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 引爆方式 更新時間:2019-03-02 00:18:18
- 5.8.3 水雷的分類
- 5.8.2 水雷的特點
- 5.8.1 概述
- 5.8 水雷
- 5.7.3 主流反潛導彈
- 5.7.2 發射方式
- 5.7.1 組成結構
- 5.7 反潛導彈
- 5.6.2 主流魚雷
- 5.6.1 概述
- 5.6 反潛魚雷
- 5.5.5 主流深彈
- 5.5.4 后期改進
- 5.5.3 分類
- 5.5.2 組成結構
- 5.5.1 概述
- 5.5 深水炸彈
- 5.4.2 主要類別
- 5.4.1 概述
- 5.4 反潛直升機
- 5.3.4 主流反潛機
- 5.3.3 主要類別
- 5.3.2 主要裝備
- 5.3.1 威名鑄就
- 5.3 反潛機
- 5.2.3 名艦一覽
- 5.2.2 發展階段
- 5.2.1 概述
- 5.2 驅逐艦
- 5.1.8 影響因素
- 5.1.7 機載聲吶
- 5.1.6 艦載聲吶
- 5.1.5 潛載聲吶
- 5.1.4 主要類別
- 5.1.3 組成結構
- 5.1.2 工作原理
- 5.1.1 概述
- 5.1 聲吶
- 第5章 潛艇的克星——哪些武器可以對付潛艇
- 4.17.7 電子設備
- 4.17.6 技術參數
- 4.17.5 武器裝備
- 4.17.4 動力系統
- 4.17.3 艇體結構
- 4.17.2 建造計劃
- 4.17.1 概況
- 4.17 “柯林斯”級
- 4.16.3 技術參數
- 4.16.2 技術特點
- 4.16.1 概況
- 4.16 “支持者/維多利亞”級
- 4.15.6 技術參數
- 4.15.5 操縱系統
- 4.15.4 結構特點
- 4.15.3 建造計劃
- 4.15.2 研制背景
- 4.15.1 概況
- 4.15 “海象”級
- 4.14.3 技術參數
- 4.14.2 技術特點
- 4.14.1 概況
- 4.14 “蒼龍”級
- 4.13.4 技術參數
- 4.13.3 結構特點
- 4.13.2 研制計劃
- 4.13.1 概況
- 4.13 “親潮”級
- 4.12.3 技術參數
- 4.12.2 技術特點
- 4.12.1 概況
- 4.12 “春潮”級
- 4.11.6 武器裝備
- 4.11.5 安靜性能
- 4.11.4 動力裝置
- 4.11.3 技術參數
- 4.11.2 艇體結構與布局
- 4.11.1 概況
- 4.11 “哥特蘭”級
- 4.10.5 技術參數
- 4.10.4 武器裝備
- 4.10.3 現代化改裝
- 4.10.2 技術特點
- 4.10.1 概況
- 4.10 “西約特蘭”級
- 4.9.4 服役情況
- 4.9.3 技術參數
- 4.9.2 技術特點
- 4.9.1 概況
- 4.9 “鲉魚”級
- 4.8.8 技術改進
- 4.8.7 技術參數
- 4.8.6 武器裝備
- 4.8.5 動力裝置
- 4.8.4 結構特點
- 4.8.3 研制計劃
- 4.8.2 研制背景
- 4.8.1 概況
- 4.8 “阿戈斯塔”級
- 4.7.2 技術參數
- 4.7.1 概況
- 4.7 “桂樹神”級
- 4.6.6 外銷型號
- 4.6.5 安靜性能
- 4.6.4 技術參數
- 4.6.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4.6.2 研制計劃
- 4.6.1 概況
- 4.6 “拉達”級
- 4.5.8 主要用戶
- 4.5.7 武器裝備
- 4.5.6 安靜性能
- 4.5.5 技術參數
- 4.5.4 動力裝置
- 4.5.3 結構特點
- 4.5.2 研制計劃
- 4.5.1 概況
- 4.5 “基洛”級(K級)
- 4.4.5 技術參數
- 4.4.4 安靜性能
- 4.4.3 動力系統
- 4.4.2 艇體結構與布局
- 4.4.1 概況
- 4.4 214級
- 4.3.7 電子設備
- 4.3.6 武器裝備
- 4.3.5 動力系統
- 4.3.4 技術參數
- 4.3.3 結構特點
- 4.3.2 研制背景與計劃
