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幽默:我最在意你笑沒笑
- 王自健的魅力脫口秀
- 張笑恒
- 14055字
- 2018-07-17 20:09:12
1.相聲演員最重要的素質是幽默感
在王自健看來,相聲演員最重要的素質“不是繞口令,不是字正腔圓,而是幽默感”。他說:“段子是有幽默感的人根據身邊發生的事想出來的,絕對不會是憑空捏造的,所以幽默感永遠不會被榨干。”
王自健很看重幽默感,因為他認為這是相聲演員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同時也是做人必不可少的素質。
在一期《今晚80后脫口秀》中,王自健“喜極而泣”,用激動的顫音跟觀眾報喜:“我們節目終于有贊助商了!”
王自健還作勢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隨后圍繞著贊助商“六個核桃”展開了調侃。王自健先是提議在場觀眾自己鼓掌,慶祝終于有冠名贊助,隨后又表示節目選擇提神醒腦的飲料,是因為“能幫助80后加班族”,王自健感覺不對,遲緩了10秒才又說:“提神醒腦飲料只會讓他們加更多的班,‘六個核桃’能補充大腦消耗,最重要的是可以轉贈給老板,老板多喝‘六個核桃’,腦子的毛病就好了,不會讓你們加班了。”觀眾們哈哈大笑。
相聲演員經常說有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其中的“逗”就是讓大家笑,是幽默力的集中展現。沒有幽默感說不好相聲,就像王自健說的,相聲段子要進行創新,需要有幽默感去把握笑點的節奏。否則創作出來的作品會干巴巴的,在臺上表演也會死氣沉沉,觀眾不可能被逗笑。
舞臺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地方,沒有幽默感的相聲演員只能按部就班地說臺詞,臺下一旦發生情況,臺上的演員就不能很好地應付。比如觀眾跑上臺送花、離場上廁所、喝倒彩等情況,必須要用幽默化解才行,要不然場面就“砸”了。
郭德綱的相聲極其受歡迎,他每次登臺,都有很多個觀眾送禮物,郭德綱既要照顧觀眾的情緒,又要保持相聲進度,所以會跟觀眾調侃一番。比如,有觀眾送禮物,郭德綱會說:“來就來嘛,還帶禮物,你們買門票已經很貴了……”話鋒一轉:“還有送的嗎?”
這種幽默感會讓相聲演員時刻保持著歡聲笑語的氣氛,隨時能“抓哏”,在場觀眾出現什么狀況都可以轉化為笑料,給表演帶來全新的體驗。有一個老大爺上臺跟一個相聲演員擁抱,抱完還不走,嘴里一直說著話,人家也沒辦法趕他下去,只好借機說:“借錢?我可沒錢啊大爺!”
幽默是一種機智,更是生活的調味品,有幽默感的人把生活當做自己的舞臺,在沉悶無聊的日子里,在憂傷痛苦的時刻里,用幽默感給別人帶去歡笑。所以幽默感不僅僅是相聲演員的基本素質,更是做人的“基本功”。
相聲大師馬三立在臺上幽默自如,在生活里也時常能用幽默帶來歡樂。有一次,馬三立的女兒和女婿從廣西回來看望馬三立。見面后,馬三立端詳著女婿,問道:“你今年……”
女婿趕緊說:“四十二歲。”
馬三立說:“太不像了,你長得少相。”沉吟了一會兒,又說:“你讓大伙看看,頂多也就像四十一歲零十一個半月的。”
女婿笑著說:“合著我就少相半個月?”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會兒,在天津經常會買到許多假冒偽劣產品。那天馬三立正跟女婿聊著天,點上一支煙抽兩口就滅了,再點上又滅了,這說明買到假煙了。馬三立把煙丟掉,指著桌上的卷煙盒問女婿:“你看看這是什么牌子的?”女婿拿起來看看說:“墨菊。”
馬三立“氣憤”地說:“是墨菊嗎?這是鋸末!”
幽默的人往往比較陽光具有正能量,很難想象一個悲觀的人、習慣抱怨的人會非常具有幽默感。幽默感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多彩,無論你是不是相聲演員,想要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就需要幽默感來進行調和。
幽默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心態。在幽默的人看來,生活沒有過不去的坎,凡事笑一笑就沒有什么不能解決的了。
美國著名的主持人丹弗里曾主持了一場晚會,這場晚會并沒有其他節目,只是丹弗里和協助他主持晚會的幾個文藝界著名人士在臺上進行脫口秀,下面我們看看丹弗里與明星布拉德利的一段對答。
老布拉德利兩鬢斑白,是影壇老戲骨,他步履蹣跚地走上臺來,很艱難地在臺上就座。看到這樣一個老人,讓人很自然地為他的身體擔心。但是丹弗里卻想借機調侃:“你還經常去看醫生?”
布拉德利回答說:“是的,常去看。”
“為什么?”丹弗里一臉壞笑,結果卻遭到了布拉德利的“反擊”:“因為病人必須常去看醫生,這樣醫生才能活下去。”
臺下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觀眾們都為老布拉德利的機智和樂觀喝彩。
丹弗里不依不饒地問道:“那你常去藥店買藥嗎?”
