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夫恢復得很慢。比爾一家擔心它的肌肉會萎縮,就為它按摩后肢,他們知道它在忍受疼痛,它總是低垂著眼睛,但從未試圖回頭咬按摩它的手。4個月后,拉爾夫終于站起來了,它瑟瑟發抖,虛弱的四肢似乎難以承受沉重的身軀。力量完全恢復后,它每天都跟著貝基四處閑逛,貝基有時低頭和它耳語,似乎與它分享著大自然的種種奧秘。到了晚上,它就獨自回到橡樹樁那塊屬于自己的領地。貝基第一天去上學令拉爾夫很傷感,校車開走后,它一直趴在路邊等候;貝基放學回來,它就在她身邊雀躍,這樣的歡迎儀式持續了貝基的整個學年。拉爾夫在農場生活了12年,一直很快活。
然而,那年春季它消失在周圍的山里有好幾個星期,比爾一家為它的安全擔心不已,畢竟這是母牛生產的季節,周圍的農場都在提防北美草原狼、美洲獅和野狗。
鄰居告訴他們,他射殺了一條母狼,并打傷了和它在一起的公狼。晚上,拉爾夫帶著新的槍傷回到家中。貝基已經15歲了,習慣性地把拉爾夫的頭放在自己的膝蓋上;拉爾夫也15歲了,但已進入暮年。當比爾把子彈取出來時,朱麗葉的思緒又回到了過去,仿佛又看到那個胖嘟嘟的小女孩撫摸著灰狼的頭,小聲地說:“孩子,別怕。這是我媽媽,她也會愛你的。”
拉爾夫雖傷得并不嚴重,卻再也沒能好起來。曾經華麗光滑的毛變得干枯無光,白天它只是靜靜地躺著,但是每到夜晚,就消失在群山里。終于有一天,他們發現它死了,在橡樹樁前伸展著身體,似乎帶著它曾經有過的一點驕傲。
“我會很想它的。”貝基哭道。當朱麗葉準備用毯子把拉爾夫蓋上時,周圍灌木叢里傳來沙沙的聲音讓他們吃驚不小。貝基走過去察看,樹叢里面露出兩只小小的黃色眼睛,拉爾夫的孩子!難道臨死前的一種本能告訴它,失去了母親的孩子在這里會安然無恙?就像它從前那樣?貝基把這個小東西抱在懷里,熱淚滾滾而下。“沒事了,小……拉爾夫。”貝基喃喃道,“別怕,這是我媽媽,她也會愛你的。”
沒有理由失禮
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
——孟德斯鳩
在查爾斯小的時候,他常在父親開的雜貨鋪里幫忙。在那兒工作的都是成年人,父親希望兒子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雜貨鋪里有一個不怎么受歡迎的人,伙計們背地里都叫他“墮落的老家伙”。大家都知道他對妻子不忠的事,從道德上來講,他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查爾斯對這個人的人品也有所耳聞,所以與其他孩子一樣,對他很不尊重。孩子們稱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對于這個“老惡棍”,他們卻只愿意稱他為“喬”。
查爾斯的父親有一天聽到了兒子與“喬”的對話,于是便把兒子叫到了辦公室里。
“兒子,”父親說,“我曾經告訴過你,跟長輩說話一定要謙恭。但是剛才我聽到你在大聲叫‘喬’。”
兒子向父親解釋,為什么他要故意把“喬”和“史密斯先生”或“布朗先生”區別對待。
最后,兒子告訴父親,“先生”一詞是留給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個家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這樣對待他是你的問題,現在失禮的是你,年輕人!”父親說,“對另一個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禮的借口!”
這是他父親給他上的一堂意義深遠的課,這件事一直伴隨著查爾斯,即使是在他成為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之后也是如此。
至高境界的寬容
寬恕可以交友,當你能以豁達光明的心地去寬容別人的錯誤時,你的朋友自然就多了。
——羅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發生激戰,最后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系。他們之所以在激戰中還能互相照顧、彼此不分,因為他們是來自同一個小鎮的戰友。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互相鼓勵、安慰。
十多天過去了,他們仍未與部隊聯系上,幸運的是,他們打死了一只鹿。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遇到了敵人,經過再一次激戰,兩人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他們自以為已安全時,只聽到一聲槍響,走在前面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
后面的戰友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起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趕忙把自己的襯衣撕了用來包扎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戰士一直叨念著母親,兩眼直勾勾的。他們都以為他們的生命即將結束,身邊的鹿肉誰也沒動。天知道他們怎么過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事隔三十年后,那位受傷的戰士安德森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他去年去世了。三十年前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了他發熱的槍管,但當時我就寬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所有的鹿肉,但我也知道他那樣做是為了活下來見他的母親。此后三十年,我裝著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母親還是沒能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二十幾年的朋友,我沒有理由不寬恕他。”
快樂的真諦
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快樂。
——羅曼·羅蘭
一家賣甜甜圈的商店前掛了一塊招牌,寫著: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的差別十分微妙,樂觀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觀者看到的則是甜甜圈中間的洞。
這個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樂的本質。事實上人們眼睛看見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到自己想尋求的東西。
有一天,丹尼絲站在一個珠寶店的柜臺前,把一個放著幾本書的包裹放在旁邊。當一個衣著講究、儀表堂堂的男人進來,也開始在柜臺前看珠寶時,她禮貌地將自己的包裹移開。但這個人卻憤怒地瞪著她,告訴她,自己是個正直的人,絕對無意偷她的包裹。并且他覺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將門關上,走出珠寶店。
丹尼絲十分驚訝,這樣一個無心的動作竟會引起別人如此的震怒。后來她領悟到,這個人和自己是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其實,外在世界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個人內在態度不同罷了。
過幾天的一個早晨,丹尼絲一醒來便心情不佳,覺得這世界是多么枯燥,想到這一天又要在單調的例行工作中度過時,不禁感到憤怒、無助。當她擠在車陣中緩緩向市中心前進時,她滿臉怒氣地想:為何有那么多笨蛋也能拿到駕駛執照?他們開車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沒資格在高峰時間開車,這些人的駕照都該被吊銷。
后來,她和一輛大型卡車同時到達一個交叉路口,丹尼絲心想:“這家伙認為他開的車大,一定會直沖過去。”但就在這時候,卡車司機將頭伸出車窗外,向她招招手,給她一個開朗、愉快的微笑。在丹尼絲將車子駛離交叉路口時,她的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開朗。
這位卡車司機的行為使丹尼絲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依舊,不同的是人們的態度。
白色金盞花
堅持之于勇氣,正如輪子對于杠桿,那是支點的永恒更新。
——雨果
當年,美國一家報紙曾經刊登一則令人心跳的啟事:一家園藝機構重金懸賞欲求純白金盞花。其賞金額度之高,讓每個人都想躍躍欲試。此事在當地引起轟動。
在自然界,金盞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要想培育出白色新品種,那簡直就是上天攬月下海擒龍。很多人一時沖動試過之后,就把那則啟事拋至腦后:算了吧,什么純白金盞花!
