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2章 戰神傳奇 大商女戰神婦好 (2)

  • 心尖上的先秦
  • dayeyilang
  • 8195字
  • 2014-06-26 17:38:36

在殷商時代,母系社會的影響并未完全消除,母與子的地位是相互影響的:母親的身份決定了兒女的地位,只有出身高貴的母親才能做商王的正妻,也就是王后,只有王后生的兒子才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同時,也只有兒子被立為太子或者繼承的王位,這位王后死后才能被列入周祭,和丈夫配享。我們看看,武丁共有三個配享的配偶,即司母戊婦妌(妣戊)、司母辛婦好(妣辛)和一個不知道婦名的妣癸,正好武丁也有三個兒子身份不同尋常,一個是在卜辭中被稱為“大子”(即太子)或“小王”的子弓,他應該就是做了太子但沒有即位的祖己,后世典籍里稱之為“孝己”,一個是后來即位的祖庚曜,還有一個是祖甲載。這三個人很可能分別是婦妌、婦好和妣癸所生,所以三個人都入了周祭。同樣,商王祖丁新有四個兒子先后為王,即陽甲和、盤庚旬、小辛頌和小乙斂(即武丁的父親),而和祖丁配享的王后有妣己和妣癸兩位,大概四兄弟是這兩位王后所生,所以也被列入周祭。這樣看來,婦好作為武丁的王后,她至少是一位太子的母親,地位顯赫,而且是列入周祭和武丁配享的法定配偶,絕對不可能是個身份低賤的人,她應該是子方的王公之女,而子方也是在大商諸方國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諸侯。婦好在武丁時期的卜辭中稱之為“好”、“婦好”和“后婦好”,在祖庚、祖甲時期的卜辭中稱之為“母辛”(《合集》22971),在婦好墓出土的器物上也稱“后母辛”,即“司母辛”,比如司母辛鼎;從廩辛、康丁開始就稱她為“妣辛”了。因為婦好墓中出土了16件帶有“司巧母”或“司巧母癸”的銅器(“巧”的寫法是“毚”去掉下面的“兔”加個“丂”,甲骨文中也有此字),李學勤先生研究認為“巧”是婦好在娘家時的私名。但是根據卜辭來看,婦好的確被稱為“婦好母”(《合集》19998),但是和“巧母”還是不同的。“某母”和“母某”是有很大區別,“母某”可能和婦某相似,而“某母”則是某人的配偶,如“王亥母”、“雀母”等,這個“巧母”可能是“巧”這個人配偶,而不是婦好,而且她的廟號是“癸”,而婦好的廟號是“辛”,可見二者不能當成一個人,也有學者認為這個“司巧母癸”是武丁的另一個配偶妣癸,目前這個官司打不清楚,這里順便一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說不定能揭開一個大秘密,因為至今我們不知道妣癸的婦名是什么。

那么,卜辭中都記載了婦好的哪些事情呢?

首先是祭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是放在第一位的,商代人也是最重視祭祀。卜辭記載婦好參加的祭祀活動甚多,如:

乙卯卜,賓貞:乎(呼)婦好ㄓ(侑)服(俘)于妣癸。《遺》620

丁巳卜,槱,婦好御于父乙。《合集》712

貞:婦好有匚(報)于四妣,槱。《合集》2607

呼婦好有勺(礿)于父[乙]。《合集》2609

貞:勿乎婦好往燎。《合集》2641

甲戌卜,貞:婦好不往于妣庚。《合集》2643

貞:婦好ㄓ(侑)。《合集》2608正

貞:婦好弗其賓婼?《合集》2644

上面引的只是一部分,都是武丁時期的卜辭,涉及到的祭名就有ㄓ(侑)、匚(報)、槱、御、勺(礿)、燎、往、賓等,都是一些不同的祭祀方法,“服(俘)”是人牲,就是用戰俘做祭品。祭祀的對象有妣癸、妣庚、四妣、父乙等。在武丁之前,中丁和祖丁的配偶都有妣癸,示壬、祖辛、小乙的配偶都有妣庚;父乙就是武丁的父親小乙,《竹書紀年》說他名“斂”。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祭祀活動,讓婦好主持,可見婦好的身份很高。

