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果在冬季,一個旅人》中,翻譯家艾爾梅斯·馬拉納和作家西拉·弗蘭奈里都因女讀者柳德米拉看書而心生嫉妒——嫉妒她讀的小說的“作者”。這個作者并非真實作者,而是真實作者虛構的一個人物,是虛構之中真實作者的替身。這個作者像幽靈一樣有著變幻不定的面孔。馬拉納是柳德米拉的男友,他覺得這個幽靈通過書本與她進行著隱秘的交往,而她則任由其恐嚇或引誘,將他冷落在一旁。弗蘭奈里嫉妒是因為在柳德米拉的眼里,他只是個極普通的人,一種故事進入世界的媒介,而她讀的他的小說的作者乃是另一個人。對“作者”的認知帶來了馬拉納和弗蘭奈里不同的作為:前者從羅蘭·巴特那里得到啟發,將作品想象成由虛假、偽造、模仿、拼湊構成的東西,試圖消滅他的“情敵”;后者要取消的不是作為替身的作者,而是他自己:像博爾赫斯經常提到的泛神論的神一樣分身為寫出所有可能寫出來的書的一切可能存在的作者。《如果在冬季,一個旅人》正是基于對這個幽靈般的“作者”的發掘,或者說,建構。在這部作品中,卡爾維諾像弗蘭奈里一樣分身成了馬拉納翻譯的小說的諸多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