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現代領導或老板對員工最欣賞和最喜歡的品質有兩個:一曰敬業,二曰樂群。有道是,敬業者成事,樂群者得助,敬業樂群者,無往而不勝!
職場上似乎不乏敬業的人。他們埋頭苦干、頑強不疲和執著無悔的工作態度與進取精神著實令人感動,也許正是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企業的前途,也看到了推動事業必然成功的決定性力量。但是,幾乎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從他們身上除了看到“敬業”這一品質之外,還能看到或挖掘到第二種品質——“樂群”!
人不是孤立于作坊間里的機器,他具有強烈的社會屬性。敬業者必須融入團隊并成為團隊中受歡迎的一分子,才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益處,才能為企業帶來1+1>2的力量。而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業績,使個人獲得更大的成功。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選聘著名的曼哈頓工程的技術領導人時,有關當局并沒有選擇諾貝爾獎獲得者愛因斯坦、康普頓、費米等人,而選擇了當時只屬二流物理學家的奧本海默。為什么?就因為他精敬于業而樂融于群,善于團結各種類型的科學家,具有很強的人際能力和組織才能等等。后來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他的才能、敬業精神和樂融于群的品質恰于曼哈頓工程的管理能級相適應,從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成為“原子彈之父”。他不是單靠著才能超群而取得成功的,而是靠敬業樂群而實現自我超越的。樂融于群,不僅能使自己與別人的感情交融在一起,也能把自己與別人的思想、智慧和力量融匯在一起,這是企業最需要和最在乎的品質。因為企業家們知道,世上沒有哪一個企業是靠單打獨斗發展起來的。所以,奧本海默曾說過:“真正的成功者永遠不會失去敬業樂群的品質。”
現代職場分工越來越細,敬業樂群已經成為每位員工不可或缺的雙重品質!僅有孤身奮戰式的敬業精神已經不足以挑起企業迅速發展的重任了。“敬業+樂群”才是企業最靠得住的力量。同樣的,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敬業代表著一個人的智商和心商水平,而樂群則代表著一個人的情商和德商水平!情商和德商有缺陷的人是不可能在職場上游刃有余并獲取成功的。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從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家對員工的要求來說,敬業是可貴的,樂群也同樣是可貴的,只有集這兩種品質于一身的人,才是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家們真正想要和愿意栽培的人,才是現代職場大有作為的人。
作者
2005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