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幸福彼岸花 (1)

蔚藍色的理想

對一個人來說,所期望的不是別的,而僅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獻身于一種美好事業。

——愛因斯坦

海倫在沒有認識車的時候就認識了船。11歲的她已經是一個劃船高手。她太迷戀那種駕一葉孤舟、縱橫于水上的感覺。

海倫的父親拉罕姆是一個優秀的弄潮兒,他的人生理想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駕舟橫渡1.28萬公里的大西洋。在海倫23歲那年,拉罕姆決定實施自己偉大的橫渡計劃,但他拒絕帶著一心想與他同行的海倫上路——他擔心吉兇莫測的大海會吞噬了心愛的女兒。就這樣,拉罕姆只身登舟,不久,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就在他手中誕生了。

海倫的心在那一片遼闊的蔚藍色海面上搖曳。當一個叫約翰的青年駕著一艘自己設計的帆船向她駛來的時候,她毅然嫁給了他。她開始寄希望于自己的愛侶,希望能與他一道去領略那1.28萬公里的蔚藍。然而,水波不興的甜美日子水草般羈絆住兩個人的手腳。那條帆船在岸上做起了與水無關的夢……

拉罕姆走了。約翰走了。轉眼就有11個孩子追著海倫喊祖母了。

海倫重新走向那條閑置已久的帆船。在能夠攜手的人相繼辭世之后,她才頓然明了——靈魂深處的焦躁只有自己的雙手才可以去安撫。

2000年8月,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89歲的海倫只身離開英格蘭,開始了她向往已久的大西洋之旅。

她在那一片蔚藍中看見了自己離別已久的父親,沿著他當年的航道,追隨著他當年的足跡,她跟過來了!在死神衣袂飄忽的海上,她沒有給自己絲毫畏懼的權利,畢竟,與那生長了差不多整整一輩子的渴望相比,風浪顯得太微不足道了。海倫成功了。她以“最年邁的老人駕舟橫渡大西洋”刷新了一項世界紀錄。

尋找真愛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愛我們。

——雨果

在魯夫曼遇見班奇太太之前,護理工作的真正意義并非她原來想象的那么一回事。“護士”兩字雖是她的崇高稱號,誰知得來的卻是兩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替病人洗澡,照顧大小便。

魯夫曼帶上全套用具進去,護理她的第一個病人——班奇太太。

班奇太太是個瘦小的老太太,她有一頭白發,全身皮膚像熟透的南瓜。

“你來干什么?”她問。

“我是來替你洗澡的。”魯夫曼生硬地回答。

“那么,請你馬上走,我今天不想洗澡。”

使魯夫曼吃驚的是,她眼里涌出大顆淚珠,沿著面頰滾滾流下。魯夫曼不理會這些,強行給她洗了個澡。

第二天,班奇太太料到她會再來,準備好了對策。“在你做任何事之前,”她說,“請先解釋‘護士’的定義。”

魯夫曼滿腹疑團地望著她。“唔,很難下定義,”魯夫曼支吾道,“做的是照顧病人的事。”

說到這里,班奇太太迅速地掀起床單,拿出一本字典。“正如魯夫曼所料,”她得意地說,“連該做些什么也不清楚。”她翻開字典上她做過記號的那一頁慢慢地念:“看護:護理病人或老人;照顧、滋養、撫養、培養或真愛。”她啪地一聲合上書。“坐下,小姐,我今天來教你什么叫真愛。”

魯夫曼聽了。那天和后來許多天,她向魯夫曼講了她一生的故事,不厭其煩地細說人生給她的教訓。最后她告訴魯夫曼有關她丈夫的事。“他是高大硬骨頭的莊稼漢,穿的褲子總是太短,頭發總是太長。他來追求我時,把鞋上的泥帶進客廳。當然,我原以為自己會配個比較斯文的男人,但結果還是嫁了他。

結婚周年,我要了件愛的信物。這種信物是用金幣或銀幣蝕刻上心和花形圖案交纏的兩人名字的簡寫。用精致銀鏈串起,在特別的日子交贈。”她微笑著摸了摸經常佩戴的銀鏈。“周年紀念日到了,貝恩起來套好馬車進城去,我在山坡上等候,目不轉睛地向前望,希望看到他回來時遠方卷起的塵土。”

她的眼睛模糊了。“他始終沒回來。第二天有人發現了那輛馬車,他們帶來了噩耗,還有這個。”她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來。 由于長期佩戴,它已經很舊了,但一邊有細小的心形花紋圖案環繞,另一面簡單地刻著:“貝恩與愛瑪,永恒的愛。” “但這只是個銅幣啊。”魯夫曼說,“你不是說是金的或銀的嗎?”