其次就是戰爭,網上的許多文章里都說婦好是第一位有文獻記載的女將軍,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卜辭中記載的武丁的諸婦中從事征伐的只有兩位,一位是婦好,另一位是婦妌(即司母戊),婦好出現在武丁時期的賓組一類A卜辭,婦妌出現在賓組一類B卜辭,婦妌比婦好的時間稍晚一點。同時,婦妌征伐的方國只有一個,就是龍方,而婦好征伐的方國據王宇信先生統計,共有五個:土方、下厃、印方(或作巴方)、夷方和龍方。如:

辛巳卜,爭貞:今者王共人呼婦好伐土方。《合集》6412

辛未卜,爭貞:婦好其比沚瞂伐印方,王自東亳(薄)伐捍,陷于婦好立(位)。《合集》6480

貞:王令婦好比侯告伐尸方。《合集》6480

辛子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英》150正

第一條是武丁召集人馬命令婦好率領去伐土方,土方是殷商西北主要的敵國,據胡厚宣先生研究就是夏方,是夏王朝的后裔,最后這個方國在武丁時期被征服。

印方有人釋為巴方,認為就是巴蜀的巴,其實這個字象人手爪向下按抑之形,當是“印”字,也就是“抑”的初文,并不是“巴”,其具體地點待考。那條伐印方的卜辭記載了武丁親自出征,讓婦好和沚瞂配合征伐印方,自己從東面靠近敵人進攻,驅使敵人陷入婦好埋伏的位置。

尸方就是人方,也就是后來所說的東夷,在殷商時代沒有“東夷”這個詞匯,只有“人方”或“尸方”,就是周代所說的東夷,周金文中寫作“東尸”,“尸”就是“夷”,亦即卜辭中的“尸方”。這個尸方不是一個方國,而是由許多本來臣屬于夏王朝的東夷方國組成的方國聯盟,方國部族眾多,土地廣闊,物產豐饒,勢力十分強大。征伐尸方是殷商時代向東南拓展疆土和勢力的重大戰爭,武丁時期已經開始征伐人方,主要是武丁自己親自去征伐,跟從的主要將領就是婦好和侯告。不過征服尸方最終是由帝辛(商王紂)完成的。

最后一條卜辭是一些文章里經常引用的,說是婦好曾經率領一萬三千人的龐大軍隊征伐敵國。的確,這是卜辭中記錄大商征伐敵國出兵最多的一次,不過在這里的“婦好”不是婦好本人,而是指婦好的封邑,“登婦好三千”就是從婦好的領地征集了三千人,“旅”是從眾族氏中抽調出來的人臨時組成的軍隊,有點象后來的民兵,“登旅萬”就是征集了一萬名民兵,去征伐的那個方國殘缺掉了,根據同版有卜伐茍(狗)方的卜辭,有人認為就是去征伐茍(狗)方。但是這條卜辭不能證明說是由婦好率領的,只是從她的領地征發了兵員而已。

卜辭記載婦好親自去征發軍隊,就是“登人”,卜辭記載婦好只到厐這個地方去“登人”:

甲申卜,殻貞:呼婦好先登人于厐?《合集》7283

乙酉卜,殻貞:勿呼婦好先登人于厐?《合集》7284

丙戌卜,殻貞:勿乎婦好先登人于厐?《合集》7287

“先”是領先、先行的意思,“登人”就是召集人,厐是地名,這是要打仗了,讓卜官殻貞問是不是讓婦好先行到厐地去召集人馬。

婦好是武丁諸婦中戰功最為卓著的一位,婦好墓出土了2件青銅鉞。其中一件大鉞長39.5厘米,刃寬37.5厘米,重達9千克。鉞上飾雙虎撲噬人頭紋,還有“婦好”二字銘文。有文章根據此說婦好手持兩柄大鉞沖鋒陷陣,并由此推斷“婦好臂力驚人”,那是不了解歷史造成的誤解,那種巨型兵器雙手持握尚可,一手一個就難以運用。其實這種作為權力象征的儀仗用器和軍隊使用的大旗一樣,都是必須有專門一個人(貴族)持握,站在戰車上,《詩·長發》說:“武王(湯)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這是說商湯(武王)伐桀,湯自己在戰車上執著大旗,臣子有虔執著大鉞,以示受天命而征伐。《史記·周本紀》說“(周)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黃鉞、白旄都是象征權力和威儀的用器,用來指揮三軍(以麾),而不是拿著這兩樣東西去沖鋒陷陣。黃鉞就是青銅鉞,因為青銅器剛剛鑄造出來的時候是黃色的,古代又叫做“黃金”,放置時間長了才生銹變成青黑色。所以該鉞并非實戰兵器,而是婦好統帥權威象征物的儀仗用器,可見婦好掌握著征伐之權,這在當時應該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婦好作為女人,作為商王武丁的妻子,生育當然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武丁時期有貞問婦好是否懷孕的卜辭,商人把懷孕叫做“受生”,如:

丁酉卜,賓貞:婦好有受生?王乩曰:吉,其有受生。《合集》13925正、反

宋鎮豪先生認為:“受生是求生受孕之謂。”

貞問婦好是否“娩嘉”的卜辭不少,如:

己丑卜,殻貞:翌庚申,婦好娩?貞:翌庚申,婦好不其娩?一月。《合集》154

壬寅卜,殻貞:婦好娩嘉?壬辰向癸巳娩,叀(惟)女。《合集》6948正

丁酉卜,賓貞:婦好娩?王乩曰:其叀(惟)甲娩,有祟,有……《合集》13996

甲申卜,殻貞:婦好娩嘉?王乩曰:其叀(惟)丁娩,嘉;其叀(惟)庚娩,弘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叀(惟)女。《合集》14002正

第一條是己丑這天占卜,卜官殻貞問:“到了第二天的庚申日,婦好是否會分娩?”兩條卜辭是對貞,前一條是貞問分娩嗎?后一條是貞問不分娩嗎?

第二條壬寅日占卜,也是卜官殻貞問:“婦好分娩順利嗎?”然后判斷說:“從壬辰日到癸巳日這兩天間分娩,生的就會是個女孩。”

第三條是丁酉占卜,日卜官賓貞問:“婦好分娩嗎?”由武丁親自出面判斷卜兆,武丁說:“如果她在甲日分娩,就有災禍,還有……”下面的辭殘缺了。

第四條是很長的一段卜辭,記載也非常詳細,是甲申日占卜,卜官殻貞問:“婦好分娩順利嗎?”武丁親自判斷說:“如果是在丁日分娩,順利;如果是在庚日分娩,大大的吉利;如果是到三旬另一天的甲寅日分娩,不順利,而且生的孩子是女的。”

占卜婦好生育武丁都親自出面占斷卜兆,可見對婦好的關心。卜辭還記載婦好生育遇到難產的:

壬寅卜,殻貞:婦好娩,不其嘉?王乩曰:凡不嘉,其嘉不吉于□,凡茲乃死。《合集》14001正

這是壬寅這天占卜,卜官殻貞問:“婦好分娩,不順利嗎?”武丁判斷說:“都不順利,就是順利也不是吉利的事情。現在看這總體的情況,婦好會死去。”這顯然是婦好生產不順利,情況十分兇險,因此讓殻占卜,武丁判斷卜兆后認為總起來說情況都不好,要是這樣下去,婦好就會死去。

卜辭中貞問婦好分娩的事情很多,貞問她“有子”的卜辭也不少,如:

辛丑卜,殻貞:婦好有子?三月。王乩曰:好其有子,御。《合集》94正

庚子卜,殻貞:婦好有子?《合集》13926

婦好有子,四月。《合集》13927

第一條是殻貞問在三月里婦好是不是會生子?武丁判斷說:“婦好一定會生子,但是得御祭。”

其它兩條都是貞問婦好是否生子。這里要說明的是,卜辭中的“子”不是專門指男孩子,女孩子也可以稱“子”。

根據這些卜辭來看,婦好生育的次數很多,說明她有許多子女,而且其中一位做了商王,所以才列入周祭譜與武丁配享。

卜辭里記載婦好參與的政務也不少,武丁經常派遣婦好外出辦事,所以卜辭常貞問“婦好其來?婦好不其來?”(《合集》2654、2655),是貞問婦好是不是要到大商來?還貞問“貞:呼婦好往,若?”(《合集》9693),就是貞問武丁命令婦好到某處去,順利嗎?

