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理財打造富貴生活
聚斂財富無非是開源和節流兩種方法,相對于開源來講,節流更簡單些。青年人若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先注重理財。
財富源于積累
凡是受過債務壓迫的人,無不知道金錢的重要性,但是金錢不可能像流水一樣,嘩地一下都來到你的身邊。對于現在的工薪階層來講,每個月的工資是非常有限的,要吃穿住行,要娛樂,要交際,錢的確少得可憐。但要獲得經濟的獨立,避免貧窮帶來的恐懼,每個月必須拿出一部分錢放在銀行賬戶上。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既可以養成勤儉的習慣,又有了一定的經濟做后盾,即使遇到突然的環境變化,也不會驚慌失措,一籌莫展。
在美國,有位年輕人從賓州的鄉村來到費城,進入一家印刷廠工作。他的一位同事在一家儲蓄公司開了一個戶頭,養成了每周都存款5元的習慣。在這位同事的影響下,這位年輕人也在這家儲蓄公司開個戶頭,3年后他有了900元的存款。這時,他所工作的這家印刷廠發生財務困難,面臨倒閉的命運。他立刻拿出以小錢不斷存下來的這900元錢來挽救這家印刷廠,也因此獲得這家印刷廠一半的股份。
在使用這筆金錢時,他采取了嚴密的節約制度,幫助這家工廠清還了所有債務。后來,他每年可以從這家工廠里拿到25000多元的利潤。
這位年輕人無疑是一位成功的人。他明白節流的重要性,懂得財富需要積累。
加拿大有兩位理財專家,特地辦了一份報紙,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法,教人養成節儉的習慣。
其中一位叫尼可森的理財專家說,從30年代活過來的他那一代,有了東西總是一用再用,能用多久就用多久,實在不能用了才丟掉,而現在卻是個隨用隨丟的社會。至于如何省錢致富呢?尼可森建議我們不妨從薪水中撥出部分存款,5%、10%或25%都可,反正一定要存錢;多讀些有關理財、投資致富的“實用手冊”,最好從圖書館借,或從因特網上下載,這樣可省錢;生活方式簡單,房子不用太大,買二手汽車,到廉價商店、拍賣場等處購物;買東西時別忘想想“花這錢值不值得”,便宜貨不見得劃得來,貴也不一定能保證質量;絕對要砍價,你不提出,店家不會主動降價賣給你東西等等。
另一位理財專家達希?珍堅持認為節省下來的一塊錢,絕對大于你賺進的一塊錢。如果你想攢錢,不外乎“找更高薪酬的職業”和“多省點錢”兩條渠道。
在臺灣商界赫赫有名的“威京小沈”沈慶京,擁有數十億元的資產。這位白手起家的富豪平常不太注意吃穿,就連領帶有時候也不打,朋友偶爾批評他的西裝款式不新,料子不好,他總是不以為然地回答:“馬馬虎虎啦!”在他的公司內,如影印紙消耗過多,或電燈沒有隨手關掉,常會遭到他責罵。
財富源于積累,青年人若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先注重積累,養成勤儉的習慣。
追逐財富學會理財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逐財富的方式,那么如何衡量一個人的理財能力呢?以往人們更多的是根據財富的多少來評價一個人能力的大小,但這往往只能看到結果,而不能預先做出相對準確的評估。財商(FQ)則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來評估一個人的理財能力和創造財富的智慧。那么,什么是財商呢?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的作者羅伯特?T?清崎認為,財商是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是理財的智慧。財商可以通過后天的專門訓練和學習得以改變。改變你的財商,可以改變你的財務狀況。財商是一個人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能力。
財商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二是正確利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財商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人的其他智慧和能力密切相關的。事實上,財商與智商、情商一樣,都是一種指導人們行為的無形力量。而財商,也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
然而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由于沒有獲得財務技能就離開了學校,許多受過教育的人雖然獲得了職業上的成功,但在理財問題上他們仍然是個失敗者。他們所受的教育不是如何掙錢,而是如何花錢,這就產生了所謂的理財態度,掙了錢后該怎么辦?怎樣防止別人從你手中拿走錢?你能多長時間擁有這些錢?你如何讓錢為你工作?大多數人不明白為什么他們會身處財務困境。
