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黃埔軍校成立于1924年,到現在已經整整90年了。
1924年6月,在廣州的黃埔島上,孫中山先生為了建立一支反帝、反封建的軍隊,在蘇聯的幫助下創建了陸軍軍官學校。在大革命年代,“到黃埔去”成為無數青年的口號。從某種意義上說,黃埔是當時的革命圣地。
黃埔軍校成立于風起云涌的大革命年代,又對大革命乃至整個中國革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黃埔軍校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著特殊地位: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等人,都和黃埔軍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國共兩黨的不少高級將領,也是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影響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一大批將帥更是從黃埔走出來的。
名將輩出,這是一所軍校最好的成績單。
作為一個黃埔人,我一直認為,世人不僅應該了解黃埔軍校本身,更應該了解黃埔人的情懷,像黃埔軍校是在怎樣的艱苦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黃埔的開拓者怎樣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黃埔的教學和生活情況如何,黃埔的師生關系如何,年輕的黃埔學子如何視死如歸,黃埔人在抗日戰場上怎樣“有死無退”,黃埔人在歷史關頭如何抉擇……
我很高興地看到了劉本森先生的這部著作。書中講述了1924年及之前黃埔軍校籌備建立的背景和經過到1949年及以后的基本概況,其中重點描寫了1949年之前黃埔軍校的發展演變,及黃埔學子在中國革命不同時期所演繹的不同故事,較清楚、完整地展現了黃埔軍校及其精神發展變化的歷史過程。本書除了介紹黃埔軍校基本的制度、特點、發展歷程之外,還大量加入了不同時代最能代表“黃埔精神”的人物和事件,生動具體地展示了黃埔師生在現代風起云涌的大環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寫作過程中,作者參考了眾多黃埔師生的回憶錄及相關專著,材料親切可信,敘述線索清晰明了,內容既包含了學術性的嚴謹,又不乏生動具體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原委。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寫作中盡量保持客觀,很少有主觀評論,寫法通俗卻又沒有完全丟掉最基本的歷史學專業分析和闡釋,對于最基本的歷史問題和研究結論都進行了清楚的說明。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因此把它拿到這里作為結語:“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宗旨是完成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國家統一,也是孫中山成立黃埔軍校的初衷。”
希望我們的愿望早日實現。
林上元
2013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