“當然,我經常去。這是因為藥店老板也得活下去。”布拉德利回答。
臺下又一陣掌聲。丹弗里繼續問道:“那你常吃藥嗎?”
“不,我常把藥扔掉,因為我也要活下去。”
丹弗里轉而問另一個問題:“嫂子最近好嗎?”
“啊,還是那一個,沒換。”
臺下哄然大笑。
2.幽默的根基一定來源于生活
王自健以讓人爆笑和幽默感十足的相聲先聞名于北京城,隨即從北京火到上海再到大江南北。縱觀王自健的經歷,就會發現他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夜成名”,王自健從小就愛琢磨事情,又在電視臺做了好幾年幕后,善于觀察生活、積累豐富閱歷并提高思考力。在一次記者采訪中,王自健也坦言自己的幽默是來源于生活。
記者:“你覺得幽默的根基是什么,是一種真實還是有閱歷?”
王自健:“首先一定來自于生活,一件好笑的事情一定來自于你身邊有可能發生的事。比如我舉個例子,侯寶林大師有個相聲叫《醉鬼》,說的是兩個醉鬼拿一手電筒打一光柱,說你順著爬上去,另一個說我上去了你一關電門我掉下來。其實這是一個捷克笑話,講的是兩個神經病。那個年代人們對神經病沒有概念,但是一說生活中常見的醉鬼,大家就笑了。”
王自健解釋道:“幽默是生活中發生的,比如我說生活中老婆打我的事情,這些事在我的生活中是不會發生,但是在周圍的環境和家庭中是有可能發生的。為什么黃色笑話這么廣受歡迎,就是因為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或至少琢磨過吧。”
2012年7月,北京遭遇幾十年一遇的大暴雨,城市里很多地方都能劃船了,王自健將此編成了一個笑話:“北京市政建設怎么啦?不就是一場雨嗎?給我們弄得跟威尼斯似的,我們還美呢,水鄉澤國嘛。有一個外地朋友前幾天正好來北京,我帶他轉悠,朋友說:‘哦,這個海淀區名不虛傳吶!’”
當幽默脫離生活后,只會讓人不知所云。曾有一個演講家,精心準備了幾個笑話,他在美國演講時引來爆笑,結果到了歐洲演講卻效果很差,觀眾沒有幾個笑出來的,演講家就開始思考問題所在,結果他發現自己準備的笑話是關于印第安人的,歐洲人很少了解印第安人,自然笑不出來。
這也就是很多人在看美國、英國一些很出名的脫口秀笑不出來的原因,很多人不理解那些老外在笑什么,其實這是地域差異和文化差異造成的,他們的幽默并不貼近中國人的生活,反過來我們的幽默也不一定被外國人理解。正如上面王自健那個關于海淀區的笑話,如果沒有北京那場轟動全國的大雨,也達不到那樣的效果。
生活處處有幽默,有些人覺得生活無聊、煩躁,只是因為他沒有一雙發現幽默的眼睛罷了。職場、大學宿舍、大學食堂、公交等等場景,往往是幽默笑話的發生地,原因就是這些場所大家十分熟悉,甚至會有似曾相識之感,“笑”果就會很好。所以,想要成為一個幽默的人,可培養自己觀察生活中有趣現象的能力。
黃西,一個來自中國的理科博士,他帶著濃重的東北口音的英文,用英語給美國人表演脫口秀,一瞬間火遍了全美國。
1970年,黃西出生在吉林省,他父親在礦廠工作,母親是個醫生,黃西讀書的時候很喜歡逃課,上高中時,由于成績平平考大學無望,他的父親給他介紹了一份燒鍋爐的工作。黃西雖然貪玩,但智商一點也不差,后來幡然醒悟,經過努力,考上吉林大學生物化學系。
上大學時,黃西第一次走出家鄉來到省城長春。去長春的路上,他永遠都不會忘記。當時他乘11個小時的火車,并且是站票。在這一過程中,他看到車上來來往往的許多人,每個人都與眾不同,這段經歷為他日后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黃西上大學的時候,喜歡說笑話、講段子、演節目,不管他在哪兒,笑聲就會跟隨而來。幽默有時候也是一種無形的凝聚力。大學5年,他憑著幽默贏得良好的人緣,當了3年班長。
當時有一陣子興起出國熱,黃西沒有想太多,本著去外國長見識的想法,申請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為了通過GRE英語考試,他“傻里傻氣”使出蠻勁,把牛津英語字典背了好幾遍。
黃西隨身帶著筆記本,每天記錄5~10個笑話。2009年4月12日,他成為了第一個在萊特曼秀表演脫口秀的亞洲人。CBS的“大衛·萊特曼秀”,這個號稱美國深夜節目收視之冠的秀,成就了黃西,使他一躍成為當下全美炙手可熱的喜劇新星。
黃西的幽默笑話多來自于中美差異,他有很多關于華人、美國人、移民等問題的幽默笑話,這都來自于他多年的經歷。
有人說幽默是生活的另一種不同意見。的確,無論面對艱辛或是困難時,幽默總能給人以笑一笑的希望。即便在最嚴苛的生活里也有著小小的幽默等待被發現,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3.幽默是件技術活
幽默是件技術活兒,要掌握幽默很難,稍有偏差就會幽默感盡失。王自健的脫口秀里運用了大量幽默的技法,《羊城晚報》的記者曾問王自健:“脫口秀主持有哪些技巧?”王自健答:“我是一個脫口秀藝人加主持人。喜劇幽默是精確的,慢一個字,多說0.5秒,都不會有人笑。”
王自健在節目里講起爸爸媽媽們很容易被養生知識迷惑,整天研究吃什么能養生,王自健說:“吃什么東西能夠多活幾年,目前口口相傳吃了這東西能多活幾年的東西就是唐僧肉。在原文里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白骨精,它是第一個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很快這個消息就在妖精圈里傳開了——這就是最早的朋友圈謠言轉發。在抓住唐僧之后,就不能跟唐僧好好商量一下嗎,又沒有規定是哪一塊肉,逮住唐僧之后可以跟他聊嘛:‘唐長老,最近有沒有長鼻息肉啊?要不要給您拉個闌尾?’”
