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金變賞金
智慧不僅僅存在于知識之中,而且還存在于運用知識的能力中。
——亞里士多德
約翰是一家公司的總裁,他的孩子被綁架了。綁匪索要贖金100萬美元。
夫妻二人經過反復思考,決定報警求助。不幸的是,歹徒似乎覺察到了警方的偵察手法,警方的行動全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因此警方始終無法救出約翰的小孩。為了讓他們的孩子能夠安全歸來,約翰夫妻決定答應歹徒的要求交付100萬美金。
電視里正在播放他的小孩被綁架的新聞,還分析說:“根據以往的記錄,即使歹徒拿到了這筆贖金,人質安全回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這時,約翰有了主意:“如果是這樣,我為什么不把這筆贖金變成賞金,讓全市的人都來幫我解救我的孩子。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許我的小孩獲救的機會會更大?!?
拿定主意后,他就直奔電視臺,他利用新聞早報的時間,在電視上公開向民眾宣布他的小孩被綁架的事件,他希望大家能幫忙救出他的小孩。說罷,約翰把100萬美金全部倒在主播臺上:“只要誰能幫我救出我的孩子,這100萬的贖金就成為懸賞的獎金。”他對大家說道。
約翰這一舉動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尤其是那幫綁匪,看了約翰把贖金變賞金的報道后,更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約翰現在把贖金變賞金,我們可以假裝是救出小孩的英雄,把小孩送回去,同樣可以拿到100萬的賞金?!币粋€歹徒說道。
而歹徒的首領卻不同意這樣做。
這樣一來,本來行動一致的歹徒,因互相爭執,意見不一,最終起了內訌,互相殘殺。他們的內訌驚動了附近的鄰居,有人報警了。
警方抓住了這幫綁匪,成功地救出了小孩。
認準自己的目標
當你做著將來的夢或者為過去而后悔時,你惟一擁有的現在卻從你手中溜走了。
——貝洛克
稍有炒股經驗的人大概都知道巴菲特,他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投資家,也是美國惟一靠股票投資成為億萬富翁的人。
巴菲特終身信奉美國財務分析之父格萊姆的價值投資法,即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取決于企業的實質價值和支付一個合理劃算的交易價格,而不必在意最近或未來股市將會如何運行。巴菲特把企業分為兩大類:一般商品型企業和特殊商品型企業。一般商品指消費者總是能買得到的商品,如果這類商品的價格提高,更多的商品就會增產出來。商品的高價格會無限制地吸引競爭者制造商品,直到無利可圖為止。特殊商品指獨此一家生產這種產品,他人沒有能力競爭。一個大城市的日報是最好的例子,又如名牌飲料像可口可樂也是,外來的競爭者很難與特殊商品型企業競爭。巴菲特喜歡的就是這類特殊商品型企業,他于1989年以10億美元購買下了可口可樂公司6.3%的股票,3年翻了3番。
巴菲特在投資上奉行目標少而精的原則。他認為投資的公司一多,投資者對每家企業的了解就相對減少,所以他不主張投資過于分散。他認為,投資多元化說穿了是投資者對所投對象了解不足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在他40年的投資生涯里,只有12個投資目標,卻使他擁有了現在的地位。
巴菲特在做新的目標確認前,將達到目標的可能性都作非常精確的估計,有了絕對獲利的把握,他才會實施。1993年,巴菲特購買了一家在內布拉斯加深受顧客歡迎的家具公司。這家公司的創辦人是一位俄國移民,從未受過正式教育。巴菲特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是90歲高齡,但仍精力充沛地每天上班,坐在打高爾夫球用的三輪車上在公司來回奔波。有一天,巴菲特到她店里問她愿不愿意把家具公司賣給他,她當即開價6000萬美元。巴菲特沒有還價,徑直回到辦公室開了一張6000萬美元的支票給她。這位老太太問他怎么沒有請律師和會計師,巴菲特說他相信她。
在清點存貨時,她才發現家具公司值8560萬美元。不過一言既出,她不愿毀約,只是非常吃驚,因為巴菲特當時似乎想都沒有多想一下。原來他早已認準家具公司值多少錢了。
行動改變命運
智慧只是理論,不付諸實踐,猶如一朵重瓣的玫瑰,雖然花色艷麗,香味馥郁,凋謝了卻沒有種子。
——叔本華
著名的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是一個認準了目標能果斷選擇的人。1910年10月,松下幸之助進入一家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安裝室內電線的練習工。他7年后辭職,自己開設工廠,制造電燈燈頭,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終于發展成為日本乃至全世界第一流的家庭電器制造廠家。對于出身貧寒的松下幸之助來說,是怎樣“白手起家”的呢?
