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銅時代的航海活動
西南亞是世界上最富生機的一個文化和商業發展的十字路口。始于安納托利亞、高加索山脈、中亞、南亞以及阿拉伯半島和黎凡特的多條陸路通道都在那里交匯。它橫臥在波斯灣的頂端,美索不達米亞通過大海將印度洋及其從紅海到孟加拉灣之間的附屬海域所構成的環形陸地連接起來。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也加強了從波斯灣到西南亞心臟地帶之間的直接聯系。而這些河流比雄偉的尼羅河更加反復無常,它們是主要的交通干線。通過這些河流,印度洋的貿易北達安納托利亞,西至地中海地區。美索不達米亞人跨越這些陸路與河流,改進了出現于公元前三千紀后期(比埃及的王朝時期還要早好幾個世紀)的文明,如文字和城市居住等方面。蘇美爾人及其繼承者的國家從來沒有獲得埃及所特有的那種政治連續性,但是美索不達米亞人是制定海洋法和商法的先驅。他們最古老的文獻包括薩爾貢國王起源的故事和史詩《吉爾伽美什》(Gilgamesh),這些文獻與晚期希臘神話、希伯來和基督教經典、伊斯蘭教經典以及波斯和阿拉伯的民間故事交相輝映。這些故事通過幼發拉底河傳播到黎凡特沿海地區,再從那里借助船只傳播到地中海的其他地區。美索不達米亞與東部地區之間的海上聯系的歷史更為悠久。人們經過波斯灣到達巴林島、阿曼和伊朗南部地區,以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哈拉帕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三千紀后期達到頂峰)的海上前哨。這些范圍廣闊的交通線路盡管有些模糊,但仍清晰可辨,人們用由木材或有彈性的蘆葦制造的船只在其間航行。
商人們主要經營貴重而新奇的物品,然而,針對上層客戶的如此遠距離的貿易,不可能在公元前20世紀時哈拉帕文明的衰落中幸存下來。美索不達米亞的商人和統治者很自然地把目光轉向地中海,這可能有助于解釋克里特文明在大約同一時期出現的繁榮。當時,克里特島的商人正在與希臘、黎凡特和埃及之間開展貿易,從而將其印記留給了位于大陸上的邁錫尼文化。邁錫尼文化不斷發展并最終將其繼承,成為了愛琴海世界的文化中心。邁錫尼時代持續到“海上民族”(人們對那些來歷不明的北方移民的稱呼)途經近東和埃及而橫掃其領土為止。之后2個世紀的歷史表明青銅時代的文化活力頗弱,但是海上交通依然得到維持,通過這些海上交通線,我們能夠追溯始于10個世紀后的腓尼基人和希臘人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