所以許多人都以為投資理財很難,譬如,必須懂得掌握時機,還要具備財務知識,其實不盡然。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平凡的、沒有太高學歷的人靠理財致富。投資理財與學問、智慧、技術和預測能力無關,完全看你是不是做到了投資理財該做的事。一個很平凡的人,卻可能具有很高的財商,盡管他現在并不富有,也沒有很高的學歷,但卻可以利用投資而成為富人。
精細理財的黃金法則
俗話說,萬事預則立。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根據一次統計數據,在100人當中,終其一生,大約只有一個人會對自己的物質生活、財富累積感到滿意,約有25個人在退休之后仍然必須工作,而約有50個人必須靠別人養活或接受社會救濟。這個數據的意義在于,對自己一生能夠作出妥善計劃的人實在少之又少,而一般人似乎在此方面毫無危機意識。
事實上,人生如果是漫無目的地過著,也就失去意義。一個人雖不可能要求自己是個大富翁,但維持自己的經濟獨立、維持一種起碼的物質生活應當不是別人的責任。
仔細觀察社會上的成功者,其家庭、教育背景雖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有個共通之處,就是能夠掌握確定不移的目標并為之進行合理的規劃。老實說,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自己是因為缺乏一個確定的目標而招致失敗,這點的確值得我們注意。
懂得“追逐”之道的人,就是有辦法把錢牢牢地收進荷包中。其實,越是想擁有財富,就越應該加倍努力,并且應從珍惜每分錢開始。財富并不會自動找上門,必須靠著不斷地去尋求有效的方法,執著地按照計劃進行才能獲得。
美國一位精研財富學的專家曾經詢問了400位富翁致富的秘訣,經過他的整理,發現致富必須經過下列六個階段:
步驟一:必須確切地明白你所想要賺的錢究竟是多少,不單只是抽象的希望賺“很多錢”,必須要清楚地假定一個目標,在心理上牢記那個數字。
步驟二:要了解自己究竟該如何做才能得到希望獲得的財富,這一點非常重要。
步驟三:應當訂立一個期限。
步驟四:在計劃訂立之后,應盡量開始實行計劃,而不要淪為“思想上的巨人與行動上的侏儒”。
步驟五:詳細標明是在什么時候要獲得多少金錢,要如何獲得這些金錢,并且記下你的金錢是通過什么計劃獲得的。
步驟六:一天最少朗誦兩次自己寫的計劃表,一是在晚上工作完時,一是早上剛起床時,大聲地讀出來將增進你致富的信心。
其實,上述六個步驟并非是什么高深的大學問,就看你是否有恒心毅力、有技巧地去實行。
此外,有關理財專家總結出了管理財富的七條規則,我們可以借鑒:
1.把支出記在紙上
預算專家建議我們,至少在最初一個月把自己花費的每分錢準確地記錄下來,如果可能的話,可做三個月的記錄,使我們知道錢花到哪兒了,然后還可以依次做一下預算。
2.找一個適合你的錢財的預算
預算的意義,并不是把所有的樂趣從生活中抹殺,其真正的意義在于給我們物質安全以免于憂慮。首先,你應該把所有的開支列一張表,然后把所有的收入列成一張表。兩表對照之后,你就知道該怎樣花錢了。其次,你應該咨詢投資公司,讓專家為你理財。
3.學會聰明地花錢
會花錢的人就能夠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用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東西。
有兩位女士收入都一樣,可是,其中一位總是穿著入時,而且不多花錢;而另一位,整天買衣服,卻沒有一件衣服入時,錢沒少花,每月入不敷出,其中的原因就是不會花錢。會花錢就是能夠每一分錢都花得值。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
“請問先生有什么事情嗎?”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豪華的西服、高級皮鞋、昂貴的手表,還有領帶夾子。
“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l美元?”
“不錯,只借l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有擔保,再多點也無妨。”
“好吧,這些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說著,從豪華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國債等等,放在經理的寫字臺上。
“總共50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不過,你真的只要借l美元嗎?”
“是的。”說著,猶太人接過了l美元。
“年息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歸還,我們就可以把這些股票還給你。”
“謝謝。”
猶太人說完,就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在旁邊冷眼觀看的分行長,怎么也弄不明白,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么會來銀行借l美元?他慌慌張張地追上前來,對猶太人說:
“啊,這位先生……”
“有什么事情嗎?”