日本明治維新以后,歐美各國新的交通工具與先進技術逐漸輸入日本。電車是其中令人注目的交通工具。松下喜好預測、推想和分析,他認為各線電車一旦完成通車,自行車的需要就會減少,將來這種行業不容樂觀。相反,與電車相關的電氣事業因為能滿足人們的迫切需要,日后一定能興盛起來。
由于具有敏銳性,具有對事物的先見之明,就能不被過去的事物所羈絆,就能隨時隨地表現出決斷能力來。這是松下幸之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松下毅然辭去了在人人羨慕的五代自行車店的工作,來到大阪電燈公司當了一名內線見習工。盡管對電的知識一竅不通,但由于喜歡,所以學起來得心應手。松下很快便掌握了安裝和處理技術,并成為熟練的獨立技工。由于工作出色,1911年,松下晉升為工程負責人,
在工作中,松下改良了一種新式產品,而上司卻對此付之一笑。松下為自己的發明遭到冷遇感到惋惜和不服,精神上也受到了打擊,產生了挫折感。他感到,即使在自己向往的電燈公司工作,也不能使自己的志向和才能得到充分施展。惟一的辦法是另立門戶,自己創業。于是他在大阪市的一個地方租了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開辦了一家小作坊,職工共有5人,包括松下夫婦及內弟植歲男,產品便是松下發明的新式電燈插口。這就是聞名全球的松下電器公司的最初模樣。
小工廠成立后,等待松下的不是開市大吉而是失敗。1917年10月,電燈插口制作成功。但10天內僅賣出100個,營業額不足10日元,不僅沒有盈利,連老本也賠光了。妻子只得把衣物送進當鋪度日。
松下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帶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同年底,機會來了,川比電氣電風扇公司讓松下替其試制100個電風扇絕緣底盤。這對困境中的松下來說,恰如旱苗得雨。松下反復試驗,解決了技術難題,與妻子、內弟一起日夜奮戰,在年關迫近時如期交貨,且質量博得好評。結果,松下在年底獲得了800日元的盈利。
1918年3月,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市北區西野田成立松下電氣器具制作所,從而開始了他成功的創業生涯。經過幾十年的艱苦經營,松下終于使自己的企業成為以生產電子產品為主的國際性的龐大的企業集團。公司規模在日本僅次于豐田與日立兩家公司,擁有職工119萬人,資產達497億美元,在世界500家大企業中,排名第17位。松下幸之助也從白手起家到幾十年蟬聯“日本最高額納稅人”。
追夢人
短時期的挫折比短時間的成功好。
——畢達哥拉斯
有一位名叫西爾維亞的美國女孩兒,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在一家聲譽很高的大學擔任教授。她的家庭對她的成長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從小就一直夢想當電視節目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面的才干,因為每當她和別人相處時,即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親近她并和她長談。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只要有人愿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為達到這個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什么也沒有!她在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西爾維亞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么奇跡也沒有出現。
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面去搜尋天才,都是別人去找他們。
另一個名叫辛迪的女孩兒卻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辛迪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她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她不像西爾維亞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她沒有白白地等待機會的出現。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學的藝術系上夜校。畢業之后,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的每一個廣播電臺和電視臺。但是,每個地方的經理對她的答復都差不多:“不是已經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是不會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面的雜志,最后終于看到一則招聘廣告:華盛頓有一家很小的電視臺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歡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雨都沒有關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干什么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到了華盛頓。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兩年,最后在洛杉磯的電視臺找到了一個工作。又過了5年,她終于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已久的節目主持人。
美術系的女生
人類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時間的混合,所謂強者,是既有意志,又能等待時機。
——托·富勒
有一位美術系剛畢業的女生,對于設計服裝的布料和花樣非常有興趣,她決定要涉足這一行。只是,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非常困難,因為無論是使用布料的服裝設計師,或者是制造服裝的工廠都有自己已經很習慣的供應商。對于一個完全陌生,甚至還只是初出茅廬的布料設計者,他們根本就沒什么興趣。
女生拿著一堆自己長期嘔心瀝血設計的作品,來到一個著名服裝設計師的公司。助理設計師本想打發她走,可是見她一副渴求的模樣,便于心不忍地對她說:“好吧!我拿進去給我們的設計師看一下?!?
過了一會兒,助理設計師出來對女生說:“設計師說,我們的設計圖太多了,根本沒時間看。”
這位女生又跑到制造服裝的工廠,結果也是一樣。她四處碰壁,心情十分沮喪,但心想一定要堅持下去。她想,只要方法用對了,不斷地嘗試,就一定能打開僵局。
有一天,這位女生來到一位名歌星的簽名會上,大名鼎鼎的歌星擁有許多歌迷。女生擠在一堆歌迷里面,也以一副十分崇拜的樣子望著歌星。好不容易輪到她和歌星簽名時,女生從背包里拿出一些布樣和設計圖,對歌星說:“我好崇拜你喲!真想為你設計漂亮的服飾。請您在這幾塊布上為我簽名?!迸鷶[出崇拜的模樣。
歌星看了這些布料和設計圖說:“哇!好漂亮喲!請你和我的服裝設計師聯絡,我想用這些布料做衣服。這是她的電話,就說我叫你去找她的。”
女生開心地說:“好??!我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大早,女生就來到先前她被潑了一頭冷水的著名設計師的公司。
女生拿出有女歌星簽名的布料來,對助理設計師說:“是她叫我來找你們的,她說要用這些布料做衣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