婦好要派遣人去做事,如卜辭說“婦好使人于眉”(《合集》6568正),就是派人到眉這個地方去做事。

婦好還和大臣配合為王辦事,如“叀婦好令比沚瞂,若?”(《合集》7501),就是貞問命令婦好和沚瞂配合辦事,是不是順利?婦好還會見多婦,卜辭說“貞:呼婦好見多婦于徉。”(《合集》2658),“多婦”是武丁眾后妃的通稱,武丁的后妃見于卜辭的就有六十多位,來自不同的方國和部族,都身份高貴。婦好在徉地召見多婦,可見婦好的身份要比多婦高。婦好還會見老人,卜辭說“貞:婦好允見有老。”(《合集》2656正)“老”就是耆老,是當時諸侯貴族中年高德昭的老人,所謂“五官之長,出于諸侯,曰天子之老”(《詩·采芑》傳),統治者會見耆老是為了表示自己尊老敬老,愛護臣屬。這件事情武丁也派婦好去做,可見對婦好的信任,同時也看出婦好地位的高貴不凡。

婦好還要向大商進貢,卜辭說“婦好示十屯。賓。”(《合集》2631臼)“示”是進獻的意思,“屯”就是“純”,是占卜用的甲骨的計量單位,兩片牛肩胛骨(即左右肩胛骨)為一純,“十屯(純)”就是二十片牛肩胛骨。最后的“賓”是武丁時期的卜官,是他接收了婦好進獻來的卜骨,所以在卜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是自己簽收的。還記載她向大商進貢卜龜,卜辭說“好入五十”(《乙》778),卜辭中凡是說多少屯(純)的是卜骨,僅說數字不說量詞的是卜甲,就是占卜用的龜甲,這在古代是很難得、很寶貴的東西,稱為“寶龜”,婦好一次貢50件,說明婦好很富有。犯人或奴隸逃走了,也讓婦好去抓捕,卜辭說:“貞:呼婦好執”(《合集》176),“執”甲骨文的寫法是象雙手持“幸”之形,“幸”是桎梏犯人的刑具,卜辭中的“執”就是抓捕犯人的意思。

總之,婦好參與的大商事務甚多,凡是男人們能干的事情,婦好都有所參與,巾幗不讓須眉。

正因為婦好的地位很不一般,所以武丁對她也是關心有加,卜辭里經常貞問“婦好亡咎”,就是貞問婦好是不是有災禍;還貞問婦好是不是“有它”或“不佑”,還貞問“婦好亡觵?婦好有觵?”(《合集》2659正),“觵”字象角爵之形,就是用兕牛角做的酒杯,有說可以容五升,有說可以容七升,也是古代用來罰酒的杯子,所以也叫做“罰爵”,這里大概是當作懲罰之意,就是貞問婦好會不會受到百神或祖先的懲罰,也是關心之辭。同時還向祖先為婦好祈求福佑,如說“御婦好于丙”(《合集》2626),“岳御婦好止于父乙”(《合集》2627),前一條是用御祭的方式向丙為婦好祈福,后一條是用御祭的方式從岳到父乙(即武丁的父親小乙)為婦好祈福。

主要是婦好的身體不大好,卜辭有這樣的記錄:

貞:婦好冎凡有疾?(《合集》709正)

“冎凡有疾”是卜辭中貞問疾病的術語,關于“冎”字,于省吾先生認為就是后來的“咎”字,也是“繇”字[8],徐中舒等先生認為是“冎”字,讀為“禍”[9]。其實這個字是骨頭上有裂紋的樣子,就是卜骨坼裂的像形,應該是“咎”,也就是后來“兆”和“繇”的本字,“兆”是卜骨坼裂的裂紋之像形,“繇”是兆紋所顯示的結果。“凡”在這里是顯示的意思,“冎凡有疾?”就是骨兆顯示有疾病嗎?

婦好的確經常生病,卜辭里常貞問她是否“延疾”:

貞:婦好不延疾?《合集》13711

貞:婦好有疾?隹(惟)有蚩(它)。《合集》13714正

婦好其延有疾?《合集》13931

“延”就是遷延、拖延,“延疾”、“疾延”就是疾病遷延不愈的意思,這說明婦好經常生病,而且病起來時間較長,所以就不停地貞問她的病是否還會拖延下去。卜辭里還有一條貞問婦好“疾齒”的卜辭(《合集》773甲),大概婦好還有牙病。還有一條卜辭說:“貞:婦好嚏,惟出疾?”(《合集》13633),是貞問婦好打噴嚏了,是不是能去除疾病了?卜辭里還有一條說:

