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全面抗戰爆發之前(1)

  • 馬上天下
  • 徐貴祥
  • 3635字
  • 2013-08-02 21:41:26

全面抗戰爆發之前,陳秋石是西路軍的一名連長。

這幾年,陳秋石在紅四方面軍里只擔任過兩個職務,要么就是團長,要么就是連長。

那次在隨營學校,他被軟禁了兩天,寫了一份深刻的反省材料交給張咸清,張部長又把他的問題向校首長做了匯報。徐總指揮真正了解陳秋石,還是因為他的那份反省檢查。

陳秋石雖然有很多想不通的問題,但是他是個明白人。他寫了一份很長的檢討書,老老實實地反省了自己對于革命戰爭認識不夠,對同志有消極看法,這是由于經驗不足造成的。通過組織教育和個人反思,他發現,我們的同志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階級覺悟高,戰斗意志堅強,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涌現出很多靈活機動英勇善戰的優秀指揮員。而他作為一個在舊軍校受過教育的人,腦子里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一些非無產階級思想,只看見消極的一面,看不見積極的一面。在今后的戰爭實踐中,他要改造自己,虛心向工農干部學習,同他們打成一片,使自己在思想和戰術上,都成為一個徹底的革命軍人。等等。

陳秋石的這份檢查,有真誠的成分,也有投機的成分。他的措辭很有講究。譬如他說“對同志有消極看法”,其實是避重就輕,他絕口不提當時他說的“學三年也趕不上國民黨的一個連長”,也絕口不提“簡直是烏合之眾”的說法。以后想想都后怕,貶低自己的同志,就是美化敵人,而這些話一旦被人揪住,就有可能定反革命罪,殺頭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好在沒有人揪住他不放。張咸清把他的檢查交給了校首長,校首長看了,覺得這個人雖然有點教條,但認識問題還算深刻,殺頭過分了,留用不合適,就報告到徐總指揮那里。

看到這份檢查報告,徐總指揮才知道自己的麾下有個陳秋石,原來就是那個在孔雀嶺戰斗中初露鋒芒的人。徐總指揮調閱了陳秋石的檔案,對校首長說,以后打大仗,我們的部隊需要懂戰術的人。讓他教學,不太合適,還是放回部隊,讓他在戰爭實際中提高覺悟。

徐總指揮一句話,救了陳秋石一命。

回到部隊,團長位置沒了,由二營營長宋得凡接任了。趙子明提議陳秋石擔任參謀長,又被師政治部否決了,說陳秋石同志需要到基層鍛煉,還是當連長合適。

陳秋石心里很憋氣,暗暗埋怨韓子君胡搞,老子團長當得好好的,你東拉西扯誆老子去當什么教員,三下五除二就把老子的團長擼了,那匹山丹戰馬再也找不到了,真是天上掉下來的晦氣。

連長當了不到三個月,形勢有了變化,四方面軍要北上,同中央主力會師。北上就要打仗。在大金子山同國民黨的追軍激戰一天一夜,二六三團死傷大半。

陳秋石這年二十七歲,在連長里面是最老的,就是在團長里,這個年齡也是最大的。

大金子山戰斗賦予二六三團的任務是攻打黃龍高地,為主力穿越大金子山開辟道路。宋得凡讓陳秋石的七連跟隨團部行動,實際上是想讓陳秋石出謀劃策。

陳秋石說,離大部隊穿越還有半天時間,我們不能這么按部就班的行軍,避免戰斗發起時倉促上陣。你讓我帶一個班,輕裝急行軍,先去看地形,偵察敵情。

宋得凡說,你是老團長,把你當偵察兵用,別人會認為我容不得人。尖兵分隊讓別人帶吧。

陳秋石說,宋團長你不要這么想,我現在是連長,而且是一個年齡大有經驗的連長。這次任務很重要,我去了把握大。

宋得凡問趙子明,讓陳連長親自去偵察敵情地形是否合適?