幽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并靈活運用,才能讓人捧腹并受益匪淺。
幽默在技術層面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借鑒。
(1)順水推舟法
順水推舟法就是抓住對方的話茬,順著說下去,讓其向著自己的方向發展,從而產生強烈的幽默效果。比如,美國著名總統林肯曾經遇到一位記者,這位記者不認識林肯,便說道:“我們新上任的總統外表丑陋,不知道是個什么樣的人。”林肯說道:“據我所知,他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記者好奇:“為什么?”林肯說道:“因為他正站在你面前忍著沒揍你呀!”兩人大笑。
(2)隨機套用發揮法
這是把生活里的東西套用在兩個談話人之間熟悉的事物上,比如郭德綱曾說過:“在三米跳板中,郭晶晶給吳敏霞捧哏。”這就是把雙人跳板形容為相聲的捧哏逗哏,幽默色彩就產生了。
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畫家。他頦下留長須,講話詼諧幽默。一天,他與友人共飲,座中講笑話,都是嘲弄長胡子的。
張大千默默不語,等大家講完,他清了清嗓門,也說了一個關于胡子的故事,他講三國時關羽的兒子關興和張飛的兒子張苞爭論誰的父親功績更大,張苞稱贊自己父親:“我父親當年三戰呂布,喝斷壩橋,夜戰馬超,鞭打督郵,義釋嚴顏。”
而關興則十分著急,口吃半天:“我父親號稱美髯公……”然后就說不下去了。這時,關公顯圣,立在云端上,聽了兒子這句話,氣得鳳眼圓睜,大聲罵道:“你這不孝之子,老子生前過五關斬六將之事你不講,卻在老子的胡子上做文章!”在座的無不大笑。張大千巧妙地套用了關于胡子的幽默故事,不僅使自己擺脫了眾矢之的的困境,而且也反擊了友人善意的嘲弄。這就是運用隨機套用法的妙處。
(3)出人意料非常規法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在車里面換衣服,有人趴著窗戶,大姑娘,我急了,你總是這么看人換衣服嗎?那女的回了一句,你總在別人車里換嗎?”他還有其他的段子:“住的房子千瘡百孔,一下雨算要了親命了:外邊小雨屋里中雨,外邊大雨屋里暴雨,有時候雨實在太大了,全家人都上院里避雨去。”
這是利用出人意料的反差形成的幽默,一般頗具想象力,當我們在描述一件事情時,聽者會預測事情的發展,當事情發展完全超乎想象,并且帶著荒誕詼諧時,幽默就出來了。想象力越豐富,幽默的效果越好,結尾一定要造成巨大反差,尤其不能符合人們常規思考才行,如上面郭德綱的“去屋外面避雨”的段子,就非常符合這個特點。
(4)拐彎抹角法
幽默可以用間接暗示的方法,來使對方領悟,避免可能出現的尷尬。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蘇州獅子林,見那假山似通似斷,像迷魂陣一般,玩得開心。游罷假山,當地官員請他題字,他一時得意忘形,寫了“真有趣”三字。正好旁邊站著接駕的狀元黃熙,他覺得這三字意太俗,有失皇上大雅,但又不好直說,只得巧妙提醒奏曰:“臣見圣上御筆,筆筆鐵面銀鉤,字字龍飛鳳舞,其中這個‘有’字更是百媚千姿。臣冒昧該死,望乞圣上將這個‘有’字賜予小臣。”
此言一出,乾隆皇帝復閱此三字,方知話中有話,頓悟其中之理,于是順水推舟,改為“真趣”(即真趣亭上乾隆之親筆題匾),但又不好意思,故在旁附一行小字“御賜黃熙有”。
乾隆皇帝題字不當,為臣的自然不便直說,所以,黃熙以曲說隱衷之法,曲折暗示皇上,致使乾隆改動了題匾,留下了千古佳話。
美國軍隊中規定,軍人不得留長發。但是,有一位將軍卻留著長長的頭發,一名士兵對此不滿,所以從報紙上找來將軍的相片,貼在了辦公室的門上,還畫了一個箭頭,指向將軍的長發,并寫道:請看他的頭發。將軍看到這別出心裁的“抗議書”,沒有去追查這是誰的杰作,而是將那箭頭延長,指向將軍的領章,也寫了一行字:請看他的官階!
