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歷史上基本經濟區的轉移

根據這一標準判斷,從公元前255年到公元1842年(有外國列強影響的近代時期的開端)的中國經濟史分為5個時期。第一個統一與和平時期(前255—220年)包括秦朝和漢朝,涇水、渭水、汾水和黃河下游流域為基本經濟區。第一個分裂和斗爭時期(220—589年,極為重要的轉變時期)包括三國、晉朝和南北朝;四川與長江下游流域,因為灌溉與防洪的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區,對早期基本經濟區的主導地位構成挑戰。第二個統一與和平時期(589—907年)包括隋朝和唐朝,長江流域獲得了基本經濟區的地位,同時大運河也得以迅速發展,把首都和新基本經濟區連接起來。第二個分裂與斗爭時期(907—1279年)包括五代、宋朝和北方的遼朝和金朝,長江流域作為中國突出的基本經濟區進一步得到迅猛發展。第三個統一與和平時期(1279—1911年)包括元朝、明朝和清朝,統治者日益擔心首都與基本經濟區之間的距離,多次想把海河流域(即現河北?。┌l展成為基本經濟區。

這五個時期代表了中國社會經濟史上的長期變化,其標志是基本經濟區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地區轉移。不言而喻,每個時期都有社會與政治動蕩的短暫間隔期,動蕩常常起源于農民起義,而起義通常都會導致改朝換代,例如1368年元朝滅亡后建立了明朝。其他改換朝代的情況,則是少數民族趁中國內部經濟崩潰時發動侵略造成的,例如契丹人(遼朝,916—1125年)、女真人(金朝,1115—1234年)、蒙古人(元朝,1271—1368年)和滿洲人(1644—1911年)發動的入侵。然而,如果認為短期循環附屬于長期循環,就更好理解了;循環周期受經濟重心轉移的支配,而經濟重心為政治運動和朝代變化提供了場景——無論這些變動表現為內部叛亂,還是外族入侵。

因此,要探究和了解發展水利工程的總體方針,都可以從掌控和發展基本經濟區的必要性著眼,因為這一原則是歷朝歷代經濟政策的基礎。弄清了水利工程的發展過程,基本經濟區這一概念就可以解釋中國歷史上整個半封建時期歷史進程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特征。在關于中國經濟社會的名著中,魏特夫博士談到了“中國經濟政治核心區”。但是,盡管我們的論文具有互補性,但是他的貢獻與我不同。他說:“所謂的‘文化中心’,或者更確切地說,中國的經濟政治核心區,絕非固定在同一個地方。中國以農業為主時,它經歷過幾次變動;中國進入工業化之后,由于原材料中心和工業生產中心大多與農業生產中心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地方建立了新的權力中心。(”《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第273頁)他認為,從西北到東北,再到長江流域,核心區發生過三次變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概念。因此,魏特夫的貢獻在于說明了他所謂的核心區的地理位置是變化的這一事實,并闡述了核心區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另一方面,我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解釋基本經濟區作為控制附屬地區手段的功能,說明基本經濟區轉移的實現途徑,解釋中國歷史上統一與分裂交替出現的經濟基礎。在此,我要感謝我的朋友約瑟夫·帕赫特曼(Joseph Pachtman),他為我口譯了魏特夫博士的《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的部分內容,還要感謝魏特夫博士為我提供了上述引文及該書其他選段的英文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哈密市| 墨竹工卡县| 辽阳县| 临猗县| 上饶县| 鹤山市| 福鼎市| 宁城县| 海晏县| 博罗县| 松阳县| 鹿泉市| 美姑县| 阿荣旗| 仪征市| 柳江县| 滦南县| 休宁县| 澄迈县| 思茅市| 南通市| 平武县| 高雄市| 慈溪市| 普宁市| 会东县| 隆安县| 五莲县| 成都市| 宝兴县| 和政县| 财经| 宁陕县| 沙田区| 南召县| 辉县市| 石首市| 义乌市| 建德市|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