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大戰役 鳴條戰役(14)
- 心尖上的先秦
- dayeyilang
- 4011字
- 2014-06-26 17:38:36
經過一系列的特工斗爭,伊尹聯合妺喜挫敗了夏朝特工的一個個陰謀,徹底的打亂了夏朝特工情報系統,完全有效的排除夏朝特工對商國的干擾,還在下超境內建立起了龐大的不可摧毀的特工情報網絡,尤其是發展了三百名不從事任何破壞活動的戰略特工,分布各地全方位給商國提供戰略情報,這樣一來,各種形勢極有利于商國,鳴條戰役的條件終于成熟了。
當然,為了滅夏,伊尹和成湯還作了大量的其他準備工作,在所有的準備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時,伊尹便建議成湯立刻停止按諸侯之禮向夏桀進貢物品,用以觀察夏桀的反應,以考量夏王朝的統治能力、對各個屬國的協調調配能力、有效有力的指揮各個屬國共同討伐不臣叛逆者的能力,進而衡量討伐夏王朝的時是否成熟。成湯依計而行,夏桀在得到成湯不予及時的按照諸侯屬國的義務向夏王進貢相關物品的消息后,十分惱怒,迅速的傳令夏王朝的其他各個附屬諸侯國調集軍隊連同夏國本國部隊,很快的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聯合國大軍,立刻開向商國,對其進行大規模的討伐。看到這種情況,伊尹便馬上告訴成湯,夏王朝現在的力量,還很強大,對其他各個屬國的統治還十分有力有效,現在還不能夠馬上和夏王朝開戰,現在開戰對我們十分不利,也沒取勝的把握,攻伐消滅夏王朝的時機,現在還未成熟。應該馬上派使者向夏王認錯,并立即按照諸侯之禮向夏王進貢相關物品,否則一旦開戰,我們商國將陷于被動局面,還會有較大的損失。成湯馬上恢復了向夏王朝的進貢,向夏王請罪,夏王統轄的聯合國的軍隊也很快地停止了進攻,返回了夏王朝及各屬國。
夏桀得知湯還在繼續征伐諸侯,擴大商的勢力,感到了商湯對自己的威脅越來越大,就想借機把他給除掉,以便永絕后患。于是得知商湯滅了成湯又先后攻滅了韋(今河南滑縣東)、顧(今河南范縣東)等夏的屬國,又擊敗了昆吾國(今河南濮陽東南),并吞并這些國家的土地、人民、財產等資源,而且事先不請示夏朝如何處理葛國、韋國、顧國、昆吾國的有關問題,事后不向夏朝通報相關情況,不把夏王朝中央政府放在眼里,就立即派使臣,已召開諸侯國聯席會議為名,將商湯召至夏王都,進行問罪,并且下令將商湯囚禁在夏臺(夏朝設立的監獄),準備過一段時間殺掉。
本來在老革命家伊尹的指導下,成湯一邊用仁德感召諸侯,一邊又用武力剪除夏王朝的羽翼。那時候,人們十分迷信鬼神,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是部落和國家的頭等大事。商部落附近有個忠于夏桀的葛國(今河南寧陵縣北),國君葛伯是個超級腐敗分子,欺壓老百姓,不按時祭祀。湯派人去責問葛伯,葛伯回答說:“我們這兒窮,沒有牲口作祭品。”于是,成湯送了一批牛羊給葛伯,而葛伯卻把牛羊全部殺掉吃了。湯又派人去責問,葛伯說:“我沒有糧食,拿什么來祭祀呢?”于是,湯派青壯年人幫助葛伯耕田,派老弱孤寡給耕作之人送酒送飯。不料在半路上,葛伯竟然喪盡天良的把那些酒飯全都搶走,還殺了一個送飯的小孩。葛伯的做法,激起了大家的公憤。人們看到了葛伯比劉鐵男他們更腐敗更無恥的無賴相后,紛紛建議成湯替天行道,出兵征伐,成湯也就名正言順地吞并了葛國。從此,成湯的名聲越來越大,夏桀暴政下的人們對他“心向往之”。遠者懷之,近者來之,投奔他的人絡繹于道。用同樣的方法,成湯又先后攻滅了韋(今河南滑縣東)、顧(今河南范縣東)等夏的屬國,又擊敗了昆吾國(今河南濮陽東南),并吞并這些國家的土地、人民、財產等資源。據《管子·輕重甲》記載,商湯時,夏桀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僅女樂就有三萬人,而且“無不服文秀衣裳者”。為了削弱夏的力量,商湯采用大臣伊尹的策略,命令自己部族的婦女日夜趕制“文繡”,用來換取夏人的糧食。通過發展商業貿易,商族的糧食日益增多,國力日漸強盛。形勢一派大好,商國的復興之路,風生水起風光無限。
