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94評論

第1章 一個人走山水,就想去看看這個世界(1)

巴黎 像塞納河一樣

夜晚的巴黎鐵塔浪漫到叫人心融化,卻也同時殘酷到撕心裂肺。

五彩燈光下,A字形的塔時而嫵媚,時而俏皮。國慶之日,在萬眾矚目下,煙火漫天。而細雨里,坐在塞納河岸仰望鐵塔,有多少戀人相擁親吻,就有多少心碎的孤影心痛拭淚。

“當初說好一起來巴黎的,可是我的身邊卻沒有了你。”聽完朋友的故事,我仰起臉,又望了一眼在夜雨中朦朧的鐵塔。

男孩和女孩無法忍受異地戀情帶來的思念煎熬,放棄了各自不錯的學校與夢想,一起學法語,一起報考巴黎的大學。春天還沒有結束,最初提出想要去法國生活的男主角卻牽起了別人的手。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女孩來到這里,終于見到了鐵塔,淚流滿面。

我們常常愿意在愛的時候,付出一切也要在一起,做了傻事還自以為其實很值得。每天牽著手在東方明珠塔下走過,那幸福都好似在巴黎鐵塔下一樣滿到溢出來。不過是為了一個約定里的執拗未來,傻呵呵地就把它當作每天睜開眼面對生活的動力。

后來,我又聽到很多同樣的故事。為了那個人所在的城市,你放棄一切來到一片新的土地,只為了每天更貼近對方,然后呢?沒有了然后。你尷尬地飄零在原本就不屬于你的陌生世界,那個曾屬于兩個人的夢想,結果唯獨你一人還在扛著。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舊日的你儂我儂,如今斯人卻早已陌路。有時候路過鐵塔,想到這些故事我也恨不能像是莫泊桑一樣,大半時間在鐵塔里的咖啡廳度過。原因很簡單,因為太不想看見它,索性就身在其中,不再哀愁。

哀愁的并不是異國他鄉孤身一人,而是回憶洶涌來襲的時候,站不穩腳,一不小心就被浪卷了進去渾身濕透。牽手走過的路,說過的誓言,背誦過的電影臺詞,為愛做過的瘋狂小事,你以為面對這一棟冰冷的鐵建筑,距離家鄉上萬公里,可以像是罪犯一樣逃之夭夭,可你的心卻沒走多遠。

那天,當你終于抵達,飛機親吻大地的一刻,鐵塔看起來卻那么刺眼,在一片白色巴黎樓房中高傲矗立。心融不掉了,那個人不在,碎成一小片一小片拼不回去了。多少次你只是呆呆坐在那里,抬頭看塔。

忍不住眼淚的時候,你望向塞納河的水。告訴自己,塞納河的水流不止,你也要往前走。只是偶爾有時,你傻傻問自己,還剩下多少勇氣呢?

其實,勇氣就是要百分百的完整才叫勇氣啊!遇到下一個的時候,你依然奮不顧身地去愛,依然不留任何遺憾,依然瘋狂而熱烈。每一場戀愛都是新的冒險,不讓過去的傷口懲罰現在這個新的人。誰不曾在愛里受過傷害?誰不曾被回憶的甜美刺傷?我們都一樣,在戀愛的腥風血雨里一路勇敢。

你常常聽《少年》。巴黎的雨,下個不停。

你終于懂得,那是你們回不去的從前。哭夠了,你要往前走,就像塞納河一樣。

巴黎的地鐵

巴黎的地鐵。可惜的是,第一個念頭并不是關于輕快浪漫的法式小調,或者吐著煙圈姿態優雅的法國女人,而是一股濃烈的尿味。

很多次從荷蘭抵達巴黎的時候是在凌晨三四點,乘坐Euroline(歐洲長途大巴),最便宜的就是這個時段了。巴士站與地鐵站相連,即使不認路,只要順著隱隱約約的尿味走,就可以找到地鐵進口處。為了躲避室外的嚴寒,這里是流浪者的最佳棲息地,一塊毯子當墊背,一件大衣蓋在身上,就是一張張溫暖的“小床”。在我抵達的時刻,他們許多人都已睡得深沉,一排排的大衣蓋住身軀,露出一顆顆表情安然發絲凌亂的頭。

這里常年有人“居住”,因此各個角落也就成為“公用廁所”,巴黎地鐵的尿味揮之不去。也并不是單獨汽車站這里才有這股味兒,其余站也都相似。常看見有地鐵清潔工并不是在掃地,而是用水沖刷著地面,他們應該最清楚這地下空間里發生的一切。

同樣有流浪漢常年居住,甚至背包客搭帳篷的巴塞羅那地鐵站,卻從未聞到過一絲尿味。當然,每座地鐵都是有自己獨特味道的,空氣的不流通,讓巴塞羅那地鐵常年有一股封閉塑料瓶的味道。地鐵通常挖得很深,換乘線路有時候在地圖里看起來明明是同一站臺,可在地底下卻要繞來繞去十幾分鐘。再冷的冬天,這里始終是溫暖的,可想而知夏天這里就像是濕熱的桑拿屋,行走其間恨不能裸體。