“我實在弄不清楚,你擁有50萬美元,為什么只借1美元呢?要是你想借三四十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的……”
“請不必為我操心。只是我來貴行之前,問過了幾家金庫,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所以嘛,我就準備在貴行寄存這些股票。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需花6美分。”
4.不要為你的收入而增加煩惱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為自己的收入而煩惱,有人因為收入低,有人因為花費高,還有人因為收入提高了,欲望也增加了。按預算花錢,收入多可以多花,收入少就要少花。超前消費,背上債務,就沒有快樂了。
5.如果你要借錢,一定要想辦法去銀行貸款
現在有些人借錢去找朋友,為此常常就會失去朋友。有些人就會去找放高利貸的人去借錢,因而陷入了無窮的后患之中。如果你要借錢,最好是考慮向銀行貸款。
6.有錢可以買點醫藥、火災以及緊急開銷的保險
現在我們國家的保險業還不是很發達,而且人們的保險意識也不強。其實,有錢可以買一點保險,預防意外。
7.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對金錢負責的態度,不亂花錢
作家史蒂拉?威斯頓?圖特教育孩子理財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他從銀行里取得一本特別存款單,交給9歲的女兒。
每當小女兒得到每周的零用錢時,就將零用錢存進那本存折,每當女兒必須使用錢時,就從賬中提出,把余款結存詳細地記錄下來。于是女兒不僅從中學到很多知識,而且也領會了處理金錢的責任感。
如果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那我們就要學會理財,那樣我們也可以輕松愉快地過一生。
■別讓細節誤了你的“錢”途■
在利益的驅使下,生意場上的騙局可以說無處不有,而且表現得越來越“含蓄”和“矜持”。因此,在生意場上拼搏,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提高警惕,對每個細節都要注意,不然,就會跌入他人精心設計的圈套。
跳出貧窮的陷阱
在大多數人看來,貧窮是無法改變的。于是,他們開始向貧困的環境屈服。
誰給你下過愚蠢無比的判決,說你不能從貧困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呢?
許多事實證明:任何事業,只要人們堅持去努力,就會獲得成功。
因此,無論你目前的生活多么貧困,地位多么卑微,也不要讓它剝奪了你獲取成功的信心和權利。看看那些從貧困中崛起的成功人士,他們無論多么貧窮不幸,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幼時的林肯,住在一所粗陋的茅舍里,既沒有窗戶,也沒有地板。茅舍處在曠野之中,距離學校非常遠,既沒有報紙書籍可以閱讀,更缺乏生活上的一些必需品,他一天要跑十幾公里路,到簡陋不堪的學校里去上課。
他每天要奔跑上百公里路,去借幾冊書,晚上則靠燃燒的木柴發出的光來閱讀。后來,只受過一年正規學校教育的林肯,通過自己堅韌不拔的努力,擺脫貧困,并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對于有自信和勇氣的人來說,貧窮不但不能打垮他們,還會成為人們努力奮斗、走出貧困的動力。
貧窮能激發人們潛伏的力量。試想,林肯如果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里,進過大學,也許他不會成為總統。只因他在與貧窮的對抗中激發出了自身的潛力,才使他成長為一代偉人。
所以,假如你的生活是從窮苦中起步的,千萬不要怨天尤人,只要你具有自信和勇氣,你就會獲得超過金錢千百倍的力量,走出窮苦的樊籠,立身于社會。
警惕生意場上的騙局
在利益的驅使下,生意場上的騙局可以說無處不有,而且表現得越來越“含蓄”和“矜持”,有的甚至隱藏在字里行間,而且會隨著時間、地點和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全然不同的含意。
因此,在生意場上拼搏,一定要擦亮自己的雙眼,提高警惕,防止別人用貌似公平的手段謀取他不可告人的利益。一旦你陷入了別人的圈套,你就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在生意場上,以下幾個細節地方尤其要注意:
合同約定
對于各項條款要看清是否存在著有歧義的詞匯和語句,如果有,務必及時要求對方做出清楚的解釋,有必要的話可以要求對方重新擬寫合同和約定,千萬不要稀里糊涂地就接受了。
填寫單據
涉及到金額、數目、姓名或者日期時,要確保對方的數據和名稱正確無誤,否則銀行或者郵局是不會結匯的,尤其是金額數目和日期,不要給別人留有篡改的機會,一個小數點就有可能是幾十萬的損失。
摸清對方根底
現在,越來越多的商人有了跨越國際的貿易合作關系,在這個開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人會借機行騙、欺詐,騙局可謂無處不在。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你很有可能憑著別人的一紙證件就相信了對方,但很有可能這些證件就是假冒的。對于合作關系復雜的,不僅要查明對方個人身份、所在單位的實力、現在的經營狀況,而且還要核實其中的委托關系是不是真有其事。
只有在這些細節之中嚴加防范,才不會使自己落入他人的圈套。
不能忽略的談判細節
精明的商人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那些在談判桌上隨機應變、競顯風流的商業人士,似乎對價格、期限、數量與合作條件都爛熟于心,而實際上他們在談判之前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哪怕是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有可能成為決定一件生意是否成功的因素。
瑞得西裝革履,叼上一支香煙就出門了,今天他有一個重要的談判。
談判持續的時間很長,談論的都是細節問題,上一次談判已經在大問題和原則上達成了一致。雙方議定了合作條件、期限、金額等,對方一直在不停地討價還價,瑞得只是堅守他的底線:“先生,恐怕這個要求我不能答應,因為我記得很清楚,最低價就是這樣的。”他轉動著手中的筆。
對方無奈,只好在緊迫的交貨期限上打迷糊,他說:“我們上次談判時的交貨期限應該是月底,你是不是記錯了?”
“不,我記得很清楚,雖然我年紀比你大,但是我的記錄一定比你的腦子清楚、準確!”
對方看到的是一支筆壓著的一張錫箔紙,那是瑞得從香煙盒里抽出來的,背面是他記錄的兩次談判內容。
一張看似漫不經心的錫箔紙就能保證在談判桌上從容不迫,這種認真嚴謹的態度值得每一個想成功的人學習。
稍稍懂得談判技巧的人都知道,洽談是為了保持接觸、建立聯系、進行合作、達成交易、擬定協議、簽署合同、要求索賠,或是為了處理爭端、消除分歧,而坐在一起進行面對面的討論與協商,以求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妥協。所以,在這項重要的商務活動中,每一個類似于做記錄這樣的小小細節都有可能是決定你談判成功的重要因素。
“用記錄幫你說話”就能讓你少動嘴皮子。正所謂“言多必失”,反之,說得越少,就越能避免錯誤。生意人的談判桌上,多說一句可能就會多泄露一個重要商機,商場上的“禍從口出”就是這個意思。
借助記錄這個不顯眼的細節,你只需要用最精練的語言表達你的觀點,提出你的條件即可。這樣既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又爭取主動。所謂“口說無憑”,黑紙白字總是清楚而明了,不要過分相信自己和別人的記憶力,尤其在談判的重要場合。因為一個含糊不清的時間,或者一個記憶錯誤的價格就有可能讓你貽誤商機,蒙受巨大的損失。
所以,勤奮動筆、細心敏銳,把重要的信息都記錄下來,這樣一來自己心中有數,參照記錄的內容,你就知道是進還是退;二來當別人有疑惑,或者企圖蒙混過關的時候,你就可以提供有力的證據,避免不必要的糾纏,無疑你就能占據主動。這也是為什么在大型的談判場合和會議上,談判雙方會安排記錄人員,不僅如此,事后還要重新整理,條分縷析、樣樣都明白無誤,成為生意交易中的備忘錄。
所以,商場上的談判細節決不容忽視。一般說來在技術上為談判進行準備的時候,談判者應當爭取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細節工作:
1.談判者應當知己知彼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至理名言,對談判者準備談判也有一定的教益。在談判之前,如能對對手有所了解,并就此有所準備,則在談判之中,談判者就能夠揚長避短、避實就虛,以我為長,擊敵之短,取得更好的成績。