趙子明說,要想打漂亮仗,就讓他去。

陳秋石帶著一個精干的手槍班,在拉弓山口脫離大部隊,走捷徑,攀絕壁,提前半天進入大金子山地域。陳秋石抵近敵人陣地前沿,來回察看了兩遍,情況就比較清楚了。

等宋得凡和趙子明率領二六三團主力到達,陳秋石已經將進攻作戰的方案搞得天衣無縫了,小分隊從哪里穿插,第一個接敵時機和地點,誘敵出動后的機動路線和第二個圍困敵人的時機地點,等等,如此這般,都有安排。

宋得凡文化程度不高,聽陳秋石介紹他的作戰方案,有點聽不懂,說老陳你這個方案太復雜了,一步一步的,敵人要是不按你的來怎么辦?

陳秋石說,方案搞復雜一點,打起來就簡單了。只要我們按計劃一步一步地發展,敵人必須出動,這就像釣魚,我把誘餌放到他嘴邊,他不可能不咬鉤。

宋得凡還是猶豫。宋得凡說,你老陳把敵情地形都偵察清楚了,立了很大的功。但現在畢竟我是團長,這一仗怎么打,還得聽我的。

宋得凡采取的戰術還是人海戰術,他不習慣把部隊割得七零八落,更不習慣什么真打假打,也搞不清楚什么時候真打,什么時候假打。就像一臺機器,零件搞得太多了,搞得他眼花繚亂,部隊撒出去了收不攏怎么辦?

陳秋石見宋得凡固執己見,考慮到自己身份特殊,不便爭辯。但他又不甘心無謂的犧牲,暗暗地給自己的連隊留了后手,要求擔任側翼進攻。宋得凡同意了。

戰斗發起后,二六三團僅有的三門迫擊炮對黃龍高地的重點目標進行壓制,壓制完了,步兵沒有跟上,守敵也沒有受到重創。炮火一停,輕重機槍一起掃射,宋得凡帶領的進攻部隊剛沖到半山腰就被打了回來,只有陳秋石的七連趁亂沿后山摸到敵人前沿陣地五六十米的地方。部隊多是漢陽造老式步槍,精度差,射速慢,陳秋石吩咐不要開槍,隱蔽起來,等團主力再次進攻的時候,出其不意地從敵人的背后殺出,這樣就給宋得凡減輕了壓力,主力蜂擁而上。可是敵人的火力還是很猛,傷亡過大,第二次進攻又失利了。而此時陳秋石的七連已經暴露,同敵人短兵相接,敵人裝備精良的一個營從三面向陳秋石包抄過來,陳秋石帶著連隊且戰且退,一邊打,陳秋石一邊罵宋得凡蠻干,倘若按照陳秋石的計劃,這時候正應該是殺回馬槍的大好時機,可惜宋得凡率領的主力已經被壓在山下抬不起頭來,宋得凡陣亡,坐失良機不說,還使得陳秋石孤軍深入腹背受敵。

經過兩個小時激戰,終于拿下黃龍高地。任務是完成了,陳秋石也陷入絕境。

陳秋石是在二號高地最后一戰負傷的,當時他的身邊只剩下了十三個人,擋不住敵人重兵突擊,戰士們很快就被打散了,陳秋石躲在一個鷹嘴巖后,差不多快絕望了,已經把手槍舉到自己的腦門了。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就在敵人蜂擁而來之際,陳秋石突然發現眼前閃過一道白色的閃電,一匹戰馬似乎從天而降,越過鷹嘴巖,準確地落在陳秋石的面前。天吶,是他的山丹寶馬。陳秋石從隨營學校被貶回部隊之后,曾經打聽過它的下落,聽吳東山說,這匹馬太難馴服,韓子君師長駕馭不住,交代軍馬科,好生養著,以后再說,可是沒過多久,這匹馬就不見了,據說是趁馬夫遛馬之際逃進深山了。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沒想到擅自脫離隊伍的山丹寶馬會在半年后出現在陳秋石的危急關頭,難道它已經知道了它的故主危在旦夕嗎?