她把那件信物收好,點點頭,淚盈于睫。“如果當晚他回來,我見到的可能只是枚銅幣。這樣一來,我見到的卻是真愛。”

她目光炯炯地看著魯夫曼:“我希望你聽清楚了,小姐。你身為護士,目前的毛病就在這里。你只見到銅幣,見不到愛。記著,不要上銅幣的當,要尋找真愛。”

魯夫曼沒有再見到班奇太太,她當晚死了。不過她給魯夫曼留下了最好的遺贈:幫助她珍愛自己的工作——做一名好護士。

歡樂的手風琴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于一旦長大后如何仍不失為藝術家。

——畢加索

韋恩·卡林還記得那天父親費勁地拖著那架沉重的手風琴來到屋前的樣子。他把韋恩和母親叫到起居室,把那個寶箱似的盒子打開。“喏,它在這兒了,”他說,“一旦你學會了,它將陪你一輩子。”

韋恩勉強地笑了一下,絲毫沒有父親那么好的興致。他一直想要的是一把吉他,或是一架鋼琴。當時是1960年,韋恩整天粘在收音機旁聽搖滾樂。在他狂熱的頭腦中,手風琴根本沒有位置。他看著閃閃發光的白鍵和奶油色的風箱,仿佛已聽到自己的哥兒們講的關于手風琴的笑話。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手風琴被鎖在走廊的柜櫥里,一天晚上,父親宣布:一個星期后韋恩將開始上課了。韋恩難以置信地看著母親,希圖得到幫助,但她那堅定的下巴使他明白這次是沒指望了。

買手風琴花了300塊,手風琴課一節5塊,這不像是父親的性格。他總是很實際,他認為,衣服、燃料,甚至食物都是寶貴的。

韋恩在柜櫥里翻出一個吉他大小的盒子,打開來,他看到了一把紅得耀眼的小提琴。“是你父親的。”母親說,“他的父親給他買的。我想農場的活兒太忙了,他從未學著拉過。”韋恩試著想象父親粗糙的手放在這雅致的樂器上,可就是想不出來那是什么樣子。

緊接著,他在蔡利先生的手風琴學校開始上課。第一天,手風琴的帶子勒著他的肩膀,韋恩覺得自己處處笨手笨腳。“他學得怎么樣?”下課后父親問道。“這是第一次課,他挺不錯。”蔡利先生說。父親顯得熱切而充滿希望。

韋恩被吩咐每天練琴半小時,但每天他都試圖溜開。他覺得自己的未來應該是在外面廣闊的天地里踢球,而不是在屋里學習這些很快就忘的曲子。但父母毫不放松地把他捉回來練琴。

逐漸地,連韋恩自己也驚訝,他能夠將樂符連在一起拉出一些簡單的曲子,父親常在晚飯后要求他拉上一兩段,父親坐在安樂椅里,韋恩則試著拉《西班牙女郎》和《啤酒桶波爾卡》。

秋季的音樂會迫近了。韋恩將在本地戲院的舞臺上獨奏。“我不想獨奏。”他說。“你一定要。”父親答道。“為什么?”韋恩嚷起來,“就因為你小時候沒拉過小提琴?為什么我就得拉這蠢玩藝兒,而你從未拉過你的?”父親剎住了車,指著韋恩:“因為你能帶給人們歡樂,你能觸碰他們的心靈。這樣的禮物我不會任由你放棄。”他又溫和地補充道,“有一天你將會有我從未有過的機會:你將能為你的家庭奏出動聽的曲子,你會明白你現在刻苦努力的意義。”

韋恩啞口無言。他很少聽到父親這樣動情地談論事情。從那時起,韋恩練琴再不需要父母催促。

音樂會那晚,母親戴上閃閃發光的耳環,前所未有地精心化了妝。父親提早下班,穿上了套服并打上了領帶,還用發油將頭發梳得光滑平整。

在劇院里,當韋恩意識到他是如此希望父母為自己自豪時,他緊張極了。輪到他了。韋恩走向那只孤零零的椅子,奏起《今夜你是否寂寞》。他演奏得完美無缺。掌聲響徹全場,直到平息后還有幾雙手在拍著。韋恩頭昏腦漲地走下臺,慶幸這場酷刑終于結束了。