對談判對手的了解,應集中在如下方面:在所有對手中,誰是真正的決策者或負責人;談判對手的個人信息、談判風格和談判經歷;談判對手在政治、經濟以及人際關系方面的背景情況;談判對手的談判方案;談判對手的主要商務伙伴、對頭,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相互關系的演化等等。
2.談判者應當熟悉程序
談判桌不比戰場,“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那一套,對于談判來講是行不通的。雖說談判的經驗需要積累,但是因為談判事關重大,所以它是不允許人們視之為兒戲,不允許人們在“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況下倉促上陣。
3.注重談判時的禮儀細節
——服飾
由于談判會關系大局,所以商界人士在這種場合,理應穿傳統、簡約、高雅、規范、正式的禮儀服裝。女士須穿西裝套裙和襯衫,配肉色絲襪和高跟或半高跟皮鞋。
——座次安排
舉行雙邊談判時,應使用長桌或橢圓形桌子,賓主應分坐于桌子兩側。若桌子橫放,則面對正門的一方為上,應屬于客方,背對正門的一方為下,應屬于主方。若桌子豎放,則應以進門的方向為準,右側為上,屬于客方;左側為下,屬于主方。
在進行談判時,各方的談判人員應在自己一方居中而坐。其余人員則應遵循右高左低的原則,依照職位的高低自近而遠地分別在主談人員的兩側就坐。假如需要譯員,則應安排其就坐于主談人員之右。
若是舉行多邊談判時,為了避免失禮,按照國際慣例,一般以圓桌為談判桌來舉行“圓桌會議”。這樣一來,尊卑的界限就被沖淡了。
——舉止細節
在談判會中,面帶微笑、態度友好、語言文明禮貌、舉止彬彬有禮,有助于消除對手的反感、漠視和抵觸心理。在商務談判中,對于諸如以弱為強、制造競爭、火上澆油、出奇制勝、利用時限、聲東擊西等策略,任何行家高手都不會不清楚,但是至于關鍵的“活學活用”則需要平時多積累經驗。
——禮敬對手
談判者在談判的整個進程中,要排除一切干擾,始終如一地對自己的談判對手講究禮貌,時時、處處、事事表現出對對方不失真誠的敬意。
各個組織之間通過洽談,就某些重大問題達成協議時,通常要舉行協議的簽約儀式,這不僅使協議具有了法律效應和保證,而且也是雙方組織相互重視和友好協作的表示,因而,簽約儀式需要十分鄭重和講究禮儀。
簽訂協議需要一個專門的簽字地點,通常設在會議廳內。廳內設專用的簽字桌。在我國,多使用長方桌,桌上覆蓋深色臺布。桌子后面放置兩把椅子供雙方簽字人員使用。座前擺放各自的文本和簽字文具。桌子中央擺一旗架,分別懸掛簽字雙方的組織標識旗。在簽字桌的上空還應懸掛橫幅,寫有“××××(項目)簽字儀式”等字樣。
參加簽約的人員應衣著整潔大方,以表示禮貌和顯現組織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出席人員的身份和人數雙方應大體相當。具體的簽字人由締約各方協商確定。為了表示對簽訂協議的重視,通常由組織的最高領導人出席。簽約時,雙方人員應準時到場,遲到、早退或缺席均是不禮貌的。
■生命因愛而豐盈■
情與愛是人生的主題,是幸福生活的根本來源。情和愛是生命的支柱。聰明的人,不僅會執著于事業上的追求,更會將似水的柔情全部投入于情愛之中。
留一種愛的味道
愛是幸福之源,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源于愛。愛是光明的使者,是幸福的引路人。愛是照耀在茫茫草原的一輪紅日,是百花叢中絢麗的陽光。無數歡快的念頭都是從愛的呼喚中翩翩而來。幸福之中總有愛的精靈。
愛是無價的,但她并不花費任何東西。愛與幸福是不可分的。因為愛,痛苦會化作幸福,傷心的淚水也會化作甘泉。有愛才會有和平和幸福。
有人覺得愛一個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覺得付出愛是一件很繁重的工作。其實不然,愛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地發生著,不管你是施愛者還是被愛者,總在與愛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實愛很簡單,我們可以把它融化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中,讓身邊的人慢慢體味和感受。
當你的眼中散發出愛的光芒,深情地注視著所愛的人時,你就會換來溫和的柔情、關愛的眼神,或者更為深情的擁抱,在這眼神流轉之間,愛就生發開來。
當你用心地傾聽別人的心曲時,無需多言,對方便會感受到你的愛。你的聆聽會告訴他,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因為你沒有用言語阻礙他傾訴的機會。這便是最默契最深沉的愛了。