當下,陳秋石精神一振,收起手槍,縱身一躍,跨上馬背。山丹寶馬一聲長嘯,鬃毛直立,前蹄高揚,飛過山澗,轉眼之間就消失在林莽之中。

這一仗下來,二六三團差不多快打光了。戰后清點人數,只剩下四百人不到,編了五個連隊,又成了縮編團,陳秋石的傷養好之后,再次被任命為團長。

陳秋石的部隊里后來就有了傳說,說山丹寶馬同陳秋石前世有緣,沒準前世的陳秋石是這匹馬的恩人,今世它就變成了一匹戰馬,報答陳秋石。這話連趙子明都說過。趙子明以后問陳秋石說,很奇怪啊,這馬失蹤那么多天了,怎么就在你的生死剎那間出現了呢,未嘗你伙計真有神助?

陳秋石笑笑說,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你要說有神助,那好啊,我求之不得啊!

紅原整編的時候,軍團首長表揚了紅二六三團,再次提到陳秋石講究戰術,兵力火力使用得法,指揮靈活機動。可是陳秋石卻高興不起來,對政委趙子明說,什么勝利?一鍋夾生飯。殲敵八百,自損一千。這場戰斗就是要是按照我的方案,不僅不會犧牲那么多人,也不會打那么久。我要不是有我的馬,我的墳頭也該長草了。

趙子明說,行了老陳,你正確行不行?老宋人都死了,你就不要責備了。

陳秋石說,老宋犧牲了我難過,但是老宋不講戰術一味蠻干,錯誤是不能原諒的。以后我們再也不能蠻干了,要讓連長們都學會運用戰術。

趙子明說,是啊,教訓是應該吸取。

紅原整編之后,二六三團被編入西路軍。上級傳來的指示是要打到新疆去,打通國際通道。可是新疆的邊還沒有挨上,就在祁連山被馬家軍咬住了。西路軍鏖戰數日,彈盡糧絕,部隊變成了細水流沙,陳秋石在最后一戰中負傷,幸虧找到一座破廟,被里面的和尚救下,躲在廟里當了一段時間病和尚,直到中央派劉伯承組織了援西軍,陳秋石得到消息,輾轉找到援西軍總部。

西安事變之后,國共第二次合作,組成統一戰線一致抗日,以援西軍為主體整編了第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陳秋石被選拔為師部作戰參謀。

西華山抗日游擊隊成立的時候,陳三川十二歲,加上孫半仙給他多出來的一歲,算是十三歲。

這一年,日軍已經占領了三十鋪以西的眾多集鎮,蓋上了炮樓,建立了漢奸政權,搞了一個“大東亞共榮圈”。東河口雖然在這個圈子外面,但也是朝不保夕,學校徹底停課,人去樓空。

游擊隊招兵的告示張貼在東河口方圓十幾里的幾個集鎮上,不少人來報名,有老的,也有小的,有男的,也有女的。但是年輕力壯的并不多。有些人報名參加游擊隊就是為了混口飯吃,譬如小鐵匠劉鎖柱,他是個光棍,一人吃飽了,全家不餓,沒有牽掛。聽說游擊隊里共產共妻,他快活得要死,所以他報名的時候嚷嚷得最積極,逢人就喊,參加游擊隊了,抗日了,把嗓子都喊啞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运城市| 临泽县| 天气| 泗水县| 沂水县| 监利县| 宜昌市| 思南县| 涟源市| 綦江县| 自贡市| 万年县| 宜都市| 桃园市| 汉沽区| 石阡县| 民乐县| 比如县| 武隆县| 扬中市| 石楼县| 齐河县| 天峨县| 阳原县| 宁蒗| 天长市| 河源市| 库车县| 元氏县| 平南县| 彰化县| 蒙山县| 桐柏县| 溆浦县| 吴忠市| 睢宁县| 康平县| 穆棱市| 武陟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