- 4.3.1 概況
- 4.3 212A級
- 4.2.5 救生設備
- 4.2.4 技術參數
- 4.2.3 動力裝置
- 4.2.2 結構特點
- 4.2.1 概況
- 4.2 209級
- 4.1.6 技術參數
- 4.1.5 服役狀況
- 4.1.4 建造情況
- 4.1.3 結構特點
- 4.1.2 研制背景
- 4.1.1 概況
- 4.1 206級
- 第4章 水面艦艇的宿敵——現代常規潛艇家族
- 3.8.4 技術參數
- 3.8.3 建造計劃
- 3.8.2 總體性能
- 3.8.1 概況
- 3.8 “紅寶石”級
- 3.7.4 技術參數
- 3.7.3 研制計劃
- 3.7.2 研制背景
- 3.7.1 概況
- 3.7 “機敏/敏銳”級
- 3.6.5 技術改進
- 3.6.4 技術參數
- 3.6.3 結構特點與配置
- 3.6.2 建造計劃
- 3.6.1 概況
- 3.6 “特拉法爾加”級
- 3.5.10 發展演變
- 3.5.9 自救能力
- 3.5.8 電子設備
- 3.5.7 武器裝備
- 3.5.6 安靜性能
- 3.5.5 技術參數
- 3.5.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5.3 研制計劃
- 3.5.2 研制背景
- 3.5.1 概況
- 3.5 “奧斯卡”級(O級)
- 3.4.5 技術參數
- 3.4.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4.3 研制計劃
- 3.4.2 研制背景
- 3.4.1 概況
- 3.4 “阿庫拉”級(AK級)
- 3.3.8 電子設備
- 3.3.7 武器裝備
- 3.3.6 安靜性能
- 3.3.5 技術參數
- 3.3.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3.3 研制計劃
- 3.3.2 研制背景
- 3.3.1 概況
- 3.3 “弗吉尼亞”級
- 3.2.8 武器裝備
- 3.2.7 安靜性能
- 3.2.6 動力裝置
- 3.2.5 技術參數
- 3.2.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2.3 研制計劃
- 3.2.2 研制背景
- 3.2.1 概況
- 3.2 “海狼”級
- 3.1.9 技術改進
- 3.1.8 電子裝備
- 3.1.7 武器裝備
- 3.1.6 動力裝置
- 3.1.5 技術參數
- 3.1.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1.3 研制計劃
- 3.1.2 研制背景
- 3.1.1 概況
- 3.1 “洛杉磯”級
- 第3章 水中幽靈——攻擊型核潛艇
- 2.7.4 技術參數
- 2.7.3 動力裝置
- 2.7.2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7.1 概況
- 2.7 “凱旋”級
- 2.6.5 技術參數
- 2.6.4 武器裝備
- 2.6.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6.2 研制背景與計劃
- 2.6.1 概況
- 2.6 “前衛”級
- 2.5.7 發展演變
- 2.5.6 武器裝備
- 2.5.5 技術參數
- 2.5.4 安靜性能
- 2.5.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5.2 研制背景
- 2.5.1 概況
- 2.5 “北風之神”級
- 2.4.6 服役狀況
- 2.4.5 武器裝備
- 2.4.4 技術參數
- 2.4.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4.2 研制背景
- 2.4.1 概況
- 2.4 “臺風”級
- 2.3.6 發展演變
- 2.3.5 武器裝備
- 2.3.4 技術參數
- 2.3.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3.2 研制計劃
