家伙正用一雙渴求的目光盯著棒球衣。營業員不失時機地說:“先生,您看他那眼神多專注!您還忍心帶他去別的店逛嗎?”

那位先生笑了笑說:“好,就在這買了,幫他選一套合適的吧!”

付完款后,營業員又對那位先生說:“打棒球怎么能沒有汗衫和長襪呢?我們這里有新到的一款汗衫和長襪,相信您的兒子穿上一定特別帥。”

那位先生覺得營業員的話沒錯,多買些衣物配成一套是很必要的,于是很爽快地買下了。

付完款后,營業員又親切地問先生的兒子:“小弟弟,你有球鞋嗎?看我們這幾雙球鞋是不是很酷?穿上它,你一定能打好棒球。”

那位先生本來沒有買球鞋的打算,可是聽了營業員的話,又看了看待在店里不想走的兒子,開始猶豫起來。

營業員連忙抓住時機,對先生說:“您兒子很英俊啊!如果再穿上這雙球鞋,肯定會顯得更加英俊,更加精神,您覺得呢?”

既然營業員都這樣說了,兒子又想要,能有什么辦法呢?只能再買一雙球鞋了。

案例中的營業員的確是一位溝通高手,會揣摩客戶急切的需求,并能引導客戶的需求。試想一下,假如她不肯開口多講一句話,也許這對父子不會選擇在她的店里買衣服,或者買了衣服后就直接離開了商店。而營業員很熱情地問清楚了顧客的需要,又順便介紹其他商品,甚至還詢問小男孩是否缺少球鞋,最終成功把棒球衣、汗衫、長襪和球鞋推銷出去。

一個好的交流者必定是一個善于觀察的人,因為交流是一個雙方互動的過程,不懂得觀察就無法掌握對方的需求,只能自說自話,這談不上是有意義的交流。

找到心鎖是良好溝通的開端,因為只有知道他人最在意什么,才能明白自己該說什么,才能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欲擒故縱:巧妙周旋更易達成目的

太直接的溝通方式不能奏效時,可以采用迂回戰術,先肯定對方,等對方的心情好些后,再說出自己的意見。欲擒故縱的方法可以助我們贏得對方的信任和認同,消除對方的防備,使談話順順利利地進行下去。

與人溝通時,經常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這些猝不及防的事情往往讓人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弄得人狼狽不堪。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無理取鬧的事情,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強勢的人,此時就可以使用欲擒故縱法,利用良好的語言應變能力巧妙和對方周旋。

欲擒故縱,也就是先贊同對方的觀點,讓對方嘗到甜頭,等他放下戒心后再反對他。許多人不懂得周旋,直接頂撞對方,甚至大發一通怒火,大罵對方一頓,最后對方還振振有詞,你自己卻氣得渾身打戰。

如果發現對方反感,我們應該及時打住,通過肯定對方的方式令其放松,緩和一下氣氛,這樣才能使談話順順利利地進行下去。

一次,著名的足球評論人黃健翔要采訪荷蘭的球星古力特。一見面,古力特就對黃健翔說:“不好意思,我從來沒有接受記者采訪的習慣。”當時,黃健翔不知道該怎么辦,場面非常尷尬。

古力特轉身要走,黃健翔連忙說:“抱歉,我想您應該是誤會我了,我這一次可不是來采訪您的。”

聽了這話,古力特非常好奇,停下了往前走的腳步。

黃健翔接著說:“其實我這次來,是想把我最美好的祝愿送給您,并且給您帶來了許多來自中國的信件,它們都是您的球迷寫的,大致的意思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祝您萬事順心。’”

聽到這番話,古力特非常感動,對黃健翔說:“中國的廣大球迷這樣做,真的很令我感動。”

看到這樣的情形,黃健翔知道談話可以繼續了,于是接著說:“既然是這樣,我能代表中國的廣大球迷向您問幾個問題嗎?”