20年后的一天,那個園藝機構意外地收到一件郵品,里面居然是100粒“純白的金盞花”的種子,另有一封熱情的應征信。
這些種子來自何方神圣?
謎底很快就揭開了,寄種子的原來是個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她是一個真正的花迷。
當年,她看到那則啟事后,就怦然心動,馬上動手操作,雖然遇到8個子女的一致反對。她還是執著地干下去。
一年之后,等到金盞花盛開,她就從盛開的花朵中篩選出更淡的花去選種栽培。
次年,她又撒下這粒種子,然后再從盛開的花中篩選出更淡的花去選種栽培。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在20年后的一天,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花園里,出現了一朵白色的金盞花,那個白呀,如銀似雪,美極了。
至此,一個連專家都感到束手無策的大難題,竟在一位對遺傳學一無所知的老太太手中自動破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奇跡。
你是上帝的妻子嗎
尋求快樂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種享受施與的快樂。
——卡耐基
紐約,12月一個寒冷的日子,一個大約10歲的小男孩站在百老匯一家鞋店的門前,他光著腳,隔著櫥窗呆呆地往里面看,身子因為寒冷而顫抖。
一位女士走近男孩,問道:“小家伙,你這么認真地在看什么?”
“我曾經請求上帝賜給我一雙鞋子,我想知道這里面有沒有。”男孩回答。
女士牽起他的手,走進店內。她讓店員給男孩拿來半打襪子,然后她又問店員,可否打來一盆熱水,再拿一條毛巾。店員欣然照辦了。
她把小家伙帶到店堂后面,脫下手套,跪下,將男孩的腳放進熱水里,為他洗腳,然后用毛巾擦干。
這個時候,店員拿著襪子回來了。女士取出其中一雙為孩子穿上,又為他買了一雙鞋,再把剩下的幾雙襪子包起來交給男孩。
在鞋店門口,女士拍著小男孩的頭說:“小伙子,你現在覺得舒服一點兒了嗎?”
當她正要轉身離去的時候,小男孩在后面拉住了她的手,抬頭注視著她的臉。
他的眼中含著淚水,用顫抖的聲音問這位女士:“你是上帝的妻子嗎?”
這是詹姆斯的兒子
富翁用慈善獲得名譽,窮人用操守維護尊嚴。
——茹貝爾
有一年夏天,拉姆的父親叫他去為自己的農場買些鐵絲和修柵欄用的木材。當時拉姆16歲,特別喜歡駕駛自家那輛“追獵”牌小貨車。但是這一次他的情緒可不那么高,因為父親要他去一家商店賒貨。
16歲是滿懷傲氣的年齡,一個年輕人想要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憐憫。當時是1976年,美國人的生活中到處仍籠罩著種族主義的陰影。拉姆曾親眼目睹過自己的朋友在向店老板賒賬時屈辱地低頭站著,而商店的老板則趾高氣揚地盤問他是否有償還能力。拉姆知道,像他這樣的黑人青年一走進商店,售貨員就會像看賊一樣地盯著他。拉姆的父親是個非常守本分的人,從來沒有欠賬不還的情況。但誰知道別人會不會相信他們?
拉姆來到戴維斯百貨商店,只見老板巴克·戴維斯站在出納機后面,正在與一位中年人談話。老板是位高個子男人,看上去飽經風霜。拉姆走向五金柜臺時,慌張地對老板點了點頭。拉姆花了很長時間選好了所需要的商品,然后有點膽怯地拿到出納機前。他小心地對老板說:“對不起,戴維斯先生,這次我們得賒賬。”
那個先前和戴維斯談話的中年人向拉姆投來輕蔑的一瞥,臉上立刻露出鄙視的神色。然而戴維斯先生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他很隨和地說:“行,沒問題。你父親是一位講信用的人。” 說著,他又轉向中年人,手指著拉姆介紹道:“這是詹姆斯·威廉斯的兒子。”
米莎太太的小費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
——泰戈爾
第一次走出鄉村的米莎太太,拖著兩個很大的行李箱,走進了候機大廳。環顧四周,尋覓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說好要來接她的侄子。她輕嘆了一口氣,只好坐下來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