幽默的方法還有很多,幽默不光是在技巧上要掌握得體,在思想上還要有真正的幽默核心,統一起來才叫做幽默,否則就是偽幽默,不光是不好笑,而是會顯得自己很淺薄,所以幽默的方法還是要去摸索掌握的。
4.“如果我想逗人,就一定能把人逗笑”
王自健曾經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道:“如果我想逗人,就一定能把人逗笑。”幽默的最基本要素就是好笑,不一定要讓人開懷大笑,至少也得讓人會心一笑,讓人發笑是評判幽默的一個標準,正如郭德綱曾經說過的:“相聲要是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王自健曾經說:“相聲分碟版的和槍版的,我們這就是槍版的,因為我們這有笑聲。”這句話得拆開聽,很多所謂槍版電影就是個人在電影院錄制的,所以會錄入很多觀眾的笑聲、說話聲音,所以王自健說他們的相聲是槍版的,也就是歡聲笑語彌漫。這句話是王自健的自信,他非常在意觀眾們笑沒笑,光笑還不夠,還要達到他的標準。
幽默這種表達并不是人人都能運用好,但是也不能阻礙有一些人嘗試著運用幽默來調節氣氛,比如講個段子、笑話,若在場的人都不笑,說明這里面原因有很多,比如場合不適宜、笑話本身不好笑等等。來看一則笑話:
明朝有一個大名士,叫解縉。一次,和幾個朋友一道走在街上,那幾個朋友指著街對面店鋪里坐著的一個年輕老板娘對解縉說:“只要你能前去說兩句話,一句話能讓她笑,一句話又能讓她發火,我們就請你的客。”
解縉說:“這有何難?”只見他快步走到店鋪前,突然向躺在店前的一條黃狗雙膝一跪,高聲喊道:“爸爸,兒子給您請安啦!”女老板一見此狀,不禁哈哈大笑。說時遲,那時快,解縉轉身,又面向老板娘跪倒在地,也高喊道:“媽媽,兒子向您請安啦!”女老板一怔之余,不禁大怒,對著解縉罵起來。
郭德綱在相聲《論夢》里有這樣的臺詞:
郭德綱:神啊,我希望天下和平,百姓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沒有戰爭,行嗎?
于謙:您這要求夠高的。
郭德綱:神想了想,這難點兒,咱實話實說啊,我沒那么大道行,真的真的,兄弟我不是駁你面子啊,我也不跟你說別的,你換一樣行嗎?咱商量商量別的。我一摸身上帶了一張于謙的相片,神啊,你看看這個,這是我師兄弟,他叫于謙,長得挺寒摻的,搞不上對象,你給他變漂亮點兒吧。
郭德綱:神想了想,‘還是說說世界和平那事兒吧’(把相片撕了)。
郭德綱:哎,你怎么把相片撕了啊?你不同意歸不同意,撕了干嗎,我還留著避邪呢!
郭德綱的這段相聲雖然也采用的是夸張手法,但是他的故事背景是設定在“夢里”,在夢里發生什么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所以這段相聲既讓人開懷大笑,又不會去質疑他的真實性。幽默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先把人逗笑是關鍵,沒有這一基礎永遠也談不上幽默。
5.段子是需要思考的,而不是靠本能說出來
王自健在接受采訪時說過:“段子是需要思考的,而不是靠本能說出來。這一套是可訓練的,平時說話就要變得好玩。”王自健平時就屬于比較能調侃的人,他節目的話題也都是精心挑選、緊跟時事的。
2015年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度吸引了人們的視線,王自健也在《今晚80后脫口秀》中對高考進行了調侃:
“其實在考試的時候有一個現象,是讓我們非常糾結的,就是看到別的同學作弊,當時心里無非就是兩種想法:第一是舉報他,第二是不理他。舉報他,自己得到了公平,但是以后在班里就待不下去了,就成了愛打小報告的人。然后我們那天就探討這個問題,建國就發表了這個言論:作弊那幫人太沒有水平了,老是作弊,這怎么辦。蛋蛋就勸他:你別這么想,有人作弊對你來說是好事,但凡他作弊一旦被老師發現了,就被取消資格了,他就是0分,這樣你不就變成倒數第二了嗎?”