古力特依然沉浸在感動中,所以爽快地答應了黃健翔的請求。

遭到拒絕后,黃健翔采用欲擒故縱的策略,首先告訴古力特自己不是來采訪的,而是以中國球迷的身份向他表示祝愿并詢問他幾個問題,最終獲得和他說話的機會。

欲擒故縱的方法可以助我們贏得對方的信任和認同,然后爭取和對方說話的機會,你就可以趁熱打鐵,抓住時機提出自己的觀點,成功地把交談繼續下去。

被對方拒絕是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情,很可能導致接下來的話題無法順利地進行下去,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也將變得更加困難。欲擒故縱法比較適合害怕被對方拒絕的情況,甚至適用于被對方拒絕后的情況。這種溝通方式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贊同對方的觀點,甚至可以跳過剛才談論的話題,具有緩和氣氛的效果,等對方的戒心消除后,再相機行事,實現自己的溝通目的。

那么,應該如何溝通,才算是欲擒故縱呢?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1.保持平和的情緒

古人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你的失態不會令對方感到懼怕,反而會令對方感到得意。遭到他人的拒絕時,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激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反擊他人時,保持平和的心境是非常重要的,既能表現自己的涵養,又能冷靜地組織語言反擊對方。

蕭伯納的名劇《武器與人》首次演出時,立即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應觀眾的要求,蕭伯納來到臺前謝幕,沒想到竟然有一個觀眾大喊一聲:“爛透了!”面對如此無禮的語言,蕭伯納沒有氣沖沖地沖上去,而是微笑著沖那人鞠了一躬,很有禮貌地說:“我非常同意你的意見,朋友。”然后,他聳了聳肩膀,指著正在熱烈喝彩的觀眾說:“但是,我們兩個人反對這么多觀眾又有什么用呢?”頓時,觀眾向睿智的蕭伯納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2.發起有力的反擊

生活中總會碰到一些無理取鬧的事情,此時,好言勸阻某個人的不良行為,只會讓他反過來頂撞你,倒不如向對方發起有力的反擊,一下子擊中對方的要害,讓對方知難而退。

有一個無賴經常愚弄他人,看到他人被耍后就拍手大笑。一天,這個無賴在門口吃面包,忽然看到一位老人騎著毛驢,哼著小曲走了過來。于是,無賴沖著老人喊:“嗨!吃塊面包再走吧?”老人聽到喊話后,立即從毛驢上跳下來,客氣地說:“非常感謝你的好意,可是我已經吃過早飯了。”無賴拉長了臉,不滿意地說:“你答什么話呀,我問的是毛驢,又不是你。”愚弄完老人后,無賴拍手大笑。

老人本來以禮相待,沒想到竟然被如此羞辱,他很氣憤,可是又不能拿這個無賴怎么樣。老人眼珠一轉,突然計上心頭,照著毛驢臉上“啪、啪、啪”扇了三巴掌,惡狠狠地說:“出門時我問你在城里有沒有認識的親戚,你偏說沒有,我看你是不老實!沒親戚人家怎么會請你吃面包?”說完,老人又朝毛驢的屁股上打了兩鞭子,然后,老人翻身騎上驢背,揚長而去。

老人很睿智,心想:既然你用毛驢來羞辱我,我就用同樣的方法羞辱你。在生活中,遇到無禮的人時,欲擒故縱是教訓對方的一個好方法,也是反擊的一個好方式。

先發制人:率先張口占盡主動權

戰爭講究掌握主動權,與人溝通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能先發制人,掌握說話的主動權,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導整個談話的過程。

古話說得好:“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與人溝通時,率先張口的人往往能搶占先機,穩占說話的主動權。

中國人說話都非常含蓄,就算遇到很重要的事情也喜歡先寒暄幾句。可是,意外常常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寒暄過后,我們往往發現話題已經偏離了自己要談的重點。因為太含蓄,對方也不清楚我們的目的和重點。

然而,情商高的人知曉其中的關鍵,他們懂得搶占談話的主導地位,突出談話的重點;那些情商低的人因為無法搶占談話的主導地位,只得任由對方天馬行空地扯開話題,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振磊和如萍已經談了5年的戀愛,最近振磊一直計劃著向如萍求婚。盡管他已經買好鉆戒,并把鉆戒一直帶在身上,可是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為她戴上。他決定采取行動了。

第一次,振磊把鮮花和燭光晚餐都準備好了,營造出一種十分浪漫的氣氛。見面前,振磊在心底醞釀著求婚詞,可是世事難料,如萍一見面就滔滔不絕地說,絲毫不給振磊說話的機會。所以,振磊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把戒指拿出來。