- 2.3.1 概況
- 2.3 “德爾塔”級(D級)
- 2.2.7 發展演變
- 2.2.6 武器裝備
- 2.2.5 技術參數
- 2.2.4 動力裝置
- 2.2.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2.2 研制背景
- 2.2.1 概況
- 2.2 “俄亥俄”級
- 2.1.6 發展演變
- 2.1.5 武器裝備
- 2.1.4 技術參數
- 2.1.3 研制歷程
- 2.1.2 研制背景
- 2.1.1 概況
- 2.1 “喬治·華盛頓”級
- 第2章 核威懾利劍——彈道導彈核潛艇
- 1.9.2 外部救援設施
- 1.9.1 自救設施
- 1.9 潛艇的救援設施
- 1.8.7 日常工作、訓練
- 1.8.6 活動環境
- 1.8.5 衛生條件
- 1.8.4 居住條件
- 1.8.3 食品和淡水供應
- 1.8.2 空調系統
- 1.8.1 供氧裝置
- 1.8 潛艇的水下生活
- 1.7.4 電子對抗設備
- 1.7.3 通信設備
- 1.7.2 探測設備
- 1.7.1 導航系統
- 1.7 潛艇的電子設備
- 1.6.4 武器控制系統
- 1.6.3 水雷
- 1.6.2 魚雷
- 1.6.1 導彈
- 1.6 潛艇的武器系統
- 1.5 潛艇的隱身性能
- 1.4.4 推進器
- 1.4.3 艉舵布局
- 1.4.2 操縱系統
- 1.4.1 動力裝置
- 1.4 潛艇的操作性能
- 1.3.4 潛艇的艉部結構
- 1.3.3 潛艇的內部艙室
- 1.3.2 潛艇的艇體結構
- 1.3.1 潛艇的艇體外形
- 1.3 潛艇的總體結構
- 1.2.2 現代潛艇的分類
- 1.2.1 現代潛艇的特點
- 1.2 潛艇的特點與分類
- 1.1.7 結語
- 1.1.6 現代潛艇的問世
- 1.1.5 新動力的嘗試
- 1.1.4 為戰爭而重生
- 1.1.3 初生的潛艇雛形
- 1.1.2 漫長的理論探索
- 1.1.1 遠古的神話傳說
- 1.1 現代潛艇的誕生
- 第1章 潛伏的殺手——揭開潛艇神秘的面紗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第1章 潛伏的殺手——揭開潛艇神秘的面紗
- 1.1 現代潛艇的誕生
- 1.1.1 遠古的神話傳說
- 1.1.2 漫長的理論探索
- 1.1.3 初生的潛艇雛形
- 1.1.4 為戰爭而重生
- 1.1.5 新動力的嘗試
- 1.1.6 現代潛艇的問世
- 1.1.7 結語
- 1.2 潛艇的特點與分類
- 1.2.1 現代潛艇的特點
- 1.2.2 現代潛艇的分類
- 1.3 潛艇的總體結構
- 1.3.1 潛艇的艇體外形
- 1.3.2 潛艇的艇體結構
- 1.3.3 潛艇的內部艙室
- 1.3.4 潛艇的艉部結構
- 1.4 潛艇的操作性能
- 1.4.1 動力裝置
- 1.4.2 操縱系統
- 1.4.3 艉舵布局
- 1.4.4 推進器
- 1.5 潛艇的隱身性能
- 1.6 潛艇的武器系統
- 1.6.1 導彈
- 1.6.2 魚雷
- 1.6.3 水雷
- 1.6.4 武器控制系統
- 1.7 潛艇的電子設備
- 1.7.1 導航系統
- 1.7.2 探測設備
- 1.7.3 通信設備
- 1.7.4 電子對抗設備
- 1.8 潛艇的水下生活
- 1.8.1 供氧裝置
- 1.8.2 空調系統
- 1.8.3 食品和淡水供應
- 1.8.4 居住條件
- 1.8.5 衛生條件
- 1.8.6 活動環境
- 1.8.7 日常工作、訓練
- 1.9 潛艇的救援設施
- 1.9.1 自救設施
- 1.9.2 外部救援設施
- 第2章 核威懾利劍——彈道導彈核潛艇
- 2.1 “喬治·華盛頓”級
- 2.1.1 概況
- 2.1.2 研制背景
- 2.1.3 研制歷程
- 2.1.4 技術參數
- 2.1.5 武器裝備
- 2.1.6 發展演變
- 2.2 “俄亥俄”級
- 2.2.1 概況
- 2.2.2 研制背景
- 2.2.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2.4 動力裝置