巴黎地鐵雖說有尿味,但勝過巴塞羅那的,便是車廂里的讀書氛圍。

在巴塞羅那地鐵,是很少看見有人捧著一本書在閱讀的,往往人們都會小心提防著小偷,或玩弄手機游戲,或手舞足蹈地和朋友情緒激昂地交談,西班牙人性格特別外向,周圍落單的陌生人也都可以加入。在這樣的環境,即使想要閱讀,都很難。

可是巴黎的地鐵里,往往可以看見一個年輕女人,或中年男人,或老人,捧著一本書目不轉睛地讀著。有時候可能還是一本極厚的書,但是早已讀到了最后幾頁,令人對其巨大的閱讀量敬佩不已。

“是不是抽煙和閱讀是巴黎人熱愛的兩件事情?”我問約翰。一個巴黎男孩,高大消瘦,有著一張國際男模的臉和身材。每次我見到他,他總是在抽煙或者拿著煙正準備抽。早晨一根,是早餐;中午一根,是飯后消化;下午一根,是提神;晚上一根,是睡前好夢,他總有自己的一套抽煙哲學。至于讀書,他也熱愛,總是在包里放一本。

他笑著說:“讀書,的確是喜歡的,而且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不需要和人面對面坐著的時候眼睛不知道往哪里放了。”他點起煙,望著我揚了揚眉毛,問道,“你不覺得很尷尬嗎?讀書的話,大家都有一個地方放思想放眼睛了。”哈哈!抽煙的話可以裝深沉,不用說話,舉著煙找些事情做。

對于他的答案,我無言以對,而后突然笑了出來。何必一定要給某個文化找一個高深的理由:巴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巴黎人熱愛閱讀的風氣令人贊許。其實地鐵本來就是一鍋麻辣燙,各類人都有,每個人閱讀,都有自己的理由。

又況且,走出地鐵口的時候,誰都能聞到那股昨日的尿味。生活就是那么實實在在,讀個書都要找那么多理由累不累?甚至在巴黎的各大書店結賬處,還能看見各式各樣不透明的包書紙。

我對約翰說:“你們愛書還真的到了一定境界了。”我最近一次包書還是在初中時候包教科書。

他又哈哈大笑:“這不是愛不愛書的問題,而是我們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書。讀歷史也好宗教也好小說也好,甚至色情雜志,讀什么書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想起小資常常給巴黎扣上一層光環,巴黎被當作圣地,不知道當他們揭開巴黎人的一張張書皮,看到的卻是千百類型的書籍,會不會頓生失望。

讀書并不如同擇友,讀完一本書也就幾天時間,不喜歡或者不同意其中的觀點,可以扔到一旁,在下一本書里重組思緒。而朋友,怎么可能幾天就轟轟烈烈一起經歷滄桑,然后不喜歡就扔了?人與人之間,始終帶著沉重的感情,倒是書,輕松簡單,不需要任何承諾。

什么時候讀書,讀什么類型的書,未必硬是要拔高到“人類進步階梯”的高度。幾次友人談論到要把一些爛俗的暢銷作家的書銷毀,可她便是曾經閱讀著那些無營養的書長大的。未知事的時候,家里也不曾有人閱讀,于是在書店里,父親幫我一同抱回家了一籮筐《十日談》《查泰來夫人》等,索性再審視一番如今的自己,也照樣心理健康。

巴黎地鐵的尿味,散發著淡淡的哲學之香。

荷蘭

自由,你的名字叫阿姆斯特丹

黃耀明在《阿姆斯特丹》里唱:“找我的一種旅行,自由得昏天暗地。”

歌中所指的,就是這座名叫阿姆斯特丹、瘋狂到張牙舞爪眾人皆知的城市。

大街小巷,被禁止的大麻,堂而皇之地充斥在這里,帶著一股驕傲撲鼻而來;沿街的性表演與用品商店,公然叫賣,毫無遮掩,亦無人面紅耳赤虛情假意;櫥窗女郎,霓虹燈照射下光彩照人,是你情我愿合法的,或者說,自由貿易。

再也沒有哪座城市,在這個地球上敢如此公然挑戰人類底線,如此義正詞嚴地將sex、drug、rock"n"roll 擺于廳堂。

于是,被束縛慣了的世人,將這塊土地稱作天堂,即獲得心靈自由的好地方。居住此地,便可言行怪異,驚世駭俗,放浪形骸。

殊不知,若接觸過阿姆斯特丹人,就不會被這表層的自由所蒙蔽。阿姆斯特丹城市,與阿姆斯特丹人,兩者相結合才構成了真正的阿姆斯特丹文化——自由。

再也沒有哪座城市,能夠將自由詮釋得如此淋漓盡致。況且,自由本就是一個令人疑惑充滿矛盾的哲學詞匯,倒不妨來此一行,與阿姆斯特丹人在這片土地上居住,就可以悟出所謂的自由,其實如同當地人一般,是有些矛盾卻又合乎情理的。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是自由開放的,但令人驚異的是,它的人民卻是循規蹈矩的。他們說好了時間,就一定會準點到達,上課或者開會,晚到了好似犯罪一般;他們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評判標準和體系,逐條對應最后才給出一個科學的結果;他們的演講,都有一個大綱和行程;他們分攤錢的時候,每一分每一毫都算得清清楚楚。