第二次,振磊吸取教訓,沒有進行特別的準備,計劃在一個平凡的瞬間給如萍一個驚喜,他決定在送如萍回家的路上求婚。可是,正當他從兜里往外拿戒指時,如萍突然開口說:“振磊,咱們這個周末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吧!我聽同事們說最近新上映了一部不錯的電影。”就這樣,振磊又一次失去了求婚的機會。

第三次,振磊把如萍約到后海邊,對她說:“親愛的,咱們已經相戀5年了。這些年來,咱們打打鬧鬧,大小矛盾不斷,記得有一次,咱們因為一點小事吵架,你鬧著和我分手……”不等他說話,如萍就打斷他說:“說這些干什么,咱們是來玩的,快走!從這里走到南鑼鼓巷去,那里好玩。”振磊無奈地嘆了口氣,求婚的計劃又一次破滅。

經過前三次的求婚失敗,振磊終于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他決定先發制人,務必取得成功。這一次,他買好鮮花,見到如萍后立即單膝跪地,深情地說:“如萍,嫁給我吧!我已經試著向你求婚三次了,可是每次話沒說出口就被你打斷了。這一次我想直接說出來,省得再被你打斷。雖然我這個人不夠帥,錢沒那么多,口才也不夠好,但是我有一顆愛你的心。咱們相戀5年了,你對我的脾氣已經很了解,不用我多說什么了,今后我會一如既往,一輩子都對你好。答應我,嫁給我!好嗎?”

振磊前三次求婚失敗,就是因為他沒有搶奪話語權,每一次剛張口就被如萍搶去話頭,把握不住求婚的機會。其實,我們平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是為了一件事情專門找某個人商談,可是最后竟然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始終找不到機會說出自己的事。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人,更容易讓對方主導話題。

所以,當你遇到十分重要的事情,目的十分明確時,應該開門見山地擺明談話的重點和目的,并圍繞這個重點展開交談。比如,你可以明確告訴對方“我要和你聊的是……”或“我想說的是……”這樣一來,對方就只能順著你的話題往下走,自然沒有辦法說別的了。

1972年12月,歐洲共同體舉行了一次談判,談判的主題是分攤費用。在會議上,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首先表示,英國在歐洲共同體負擔了太多的費用,但是并沒有獲得相應比例的回報,所以應該把英國每年負擔的費用減少10億英鎊。

聽了撒切爾夫人的話后,各國首腦都很驚訝。半天過去了,各國首腦給出意見,提出把英國每年承擔的費用削減2.5億英鎊,因為他們覺得削減2.5億英鎊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做法。但是,素有“鐵娘子”之稱的撒切爾夫人卻不同意,她要為英國爭取更大的利益,因此堅持原有的立場,絲毫不肯讓步。就這樣,雙方相持不下,談判陷入了僵局。經過多次協商,歐洲共同體最終同意把英國每年負擔的費用削減4億英鎊。

撒切爾夫人采用先發制人的策略,首先提出一個歐洲共同體不可能接受的數字,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各國首腦的預期目標,再通過多次談判的方式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不過,這條溝通法則并不是說我們交流之前寒暄幾句不好,而是提示我們,寒暄之后一定要直接說出自己的主題,爭取談話的優勢地位。

綿里藏針:過剛易折不如柔中帶剛

鋒芒畢露顯得太過剛強,而太過剛強則容易折。此時,“綿里藏針”不失為一種反擊的好辦法,既讓對方抓不住你的辮子,又顯得反抗更有力量。

“綿里藏針”指的是外表柔和,內心剛強,與人溝通時可以讓人感到刺痛,但又不過分傷人。與人溝通時,因為要考慮到自己的風度和他人的自尊,所以往往不能用太過尖銳的語言批評他人,而要用“綿里藏針”的技巧,表面上十分柔和,實際上給對方一個難以忘記的教訓。

應對他人的無理行為時,可以直言相告,可是有時候鋒芒畢露并不是一種最好的選擇。直接反抗看似強硬,實際上并沒有“綿里藏針”效果好。因為直接反抗很可能被對方找到化解的破綻,而“綿里藏針”卻會讓對方自食其果,又拿你無可奈何。正如發生在蘇格蘭詩人彭斯身上的一件有趣的事。