當你用心去擁抱,用你的真誠去觸摸、去感受對方的心時,這種肢體的接觸會使彼此感受到最真誠的心的律動和最真切的溫柔。彼此的體溫能夠化解人世間所有的冰冷。不要錯過任何一個真誠相擁的機會。
當你的回憶中出現一種代表某種情感的氣味時,這就證明這遠去的氣味也成了一種愛的語言。即使時光遠去,那甜蜜的味道依然繚繞不盡,你可以憑借這種氣味找到曾經駐足、曾經共度的日子。所以不妨用你的味道來表達你個性的愛,讓彼此在未來的日子里記住這愛的味道。
愛是生命的盛宴,當你品嘗最鐘愛的食物,那曾經給你做這樣美味的母親或愛人是否會在你眼前微笑。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曾經相濡以沫的夫妻終于靠自己的雙手換來了富足的生活,但是丈夫卻在這個時候另結新歡,他向妻子坦白了,因為他不忍心欺騙這個生死與共的糟糠之妻。妻子不哭不惱,只說:“讓我再為你做一碗面吧。”丈夫疑惑,點頭答應了。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素面端了上來,丈夫頓時滿臉是淚,跪倒在妻子的面前,泣不成聲。雖然不是山珍海味,雖然連一片肉也沒有,為何會讓丈夫如此感動?因為這面里有愛的味道。落魄之時,是妻子用凍得發紅的手搟出這樣一碗碗的面條,只為了讓他的胃舒服一些。那些同甘苦的日子里包含了妻子多少艱辛,一件一件,一樁一樁,都在這碗面條的熱氣中一一回放。從此以后,丈夫再也沒有提及過此事,因為他離不開這愛的味道。
共同走過時,給自己愛的人做一份最鐘愛的食物,讓它真實地存留在你們的記憶中,無論身處何地何時,讓愛的美味在唇齒間流淌。
除了這些,直覺也是喚醒愛、表達愛的途徑,敏銳地感受到你的愛人的需求,在他期盼的時候出現在他面前,用綿延細膩的愛在他受傷的時候予以安慰,無論是朋友,還是愛人,相信都會相守一生、銘記一生!
女人因愛而美麗
女人因為愛而美麗。博愛是女人的天性本能。女人用愛心和寬容擴展她的生活范圍,努力營造更大、更美、更和諧的生活空間。在紛繁多彩的世界里,女人的愛心是博大的,可以包容一切。她們愛生活,愛丈夫,愛孩子,愛一切!
很多女人的心中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很多女人的人生追求與目標也只有一個,那還是愛。女人的這種愛心,說到底根本是一種與生俱有的母愛、情愛與真愛。
可以說,女人富有善心,常常樂意幫助別人。女人所表現的愛心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很多女人懂得,當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豐衣足食了,地球上才會擁有持久的和平,所以,她們總是對人類充滿愛心。
她們總是用愛心去營造生活的空間,懂得在生活中的人們應該相互幫助,而不是相互利用。她們懂得一個人真正的永生,那就是懷著愛心和同情心去幫助別人,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
她們熱愛所居住的城市、國家和民族,她們關心著所有的人,期望他們堅強、美麗、正直。
女人用愛心去營造生活的空間,女性當然懂得死亡的必然,但她們仍然以愛作為自己的結局。她們像真正的園藝師那樣,精心地管理她們“生命的花園”。在生活的競爭中,她們不承認死亡就是結束,她們把死亡看作一種存在向另一種存在的過渡。雖然她們活著的時候還沒有完全領會死亡的含義,但她們為了愛不怕死亡。
女性用愛去觀賞每天都在開放的玫瑰花。女性用愛去聽春天的聲音,知道春天要來,有幾只知更鳥在鳴叫。女性用愛去培育孩子,知道他們很快就要長大,像弓射出的箭。女性用愛去照料老人,知道老人需要別人的愛,因為他們時間不多了。女性用愛去照顧家庭,知道家庭是寶貴的“核心集團”。女性用愛去改造自然界,知道不能把它當作恩賜者。女性用愛去保護動物,知道世界也是它們的。
女性生活在她們擁有的每一瞬間。她們不愿在享樂中消耗自己年輕而富有激情的生命。
不管明天如何,充滿愛心的女人仍會這樣對自己說:“我生活在每一瞬間,我享受的、講述的、所做的、給予的都盡我之所愛。”這便是偉大的女性。
愛是永久的承諾
真愛的獲得并不是很難,只需要彼此的一種擔當,或是一種承諾。
有一對夫妻共同生活了55年,一天早晨,妻子下樓為丈夫準備早餐,但是,突發心肌梗塞,倒在地上。丈夫扶起了她,把她送到了醫院,然而很不幸,剛到醫院,妻子就去世了。
在安葬妻子的過程中,丈夫目光呆滯,一言不發,他幾乎沒有哭。
這天晚上,他的幾個兒女陪伴著他。晚上11點左右,丈夫突然要求兒女們帶他去墓地,兒女們勸他:“爸爸,現在太晚了,我們明天再去吧!”
