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納博科夫的戲擬
- 文本幾何
- 劉春新
- 550字
- 2024-10-15 10:26:27
納博科夫的小說創作,貫穿著戲擬這一敘事策略。《洛麗塔》表面上看是一個關于中年男子迷戀少女的禁忌故事,但細讀文本,我們會發現納博科夫在其中戲擬了但丁、彼特拉克和愛倫·坡的詩歌,以及浪漫主義小說的種種比喻。亨伯特對洛麗塔的迷戀,并非純粹的肉欲,而是一種病態的審美迷狂,他將洛麗塔視為自己構建的“仙境”中的“精靈”,這與詩人對理想女性的追尋有著微妙的互文關系。然而,納博科夫又通過對亨伯特心理的細膩刻畫,以及對洛麗塔悲劇命運的展現,無情地嘲諷了“古老欲望”的虛妄和危險。
在《微暗的火》中,納博科夫更是將戲擬玩到了極致。借助對一首詩的解讀,他戲擬學術評注、傳記、史詩等多種文體,構建了一個迷宮般的文本結構,讓讀者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間游走,最終對現實、記憶、身份等問題產生深刻的思考。
戲擬并非簡單的模仿或諷刺,它更像是一種精巧的“文體變形術”,將既有的文本、流派或風格進行巧妙的轉化、重塑,從而達到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并寄寓作者深刻的思想。納博科夫本人對戲擬的理解,如《微暗的火》中的金波特所言,是“智慧的最后一件武器”。這體現了納博科夫對文學傳統的復雜態度。他深諳文學史,對各種經典文本和寫作手法了如指掌;同時,他又對僵化的傳統和陳腐的套路抱有批判的態度。戲擬便成為他解構傳統、顛覆經典、創造新意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