一天,彭斯在泰晤士河畔遇到一位落水的富翁,正被一個冒著生命危險的人救了出來。那個富翁非常小氣,只肯給自己的救命恩人一塊錢作為回報。圍觀的路人看不下去了,都覺得那個富翁太無恥了,一致要求再把他丟到河里去。可是,彭斯上前制止了大家,并對大家說:“我們把他放了吧,他很清楚自己的命值多少錢。”

與人交流時,應該注意語言的分寸,假如不想違背自己的原則,同時也不想太過強硬,就可以使用“綿里藏針”這一計策。

“綿里藏針”講究的是說話迂回,使對方在精神上得到一些滿足,從而減少因為頂撞而產生的不滿。所以,在語言策略上,一定要采用“先肯定后否定”的形式,語句一定要委婉,給對方留有余地。這樣既可以委婉地拒絕對方,又可以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英國大作家蕭伯納年輕時身體特別瘦小。一次,他參加一個宴會,在宴會上遇到一位大腹便便的人公然取笑他說:“蕭伯納先生,第一眼看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在鬧饑荒。”周圍的人聽到后,都為蕭伯納捏一把汗,擔心他不知道怎么應對。沒想到,蕭伯納竟然十分有禮貌地回答說:“我也是這樣,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那些地方鬧饑荒的原因了。”聽了蕭伯納的回答,在場的人無不敬佩他的機智。

1984年,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里根身上。當時,美國總統競選,里根和對手蒙代爾正在進行電視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蒙代爾自稱年輕力壯,攻擊里根的理由是他的年齡太大了,不適合當總統。作為回擊,里根回答說:“蒙代爾說我年齡大,精力不夠充沛,雖然他很年輕,不夠成熟,但是我不會在競選中利用他這些缺點。”這句話說出后,現場立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蒙代爾年輕氣盛,面對他的挑釁,睿智的里根并沒有以牙還牙,更沒有破口大罵,而是用“綿里藏針”的計策給對方以反擊。這種反擊方式既不失風度,又給人一種沉穩持重的感覺。

試想一下,假如裝聾作啞,不加以反駁,就會顯得缺乏機智,給人一種難有作為的印象。里根根據自己的長處和對方的短處,采取了“綿里藏針”的策略,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讓對方沒有還擊的機會,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通過這一番較量,里根展現出自己的足智多謀和寬容大度,同時又委婉地抨擊了對方的淺薄和狹隘,讓觀眾覺得自己更能勝任總統職務。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事情,甚至會遭遇他人的惡意挑釁,使得我們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此時,“綿里藏針”、柔中帶剛不失為一種好的交流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巧妙地粉碎他人的挑釁,助我們從矛盾中解脫出來。我國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就經常使用這種方式對付敵人,往往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方的缺點。

“綿里藏針”有一個非常大的作用,那就是用比較和緩的語氣表達出自己強硬的態度和尖銳的觀點。使用這種方法,應該注意多使用那些委婉的詞語,即以“綿”爭取人心,同時以“針”表明自己的觀點,又狠又準地擊中對方的要害。

古德定律:溝通要有的放矢

要想獲得溝通上的成功,就要準確把握他人的觀點。別人說完話后,不妨問一下自己:“他為什么要這么說?他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準確了解他人的目的,才能知道怎樣和對方交流。

美國心理學家P.F.古德曾經提出,人際交往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可以準確地把握他人的觀點,也就是有的放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古德定律。

與人溝通,一定要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目的,這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只有明確溝通的目的,才能在與人溝通時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郭是一名業務員,負責的工作是給陌生人打電話預約見面,可是他總被對方掛斷電話。一天,他打給一位陌生人:“您好,請問是張先生嗎?我姓郭,是藍天裝飾公司的業務代表,您叫我小郭就好了。您是一名成功人士,我這次打電話的目的是想向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產品……”

聽到這里,電話那端的張先生直截了當地說:“小郭,不好意思,我對你們的產品不感興趣,而且我現在正在忙,不方便接電話,就這樣吧!”說完,張先生就掛斷了電話。

小郭無奈地嘆了口氣,對同事老吳說:“您看,吳叔,又一個掛斷我電話的。已經打了一個多小時了,每次和客戶說兩三句,客戶就會把我的電話掛斷。”

老吳問他:“小郭,你知道為什么客戶不愿意和你見面嗎?因為你沒有告訴客戶你的目的只是想和他見一次面,也沒有準確把握客戶的意思。你的捧場話說得太夸張了,開口就給對方扣了一個‘成功人士’的高帽子,會嚇著對方的。你這樣的表述太露骨了,會給對方一種你在刻意推銷的感覺。”

小郭問:“那我該怎么說呢?”