“建國聽后覺得特別有道理,有一次考試,有個人作弊,建國就把他給舉報了,舉報之后那個人變成0分,但是建國只猜中了故事的開頭,沒猜到結尾,結尾是他和那個人并列倒數第一。”
平時想講個笑話、說個段子,千萬不能不經大腦就本能地說出來,那樣很容易說出一些負面效果的段子,比如帶歧視、偏見、人身攻擊的話語,卡耐基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他說一個人在晚宴上感到自己受到冷落,便想講個笑話吸引大家注意力,他看到窗外有一個賣花的小姑娘,他說道:“大家看那個小姑娘,外面那么冷,她的生活是如此辛酸,我想我可以買一束花獻給在座的某個女士,讓小姑娘度過寒冬。”說完,他自鳴得意地看著眾人,眾人白了他一眼,認為這種拿窮人開心的人太過無聊,整場宴會都沒有人理他。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真正能給人啟示的幽默是需做足前期功課的。
2010年3月17日,黃西受邀在美國記者年會晚宴上表演脫口秀,美國總統奧巴馬本來打算出席,但是忙著拉票,就委托副總統出席晚宴。
下面是黃西的脫口秀實錄:
黃西:我叫黃西,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我叫“Who”(HU),這實際上是我媽媽的娘家姓,也是我信用卡密保問題的答案。
(開場先是自嘲下自己默默無聞不為所知,每個人聽到這個名字都一臉迷惑:“Who?”然后利用中英文諧音,再聯系到信用卡密碼保護,用于取回密碼的驗證問題里,最常見的就是媽媽的姓氏是什么。)
黃西:拋開玩笑,我想重申今晚我的確是受邀而來的。
(這個梗來源于前一段時間美國白宮一場活動中,一對夫婦沒有接到邀請,但是居然混過保安,裝作是白宮邀請的貴賓,跟政客、名人合影留念,此事引起很大討論,白宮的安保問題受到了質疑。)
黃西:我在中國長大,誰不是呢?
(這句話的笑點在于黃西裝作無知,以為全世界都是中國人,暗諷了美國人的自大,另外也表明中國人口多。)
黃西:1994年,我來到美國,在德州的萊斯大學學習。此處不是笑話——(引來觀眾大笑)現在是了——(觀眾再次爆笑)。我開著一輛二手車,保險杠上貼滿了撕不下去的標簽,其中一個寫道“如果你不會講英語,滾回家吧!”我直到兩年后才明白它的意思。
(這句話幽默之余,也包含了外來移民的辛酸。)
黃西:從萊斯大學畢業后,我決定留在美國,因為有一件事我在中國肯定不如在美國能做得更好——具有民族特色。為了成為美國公民,我們移民必須要學習美國歷史,很多問題諸如“本杰明·富蘭克林是誰?”我們想“啊……導致我們便利店被劫的原因?”“第二修正案是什么?”我們就“啊……導致我們便利店被劫的原因?”
(這句話信息量很大,一百美元上印的就是本杰明·富蘭克林,第一個問題表示搶劫犯為了錢而搶劫便利店;第二個問題是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允許公民擁有槍支——有槍才能搶劫,兩個問題用一個回答,幽默盡顯。)
黃西在晚宴上的每一句話的信息量都非常大,一定是做了精心的準備。雖然他做了很多臨場發揮,比如因為奧巴馬缺席,只好調侃副總統,但這也是在他準備充足的前提保證下,才發揮得游刃有余。
幽默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樂觀的心態,二是長期的積累,三是即時的機智。長期儲備對于幽默有很大的幫助,老一輩兒的相聲演員都要把幾百段相聲臺詞背得滾瓜爛熟,侯寶林還曾經整本地抄寫明代笑話書。正是不斷地積累,才能換來臺上三分鐘的信手拈來、嬉笑怒罵。
王自健曾經說:“我看《康熙來了》是做筆記的。里面每轉換一次話題我就記一下轉的話題是什么,然后畫線連起來,去思考從一個話題轉到另一個話題用的什么方法。”王自健就是這樣,他無時無刻不在積累著、學習著,腦袋里想的是如何把段子說得更好。
很多即興表演的脫口秀,也都要做大量提前準備。比如先擬定好要說的話題范圍,演員心里會定下幾個段子,只是這些段子在什么時候表達出來是臨場發揮,或者根據現場情況改編段子。
如果有嘉賓來訪的話,也要提前知道嘉賓有什么經歷、喜好,喜歡哪種開玩笑的方式。僅僅靠本能想要給別人展現幽默,是比登天還難的一件事。所以幽默并不是簡單的活兒,需要不斷地積累、學習,并且對別人的幽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幽默話語體系。
我們可以多看一些喜劇電影、話劇,去學習幽默的基本邏輯。當你接觸幽默越多,越能感覺到幽默的語句在閃著智慧的光芒,動用頭腦中的知識與智慧,展現自己的幽默,能極大程度地展現我們的人格魅力。
6.打造自己獨特的幽默風格
不同人有不同的幽默風格,如卓別林的默劇幽默,是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蹬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形象,當人一看到這個形象時就覺得喜感十足。
羅溫·艾金森,大名鼎鼎的憨豆先生,他創造了一種英國式的無厘頭。一般人的喜劇都要笑中有淚,或笑中針砭社會時事,《Mr.Bean》的笑中只有笑,沒有政治,也沒有批評社會,但一點不令人覺得是單純的搞笑。
曾經有人說:“不學馬三立學不好相聲,學了馬三立說不了相聲。”這就是在表明馬三立的相聲獨特,別人是學不來的。馬三立的相聲永遠都是不緊不慢,在合適的地方抖著包袱,帶給了無數人歡樂。
下面是趙本山、高秀敏、范偉“鐵三角”組合在春節晚會上的小品《拜年》。
高秀敏:我說你呀你呀,一整這沒用的你一套一套的,老頭子你聽我的,進屋咱先別忙著說事,猛勁給他戴高帽,多說幾句拜年嗑,只要鄉長心一樂,保證溝通得差不多。
趙本山:戴高帽人就給你樂?
