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習慣死亡》中挑出一句話來描述這本書,這句話應該是:“我渴望那種死的方法如同渴望再次和你**。”
將*愛與死亡相提并論由來已久,印度教中濕婆就既是*愛之神,也是死亡之神,詹姆斯·喬伊斯、托馬斯·曼和米蘭·昆德拉都在作品中將*愛與死亡相互映照。(在心理學家的描述中,*愛既能幫助人戰勝對死亡的恐懼,又能滿足人樂死的隱秘愿望,*高潮還可能隱含死亡的況味。)張賢亮的特別之處是描繪了一個荒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死亡如影隨形,人性被扭曲和異化,而主人公努力在異化的*愛中尋找存在的意義,用象征邏輯來消解非理性邏輯,從而造成了*愛與死亡的習慣性聯想。他試圖用馬塞爾的方法來處理格里高爾的問題,卻帶來了亨伯特式的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