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漕糧的功能

在中國歷史上,稅賦主要是以實物繳納的,由此可見漕糧的重要性。漕糧是皇族、中央官僚和衛戍部隊的主要糧食來源。清朝高官董恂在關于大運河一書的作者序中,清楚地描述了漕糧的功能。原文如下:

京師控天下上游。朝祭之需,官之祿,主之廩,兵之餉,咸于漕平取給,而餉為最。綜材官、技擊、廝養、羨卒,名載餉冊者,十七萬人。家以八口計,則食餉者百有三十有六萬;即家五口,食餉者亦宜八十有五萬。此斷非糴數十百鄉鎮,鄉鎮糴數千百斛,所克濟。……微漕東南粟,蔑由職是故也。董恂:《江北運程》,第1—2頁。

董恂說的是清朝的具體情況,但是其中的一般道理卻幾乎適用于秦朝以后的每個朝代。

除了滿足首都的需要,漕糧也是必要儲備積累的來源,尤其是用于防止可能發生的叛亂,或者說供給一支集結起來的龐大軍隊,在預防無效時鎮壓叛亂,或者跟入侵的外國軍隊進行戰爭。早在漢朝,漢文帝的博士賈誼(前200—前168年)就認識到了這種儲備的政治和軍事意義。他提醒皇帝說:“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他還提了一個勸告性的問題:“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賈誼:《新書》,第73卷。此處引用的文字,也見于班固《漢書》第24卷《食貨志》第9頁。6對任何軍隊而言,充足的糧食供應總是至關重要的,在現代戰爭邁出第一步之前,毫不夸張地說,糧食就是軍隊的生命,而充足的糧食儲備則是最重要的武器。

宋朝的一位學者于1013年寫成的名著《冊府元龜》,關于漕糧運輸一章的序言就很好地總結了漕糧的兩種功能。序言明確寫道:

若乃京師大眾之所聚,萬旅百官之仰給,邦畿之賦,豈足充用?逮于奉辭伐叛,調兵乘鄣,或約赍以深入,以嬴糧而景從,曷嘗不漕引而致羨儲,飛挽而資宿飽。王欽若、楊億:《冊府元龜》,第498卷。

在上述情況下,漕糧及其生產、征收和運輸總是統治集團和官僚們主要關心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资中县| 且末县| 辛集市| 千阳县| 河源市| 达日县| 泾阳县| 修水县| 沙雅县| 瑞昌市| 开平市| 嘉鱼县| 万宁市| 河曲县| 元氏县| 项城市| 柳州市| 临沧市| 志丹县| 铜梁县| 晋州市| 页游| 平湖市| 迁安市| 黄平县| 张家港市| 安龙县| 信丰县| 衡水市| 旌德县| 绥宁县| 资阳市| 绥阳县| 汪清县| 洛隆县| 东光县| 新源县| 晋中市| 左权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