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7章 靜心達生篇:親近自然,清靜無為
- 第6章 齊家育人篇:誠心和氣,快樂幸福
- 第5章 功業沉浮篇:得失成敗,揮灑自如
- 第4章 人際關系篇:知退懂讓,圓融處世
- 第3章 砥礪奮進篇:笑對磨難,奮發圖強
- 第2章 個人修養篇:修身養性,提升涵養
第1章 前言
自古以來,講道理都要輔以故事,既能進一步講明道理,又能使聽者印象深刻,是兩全其美的一個辦法。在《菜根譚》現今流行的版本中,乾隆年間署名為“三山病夫”所做作的重刻序言,就是以一個故事的形式,說明了《菜根譚》對人們修身處世的作用。
三山病夫山中養病期間,岫云寺監院琮公從京城來看望他,拿出所刻《菜根譚》,希望他能夠為其作序,并大略說明了得此書的過程,琮公說:“我剛剛受近圓戒的時候,就在不翁老人的坐下聽教。參請佛法之余,不翁法師就說:‘德行高的聰明人應該多研習戒律,調節身心,遵守各項佛規戒律,才是求佛入道的根本所在,何必急著聽經呢?’”
“過了不久,我因為不善用心,參悟佛理沒有什么起色,加上患病,就有了返回岫云寺的打算,不翁法師知道后沒有過多地挽留,而是說:‘這很好,我看你無心留在此地,你的因緣在岫云寺,日后會有大作為。但我怕你心存雜念,把精力都花費在其他事務上,而不在研習佛經上。我這有一本明代隱士洪應明所作的《菜根譚》,書中都是關于修身、處世的道理方法,言辭簡單、道理明了。若能加以研習,學以致用,則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彌補過失,提升修養,這些道理近似于佛規戒律,又符合天道?,F在我送給你,希望你能珍惜愛護?!?
“我當時雖然恭恭敬敬地接受了,但還是沒有明白不翁法師的良苦用心。之后擔任寺中常住等要職,主持寺中一切事務,逐漸迷失了自己,把虛幻當成真實,心神總是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精力也被日常事務消耗殆盡,不知不覺得了一場大病,幸好還不至于無藥可救。后來,病情好轉,想起了當初不翁法師的那番話,以及給我的這本書,便把書拿來,一連讀了好多遍。經過反思,終于明白了之前的不當之處,辜負了不翁法師的一片苦心,內心感到萬分的慚愧。
“可惜的是,此書傳世良久,紙張多有破損,可是沒有原稿刻版,只好請人重新刻版刊印。然后請您重新作序,讓后人明白,書中道理須身體力行、學以致用,不要像我一樣,到最后才知道后悔,徒增慚愧,這便是我的用意。”
序言中說,他正是得到了《菜根譚》的指點,才得以迷途知返,所以,希望后人能夠加以借鑒。
那么,《菜根譚》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奇書”呢?《菜根譚》是明代隱士洪應明所作的一部語錄體經典,可以說是第一部集儒、釋、道三家思想為一體的著述,結合生活實際,為我們在修身、處世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當然,作者的很多思想,是在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我們如今讀來,會有背時之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選取與我們這個時代相適應、有利于我們向上發展的方面進行解讀?!叭テ湓闫?,留其精華”,這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宗旨。
本書按照傳統的分章形式,從“個人修養”“砥礪奮進”“人際關系”“功業沉浮”“齊家育人”“靜心達生”六個方面進行系統的解讀,輔以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給予廣大讀者最實際的人生航標。
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因為它們經久不衰而且歷久彌新;菜根,之所以越嚼越香,是因為它薈萃了全部精華。我們希望給廣大讀者帶去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相信經過重新“烹調”的菜根,定會越嚼越香,讓您的生命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