- 2.2.5 技術參數
- 2.2.6 武器裝備
- 2.2.7 發展演變
- 2.3 “德爾塔”級(D級)
- 2.3.1 概況
- 2.3.2 研制計劃
- 2.3.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3.4 技術參數
- 2.3.5 武器裝備
- 2.3.6 發展演變
- 2.4 “臺風”級
- 2.4.1 概況
- 2.4.2 研制背景
- 2.4.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4.4 技術參數
- 2.4.5 武器裝備
- 2.4.6 服役狀況
- 2.5 “北風之神”級
- 2.5.1 概況
- 2.5.2 研制背景
- 2.5.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5.4 安靜性能
- 2.5.5 技術參數
- 2.5.6 武器裝備
- 2.5.7 發展演變
- 2.6 “前衛”級
- 2.6.1 概況
- 2.6.2 研制背景與計劃
- 2.6.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6.4 武器裝備
- 2.6.5 技術參數
- 2.7 “凱旋”級
- 2.7.1 概況
- 2.7.2 艇體結構與布局
- 2.7.3 動力裝置
- 2.7.4 技術參數
- 第3章 水中幽靈——攻擊型核潛艇
- 3.1 “洛杉磯”級
- 3.1.1 概況
- 3.1.2 研制背景
- 3.1.3 研制計劃
- 3.1.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1.5 技術參數
- 3.1.6 動力裝置
- 3.1.7 武器裝備
- 3.1.8 電子裝備
- 3.1.9 技術改進
- 3.2 “海狼”級
- 3.2.1 概況
- 3.2.2 研制背景
- 3.2.3 研制計劃
- 3.2.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2.5 技術參數
- 3.2.6 動力裝置
- 3.2.7 安靜性能
- 3.2.8 武器裝備
- 3.3 “弗吉尼亞”級
- 3.3.1 概況
- 3.3.2 研制背景
- 3.3.3 研制計劃
- 3.3.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3.5 技術參數
- 3.3.6 安靜性能
- 3.3.7 武器裝備
- 3.3.8 電子設備
- 3.4 “阿庫拉”級(AK級)
- 3.4.1 概況
- 3.4.2 研制背景
- 3.4.3 研制計劃
- 3.4.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4.5 技術參數
- 3.5 “奧斯卡”級(O級)
- 3.5.1 概況
- 3.5.2 研制背景
- 3.5.3 研制計劃
- 3.5.4 艇體結構與布局
- 3.5.5 技術參數
- 3.5.6 安靜性能
- 3.5.7 武器裝備
- 3.5.8 電子設備
- 3.5.9 自救能力
- 3.5.10 發展演變
- 3.6 “特拉法爾加”級
- 3.6.1 概況
- 3.6.2 建造計劃
- 3.6.3 結構特點與配置
- 3.6.4 技術參數
- 3.6.5 技術改進
- 3.7 “機敏/敏銳”級
- 3.7.1 概況
- 3.7.2 研制背景
- 3.7.3 研制計劃
- 3.7.4 技術參數
- 3.8 “紅寶石”級
- 3.8.1 概況
- 3.8.2 總體性能
- 3.8.3 建造計劃
- 3.8.4 技術參數
- 第4章 水面艦艇的宿敵——現代常規潛艇家族
- 4.1 206級
- 4.1.1 概況
- 4.1.2 研制背景
- 4.1.3 結構特點
- 4.1.4 建造情況
- 4.1.5 服役狀況
- 4.1.6 技術參數
- 4.2 209級
- 4.2.1 概況
- 4.2.2 結構特點
- 4.2.3 動力裝置
- 4.2.4 技術參數