高秀敏:那咋的,別說他鄉長啊,就是大總統給他戴高帽他都樂啊,戴高樂么!
……
高秀敏:鄉長你想起來沒?
范偉:哎呦我還是沒想起來。
高秀敏:你上中學走那天我還去送你了么,臨別時送你上路,你回頭跟鄉親們一擺手,當時老姑的心吶,默默無語兩眼淚。
趙本山:耳邊響起駝鈴聲嗎!
高秀敏:這回想沒想起來?
范偉:這歌詞我倒是想起來了,可是你還是沒想起來。
高秀敏:也難怪你想不起來,你說你上中學走那年吶,我30多歲,今年我50。
趙本山:我56。
高秀敏:誰問你了?
趙本山:你問不問我也56,屬雞的。
當趙本山穿著中山裝、戴著帽子站在臺上時,廣大觀眾才會覺得這是趙本山,跟獨屬于自己的幽默融為一體,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幽默標準后,再去擴大這種幽默,就會加大幽默的效果。就像趙本山的所有小品,換一個人演,他也不可能演成趙本山以及搭檔們的效果,這就是自成體系的幽默的重要性。
王自健的幽默也跟其他的脫口秀演員、相聲演員不一樣,王自健的幽默特點是賤萌中帶著冷幽默,被稱作“冷面笑匠”的王自健樹立了自己獨特的“笑的標準”。王自健的語速不快,甚至不像其他相聲演員那樣清晰脆亮,但是他說的東西就很可樂,能夠在相聲和脫口秀之間進退自如。
每一個人的幽默特點都不盡相同,這是優勢,也是我們面對幽默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去模仿某個喜劇明星的幽默,因為我們東施效顰一般效果也不會太好。我們的幽默需要據實際情況自己去定標準,而不是去學習別人的標準,這樣才能夠建立屬于我們自己的幽默體系。
王自健就很好地建立了自己的幽默標準,他在臺上講段子不緊不慢,聲音也不高亢,但是幾句話就會出現一個很冷的幽默段子,喜歡他的脫口秀的人也大都是80后、90后,這些人受教育水平比較高,平時也對很多事情有所了解,從而能夠聽得懂王自健的脫口秀。
王自健一次在節目中說道:“有人說了像建國、蛋蛋這兩個人,學習那么差,他們是怎么考上大學的呢,他們怎么能考上大學呢?這些朋友你們聽聽這叫什么話,他們確實沒考上大學,像蛋蛋這種,高考過后,他連個五本都沒考上。我跟他們倆不一樣對不對,我高考之前我還有個女朋友,學習已經在心里有譜了,于是就帶著女朋友天天出去玩,逛街看電影,后來女朋友他爸不樂意了,就找我談話說:‘自建,你跟我姑娘這個事……叔叔也不是迂腐的人對吧,但你看馬上就要高考了,你倆天天不是逛街就看電影,你們倆就不能干點別的事嗎?’我心說叔叔我倆干別的事也不能告訴你……”
王自健的幽默特點就是想象力豐富,在包袱處反轉特別厲害,常常說出讓人想不到的笑料,而且還很冷。我們應當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幽默方式,不盲目模仿別人,更不跟風,只有屬于自己的幽默才是立得住的。
7.把搞笑融入日常生活
王自健在生活里很樂觀,很喜歡調侃,具有北京人的特點,在各種訪談里都可以發現王自健很愛笑,他在舞臺上“現掛”能力特別強,也是源于他在生活里就可以隨時隨地調侃,不僅調侃別人,也調侃自己,他已經把搞笑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這對于一個從事喜劇行業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使其隨時保持幽默的能力,而幽默對于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也有著非同凡響的作用。一個有幽默感的人,其體內新陳代謝旺盛,抗病能力增強,可以延緩衰老。調查發現,在一切對人體不利的因素中,最容易使人夭亡的,是惡劣的心境和不佳的情緒。
2013“非常雇主”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行,王自健擔任主持,在活動現場雇主們與雇員們也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PK和對話。
節目剛開始,王自健就大膽地調侃起了新東方教育的創始人俞敏洪:“外表沒有黃曉明帥,當然我們也不能要求一個老板有明星的臉龐,但是論氣質……還是沒有黃曉明好。”因為之前上映的電影《合伙人》中黃曉明飾演的人物原型就是俞敏洪,王自健的一席話立馬就把現場的氣氛炒熱了。
幽默大師卓別林曾經說過:“幽默是智慧的最高表現,具有幽默感的人最富有個人魅力,他不僅能與別人愉快相處,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美國的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以長壽而著稱,一生度過了98個春秋。其長壽的奧秘就是他始終保持幽默感。有一次,洛克菲勒因公到華盛頓出差,并投宿到一家飯店,他向服務生要了一間最便宜的客房。服務生大惑不解地問道:“洛克菲勒先生,令公子來時,總是選最好的房間,可您卻住最便宜的客房,這是什么緣故呢?”洛克菲勒笑著說:“哦!道理很簡單,我兒子有福氣,他有一個有錢的爸爸,而我沒有啊!”
