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8章 編后記——《微軟360度——成功與成長》的“產品開發過程”
- 第47章 做優秀者中的優秀者——郭蓓菁
- 第46章 認識自我,把握機遇——謝恩偉
- 第45章 多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潘正磊
- 第44章 追隨激情——劉世勝
- 第43章 要有遠見,主動爭取——李穎
第1章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高校在校生數量已達2700萬人,居世界第一——這是不久前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先生向國內外媒體介紹中國教育開放與國際合作現狀時所舉出的數字。他進一步指出,“教育的發展將使中國從13億人口大國轉化為人力資源強國”。
中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在本屆奧運會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萬眾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幅幅凝聚著國人非凡想象力、創造力的歷史畫卷和現實圖景依次展開:當小女孩用稚嫩的童聲“歌唱祖國”,引來全場觀眾應和;當2008位表演者以象征天人合一的太極圓陣讓世界領會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真實內涵;當體操王子李寧高擎奧運火炬,穿過“祥云”一飛沖天時,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有同樣的感受——13億人為奧運的付出是值得的。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運動員會聚于五環旗下,在中國北京實現了奧運史上規模空前的大團圓。
我堅信,未來十年內,在IT及其他高科技產業領域,中國同樣能夠演繹本屆奧運的輝煌。此前我也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指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人才庫,且不乏對于科技創新而言至關重要的智慧資源。但能否圓夢的關鍵仍在于,我們須將數量優勢轉化為質量優勢,將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強勁的創新動力,進而將“中國‘智’造”的夢想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我認為,建立科學的、完善的人才培養及應用機制將成為中國打造知識型經濟、奠定“智造業”根基的關鍵所在,而在此方面,有志于根植中國的全球性企業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作為一家已有30余年歷史的創新型企業,微軟公司自創立之初,便一直以人才為企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能量之源。微軟成長的過程,便是吸引人才、培養人才、聚集人才乃至追隨人才的過程。也正因如此,在人才策略、管理、培養和使用方面,微軟亦建起了一套激勵團隊進取和創新的運營模式及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這使得我們的員工總是能夠在自我實現、團隊成長、企業成功和產業共贏等多元層面尋求到寶貴的平衡點。
這本書的編撰者大多身在微軟雷德蒙總部。在局外人眼里,他們可算是一群不計得失的工作狂。在繁冗的工作之余,他們全身心地投入編書這一極富挑戰性的業余愛好,好像很不可思議。但驅動他們寄情于文字工作的,恐怕是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雖然遠在異鄉,但大家總想著把這個號稱“十萬軟件集團軍”之成功奧秘,分享給國內軟件業同行和有興趣的讀者。
當前,國內的人才成長環境已經與30年前有了天壤之別。崛起的、富強的中國為這個時代的青年人創造了更豐富的個人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對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讀者們能夠經由本書獲得某些有益的啟示,那我想,曾為本書的付梓而殫精竭智、廢寢忘食的作者們應該會感到萬分欣慰。
接下來,就請大家盡享閱讀和思考的樂趣吧!