對于大麻,阿姆斯特丹人又是這樣的:他們與全世界人一樣,對于抽大麻有一股負面情緒。一位年長的當地好友對我說:“大麻合法化不代表阿姆斯特丹人愛抽這個玩意兒,而是這樣做最好,不像別的地方,越是不自由的東西人們越是要去做,特別對于青少年,好奇心太盛。那干脆合法自由化,擺在外面,人們的神秘感也就消失了,完全靠自覺性。”

這也解釋了為何阿姆斯特丹大街小巷的coffee shop里面坐著的大多是前來嘗鮮的游客,當地人很少。記得有一次參加一個瘋狂的全城派對,大街小巷每個人打扮得光怪陸離,在一群人中,最鮮明的對比就是一個荷蘭中年男子,騎著他的自行車,悠閑地穿過人群,身穿灰色西裝,頭發一絲不茍,典型的荷蘭人臉與金色頭發以及瘦長身軀,公文包掛在自行車上。他對這里沒有任何的驚喜或好奇,日子照樣在過,或許他對于朱自清那句“熱鬧是他們的”也深有感觸吧。

阿姆斯特丹對酒精是自由開放的,這里有喜力啤酒,這里有沿街的酒吧紙醉金迷。因為酒精,它的夜生活是狂放的,與靜靜流淌的運河形成對比。但荷蘭法律規定,不可以在街上喝酒,甚至是超市買了酒,不能拿在手上要放在袋里,不然會被警察抓住罰款。阿姆斯特丹人愛喝酒愛派對,但是他們不會在錯誤的地方出現。

阿姆斯特丹人說話是荷蘭人典型的直白與自由,有時候直白到讓你不知所措。他們有一說一,不滿全部直白講出來,即使會傷害人。與荷蘭人相處,沒有什么隱秘,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但他們又是保守的,對于臉面與尊嚴,看得很重。紅燈區這些地方,他們是不會公然去的,私底下的當然另當別論。

放縱與自由,是有差距的。

阿姆斯特丹人花錢的時候是束手束腳卻又大筆自由的。他們驚訝于中國的父母對于孩子的慷慨,要知道,他們是與小孩直接算錢的,一同去超市,是各買各的。小孩到了打工年紀就要學會照顧自己,政府亦是給予一定房屋和交通補貼,鼓勵其獨立。但對于旅行,似乎荷蘭人又是舍得的。

荷蘭人對于荷包里面銀子的態度是任其自由的,天底下全是“飛翔的荷蘭人”,他們能出去見世面就出去。在上海虹口足球場,曾多次遇見申花球迷,居然是親切的荷蘭人。連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都描述過其與一位荷蘭女背包客之間的故事。在荷蘭,大部分人收入都是很高的,但幾乎不見當地人穿名牌衣服或背奢侈包,質樸至極。午餐他們吃的是最簡單的三明治,對于折扣他們更是趨之若鶩。

自由的定義很多。但人是社會的人,一切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事。如果沒有了這個框架,放縱所謂的自由,一切隨心而為,又令人冒冷汗擔心起社會秩序。

所以說,阿姆斯特丹無愧為最懂得適當的自由的城市。阿姆斯特丹人常被說成是冷漠無情的,與阿姆斯特丹旅行城市那熱情自由的形象毫不搭界。但只要是在他們法律允許范圍內行走,卻又是萬分自由的。只要你滿足了要求,你就和任何人一樣有平等的權利。交了學費就是本校的學生,就有權利在規定時間內收到作業評價與考試結果,老師沒有達標就可以去告他;交了稅就是社會合法公民,公司員工不滿足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就有權利拿到該拿的數額。

在我身上發生過一件永生難忘挺悲劇的事: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一次考試,考前發現學生證弄丟了,于是班主任幫助寫了證明書,以為會無事平安。但當日,系里掌管考試的荷蘭人硬是不肯,無論多少老師前去替我求情,他都只是鐵面無私地拿出了考試規章制度不肯通融,哭也不成鬧也無門。結果,因為辦個證太久,所以我那一周所有考試都沒有資格參加。自此,每每有考試,我定會小心讀規章制度。

品牌:磨鐵數盟
上架時間:2016-07-08 11:33:32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磨鐵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阿拉善左旗| 遵义县| 莎车县| 来安县| 贡觉县| 思南县| 乳源| 治县。| 寿光市| 武川县| 广水市| 彰武县| 长海县| 共和县| 招远市| 阜康市| 静宁县| 邯郸县| 奉新县| 元阳县| 清河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中江县| 四平市| 仙居县| 浠水县| 九江县| 南康市| 扶沟县| 抚宁县| 贵阳市| 宝丰县| 岑巩县| 鹤岗市| 衡山县| 维西| 甘泉县| 公主岭市| 庄浪县|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