貞:婦好冎,大疾延,豈死?《合集》17391

這一條是貞問:婦好有災禍了,得了一場大病,而且遷延不愈,是不是會死?可見婦好這場病實在是不輕,幾乎死去。卜辭還說婦好“羸”:

□□卜,爭貞:婦好羸?《合集》682正

貞:好羸,于祖辛。《合集》709反

貞:作御,婦好羸。《合集》13646正

丙辰卜,殻貞:婦好疾延,羸?《合集》13712正

這里面的“羸”字很重要,因為關系到婦好的故事,所以有必要仔細說說。“羸”的隸定寫法是不從羊,只有其它的部分,因為字庫里沒有這個字,只好用“羸”來代替,下同。這個字甲骨文的寫法是和“龍”很相似,二者的區別是“龍”上面有個“辛”,表示它的神異和對它的敬畏,現在學界基本都認為古代的龍就是大型的鱷魚,如灣鱷之類;而“羸”字不從“辛”,有的寫法是在它頭上加個倒置的三角形,表示它突出的枕骨,金文中的“嬴”就是從此作,也是個動物的像形文,頭上有凸骨,身上有條文,還有四足,頗象鱷魚。過去于省吾先生曾認為這個也是“龍”字,讀為“寵”,是神靈寵佑的意思[10]。后來學者們發現這個說法不正確,不僅二字的寫法不同,而且放在卜辭里也很難讀通,姚孝遂等先生釋為“羸”(不從羊)[11],很正確。這個字雖然電腦的字庫里沒有,但是《說文》里是有的,解釋是“或曰獸名”,“或曰”就是有人說,說明許慎也不大明白這個字的含義,只好用“或曰”來解釋。段玉裁認為就是古文的“驘”字,也就是現在的騾子,這是他沒見過甲骨文和金文。其實這個字就是“螭”的本字,二字后來的讀音還是同在來母歌部,讀音相似,實際上二者是古今字。《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玉篇》說古書的另一種寫法是左多右它,實際上就是“鼉”的或字,“地螻”是“鼉龍”的音變,鼉龍就是豬婆龍,現在叫做“揚子鱷”,是鱷魚的一種,但是形體比鱷魚要小一點,所以甲骨文中的寫法和鱷魚的“龍”很相近。

在卜辭里這個字就是用為“羸”,古代訓“羸”為瘦也、弱也、疲也、病也、惡也、累也,都是不好的含義。在卜辭里應該是因為疾病而虛弱的意思,卜辭說“婦好疾延,羸”就是說婦好的疾病遷延不愈,病體虛弱;“好羸,于祖辛”是說婦好病體虛弱,就祭祀祖辛祈求康復;“作御,婦好羸”是因為婦好病體虛弱而舉行御祭,為婦好祈福。因為殷商時代的人認為凡是吉兇禍福包括疾病都和祖先及亡人有關,甚至做夢都和祖先有關,如卜辭中說:“貞:婦好夢,不惟父乙?”(《合集》201正),就是說婦好做了夢,是不是父乙的緣故?還有卜辭說:“貞:惟龏后蚩婦好?不惟龏后蚩婦好?”(《合集》795反),“龏后”就是婦龏,是武丁的18位王后之一,廟號是“甲”,武乙、文丁時期的卜辭里稱她為“妣甲龏”,這是婦好有了災禍,貞問是不是龏后的亡靈在禍害婦好,這個時候婦龏應該是已經死了。商人既有這種觀念,所以只要生了病就趕快占卜一下看看是哪位祖先降禍,然后就急忙去祭祀祖先。

正因為婦好身體不好,所以活的年齡不大,她死在武丁在位期間,有文章說她只活了33歲,不知道是什么根據。根據卜辭的分期來看,她在賓組一類A的卜辭中就出現了,直到歷組二類的卜辭中還有她的活動記錄,她的活動時間比后出的婦妌還長,這樣算來,她不可能只活了33歲,如果說她嫁給武丁共33年倒還是有點根據,那么她大概活了50歲左右,年齡只有武丁的一半,武丁是活了100歲的。

卜辭里有關于婦好死的占卜,如:

[貞:婦]好[不其]死?《合集》17063

[貞:婦]好其死?《合集》17064

婦好死后,武丁拼命向她獻祭,如卜辭說:

□寅卜,韋貞:賓婦好?《合集》3638

貞:有來賓婦好?《合集》2639

貞:御婦好?《合集》2621

這是貞問是不是向婦好進行賓祭和御祭。武乙、文丁時期的卜辭里還有一條記載了祭祀婦好時發生的罕見天象:

癸未燊好,火雨。《合集》34205

這條里的“燊”是祭名,甲骨文的寫法是上火下木,音莘;“好”就是婦好,這是說在燊祭婦好的時候,天上下了“火雨”,大概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流星雨,如果確實的話,這應該是我國歷史上較早的一次關于流星雨的記載。

商人甚至向婦好的在天之靈告敵國的狀:

庚子卜,殻貞:匄貢方于好□。《合集》6153

“匄”讀如“害”,“匄貢方于好”就是祈求婦好能懲罰貢方,這是商人認為婦好的在天之靈仍然有能力對付敵國,對婦好很敬畏。卜辭里記載武丁有一次夢到了婦好:

貞:王夢婦好,不惟孽?《合集》17380

就是說武丁夢到了婦好,不會有什么災禍吧?這也說明了武丁對婦好的思念之情。

武丁對婦好的重視,從對婦好的埋葬中就可以看出來,殷墟的婦好墓沒有被盜過,所以完整的發掘出來了。婦好墓在河南安陽西郊小屯村北。1976年發掘,是唯一能與甲骨文相印證而確定年代與墓主身分的商王室成員墓。出土的隨葬品,反映了武丁時期的文化藝術成就,對研究當時的社會經濟也有重要價值。該墓墓壙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8米。墓口的上部有一座夯土房基,可能是當時祭祀建筑的遺跡。墓內有一棺一槨,但槨已塌毀,棺已朽爛。東、西兩側墓壁上各有一個長條形壁龕,墓底設有腰坑。墓內有殉人16個,狗6只。墓內共放置隨葬品1928件,包括銅器、玉石器、骨牙器等,還有貝6800余枚,分別放在棺、槨之中和填土內。青銅禮器共210件,有的兩兩成對,有的數件一套,多帶有婦好銘文,是墓主生前宴饗或祭祀時使用的器物。其中婦好三聯甗、婦好偶方彝、婦好鶚尊和司母辛四足觥等為罕見的青銅器珍品。兩件婦好大銅鉞,是婦好生前擁有軍權的象征。墓中有四面銅鏡,表明至少在商王武丁時期中國已使用銅鏡。隨葬玉石器中,有商代玉器中的精品。10余件玉石人物雕像,是研究當時衣冠發式的珍貴資料。另有三件帶把象牙杯,也是罕見的古代藝術瑰寶。關于婦好墓的詳細內容,大家可以參看《殷墟婦好墓》一書[12]。從婦好墓葬的形式和豐富尊貴的殉葬品來看,婦好的地位高貴,而且十分富有。

婦好死后,廟號為“辛”,祖庚、祖甲之時稱之為“母辛”或“司(后)母辛”,如這個時候的卜辭說:“庚申卜,王貞:毋侑于祖辛、于母辛?”(《合集》22971),這個“母辛”就是婦好,因為對于祖庚和祖甲來說,婦好是他們的母輩,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上就鑄著“司母辛”的銘文。祖庚、祖甲之后,則稱之為“妣辛”,如“辛卯卜,貞:王賓武丁爽妣辛,翌日。亡尤。”(《前》1.37.4)這是武乙、文丁時期祭祀武丁用妣辛為配,妣辛即婦好也。

另外,卜辭里還有這樣的記載:

貞:惟唐取婦好?《合集》2636正

己卯卜,賓貞:惟帝取婦好?《合集》3637

這類卜辭中的取一般認為是讀如“娶”,貞問的是“冥婚”,根據卜辭的記載,死去的婦好先后當過帝、唐(湯)、大甲、祖乙、小乙等先王的冥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元谋县| 昭通市| 洛扎县| 佛坪县| 凤冈县| 阿合奇县| 湘西| 宜宾县| 尖扎县| 昭觉县| 海宁市| 铁岭县| 宜城市| 庆云县| 温州市| 磴口县| 新闻| 南京市| 微博| 大安市| 视频| 得荣县| 鹤壁市| 益阳市| 宁德市| 南通市| 彭阳县| 寿光市| 班玛县| 龙泉市| 南充市| 永登县| 克拉玛依市| 都江堰市| 诏安县| 大化| 连山| 崇信县| 宁化县|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