英國著名化學家法拉第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法拉第由于長期緊張的研究工作,患頭痛失眠癥,經過多年醫治也未根除。后來,他請了一位高明的醫師,經過詳細詢問和檢查,醫師開了一張奇怪的處方,沒寫藥名,只寫了一句諺語:“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生。”開始法拉第百思不解,后來逐漸悟出其中道理,便決心不再打針吃藥,而是經常到馬戲團看小丑表演,每次都是大笑而歸。從此他的緊張情緒逐漸松弛。不久,頭痛、失眠的癥狀也消失了。
中國近代的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就曾經說過:“幽默”對一個民族來說,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條件。他認為,德國的威廉皇帝就是因為缺乏幽默的能力,才喪失了一個帝國。在公共場合,威廉二世總是高翹著胡子,好像永遠在跟誰生氣似的,令人感到可怕。有些偉大的領袖或者政治家,如富蘭克林、林肯、羅斯福、丘吉爾等就非常具有幽默感,并且普遍受人愛戴。
大文豪巴爾扎克一生寫出不少傳世佳作,為人類的文化寶庫積攢了豐厚的財富,可他自己生前卻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手頭上十分拮據,盡管如此,巴爾扎克仍然保持著幽默的本性。有一天夜里,一個小偷溜進了巴翁的住宅,驚醒了正在熟睡的巴爾扎克,大文豪悄悄起身,點亮燈,平靜地看著正在自己書桌上到處翻找的小偷,微笑著說:“親愛的,別費勁了,我大白天在桌子上都找不到錢,現在天黑夜深,你就更別想找到了。”
美國前總統里根是一個品格豁達、極富幽默感的人,他自己曾經這樣說:“在生活中,幽默促進人體健康;在政治上,幽默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和得分。”里根總統第一次訪問加拿大的時候,他正在某地舉行演說,可是,很多舉行反美示威的人群不斷高呼反美口號,使他的演說也不得不時時中斷。陪同他的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見此情景,覺得示威的人群對這位美國總統太不尊重,因而到很難為情地眉頭緊皺。可是,面對如此難堪的場面,里根總統仍然是一臉的輕松,他說道:“這種情況經常在美國發生,我想他們一定特意從美國來到加拿大,好讓我體會賓至如歸的感覺。”
幽默搞笑對于生活很重要,同時也是不斷鍛煉我們幽默能力的一個過程,只有在生活中保持搞笑樂觀的態度,在臺上才能將幽默運用自如。
8.單純惡搞不是目的
幽默不是單純的博人一笑,這是幽默與滑稽的主要區別。幽默的外殼中有滑稽的成分,但骨子里又比滑稽、搞笑充滿智慧得多;幽默的骨子里有時滲透諷刺的內容,但外殼又比諷刺溫厚、博大和可愛得多。
《今晚80后脫口秀》導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節目借鑒了美式脫口秀最大的特點即時效性強,以幽默的方式來解構當下的熱點話題。導演舉了一個例子,某期節目是請來著名舞蹈團“燃燒的地板”,然而王自健并沒有像其他主持人一樣跟舞蹈團聊舞蹈或者訓練艱苦的事情,王自健模擬了東方衛視《舞林大會》的方法,搞了一場“宇宙舞林大會”,導演認為王自健在里面的點評有暗諷的味道,比如選手們表演不怎么好,一上來就講自己家的故事,玩一些煽情,諷刺很多選秀類節目的問題。
導演認為,這也是脫口秀所最需要承擔的,“我們要的不僅僅是搞笑的包袱,很多人說王自健是冷幽默,這一方面是他天性使然,一方面也是節目的要求。我們不求一個笑話出來馬上讓人大笑,我們希望的是,這個段子甩出來,別人可能先一愣,但想到現實生活,就會會心一笑。”
美國哲學家帕克說:“有原諒人的幽默……喜劇要么是刺人的,要么是溫厚的。諷刺的目的是道德主義和感化性的,幽默的目的,則是審美的和沉思的。”所謂“沉思”,就是對幽默內容的追求和探索,對所揭示問題的實質的思考。
幽默不僅僅是搞笑,雖然幽默一定要好笑,但是在幽默的外衣下是可以表達很多東西的。比如法國著名的幽默家特林斯坦·貝爾納有一天去飯館吃飯,飯館很熱情,但是做的東西實在難吃。付賬后,貝爾納請侍者把經理叫來。經理來后,貝爾納對他說:“現在我們來相互擁抱一下吧!”經理奇怪地問他為什么,貝爾納說:“永別啦,你以后再也見不到我了。”貝爾納的聰明之處在于,他沒辦法直言拒絕飯館的熱情,也不是很好直接批評對方廚藝不精,他用這種幽默的方式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很好地把問題解決了。
