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晚來得子 “開黃腔”
- 后代說岳:岳飛真傳
- Ritaaa
- 1848字
- 2008-09-23 12:50:46
聽說孝悌里有人家舍粥,道路之饑者,多望孝悌里來。因道路饑者多,里中幸存人家,哪有什么余糧?都不敢白日開伙燒飯。
乞食者盡往岳員外家里去。見來乞粥的多了,岳員外干脆大舍起來,以粟數升,雜蔬為糜,呼道路之饑者,進屋吃粥。此前,全家三餐半飽,此后全家只吃旦暮兩餐,仍以半飽為限,盡量省下食物,救人饑餓。如此過了一些時日。
一日,四娘對岳員外道:
“日日吃菜粥,吃得肚里好寡人。明日是我的生日,粥里面少放點菜,我的粥里面要加點鹽,還要許我吃飽。”
次日,家里一切照舊,四娘不堪其苦,礙于“孝”字,不好直接問父親,問叔叔岳睦道:
“今日是我的生日,爹爹為何不許我吃飽?是不是我吃飽了,還是別人家的媳婦?”
“不是的,我也沒吃飽哩。我又不是別人家的媳婦。”
岳睦心里實在看不過去,只是在兄長跟前,為著“悌”字,不好作聲。
喝完菜粥,岳睦又爬上屋頂蓋瓦,四個兒子在墻外遞瓦。水退積尸盈野,頭頂,食尸兀鷹的單單獨獨地梟鳴;地上,伙伙群群的烏鴉飛下共啄尸體。三五一伙人正坐在下面隔壁房間吃粥,那些人以為岳睦是個雇來的匠人,沒有在意。邊吃粥邊閑話:
“不知他們自家吃的是什么?”
“總比這個好。這點菜粥,有何吃頭?”
“人家有好吃的,怎么會拿出來給你吃。晚上自家悄悄地樂著吃,吃著樂。”
“遭了水災,誰不消乏?哪來好吃的?你這叫做‘叫化子嫌飯菜差。’”
“黃白之物,深埋地下,不得跑掉的。”
幾個齊聲道:
“有道理。”
每人喝了兩碗,勉勉強強地謝了聲,擱下碗筷,轉身就走了。
岳睦好不窩火:盡其所有,做了好事,卻不討好。他一向不逆兄長,晚膳時收工下來喝粥,蹲在一邊,卻也放出狠話來,埋怨道:
“我要找個陰陽先生算一算, 是不是我大哥生來就是麻雀肚里裝不下二兩香油。”
渾家王氏反問他道:
“是何意思?”語氣充滿埋怨和阻止。
“平時家中有得盈余,把些來周濟里中貧乏,關愛孤獨鰥寡,那還用說? 眼下家里,并非有余,自己上無片瓦遮身,就思量大同世界是不是早來了?”
岳睦說完,王氏急忙責備道:
“開黃腔。”
王氏身為婦人,又是他們兄弟間事情,不便再多說得,言訖,便低下頭來。
聽了岳睦的一番言語,岳員外甚是不悅,滔滔說道:
“你們真是婦人孩子家淺薄見識。這世界如何不是大同世界?古人云:四海之內皆兄弟。五百年前是一家。當存天下一家之心。那些饑者皆為父母所生,一、二日沒得飯吃,是何滋味?不得已厚著臉四處求食。你們也不想想,你若一、二日沒吃飯,那會怎樣?恐怕比他們更想求得飽足哩。從人家飯碗里抓幾把來吃,也是做得出的。幾個可憐人在遭災時節, 喝我們一碗菜粥值得了多少?又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坐在你們家里干吃。畢竟是事出無奈,換成平常,人家才不希罕你這碗菜粥哩。眼下發生災荒,饑民四處流徙,貧者難以為生,賣妻鬻子以償債,強梁者紛紛上山為‘盜’。正是雪中送炭之時。我曉得,你有了二兩香油,只想去景上添花。我說沒那個必要。”
見丈夫話說得也急,氣氛頓時尷尬,姚氏低聲對岳員外道:
“弟睦為家庭著想,這也沒錯。” 又轉過身來,對岳睦道:
“他就是這么個人,心性如此。叫他袖著手,坐看人家餓死也辦不到。”
岳睦唧噥道:
“寒心的是,就算你全心全意做善事,也不是人人都領情,剛才那幾個人就嫌粥不好吃。”
“這菜粥本來就不是什么美味佳肴,當然不好吃。我舍粥為的是救人性命,又不是為打牙祭;為解人窮途之苦,給那些偶陷困厄之人一些安慰。他們睜眼看時,不致于滿世界盡是像你一樣趨炎棄冷的人。俗話有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哪能期望人人異口同聲夸你好?就算人人異口同聲夸你好,見了你,倒地便拜,伏地謝你,那又能怎樣?你以為你就會多長出一幅臉面?你就會升天?我們岳家做點善事,不過是與人一蔬一粥之小惠,怎能妄思厚報?你以為救他人就單單是救他人啊?救他人就是救你自己。一個人,往往就差那么一口食物,不是悲慘死去,就是上山為盜。你以為上山為‘盜’的,都是天生的強梁者?不就是差了那么一口?說不定你餓極了,也會上山為盜哩。哪個不想求生?蟲蟻也想求生哩。當年杜甫之死,好令人心寒,不就是人人吝嗇了那一口,餓死了一位萬古大詩人,你想過沒有?這是中國的恥辱。你只知道讀他的詩,也不想想:他餓死了,你們去哪里覓他的好詩來讀?人人都上山為‘盜’,我們的安全又在哪里?恐怕你們走去縣城也不可能哩!如果我們能少吃一口,人間就多一條生命,少一個‘盜賊’,我們就多一些安全。所以我想拿出自己之僅有,周濟他人于絕無。何況今年的糧食給人吃了,明年地里又不是不長了。”
全家人一道被岳員外大大地瑣碎了一番,只得忍氣吞聲,不敢言語,埋頭各做各的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