老吳回答說:“你別忘了你的目的是什么,是通過電話約見客戶,而不是在電話中把產品賣給客戶。畢竟在電話中,很多事情是沒法說明白的。退一萬步講,就算客戶相信你這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人,難道還能在電話中完成一筆交易?你要明白客戶是怎么想的。”說完,老吳拿過電話,對小吳說:“你看我怎么做的。”

老吳撥通了陌生人的電話號碼:“您好,請問是周先生吧?我姓吳,叫我老吳就行。咱們從來沒有見過面,不過我想和您聊1分鐘,可以嗎?”

周先生回答說:“不好意思,我正在開會!”

老吳立即說:“非常抱歉,周先生,打擾您了,請問我半個小時后打給您可以嗎?”

周先生回答說:“好吧!”

半個小時后,老吳再次接通電話說:“周先生,您好!我是半個小時前給您打電話的老吳,您叫我現在給您打過來,請問現在方便接電話嗎?”

周先生好奇地問:“你是做什么的?為什么給我打電話?”

老吳回答說:“我是藍天裝飾公司的業務代表,專門為中小型公司做一些辦公室的設計和安裝工作。”

周先生回答說:“可是我對你們公司不熟悉,不敢直接和你們做生意啊!”

老吳回答說:“周先生,這一點您不用顧慮,因為我給您打電話的目的是給您帶去一些資料,肯定不會立即做成生意的。您即便暫時不需要也沒關系,可以先看一下資料,今后有需要時想到我就行了。”

周先生笑了笑,說:“沒想到你對我還挺放心的呀!”

老吳笑著說:“即便做不成生意,也可以交個朋友嘛!我這幾天剛好在您公司附近跑業務,您看明天給您送去還是后天給您送去?”

周先生回答說:“那就明天上午9點給我送來吧!”

老吳說:“好的,那就明天上午9點見!再見,周先生!”

老吳放下電話后,小郭佩服得連聲叫好。

與他人溝通,能否準確地把握對方的觀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決定了溝通的效率和成敗。如果你對他人的想法不夠明確,不妨先探明后再進行溝通。

許多人常忽略他人的意見,總是覺得自己說出的話,只要聽者沒有異議,就等于默認了,其實這只是主觀感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實際上,人們存在各種溝通偏差,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

實際上,想要準確把握他人的觀點并非易事,否則也不會出現那么多溝通失敗的案例。不能準確把握他人的觀點,說出的話就不能直抵對方的心靈,溝通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古德定律無疑是在提醒人們:要想完成一次完美對話,就要事先摸準他人的觀點,就要學會善解人意。別人說完話后,不妨問一下自己:“他為什么要這么說?他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充分了解他人的目的,才能知道怎樣和對方交流。

避實就虛:巧妙繞開令人尷尬的話題

遇到無法應對的話題時,假如一直和對方在這個話題上糾纏,就會讓自己變得被動。此時,可以使用“裝作不知道”的辦法,避實就虛,巧妙繞開令人尷尬的話題。

掌握說話的技巧既可以讓人左右逢源,又可以在陷入困境時化險為夷。當我們遇到比較難回答的問題時,最重要的是利用一些策略,在不得罪人的前提下維護自己的利益。

在人與人交往的場合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其中不乏那些處處讓你為難的刁鉆刻薄之輩。此時,可以使用“裝作不知道”的辦法,繞開令人尷尬的話題。

乾隆時期,有一位能言善辯的大臣叫劉墉。都說“伴君如伴虎”,這話一點都不假,與乾隆皇帝的相處過程中,劉墉幾次面臨危機,卻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巧妙化解了。

一次,乾隆皇帝和劉墉在承德避暑山莊度假,二人看到一尊彌勒佛像。乾隆皇帝突然指著彌勒佛像問劉墉道:“佛為什么對朕笑?”其實,乾隆皇帝當然知道彌勒佛笑口常開,見了任何人都會笑,之所以這樣問劉墉,就是為了刁難他,給他難堪。

劉墉回答說:“皇上是文殊菩薩轉世,也就是當今的活佛,佛見了佛當然要笑。”劉墉避實就虛,巧妙地繞開話題,不僅回答了乾隆皇帝的難題,還趁此機會“拍了個馬屁”。

沒想到,乾隆皇帝又接著問:“那佛為什么也對你笑?”