- 4.2.5 救生設備
- 4.3 212A級
- 4.3.1 概況
- 4.3.2 研制背景與計劃
- 4.3.3 結構特點
- 4.3.4 技術參數
- 4.3.5 動力系統
- 4.3.6 武器裝備
- 4.3.7 電子設備
- 4.4 214級
- 4.4.1 概況
- 4.4.2 艇體結構與布局
- 4.4.3 動力系統
- 4.4.4 安靜性能
- 4.4.5 技術參數
- 4.5 “基洛”級(K級)
- 4.5.1 概況
- 4.5.2 研制計劃
- 4.5.3 結構特點
- 4.5.4 動力裝置
- 4.5.5 技術參數
- 4.5.6 安靜性能
- 4.5.7 武器裝備
- 4.5.8 主要用戶
- 4.6 “拉達”級
- 4.6.1 概況
- 4.6.2 研制計劃
- 4.6.3 艇體結構與布局
- 4.6.4 技術參數
- 4.6.5 安靜性能
- 4.6.6 外銷型號
- 4.7 “桂樹神”級
- 4.7.1 概況
- 4.7.2 技術參數
- 4.8 “阿戈斯塔”級
- 4.8.1 概況
- 4.8.2 研制背景
- 4.8.3 研制計劃
- 4.8.4 結構特點
- 4.8.5 動力裝置
- 4.8.6 武器裝備
- 4.8.7 技術參數
- 4.8.8 技術改進
- 4.9 “鲉魚”級
- 4.9.1 概況
- 4.9.2 技術特點
- 4.9.3 技術參數
- 4.9.4 服役情況
- 4.10 “西約特蘭”級
- 4.10.1 概況
- 4.10.2 技術特點
- 4.10.3 現代化改裝
- 4.10.4 武器裝備
- 4.10.5 技術參數
- 4.11 “哥特蘭”級
- 4.11.1 概況
- 4.11.2 艇體結構與布局
- 4.11.3 技術參數
- 4.11.4 動力裝置
- 4.11.5 安靜性能
- 4.11.6 武器裝備
- 4.12 “春潮”級
- 4.12.1 概況
- 4.12.2 技術特點
- 4.12.3 技術參數
- 4.13 “親潮”級
- 4.13.1 概況
- 4.13.2 研制計劃
- 4.13.3 結構特點
- 4.13.4 技術參數
- 4.14 “蒼龍”級
- 4.14.1 概況
- 4.14.2 技術特點
- 4.14.3 技術參數
- 4.15 “海象”級
- 4.15.1 概況
- 4.15.2 研制背景
- 4.15.3 建造計劃
- 4.15.4 結構特點
- 4.15.5 操縱系統
- 4.15.6 技術參數
- 4.16 “支持者/維多利亞”級
- 4.16.1 概況
- 4.16.2 技術特點
- 4.16.3 技術參數
- 4.17 “柯林斯”級
- 4.17.1 概況
- 4.17.2 建造計劃
- 4.17.3 艇體結構
- 4.17.4 動力系統
- 4.17.5 武器裝備
- 4.17.6 技術參數
- 4.17.7 電子設備
- 第5章 潛艇的克星——哪些武器可以對付潛艇
- 5.1 聲吶
- 5.1.1 概述
- 5.1.2 工作原理
- 5.1.3 組成結構
- 5.1.4 主要類別
- 5.1.5 潛載聲吶
- 5.1.6 艦載聲吶
- 5.1.7 機載聲吶
- 5.1.8 影響因素
- 5.2 驅逐艦
- 5.2.1 概述
- 5.2.2 發展階段
- 5.2.3 名艦一覽
- 5.3 反潛機
- 5.3.1 威名鑄就
- 5.3.2 主要裝備
- 5.3.3 主要類別
- 5.3.4 主流反潛機
- 5.4 反潛直升機
- 5.4.1 概述
- 5.4.2 主要類別
- 5.5 深水炸彈
- 5.5.1 概述
- 5.5.2 組成結構
- 5.5.3 分類
- 5.5.4 后期改進
- 5.5.5 主流深彈
- 5.6 反潛魚雷
- 5.6.1 概述
- 5.6.2 主流魚雷
- 5.7 反潛導彈
- 5.7.1 組成結構
- 5.7.2 發射方式
- 5.7.3 主流反潛導彈
- 5.8 水雷
- 5.8.1 概述
- 5.8.2 水雷的特點
- 5.8.3 水雷的分類
- 5.8.4 引爆方式 更新時間:2019-03-02 0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