可是現在商湯被夏桀囚禁后群龍無首,商部族滅夏大業受到了嚴重影響,一時間國內很多謠言紛至沓來,弄得人心惶惶,國際的發展與進步,一時間受到了很嚴重的影響。而且精確打擊的威力是無窮的,商湯被夏桀囚禁后更是引起了很多已經歸附商國的諸侯國的惶恐與不安,很多小國生怕上錯了船,被徹底的滅國。
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將商湯囚禁起來以后,就搜集了許多珍寶、玩器和美女,獻給夏桀及其寵臣干辛等人,請求釋放商湯,而且為了打動夏桀,伊尹還親自己下廚,為夏桀做了天下最美的飯食,三鮮伊面,九珍護肝湯,千秋萬代等等,既讓夏桀大開眼界,大飽口福,又讓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商國對他的忠誠。就在這次伺候夏桀吃飯的時候,伊尹還給夏桀講了幾個商湯的故事,他對夏王說:
一天,商湯外出游獵,看見郊野到處張著羅網,張網的人祝禱說:“愿從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水里游的,都進入我的羅網!”商湯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問他:“你這樣做,不是太貪婪、太殘酷了嗎?”張網的人問他應該怎樣做,商湯就讓他把四面張開的羅網撤去三面說:“想往左邊走的就往左邊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不知趣的,就進我的羅網吧。”張網人很敬佩他的仁德。此事很快被傳開。諸侯聽后,都很敬佩商湯,說:“商湯真是仁德到極點了,就連禽獸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商湯施政寬和仁厚,革除以人祭天的陋習,布德施惠;致力于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并大力發展商業;對黎民輕賦薄斂,百姓親附,令行天下。他說:“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眾就可以知道國家治理得好與不好。”他認為自己信奉的是天的主張,對夏朝忠心耿耿。這樣的人,是不會背叛夏王夏桀的
同時被暫時囚禁的商湯,商湯采納了伊尹的建議,積極主動地向夏桀表示臣服,將商國的三個不重要的小城池暫時割讓給夏朝中央政府,以表示真心實意的臣服于夏朝中央政府,同時給夏王寫奏章心悅誠服認錯,并真心表悔改與臣服,意圖盡快離開監牢返回商國。
很快,按照伊尹的安排,給夏桀簽署一個割讓三小城的文件,還寫了請罪稱臣的奏章,派遣使臣帶去朝見夏桀。夏桀見了請罪奏章以后,被商湯懇切的言辭所打動,加上又受到了不少商國的厚禮,就認為商湯已經徹底的臣服,不敢和自己作對,也不會再叛亂胡作非為了,和身邊的諛臣們商議,打算過幾天就把商湯給放了,諛臣們向桀祝賀說:“大王威震天下,誰也不敢反叛,連商侯也知罪認罪,可以不出兵征伐,安享太平”。
夏桀經過一番認真思考,最終還是認定商湯很忠誠,決定把商湯給放了,當然免不了,又重重的借機敲砸了商國很多錢財。