既然已經說了“佛見了佛當然要笑”,如今彌勒佛見了劉墉也笑,豈不是說劉墉也是佛?如此一來,他就和乾隆皇帝平起平坐了,那可是大逆不道之罪。乾隆皇帝提出這么刁鉆的問題,回答不好甚至有可能掉了腦袋。

劉墉又一次避實就虛地回答說:“佛對臣笑,是因為佛在笑臣成不了佛。”這一次,劉墉巧妙地繞開了“佛”這個主題,抓住“笑”做文章,把“笑”解釋成嘲笑,既巧妙地回答了乾隆皇帝提出的問題,又不使自己落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

正是利用了避實就虛的說話技巧,劉墉才得以化解乾隆皇帝出的難題,擺脫尷尬的處境。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難免遇到類似的刁難,不回答顯得自己不夠禮貌,直接回答又會觸犯自己的利益或暴露自己的隱私,那么該怎么做呢?

你也可以嘗試著使用避實就虛的說話技巧,遇到不好回答的問題時,就裝作什么都不知道,躲開別人說話的鋒芒,擺脫尷尬的局面。不過,避實就虛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最關鍵的是躲閃避讓的機智。雖然是在表演,但是要表現得自然一些。

王小姐是一家酒店的服務員。一天,酒店里來了幾名男青年,目不轉睛地盯著王小姐,其中一個青年無禮地問:“你就是王小姐吧?我一個哥們說你長得非常漂亮,我們來看一下究竟有多漂亮。現在看來也就那樣吧!我哥們的眼光很一般啊!”說完,其他幾個青年哈哈大笑。

面對這樣的侮辱,肯定不能破口大罵,因為那樣既影響酒店的聲譽,也丟了自己的教養,甚至還有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險中。義正詞嚴地反擊行嗎?也不行!因為會讓那幾名男青年下不來臺。

王小姐沒有發怒,而是溫聲細語地說:“別光說漂亮話呀!你們是來喝酒的吧?要點什么下酒菜?我立即去通知后廚。”

王小姐裝作什么都不知道,避實就虛,直接問:“你們是來喝酒的吧?要點什么下酒菜?”既不失禮貌,又盡到了服務員的責任。“別光說漂亮話呀!”表面上看是在夸獎那名男青年,實際上是在諷刺他。

有時候,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可以讓雙方溝通得更順利。因為當與人溝通陷入被動時,直接正面回答問題或者抓著原來的話題不放,只會導致自己更加被動。回避實質性問題,避實就虛地偷換概念,順利為自己解圍,才是最好的應對方法。

一些人擔心避實就虛總是繞來繞去的,會給人一種缺乏真誠的感覺。其實,它不過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應對策略,目的是轉移他人的關注點,讓自己免于尷尬。所以,當你遇到令人尷尬的問題時,不妨選擇巧妙繞開,用避實就虛的策略,助你不戰而屈人之兵。

漸入佳境:做好鋪墊再逐漸進入主題

直抒胸臆總是給人一種太突然、缺乏深思熟慮的感覺。此時,不妨使用漸入佳境的方法,先做好鋪墊,再逐漸說出主題,讓對方慢慢明白你的立場和態度。

《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片段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賈母問劉姥姥大觀園好不好時,劉姥姥并沒有直接回答“好”或“不好”,而是先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然后像講故事一樣說:“我們鄉下人到年關,都上城來買畫兒貼。時間長了,大家都說,怎么也得到畫兒上去逛逛。想著那畫兒也不過是假的,哪里有這個真地方呢?誰知我今兒進這園里一瞧,竟比那畫兒還強十倍。怎么也得有人照著這個園子畫一張,我帶回家去,給他們見見,死了也值得。”

贊美大觀園時,劉姥姥先介紹鄉下人過年買畫的習俗,像嘮家常一樣又說盼望有朝一日到畫里去逛逛,烘托出圖畫的美。此時,她話鋒一轉,說不信世上有這么漂亮的地方。等做好了這些鋪墊,她又話鋒一轉,說眼前的園子比畫上的更漂亮。