開心麻花團隊是大陸喜劇舞臺上的新星,連續多年登上春晚舞臺,小品好評不斷。2014年,開心麻花團隊在春晚舞臺上表演了小品《扶不扶》。
前情是一個大媽摔倒了,郝建推著破自行車路過,但是被大媽誤以為是他撞的,大媽拉著郝建不讓走。兩個人糾纏間,一個路人走了過來說道:“媳婦兒,我馬上到家了,別著急哦……我看見有個老太太摔倒在大馬路上也沒個人來扶一把,你說現在的社會風氣怎么就成這樣了,別人不管,我管!大媽,您別動啊。(照相)我馬上發條微博好好譴責一下這種行為,讓爸媽都轉都評論,媳婦,記得給我點贊噥。哎呀,這老太太摔的,老慘了……”
路人走了。
這段情節極具諷刺,讓人發笑之余,也會思考此類現象,人們都在譴責道德滑坡,都會譴責不扶老人的現象,但是真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后,自己也是否會跟那位路人一樣,一走了之呢?幽默往往需要一些深度,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幽默其實能夠承載很深刻的東西,要把搞笑跟幽默分得清楚,當我們想制造氣氛時,可以幽默,但是想表達某個思想時就不能僅僅只是搞笑了。
9.有幽默感的人隨時隨地都有笑料
也許是常年主持脫口秀的緣故,王自健特別善于從現場臨時抓笑料予以發揮。在代班主持《謝天謝地你來啦》中,演員趙正陽說助演老讓他吐絲,王自健就接了句:“嗯,我們都知道吐絲(土司)是一種面包”,讓現場觀眾瞬間“石化”。
你會發現生活里有一些幽默感十足的人好像天生就會搞笑,無論什么情況隨時隨地就能抓取笑料博大家一笑,這其實不是天生的,就像王自健說的,這是一種感覺、本能,“幽默感”就是在說一種感覺,這種感覺能夠幫助人隨時隨地找到供人發笑的東西,這也就是有幽默感的人最重要的能力。
馬三立大師在舞臺上是泰斗,但是生活里也是幽默十足的,馬三立的幽默是不受舞臺限制的,他能夠隨時隨地抓取笑料,足跡所到之處信手拈來。接受采訪或出席活動,往往有人要求拍照,當時還沒有數碼相機,對方剛剛把照相機舉起來,馬三立就說道:“膠卷是正品嗎?”問得對方一頭霧水,馬三立接著說:“現在騙人的事太多了,得先打開看看!”這時候大家才明白過來,馬老這是拿人家開涮呢,大家都樂起來了。
馬三立曾去勞教所向失足少年講話,走下汽車就有兩位警察從兩邊攙扶,記者一路追隨照相,走著走著,馬三立忽然溫和地對警察說:“能不能由一位扶著我?”警察不解:“馬老,您年紀大了,兩人扶著走不是更穩當嗎?”他顯出為難的樣子回答:“是,這樣是穩當,可你們看這么多記者照相,明天一準見報,群眾看見我讓倆警察架著往里走,會說馬三立這么大年紀還犯案,這不,被警察押著進監獄了!”此話一出,據說扶著他的兩位警察彎下身,笑得半天沒直起腰來!
有幽默感的人的情緒首先是極為放松的,哪怕是在特別緊張的情況下,如大文豪蕭伯納的墓志銘:“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這樣的墓志銘讀起來真是讓人覺得忍俊不禁,這是基于一種放松的情緒,連死亡都戲謔又怎么會不放松呢?心態放松下來,就能夠進行調侃,這也就是俗話里的“心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個褒義詞,時常情緒緊張的人是不可能擁有幽默感的。
有幽默感的人會隨時隨地尋找笑料,在這樣的人眼里身邊的任何東西都是有趣的,進而才能發掘出讓別人也大笑的地方,這就是幽默的來源。其實這一點并不難,只要心態放松,再善于發掘,是可以成為這樣的人的。
我國的籃壇巨星姚明,雖然現已退役,但是他在賽場上留下了無數經典比賽,而且他還在美國刮起了一陣“Yao旋風”,不僅僅是他的球技,他的幽默連美國人都為之折服。
姚明的幽默多發生在賽后發布會記者提問上,他曾抱怨對手總是拉他的球衣:“我的球衣都快成女人的晚禮服了。”
也有記者問姚明會請誰吃飯的問題,姚明答道:“如果讓我請世界上的三個人吃飯,我會第一個請巴克利,第二個請薩博尼斯,第三個請我的女朋友。但如果我女朋友問起來的話,拜托,就說我提到的第一個人是她。”
球隊狀態不佳時,姚明評論道:“我們不能讓比賽的起伏太大,教練本來就沒幾根頭發了……”
談退役后的打算,姚明也跟記者打趣:“當記者呀。躲不開你們,就跟著你們混吧。”
在被問到在NBA打球和CBA打球的區別時,姚明回答說:“在NBA打球需要翻譯,而CBA就不需要。”有姚明在的更衣室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姚明的幽默就屬于“現抓取”的,記者提問可是現場提問,而且什么千奇百怪的問題都有,稍有一語不慎,第二天就上報紙了,所以面對記者提問能夠對答如流,規避不想回答的問題,巧妙回答尖刻問題,同時又讓所有人大笑,姚明的幽默功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