時間流逝,手風琴在韋恩的生活中漸漸隱去了。在家庭聚會時父親會要他拉上一曲,但琴課是停止了。韋恩上大學時,手風琴被放到柜櫥后面,挨著父親的小提琴。

它就靜靜地待在那里,宛如一個積滿灰塵的記憶,直到幾年后的一個下午,被韋恩的兩個孩子偶然發現了。

當韋恩打開琴盒,他們大笑著,喊著:“拉一個吧,拉一個吧!”很勉強地,韋恩背起手風琴,拉了幾首簡單的曲子。他驚奇于自己的技巧并未生疏。很快地,孩子們圍成圈,咯咯地笑著跳起了舞,甚至他的妻子泰瑞也大笑著拍手應和著節拍。他們無拘無束的快樂令韋恩驚訝。

父親的話又在他耳邊響起:“有一天你會有我從未有過的機會,那時你會明白。”

自由的生活

戀愛是艱苦的,不能期待它像美夢一樣出來。

——拜倫

紐特·阿克塞波青年時代渴望學習語言,學習歷史,渴望閱讀各種名家作品,好使自己更加聰慧。當他剛從歐洲來到美國北達柯他州定居的那陣子,他白天在一家磨坊干活,晚上就讀書。但沒過多久,他結識了一個名叫列娜·威斯里的姑娘,18歲就和她結了婚。此后他必須把精力用在應付一個農場日常的各種開銷上,還必須養兒育女。多年以來,他早就沒有時間學習了。

終于有這么一天,他不再欠任何人的債務,他的農場土地肥美、六畜興旺。但這時他已經63歲了,讓人覺得仿佛不久就要跨進墳墓了,沒有人再需要他,他很孤獨。

女兒女婿請求他搬去和他們同住。但紐特·阿克塞波拒絕了。“不,”他回答說,“你們應該學會過獨立生活。你們搬到我的農場來住吧。農場歸你們管理,你們每年付給我400美元租金。但我不和你們住在一起。我上山去住,我在山上能望見你們。”

他給自己在山上修造了一間小屋。自己做飯,自己料理生活。閑暇時去公立圖書館借許多書回來看。他感到他從來也沒有生活得這么自在過。

開頭,紐特·阿克塞波仍改不掉他多年養成的習慣:清晨5點起床,打掃房間,中午12點準時吃飯,太陽落山時一準就寢。 但他很快發現他那些事情完全可以隨自己高興,想什么時間做都可以。實際上,他那些事即使不干也沒有什么關系。于是他一反過去的老習慣。早上他常常在床上躺到七八點鐘。吃完飯,他往往要“忘記”打掃房間或清洗碗碟。但是,他后來開始在夜間外出作長距離散步,這才是他真正告別過去,向著新的、更加自由的生活邁出的最為徹底的一步。

在他一生之中,白天總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累了一天之后,天一黑就沒法不睡覺。現在可不同了,白天過完,夜晚他可以出去散步,他發現了黑夜的奧秘。他看到了月光下廣闊的原野,他聽到了風中搖曳著草和樹發出的聲音,有時他會在一座小山頭上停下,張開雙臂,站在那兒欣賞腳下那一片沉睡的土地。

他這種行徑當然瞞不過鎮上的人。人們認定這個老頭的神經出了毛病,有人說他已經成了瘋子。他也知道別人是怎樣看他的,從人們向他提出問題時所說的那些話,以及人們看他做事時的那種眼神就不難了解到。他對于那些人看待他的態度感到十分氣惱,因此也就更少和人們交往,他用來讀書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

紐特·阿克塞波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中,有一本現代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名耶魯大學的青年學生。小說敘述他怎樣在學業和體育方面取得成就,還有一些章節描述了這個學生豐富多彩的社交生活。

紐特·阿克塞波現在64歲。一天凌晨3點鐘,他讀完了這本小說的最后一頁。這時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去上大學。他一輩子愛學習,現在他有的是時間,為什么不上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革吉县| 高邮市| 公主岭市| 梓潼县| 崇礼县| 肥东县| 南阳市| 安阳县| 南丹县| 瑞丽市| 科技| 象州县| 都江堰市| 灵川县| 丹江口市| 榕江县| 平泉县| 洪雅县| 安阳县| 龙井市| 四平市| 琼中| 东莞市| 高密市| 海兴县| 嘉鱼县| 永清县| 洛阳市| 金塔县| 宿州市| 南江县| 广州市| 麻阳| 海盐县| 綦江县| 达拉特旗| 婺源县| 大方县| 浮山县|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