丈夫生氣地說:“你們不要和我爭了,不要和剛剛失去共同生活了55年的妻子的人爭了。”沉默了一會兒后,兒女們便陪他來到墓地。
丈夫撫摸著墓碑說:“55年了……如果不打算和一個女人共同生活,誰也不能談論真正的愛情。”他擦擦臉上的淚水,停頓了一會兒繼續說:“我和你們的母親一起經歷了最危難的時期,我變換了職業,我們一起收拾行李,變賣了家產,搬到另一個城市。我們同甘共苦,看著我們的孩子們完成了學業。我們含淚送走了一個個親人,我們相互原諒對方……孩子們,現在她走了,我感到高興,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她走在了我前頭,她不必經歷埋葬我的極度痛苦,不必經歷我走后的孤獨生活,現在將由我承受這些,我不愿讓她承受……”真正的愛情與浪漫相距甚遠,它與色情和性無關,而與它有關的是相互關心,相互的承諾。
正是因為愛是一種承諾,當愛盡了,已成往事,對那份愛,依然無悔。
有一對青年夫婦,很多人都知道他們的情況:男的對女的一般總是遷就,只要是她喜歡的,他便一切依了她。她的任性、刁蠻、小孩子脾氣,甚至于總是沒來由地發脾氣,他總是能忍受,只因為愛她,一切都可以承受。而她卻幾乎從來不領情,就是這樣,還是一臉的不以為然,總像是委屈了自己。
她從來不知道,為了她,他曾拒絕過很多優秀的女孩子,為了她,他寧愿從遠方回來。她是他不苦的理由,只要她能愛他,一切都可以承受,他說過,因為愛著她的愛,所以不會恨她,永遠不會,即使她把他打到地獄。
很多人笑他,他這是自找的。他也笑了,說,他欠了她的,大概是上一輩子欠的,所以,要他吃很多苦才能還清。但這一切他愿意,只要她快樂,他付出再多也值得。
他以為她一直是那種高傲的女孩子,性格冷冷的,像高山上的雪蓮,不是輕易能摘到的,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朋友卻讓她笑顏如花。他的大學同學來,一起吃飯時,他倒像外人,同學的幽默風趣是有了名的,但花心也是有了名的。他從來沒見她開心成這樣子,笑得貓下了腰,他從來沒讓她這么笑過。看著她開心地笑,他并不吃醋,倒是發自內心的高興,只要她開心就好,但他再怎么也沒有想到,她肯為他的同學去開門,而且手里拿著他的衣服,好像他們本來就是情侶。
他吃驚了。也許這場愛真的是錯誤?她從來沒有愛過他?他不相信,自己付出那么多,就是冰山也該融化了,何況三年來他幾乎付出了所有?
那日在肯德基請朋友吃飯,回頭卻看到了一幕終生難忘的鏡頭,她正熱烈地看著他的同學,那種熱烈的目光他從未得到過,原來她會愛的,只是不曾給他。接下來更讓他心痛,她用小勺取了一塊冰淇淋,輕輕地送到他的嘴里,他怔住了,逃也似的離開了紛紛攘攘的肯德基。
那一刻,他知道了什么是肝膽欲碎,知道了她本來就不是他的,只有愛一個人,才肯付出,就像他愛她,就是付出了性命也是心甘,但又有什么用,她毫不領情,卻和只見過幾面的人一往情深,而那個同學,根本不會愛上她。
他心痛,為她,也為自己,愛了一場,都是空。但卻恨不起來,因為還愛,因為欠了她的。
她來說分手,臉上并沒有痛苦的表情,反倒是提起他的同學,她的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他卻心疼著,為著她的眼淚,雖然知道眼淚并不為他而流,可是,只要她痛苦,便是碎了他的心一樣。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即使相愛的人遠離了自己,那緣分依然未了,其愛仍是揮之不去的,所以,真愛就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