經過一系列運作,商湯終于回到了商國,重新的進行了暗中的一系列擴軍備戰活動,并進一步加強了和各個諸侯國的聯系,建立了一個國際性的反對夏桀的諸侯國聯盟。
同時,夏桀囚禁商湯之事,在諸侯、方國中引起了更大地恐慌,諸侯國領導們人人自危,各個諸侯國在商湯回到商國之后,紛紛投奔商,成為商國的盟國,愿助商湯滅夏。商湯回商以后,見叛夏歸商的人愈來愈多,就和伊尹、仲虺商議征伐有余國和鬼方國的事。經過一年多的謀劃和準備之后,商湯和伊尹就率領了助商各方的聯合軍隊,先對有余國進攻,有余國很快就被商軍滅亡。有余國被滅,鬼方國勢單,商湯又揮師東進,乘勝也將鬼方國滅了。鬼方國的土地、財產、入民盡歸商所有。商國的領土,又增加了三十多小城池,這時候,東夷族三十九個諸侯國聯合進行叛亂,公開對抗夏桀,朱孫國、紫鳳國也相繼被東夷族占領,夏桀忙于評定東夷族叛亂,根本無暇顧及此事了。
第二年,夏王國及商國都發生了很嚴重的大旱災情,商國政府積極組織賑災救災,商王成湯和伊尹經常親臨百姓家中噓寒問暖,并經常組織大規模的減免百姓徭役的活動,商國境內萬眾一心齊心抗災,同時加緊備戰,積極同各個諸侯國進行聯系,國內一派繁盛景象。夏王朝境內人心浮動、餓孚遍地,夏王桀卻不撫恤饑民,反而大選美女,大造宮室,花天酒地,沉湎于酒色之中,官員又一再的嫖宿幼女,城管不時的在全國各地打死人,國內混亂不堪,夏王還在在國內及其他各個屬國內大舉征兵,用以討伐東南幾個小國。夏桀親自帶兵,和這幾個國家作戰,這個夏桀在后宮和女人廝混在行,帶兵外出打仗不行,結果是打了幾個月的仗,死了許多人,戰爭像周星馳演的無里頭劇,仍沒有任何結果,隨著國內大旱災情的加重,夏王國內十分混亂,和各個屬國的關系也不象以前一樣那么融洽了,有一些老百姓還鋌而走險舉行了大起義嘯聚山林占山為王,公開的反對起政府來,各個諸侯國也同夏朝中央政府貌合神離。針對這些情況,伊尹又一次建議成湯,象去年一樣的停止向夏王桀進貢,再次用這種方法來試探夏王界的號召力、影響力及對各個附屬諸侯國的有效統轄調配能力。成湯認為有道理,就再次的停止了向夏王朝進貢。夏桀聽到這個消息,又十分惱怒,再次很快傳令,命令各個屬國和夏王國再度組成聯軍,共討伐商國;然而這次,卻沒有諸侯國來相應他的號召,派出軍隊來協助他攻打商國了。
伊尹了解道這些情況以后,馬上就進行了認真的細致的分析,通過認真的分析,他確信夏王國對其他諸侯國的統治已經動搖,夏王國已經無法再有效的動用各個諸侯國部隊為自己效力了,討伐夏朝,攻滅夏朝的時機終于成熟了。于是,老革命家伊尹,當機立斷,迅速建議成湯,趕快抓住有利時機,立刻出兵,討伐夏王朝,替天行道,為民造福。成湯聽從了他的建議,迅速組織調集部隊,克服種種困難,揮師從東方向西行進。
同時,伊尹為了將來的戰爭,決定外出考察周邊地形,選取適當的地形和夏桀將來進行決戰。
經過一系列慎重的考擦選擇,他把進行決戰的地點初步的確定在了古城鳴條,及現在的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的鳴皋鎮。鳴皋,南與嵩縣田湖接壤,東臨伊河,西瀕順陽河,隔滔滔伊河與鳴皋山(即九皋山)相望,因《詩經·小雅·鶴鳴》中的“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而得名,歷史悠久。鳴皋山。它是今天洛陽市伊川、嵩縣、汝陽3縣的界山,北陡南緩,重巒疊翠,主峰直插云霄,氣勢雄偉,山頂平坦可以駐軍。曲曲折折的伊河,宛如一條銀帶,從山腳下緩緩流過。登上山頂,極目遠眺,中岳嵩山崔嵬,古都洛陽隱約,伊川盆地蔥蘢,陸渾水庫萬千秀色盡收眼底。這個地方地勢開闊,很多地方可以設伏兵,又可以動用河水做文章,很有利于進行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