回答賈母的問題,原本不用這么麻煩,直接說“好”就行了,可是劉姥姥卻故意“迂回”繞彎子,使贊美的效果大大增加。本以為劉姥姥的話已經結束,可是劉姥姥此時說的話還是在鋪墊,為了讓人以為她說的毫不夸張,她又說“怎么也得有人照著這個園子畫一張,我帶回家去,給他們見見,死了也值得。”話說到這里,才算是入了“佳境”。

大家都喜歡聽循循善誘的教導,因為循循善誘的談話讓人覺得真誠,真正的溝通高手都深諳此道。因此,你越想高效地傳達自己的觀點,就越不能直白地表達,應該做足充分的鋪墊工作。

有這么一個傳說。有個叫伊凡的樵夫,在某天上山砍柴時迷了路。黃昏時,又累又餓的伊凡終于在荒涼的山坳里發現了一戶人家。

“里面有人嗎?”伊凡上前敲門。出來開門的是滿臉皺紋的老太太。

“親愛的老奶奶,您好!”口齒伶俐的伊凡又是敬禮,又是請安,“我在山里迷了路,想借宿一宿,行嗎?”

老太太說:“可以,你就住到柴房里吧。”

伊凡又請求道:“老奶奶,您再行行好,我一天沒吃東西了,給點吃的吧?”

“可是我家什么吃的都沒有。反正天很快就要亮了,你就忍耐一宿吧。”

“真小氣!”伊凡心里暗暗叫苦,臉上卻微笑著說道,“沒關系,沒關系。不過,你鍋子總是有的吧?”

“鍋子是有的,不過你用來做什么?”老太太好奇地問。

“煮斧頭。”伊凡從腰間取出一把斧頭,在水里洗得一干二凈。

“斧頭怎么能吃呢?”好奇的老太太想看個究竟,就把鍋子借給了他。

伊凡把斧頭和水放進鍋里煮了起來。不一會兒,水開了,他嘗了一口,說道:“要是放一點兒鹽就好了。”老太太就給了他一些鹽。

伊凡又嘗了嘗說:“真美味啊。要是再加一點兒油,味道就更好了!”老太太又給了他一點兒油。

伊凡把油倒進去,攪了攪,又嘗了一口說:“不錯,不錯。再加點土豆味道一定更棒。”老太太又拿出來一捧土豆。最后,伊凡笑著對老太太說:“可以吃啦,我們一起來吃吧。不過,最好再加點面粉。”這時,老太太才發覺自己上當了,不過已經這樣了,她也只好忍痛舀了一碗面粉。

聰明的伊凡采用了循循善誘的方式讓老太太一點點做出讓步,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雖然一開始討要吃的遭到了無情的拒絕,看似毫無回旋的余地。伊凡卻并沒有“死纏爛打”,而是立刻放棄了請求,轉而求一口鍋,把目標分解,一步步讓對方做出讓步,直到完全妥協。

實際上任何時候做任何事都要講究一定的策略,人際溝通也同樣如此,先做鋪墊再拋出主題的溝通方式往往會更容易打動對方。

所謂會說話,其實就是運用各種說話技巧,讓自己說出的話更生動、更吸引人,“漸入佳境”的說話策略無疑是溝通高手的“撒手锏”。但是要注意的是,這種說話技巧雖好,也要把握好度,不能鋪墊得太長,否則會讓對方失去耐心,最后導致你要講的話沒有機會說出口。所以,使用漸入佳境的策略時,不要忘記一個原則:一切都是為主題鋪墊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静安区| 中西区| 文成县| 晋江市| 凤翔县| 锡林郭勒盟| 邢台市| 长治县| 瑞金市| 大悟县| 云阳县| 三江| 双桥区| 新和县| 象山县| 民县| 南华县| 曲阜市| 克什克腾旗| 襄樊市| 虹口区| 久治县| 凤台县| 固镇县| 黔南| 陇西县| 濮阳县| 黔江区| 航空| 四子王旗| 志丹县| 茶陵县| 涞水县| 陕西省| 锡林郭勒盟| 扶风县| 辽阳市| 福泉市| 通州市|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